秦以前,贵港属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等三个郡,贵港属桂林郡布山县。郡治所及县治所在今贵港市。秦末,桂林郡更名郁州,布山县属郁州,属南海尉赵佗建立的南越王国。
汉初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将南越国析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7个郡。布山县属郁林郡。
新莽时期(公元9年至24年),郁林郡改称郁平郡,布山县属郁平郡。东汉时期恢复为郁林郡。
三国属吴,布山县隶属依旧。吴郁林郡太守陆绩在今贵港市西江大桥南端的南江村筑城,郡治所及布山县治所均设于此。
晋(公元281年至420年)布山县仍属郁林郡。
南北朝宋、齐时代(公元420年至502年)置布山、郁平、怀安三县(均在今贵港地),属郁林郡。梁(公元503年至557年)、陈(公元558年至589年)时代,布山、郁林、怀泽(怀安县更名)、龙山(今贵港市中里)属南定州。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定州改尹州,故布山属尹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布山、龙山、武平、怀泽合并称郁林县,与马度县同属广州。从此不复袭布山县之名。
唐武德四年(公元612年)置郁林、怀泽、义山(原马度县,多为今贵港地)、潮水(多为今贵港地)四县,设南尹州总管府,府治龙山(今贵港地),属岭南道。[5]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改南尹州为贵州(贵港市平天山古名宜贵山,故名)州治所及郁林县治所均在今贵港市城区。天宝九年(公元742年)改属怀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属贵州,领郁林、怀泽、义山、潮水4县(均属今贵港市地)。贵州治所及郁林县治所均在今贵港市。
贵县(7)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17年至971年)郁平(原郁林)、怀泽、义山、潮水四县同属贵州。州治所及郁平县治所均在今贵港市。
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 怀泽、义山、潮水、郁平并称郁林县,属贵州怀泽郡。州、郡、县三级治所均在今贵港市城区。
元代撤怀泽郡。郁林县直属贵州。州治县治均在今贵港市城区。元大德九年 (公元1305年)存州裁县,贵州境内不复袭郁林县之名。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贵州为贵县,[6]是为有贵县县名之始。贵县属浔州府。
清代,仍称贵县,属广西行省浔州府。
贵港(24)民国元年 (1912年) 贵县属浔州府。2年(1913年) 撤府设道,7月,贵县属郁江道,3年(1914年)贵县属苍梧道。16年(1927年)11月,贵县属苍梧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年(1930年)属苍梧民团区。21年(1932年)4月属梧州民团区。23年(1934年)3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9年(1940年) 贵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即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36年至38年(1947年至1949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区治郁林(今玉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县初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南宁专区,同年8月属宾阳专区。1952年8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属郁林专区。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贵县属玉林地区。1988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贵县建制,设立贵港市。设市后仍属玉林地区,行政区域不变。
1993年列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1994年5月18日,撤销桂平县,设立桂平市。
贵港市建置一览表1995年10月27日,贵港市从玉林市析出,升格为地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港北区。贵港市设立港南区、港北区。港北区辖中里、庆丰、贵城、港城、大圩、石卡、三里、覃塘、黄练、东龙10个镇和根竹、武乐、奇石、大岭、五里、蒙公、山北、古樟、振南9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江滨大道;港南区辖东津、桥圩、湛江、木格、木梓5个镇和八塘、新塘、瓦塘、横岭、平悦、思怀6个乡和港南区江南街道办。贵港市辖有平南县和新设立的港北区、港南区。桂平市由贵港市代管。(详细请看下图贵港市建置沿革一览表,摘自市博物馆二层贵港概况展厅。)
1996年6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辖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和覃塘管理区。
2003年3月6日,设立贵港市覃塘区,将贵港市港北区的覃塘镇、黄练镇、东龙镇、三里镇、五里镇、石卡镇、蒙公乡、山北乡、古樟乡、振南乡、大岭乡划归覃塘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覃塘镇覃塘大道。
贵港地图
截至2021年,贵港市下辖1个市、1个县、3个区。[7]
1个市:桂平市。
1个县:平南县。
3个区:港南区、港北区、覃塘区。[7]
地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镇 | 乡 | 街道办 | 邮政编码 |
---|---|---|---|---|---|
贵港市 | 1.06万 | 53 | 17 | 2 | 537100 |
港北区 | 806 | 3 | 4 | 1 | 537100 |
港南区 | 1225 | 6 | 2 | 1 | 537132 |
覃塘区 | 1502 | 6 | 4 | 0 | 537121 |
桂平市 | 4074 | 21 | 5 | 0 | 537200 |
平南县 | 2989 | 17 | 4 | 0 | 537300 |
地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镇 | 乡 | 街道办 | 邮政编码 |
---|---|---|---|---|---|
贵港市 | 1.06万 | 53 | 17 | 2 | 537100 |
港北区 | 806 | 3 | 4 | 1 | 537100 |
港南区 | 1225 | 6 | 2 | 1 | 537132 |
覃塘区 | 1502 | 6 | 4 | 0 | 537121 |
桂平市 | 4074 | 21 | 5 | 0 | 537200 |
平南县 | 2989 | 17 | 4 | 0 | 537300 |
贵港市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的中部,北纬22°39′~24°2′,东经109°11′~110°39′,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郁、黔、浔三江交汇,拥有华南内河第一大港口,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面与梧州市接壤,南面与玉林市相邻,西面与南宁市交界,北面与来宾市相连。贵港行政区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拥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农业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糖、果、肉桂和禽畜生产基地,素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鱼米之乡”、“甘蔗之乡”“莲藕之乡”等美喻。[8]
