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成英文是secondary scripture,即第二正典,是指几部存在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但不存在于希伯来文圣经的著作。或称为旁经、后典或外典。
一般认为,这些著作是犹太教抄经士在后期加入,或在翻译的过程里纳入正典。但是也有几卷的亚兰文和希伯来文的抄本在死海古卷中被发现。
次经不同于伪经,伪经的内容被正统神学认是否定基督的救恩,或与圣经教义相违背,或令基督教信仰动摇;而次经只是未被纳为基督新教认可为旧约正典的犹太教著作。
对于次经的权威地位,教会中存在两种意见。
其一以奥古斯丁为代表,认为次经乃是圣经的一部分;而另一种观点则更严格认为次经在权威上不及希伯来文圣经,只能用作信徒道德的教化,或研究教义的参考,而不能作为教义信仰的依据。
耶柔米在他所翻译的圣经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的译序中阐述了后一种观点。后世亦有一些教父和经院学者也都持这两种观点。
但是从教会历史一开始,基督教会便接纳了七十士译本为圣经旧约的正典,这些被称为次经的书卷直到宗教改革为止,都未受到挑战。
次经(apocrypha)或称第二正典(deuterocanonical books)是一批在旧约正典之后出现的犹太典籍或著作,大约完成于主前三世纪至主前二世纪之间。那时犹太人经历乱世,次经反映了该民族对乱世的反应和对未来的盼望。根据威明顿,共有14卷次经:
英文名 | 天主教译名 | 东正教译名 | 其他译名 |
Tobit | 多俾亚传 | 多比传 | 多比雅书 |
Judith | 友弟德传 | 犹滴传 | 犹底特书 |
The remainder of Esther | 艾斯德尔传补录 | 以斯帖记补篇 | 以斯帖记续本 |
1 Maccabees | 玛加伯书上卷 | 马加比书上卷 | 马加比一书 |
2 Maccabees | 玛加伯书下卷 | 马加比书下卷 | 马加比二书 |
The Wisdom of Solomon | 智慧篇 | 所罗门智慧书 | 所罗门智慧书 |
Ecclesiasticus | 德训篇 | 便西拉智慧书 | 传道经 |
Baruch | 巴路克书 | 巴录书 | 巴录书 |
The Song of the 3 Holy Children | 三青年的赞美上主歌 | 三青年赞美歌 | 三圣子之歌 |
The Story of Susanna | 苏撒纳传 | 苏撒拿传 | 苏撒拿记 |
Bel and the Dragon | 贝耳和大龙 | 比勒与大龙 | 彼勒与龙 |
The Prayer of Manasses | 默纳舍祷言 | 玛拿西的祷告 | 玛拿西的祷告书 |
1 Esdras | 厄斯德拉卷三 | 以斯拉续篇上卷 | 以斯得拉一书 |
2 Esdras | 厄斯德拉卷四 | 以斯拉续篇下卷 | 以斯得拉二书 |
英文名 | 天主教译名 | 东正教译名 | 其他译名 |
Tobit | 多俾亚传 | 多比传 | 多比雅书 |
Judith | 友弟德传 | 犹滴传 | 犹底特书 |
The remainder of Esther | 艾斯德尔传补录 | 以斯帖记补篇 | 以斯帖记续本 |
1 Maccabees | 玛加伯书上卷 | 马加比书上卷 | 马加比一书 |
2 Maccabees | 玛加伯书下卷 | 马加比书下卷 | 马加比二书 |
The Wisdom of Solomon | 智慧篇 | 所罗门智慧书 | 所罗门智慧书 |
Ecclesiasticus | 德训篇 | 便西拉智慧书 | 传道经 |
Baruch | 巴路克书 | 巴录书 | 巴录书 |
The Song of the 3 Holy Children | 三青年的赞美上主歌 | 三青年赞美歌 | 三圣子之歌 |
The Story of Susanna | 苏撒纳传 | 苏撒拿传 | 苏撒拿记 |
Bel and the Dragon | 贝耳和大龙 | 比勒与大龙 | 彼勒与龙 |
The Prayer of Manasses | 默纳舍祷言 | 玛拿西的祷告 | 玛拿西的祷告书 |
1 Esdras | 厄斯德拉卷三 | 以斯拉续篇上卷 | 以斯得拉一书 |
2 Esdras | 厄斯德拉卷四 | 以斯拉续篇下卷 | 以斯得拉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