贵港北回归线横贯贵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1.5℃,年均降雨日166天,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无霜期353天。
2007年,贵港市各地平均气温22.3°~22.8°,比常年偏高0.8°~1.2°;贵港市平均为22.5°,比常年偏高1.0°。年降水量1322.1毫米~1699.8毫米,贵港市平均为1461.6毫米,属正常。年日照时数为1631小时~1784小时,属正常。各季天气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降水偏少;春季温度正常,降水稍偏少;夏季气温偏高,降水正常;秋季偏暖,降水偏少。主要气候灾害是春、秋干旱和汛期局部暴雨洪涝。
郁江三大河流郁江、黔江、浔江交汇于境内,水能总蕴藏量达210万千瓦以上,西江航运枢纽一、二期工程早已建成发电,年发电量超过11亿千瓦时,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产项。
龙头山贵港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土类齐全,生息在这土地上的祖祖辈辈贵港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和保护这片土地的经验,创造了无数的财富。2007年,贵港市农用地总面积891373.97公顷,占贵港市土地总面积的84.05%(其中耕地面积368680.79公顷);贵港市建设用地面积78247.83公顷,占贵港市土地总面积的7.38%;贵港市未利用土地面积90921.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7%。其中荒草地43986.97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48.38%;裸土地882.98公顷,占0.97%;裸岩石砾地19388.09公顷,占21.32%;河流水面23920.33公顷,占26.31%;其他2743.43公顷,占3.02%。贵港市共划定有85个基本农田保护区3898个保护块,936块标志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9405.41公顷,保护率达到83.92%。在贵港市总面积,已开发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88.6%,为广西土地利用率最高的地市之一。土壤分为水稻土、赤红壤、石灰岩土、紫色土、冲积土五大类,有14个亚土类,46个土属,132个土种。
矿产其中三水铝储量2亿吨,居全国前列,锰矿储量超2000万吨。
主要矿产资源有全国储量第一的三水铝和铁、锰、金、铜、锑、石灰石、白云石等60多种。贵港市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铝、锡、铅锌矿、铁、铜、锑、铋、铀、磷、钛、白泥、钾、重晶石、石膏、石英、玄岗岩、石英砂(岩)、红砂石、花岗岩、大理石、钾长石、石灰石、煤、赤砂岩、硅质岩、陶土及红粘土等40多种。其中锰矿储量2174万吨,铅锌矿储量1749万吨,锡矿储量7000吨,煤储量3040万吨,石灰石储量2000亿吨以上、花岗岩100亿吨以上。三水铝储量两亿吨居全国首位,含量高,表层浅,易开采。黄金和铀矿被列为国家开采项目。
贵港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66.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35.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9.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4%。全年出生人口4.38万人,出生率为10.27‰;死亡人口3.01万人,死亡率为6.92‰;自然增长率为3.35‰。[3]
贵港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居住着壮、汉、瑶等23个民族成分(3个为世居民族),主要聚居于33个乡镇,270个行政村,2007年,贵港市少数民族人口77.3万人,占贵港市总人口的16.72%。壮、瑶族人口较多,其中壮族69.2万人,占14.97%,瑶族7.7万人,占1.67%,有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2个民族乡,大鹏镇从1996年起享受民族乡政策待遇。
职位 | 姓名 |
---|---|
市长 | 朱会东[9][4] |
副市长 | 潘汉胜、农卓松、周仕志、周春涌、刘晓华、张景联[10]、张红梅[11] |
秘书长 | 甘小杰[12] |
职位 | 姓名 |
---|---|
市委副书记 | 蓝晓[13][14] |
(以上资料来自[15][16][17][18][19][20])
职位 | 姓名 |
---|---|
市长 | 朱会东[9][4] |
副市长 | 潘汉胜、农卓松、周仕志、周春涌、刘晓华、张景联[10]、张红梅[11] |
秘书长 | 甘小杰[12] |
职位 | 姓名 |
---|---|
市委副书记 | 蓝晓[13][14] |
2021年贵港市生产总值(GDP)1501.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52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544.92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97.19亿元,增长7.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3%、36.3%、4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4%、21.1%、55.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632元,比上年增加3269元,增长6.4%。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9万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7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7%。
2021年,5000多名领导干部回乡帮扶、1570家企业结对共建乡村。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改造农房1.9万栋,完成全域基本环境整治村屯4590个,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2910户。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秸秆禁烧管控经验在全区推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4.5%。有序推进清水行动,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推进江河湖库“清四乱”,浔江平南段、覃塘龙凤江、东湖入选广西“美丽幸福河湖”。整治入江排污口11个,推进马草江水体治理,实施三合片区水体改造提升工程,城区污水处理率98%。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3]
贵港农业(13)
收割稻谷贵港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贵港市地势平坦,物产丰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粮食、蔗糖、林果、禽畜、水产基地,石硖龙眼、荔枝、桂皮、蜜枣、毛尖茶、淮山、草席、莲藕、瘦肉型猪、三黄鸡、肉鸽、腐竹、羽绒等农产品驰名海内外。
主要农副特产有稻谷、玉米、木薯、糖蔗、花生、荔枝、龙眼、柑橘、白砂糖、黄红麻、茶叶、烟叶、油桐籽、油茶籽、松脂、竹笋干、八角、桂皮、桂油、木耳、牛奶、蜂蜜、禽蛋、蚕茧、莲藕、猪、牛、羊、鸡、鸭、兔、鱼等30多种,素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美誉和“中国第一糖城”的雅称。
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3.3万亩,比上年增加0.6万亩,比上年增长0.15%;稻谷种植面积309.5万亩,减少1.9万公顷,同比下降0.6%;玉米种植面积49.4万亩,增加1.9万亩;甘蔗种植面积39.6万亩,减少2.2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8.24万亩,增加0.9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7.3万亩,增加6.2万亩;木薯种植面积34.4万亩,减少3.8万亩。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147.90万吨,比上年增加1.11万吨,增产0.8%。其中,春收粮食产量3.66万吨;夏收粮食产量74.42万吨;秋收粮食产量69.82万吨。全年谷物产量139.75万吨,增产0.78%。其中,稻谷产量121.49万吨,减产0.5%;玉米产量18.26万吨,增产9.9%。油料产量13.22万吨,增产3.6%;甘蔗产量251.63万吨,减产3.53%;蔬菜产量(含菜瓜)227.32万吨,增产0.7%;园林水果产量57.31万吨,增产13.3%;天然松脂3.30万吨,减产9.0%。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37.60万吨,比上年增长21.5%。其中,猪肉产量25.67万吨,增长39.6%;牛肉产量1.31万吨,增长2.6%;羊肉产量0.11万吨,增长5.5%;禽肉产量9.71万吨,减少6.5%。禽蛋产量2.12万吨,减少4.2%;奶类产量0.91万吨,增长12.8%。全年生猪出栏322.08万头,比上年增长35.2%;年末生猪存栏238.33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6.2。水产品产量20.9万吨,增长4.0%。[3]忙收甘蔗
龙眼
老鸭山庄休闲度假村
农产品质量检测
科技下乡
贵糖贵港市解放前的工业生产均以传统的手工生产为主,生产设备极为简陋,产量甚少。生产行业主要有窑业、冶工、制糖、油榨业、酿酒、藕粉、纺织、建造、木工等。清末民初才渐兴电力、机器碾米、皮革、印刷、机修等业。
贵糖造纸车间
污水处理
贵港经济(10)
贵宝鞋厂
桑蚕产业
2021年,全年工业增加值4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2.1%,集体企业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7.4%;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2.5%。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9%,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5%。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食品制造业下降30.3%,酒与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3.9%,纺织服装和服饰业下降36.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2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4.2%,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79.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8%,汽车制造业下降2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2%。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17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5亿元,下降47.2%;集体企业0.10亿元,增长91.2%;股份制企业25.54亿元,增长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27亿元,下降29.2%。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1.02亿元,下降4.3%;制造业实现利润43.70亿元,下降1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3.46亿元,下降36.9%。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2.56亿元,比上年下降4.2%(按可比价计算)。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4家,建筑业总产值236.57亿元,比上年下降1.4%。[3]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3.65亿元,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89亿元,增长15.5%;金融业增加值69.30亿元,增长5.7%;房地产业增加值140.48亿元,增长1.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02.23亿元,增长7.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4%,营业利润增长2.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5%,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非公经济投资增长1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0.0%。民间投资增长9.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0%。建安投资增长8.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1%。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6.8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82.31亿元,增长3.7%;商业用房投资10.81亿元,下降5.7%。商品房销售面积380.75万平方米,下降15.8%,其中住宅364.34万平方米,下降17.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7.3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2.54万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65.4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8.0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2亿元,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8.53亿元,增长9.1%。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25.08亿元,增长7.9%;餐饮收入32.56亿元,增长87.2%。
2021年,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0.8%,饮料类增长7.0%,烟酒类增长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8%,化妆品类增长10.0%,金银珠宝类增长20.7%,日用品类增长7.0%,书报杂志类增长2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4.8%,中西药品类增长48.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2.3%,家具类增长2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1.5%,汽车类增长0.3%。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出口21.13亿元,增长26.8%;进口24.62亿元,增长26.2%。全年合同外资金额(商务部口径,下同)5275.6万美元,比上年减少91%;实际利用外资额6717万美元,增长24%。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财政收入153.03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65亿元,增长13.8%,其中,税收收入61.61亿元,增长1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8亿元,下降4.6%。其中,民生支出195.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66.64%。
2021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69.30亿元,比上年增长5.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27.66亿元,比年初增加156.70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26.52亿元,比年初增加156.5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09.63亿元,比年初增加219.10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09.52亿元,比年初增加219.00亿元。
2021年,全年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4.51亿元,增长3.0%,其中:财产险13.03亿元,增长0.4%;人身险31.48亿元,增长4.1%。全年赔款、给付费用16.72亿元,增长37.3%,其中财产险7.6亿元,增长30.0%;人身险9.1亿元,增长44.1%。[3]
贵港江南工业园区
江南工业园整体规划贵港江南工业园区位于贵港市区东南部、郁江南岸。广西贵港江南工业园区位于贵港市港南区,规划范围为20.07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江南工业园的功能定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开发区中的典型代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西江经济带中的主要产业集聚区;贵港市最重要的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南区建设港城融合的核心空间。 根据规划,江南工业园未来将发展以皮革、羽绒轻纺等地方特色产业为龙头,以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和化工制造业等精加工技术型产业为骨干,以临港物流、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并大力发展以综合性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贵港市的现代综合城市新区。
贵港(台湾)产业园区
贵港(台湾)产业园是广西重点推进的27个产业园区之一,位于贵港市覃塘区,距市中心城区8公里,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港口现代物流、台资企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船舶修造业和现代制造业、水泥、制糖、林产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其功能分区产业布局:
贵港(台湾)产业园区(2)1.石卡临江产业园
主导产业布局:港口现代物流业、台资企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船舶修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2.覃塘林产品加工区
主导产业布局:林产品加工产业。
3.黄练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布局:水泥建材制品产业。
4.大岭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布局: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5.甘化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布局:制糖产业。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9)示范园区地处贵港市中心城区,是全国第一个批准设立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1年8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并对示范园区进行授牌。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53平方公里,以电子信息、糖纸循环、能源、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物流业。其功能分区产业布局:
1.西江产业区
主导产业布局: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
2.贵糖产业区
主导产业布局:以糖纸循环为主导产业。
3.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区
主导产业布局:以热电联产、能源、造纸等产业为主导产业。
历史文化(4)贵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贵港为古西瓯骆越地,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郡,郡治于境内的布山县(今桂平市区西南),三国吴时期迁治于今贵港市市区南江,布山作为历代郡治、州治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长达1600多年之久。汉武帝时改为郁林郡,自汉代以来,都是祖国南疆的政治要地、军事重地和商贸集散地,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贵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代管的桂平市是太平天国起义的策源地,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日在贵县圩心街广东巷张国才家(现为贵港市贵城街道办榕兴街34号)二楼秘密召开。
另外,境内平南县大安镇、桂平市江口镇是广西四大古镇的其中两个。平南县大安镇的粤东会馆、大王庙、大安桥以及部分骑楼文化共同构成了大安镇古建筑群。
贵港特产(22)桂平西山茶、平南团罗茶、覃塘毛尖茶、桂平香米、东津细米、桂平罗秀米粉、桂平金田淮山、木格白蔗、桥圩鸭绒被、桂平社坡腐竹、桂平麻垌荔枝、石硖龙眼、覃塘莲藕等名优特产品驰名中外。[21]
覃塘毛尖:茶烘青绿茶。产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
莲藕:贵港地方品种。已有300多年栽培史。植析高180~220厘米。
桂油:以桂叶蒸制而成,美味芳香,深琥珀色,含桂醛80~85%,用途很广可制高级化妆品、糕点、糖果、饮料,医药上可作肠胃兴奋剂和杀菌剂。
菠萝蜜:又称木菠萝,一都有十多斤重,大的重达三、四十斤,被称为水果之王。
桂平罗秀米粉:罗秀米粉的生产源于明朝初年。
石硖龙眼:石硖龙眼是广西平南县名特优水果。平南石硖龙眼荣获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桥圩鸭绒被:桥圩全镇有羽绒厂110多家,年加工羽绒达3.5万吨以上,并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
桂平西山茶:名山出名茶,桂平西山茶产于全国著名风景区广西桂平西山。
平南团罗茶
还有桂平香米、东津细米、桂平金田淮山、木格白蔗、桂平社坡腐竹、桂平麻垌荔枝。
汉语
贵港市汉族使用的文字相同,语言有粤语(贵县白话、梧州白话等)、客家语(俗称麻介)、普通话。
壮语
贵港市壮族人口38万,占贵港市总人口的28%。贵港市的壮话属红水河土语区的北壮,语法结构与各地壮族方言基本相同。贵港市地处桂东南,壮、汉两族人民长期聚居,受粤语影响,借词绝大部分都取粤方言音如(feihgih)飞机,(dietloh)铁路、(hagkauj)学校、(yinzminz)人民等等。壮话在语音、语调上也受粤语一定的影响,与桂南、桂西、桂北一带的壮话差别较大,与上林、武宣、桂平等地的壮话差别较小。贵港市的壮话可分奇石、中里;东龙、古樟;三里、覃塘;大圩、附城几个方言区。各方言区的语法特点基本相同,语音、语调小有差异,不影响交谈。[23]
贵港交通(14)
贵港市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便利。地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贵港是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处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的中游,位于南宁、柳州、北海、梧州四市的几何中心,黎湛铁路、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324和209国道以及西江水道和建设中的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华南地区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大西南地区东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珠江水系的郁江、黔江、浔江流经各县市区,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
2021年,年末公路总里程9410.11公里,比上年末新增514.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69.48公里,与上年末持平。
2021年,年末客货运周转量876.65亿吨公里,增长16.6%,其中公路客货运周转量89.67亿吨公里,增长18.9%;水路客货运周转量786.98亿吨公里,增长16.3%。公路客运量1470.07万人,下降22.5%,公路货运量11066.0万吨,增长14.4%;水路货运量19968.0万吨,增长14.8%。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0227.0万吨,减少3.0%,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4.1万标准箱,下降2.5%。[3]
贵港交通十分便利,黎湛铁路、324和209国道、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广昆高速公路(包括新建的贵梧高速公路)、桂来高速公路[24],以及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是连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贵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25]
贵港港口珠江支流西江横贯贵港东西。溯江而上可达南宁,顺江而下30个小时即可通粤港澳。贵港至粤港澳常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队。正在建设中的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扩能工程和长洲水利枢纽到2008年竣工后,2000吨级的船舶可由贵港直航粤港澳。贵港港拥有中心港区、桂平港区、平南港区,三个港区共有码头泊位165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5万标准箱,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居全国内河港口十强。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9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万标箱;继续保持全国内河大港13强和华南、西南内河第一大港的地位。贵港港已被国家交通部列入全国主要港口名录,成为28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高铁国家铁路干线黎湛铁路复线贯穿全境,与南昆线、黔桂线、湘桂线、枝柳线相通,连接贵港与西南和中南地区。贵港成为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大西南地区的最便捷通道。
南广高铁已于2014年全线通车,贵港进入高铁时代,届时贵港至广州、南宁分别只需2.5小时、1小时左右。[26]
2011年,公共交通营运车辆381辆,客运量3210万人次;实有出租汽车数916辆。[27]
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终点位于贵港。[28][29]
住宅小区
2021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77亿元,增长15.6%;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3.20亿元,增长33.3%。[3]
2021年,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56元,名义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1元,名义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47元,名义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528元,名义增长10.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33%。
2021年,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1.96万人,比上年增加3.7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3.17万人,比上年增加10.0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2.01万人,比上年增加1.6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的人数16.40万人,比上年增加2.5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26万人,比上年增加2.8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3.55万人,比上年增加2.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
2021年,年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495.97万人。全市共有1.6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长0.6%;23.3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下降8.8%;877人享受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救助,2.32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2021年,年末有社会福利院数5个(其中市本级2个、桂平市2个、平南县1个),床位699张。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和机构1204个,其中社区服务站67个,未登记和挂靠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敬老院)31个,提供住宿社会养老机构39个,互助型社区养老设施(包括五保村、幸福院等)834个。[3]
美丽的贵港(6)
整治中的东湖
2021年,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3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0个,等级医院6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保健站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4546张,比上年增长5.7%,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位23685张,增长5.7%。卫生技术人员2.65万人,比上年增长5.3%,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052人,比上年增长5.6%,注册护士11976人,比上年增长7.8%。
2021年,全年旅游人数(含国内外)3340.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4%。旅游总消费(含国内外)400.28亿元,增长23.2%。国内旅客3340.06万人次,增长23.6%,国内旅游消费400.26亿元,增长23.5%。入境游客0.0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4.3%;国际旅游(外汇)消费27.35万美元,下降84.6%。
2021年,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5个,文化馆机构6个,文化站机构74个,体育场地数20190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337.48万册。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4%。年末邮政局(所)83个,全年订销报刊杂志累计份数1996.5万份,其中,报纸1814.0万份,杂志182.5万份。
2021年,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实施大健康文旅产业项目188个,完成投资69.6亿元、增长45.4%,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个。《谭寿林》《我们的001》等反映贵港革命风云的文艺精品,分别荣获第十一届广西剧展桂花银奖、铜奖。文化事业持续发展,25个遗址、45件文物列入自治区革命文物名录;大安消防校水柜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日葵纪念馆、贵港市图书馆入选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基地。[3]
贵港市群众体育活动
2021年,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060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6万公顷。全年城市现状建设用地面积247.74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112.70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2.13平方公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8.3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36.78平方公里,物流仓储用地2.74平方公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0.12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2.25平方公里,绿地与广场用地4.09平方公里。
2021年,全年用水总量23.5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23%。森林面积49.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99%。全年平均气温22.9℃,年降雨量约1161.5毫米。污水处理厂10座,垃圾处理站16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城市污水处理率98.7%。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32.69万吨标煤(当量值),同比下降6.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3%。其中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3.7%,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1.7%,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1.1%,吨钢综合能耗增长59.8%,锰硅合金工序单位能耗下降100%,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6%。[3]
教育(12)
2021年,全年发明专利拥有量705件,比上年增加44件,专利授权数2671件,其中专利发明89件。技术合同成交额198.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5.0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31万人,比上年增长6.37%,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3.54万人,农业技术人员1042人。科教振兴焕发活力,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广西农业科技园区2个。贵港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98项。
2021年,年末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共1036所,在校生93.05万人,拥有专任教师5.26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全日制在校生2.84万人;普通高中57所,在校学生15.65万人;普通初中155所,在校学生23.06万人;小学814所,在校生49.00万人。幼儿园共1220所,在园儿童19.4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5.5%。[3]
贵港市新图书馆:全年定销报刊杂志累计份数20615千份。贵港图书馆新馆位于民主路中段,市行政中心东北面、龙脉华庭住宅小区旁边。贵港市民盼望已久的贵港市图书馆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建成并开始向市民免费开放。贵港市图书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新图书馆投资3250万元,总建筑面积11149平方米,是旧馆的7倍,建设规模为国家级中型公共图书馆,现有藏书25万册。馆内主要服务设施有阅览室、图书借阅室、读者自修室、报告厅、展览厅等。服务项目有咨询阅览、公益讲座、展览、培训等,是广西市级图书馆第一批数字图书馆,共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贵港市图书馆将逐步成为贵港市知识宝库和文献中心。
幼儿教育
幼儿园幼儿教育事业,始于民国15年(1926),由县人林素女士主办的城厢区立第一初级小学附设幼稚园,23年春成立县立幼稚园。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教育科接管旧的幼稚园,并改称为贵县幼儿园。至1954年发展到6个班,入园儿童200人。1956年,全县有公办幼儿园5所,14个班共440人。1958年“大跃进”期间,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社社队队大办幼儿班,幼托组织由季节性转为常年性,全县幼儿园发展到356所,1784个班,入园幼儿59665人。1959年夏,全县幼儿园发展到521所。至1959年下半年,社队集体食堂逐渐解体,幼儿园(班)自行解散。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早年5所公办的幼儿园、有石龙、龙山、木格、桥圩4所幼儿园停办,只留贵县幼儿园一所,7个班。1964年,国家经济好转,幼儿教育有所回升,城镇、厂、矿、场企事业单位共办起幼儿园16所,56个班,入园幼儿2179人。
小学教育
小学1987年以后,各科教学研究会纷纷成立,并开展活动。此外,县或乡、校还不定期地组织教师代表到外地外校参观学习取经。至1988学年度止,全县405所小学,经县先后检查验收,已有370所达到中央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四率”标准的要求,至1990年,贵港市小学有426间,5950班,学生202300人。县内厂矿场、驻军部队等单位积极集资办学,先后办起各自的职工子弟学校。至1990年,计有贵港甘化厂职工子弟学校,西江农场子弟学校,贵港铁路职工子弟学校,驻军部队子弟学校,第六地质队子弟学校,307地质队子弟学校,贵港钢铁厂子弟学校,贵港贮木场子弟学校,贵港红砖厂子弟学校,平天山林场子弟学校,273地质队学校,第二甘化厂子弟学校,水泥厂子弟学校、西江氮肥厂职工子弟学校,在校学生3308人,教职工215。
中学教育
中学贵县向阳高级中学于1978年改称贵县达开高级中学,仅招高中班。1981年,贵县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压缩部分高级中学,合理布局初级中学点。调整结果,原来的24间高中,除保留覃塘、樟木、木格、桥圩、大圩、石卡、中里、附城等8间高级中学和贵县高级中学、达开高级中学南山高级中学11间高级中学外,其余13个乡镇高中一律停办高中班,仅招初中班,校名也改为乡镇初级中学。原来各大队小学办的“戴帽初中”班,也一律摘掉帽子,重新设点布局,以学区(片)为单位,新办65所联队初中。1982年秋,在郁江南岸离城三公里的木松岭新建贵县初级中学定为县重点中学。1987年增招高中班,1988年改名为江南中学。1985年3月,附城高级中学改称贵县民族中学,从县属壮族地区招收学生(其他乡镇学生也有一部分)。1986年,中里乡集资在壮族聚居的龙山圩附近创办私立北山初级中学,这是贵县唯一的私立中学。1989年壮文学校附设壮文初中两班。1990年在蒙公乡初中附设壮文初中班二班。
学校
高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港校区(原贵港市职业学院)、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
中学
贵港市高级中学、浔州高中、平南中学、江南高中、达开高中、民族中学、港区中学、一德中学、圣湖中学、育才高中、桥南高中、宏名中学、覃塘高中、瓦塘一中、镇隆一中、荷城初中,贵城六中等。
贵港拥有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桂平太平天国起义金田旅游区、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和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四个国家级景区,东湖-南山风景名胜区(含东湖公园、千年古刹南山寺等)、平天山森林公园、桂平北回线标志公园、桂平大藤峡景区、桂平白石洞天景区、东塔等六个自治区级的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一批极有价值的待开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辖区的旅游资源,在广西从旅游资源来说,它可与桂林、北海相媲美而一并处于鼎立的优势之中。在《广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要努力完善并推出的三条旅游热线之一:桂东南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线,就是以桂平市为中心。其中金田风云之旅(含西山胜景)是广西重点开发推出的国内稀有、世界罕见的十大旅游精品之一。公园有东湖公园、南山公园、马草江生态公园等。贵港市民族文化公园即将部分开园。
龙头山桂平金田是1851年洪秀全发动中国近代历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策源地,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萧朝贵、秦日纲等著名将领是贵港籍人。桂平西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古称“南天第一秀山”,素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而著称。1989年以95岁高龄的释宽能法师在西山圆寂,火化后留下三颗比丘尼舍利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比丘尼舍利子。桂平西山每年都举办观音三诞节和浴佛节,在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影响很大,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广西的“西双版纳”;大藤峡有“小三峡”美称。
2004年构建"玉贵走廊"特色旅游产业带取得了良好开局;2005年1月8日,桂平市获得广西首个县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2005年8月22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荣获"广西十佳景区"称号。贵港市境内共有已开放的景区景点10个;旅游饭店18家(其中三星级5家、二星级11家、旅游饭店2家),床位总数3398张;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15家,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
港北区龙凤石林
龙凤石林位于市区东郊4公里的猫儿港之滨,由龙潭山、凤凰山、醒狮山、马戏山、马鞍山、大王山、睡美人山、猫儿山等山峰组成。景区主体在龙潭山和凤凰山之间,故称龙凤石林。石林面积250平方公里,遍布着上百个酷似大森林的石群,石峰平地拔起,高达数丈乃至数十丈。山石千姿百态,形状奇特,当地居民都冠以名称:恐龙石、熊猫石、石麒麟、孔雀石、鸳鸯石以及骏马奋蹄、金鸡报晓、鹤立古松、犀牛临渊、顽猴爬树等。
港北区龙岩洞
龙岩洞,位于贵港市城区东25公里的大圩镇南郊附近的龙岩山西面半山腰上,人们沿“之”字形石级登山,踏上第一百一十一级便到洞府。此洞府门高约4米,门额上镌刻着明万历年间李焘的题字“龙岩洞”。进入洞内,便见洞顶圆如华盖,滑无纤尘。洞高15米,宽2500多平方米,可容千余人。洞内空阔明爽,奇景甚多。
港北区达开水库
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名字命名的达开水库,位于广西贵港市以北30公里的龙山盆地的奇石乡境内。龙山盆地四周层峦叠嶂,险峰陡峭,古木森森,云霭重重。马来江水自西向东,直贯其间,一年四季,碧水涟涟,游鱼穿梭。1958年,贵县、桂平两县联手修筑达开水库,在马来江出口处筑坝截流,积集龙山盆地427平方公里的雨量。水库建成,南北长30公里,东西最宽处3公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蓄水量4亿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三倍多,是广西第二大水库,灌溉贵港市港北区庆丰、大圩、港城、武乐和桂平市白沙、石龙、厚禄、蒙圩8个乡镇45万亩良田。
港北区安澜塔
安澜塔贵港市城东五里的罗泊湾,形如萝卜,因而原名萝卜湾。湾上有一座巍峨古塔,名曰安澜,又曰漪澜,塔高九层约30多米,底层周长36.62米,墙厚1.9米,塔身呈八角形,共有35个形状不同的窗口,坐南向北临江而立,建筑风格非常独特。此塔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今已经180多年。昔日登塔可望江城,江中百舸争流,浪击飞舟,城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无限风光在塔峰。此塔遭受过无数次特大洪水的冲撞和雷电轰击,仍岿然不动,稳如泰山,塔顶的瓦片不掉落,塔身没有毁损,保留全貌。
贵港新世纪广场
位于城北中山小区,占地200多亩,上世纪末兴建,本世纪初竣工,故名。广场雕塑,美仑美奂,其集中在广场主轴线上的中部,共十九座,分“荷香千里”、“莲藕莲蓬”、“荷城春秋”等三个组合体。广场内绿林成荫,主要有芒果、棕榈、红棉、榕树、盘架子、桃树、青竹桂、紫薇等林带林地。瑶池,座落在广场正北,市行政中心大门前方。瑶池水面有1000多平方米,形呈新月,秀丽清新。玉液从五级台阶上逐级款款而溢。
覃塘区九凌湖
九凌湖位于覃塘区石卡镇西面,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距市区约14公里,湖总容量1850万立方米,有效容量1282万立方米。水库原为九口长年不竭的流泉汇聚成一条小河,故称九凌;在九凌东面约半华里处又有五泉汇人,共十四凌,但人们还是喜欢久久长长,仍取其名为九凌。湖建成后,水面面积9999亩,平均水深2.12米。湖水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6—20~C之间,既宜游泳,又宜荡舟。湖中还有占地近1亩的湖心岛,岛上建有“九龙亭”,这是别具匠心的构建。
君子垌段心围
据贵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贵县有十六座围屋,其中建得最早的是怀北二里君子垌段心围,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兴建,至今已有155年历史,是贵港市整体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围屋。段心围座落于港南区木格镇云垌村上垌中段心腹地带,故取名段心围,为清朝附贡生邓逢元所建。围屋座南向北,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二进五开间结构。
桂平西山
西山风景桂平西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贵港桂平市城西1公里处,是集休闲、观光、佛学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的风景名胜区。
主景区面积13.47平方公里。山体多为岩浆岩,即花岗岩之火成岩地质结构,形成于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前期。西山景区素有"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圣"五绝之称,景观独特,景区内植被覆盖率98%,百年至千年的古树1500多株,有珍贵的金茶花、石榕、龙鳞松、银藤、香樟等400余种植物。
西山乳泉又称圣泉。因不时有白汁喷出如乳得名。泉水中含氧分子量多,曾有人在50克装的杯中装满乳泉水后连续投入120余枚1分硬镍币,水面向上鼓凸而不外溢,是拉张力很强的天然优质软水。
洗石庵又名下寺。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观。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内供奉有原主持释宽能法师涅槃后留下的舍利子,这是佛教历史上首例女尼舍利。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潭森林公园内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千峰如屏、劈地摩天、怪石林立、神奇峻秀。最高峰大平山顶海拔1158米,相对高度780米,四周众山簇拥,呈现出一派顶天立地的雄伟气势。
众多的溪流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潭。大的500平方米以上,小的也有10平方米。潭水清碧,生栖着多种鱼类。有些潭边绿树葱笼,纷纷前倾,探向水面,犹如一张张绿色的大伞,遮盖在潭面上,形成天然的室内游泳池。
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从平天山深情俯瞰贵港平天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贵港市西郊,324、209国道从平天山之西侧穿过,距贵港市区20公里,是贵港市方圆70公里内唯一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
公园内的主要景点有“高山草甸、仙女浴池、仙人瀑布、林海奇景、平天大峡谷、奇石清溪、桫椤群落、高山茶园、沟谷雨林、南天门、石人石马、黄三立寨遗址”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区内每年4~5月举行平天山杜鹃花节,6~9月举办森林浴、登山等旅游活动。
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高山大草甸:位于大平天山顶,海拔1157米,面积3500多亩,为广西面积最大的高山草甸,草甸早晚云雾缭绕,一年四季均绿草茵茵,景似天上人间。
仙女浴池:位于仙人谷中下部,直径3米左右,深度5米左右,山泉瀑布凌空喧腾而下,似龙王爷喷珠吐玉,水质清澈甘洌,凉爽宜人。
仙人瀑布:从仙人谷朝大平天方向溯溪而上,位于海拔597米的两溪交汇处。山泉水从断崖倾泻而下,凌空飞泻,形成落差30多米的瀑布。
张澯,明朝官员,历任南京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袁崇焕,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入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
杨秀清,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五王之一的东王。
石达开,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
曾立昌,太平天国将领。
李秀成,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太平天国后期的顶梁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平南五烈士:韦树模、韦统铃、韦统淮、韦荣初、林盛初
黎杰材,负责滇缅公路修筑的建筑专家,国民政府抗日勋章获得者。
沈锡琳,负责滇缅公路修筑的建筑专家,国民政府抗日勋章获得者。
罗尔纲,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训诂学家,晚清兵志学家。
罗文,香港乐坛天皇巨星,香港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著名的实力派歌手,有“乐坛教父”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