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一处神奇的结构,由寒冷、稠密的气体和尘埃构成,外形如同三根高高矗立的烟囱。光线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从这些烟柱顶端传到底部。该结构便是“创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
合并图册(5)创生之柱位于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内。“创生之柱”是鹰状星云的一部分,鹰状星云又名M16星云,含有成千上万颗恒星和孕育这些恒星的尘埃和寒冷、稠密的星际气体。由于老鹰星云中其他恒星在手指状气体柱上造成的腐蚀,使它们形成了手指之外的蛋型。每一个蛋都被与我们的太阳系一样尺度的气体环绕着,并且有一颗新生的恒星在其中。
这张由32张不同影像合成的照片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照相机的四架不同的相机。这张影像是由不同元素发射的光合成的,在星云中不同的元素以不同的颜色表示:绿色的是氢、单独的红色是电离的硫、蓝色是少了两个电子的氧原子。
创生之柱在影像右上方缺少的部分是因为四个镜头中的一个视野角小 (倍率较高),以让天文学家能看见更清楚的细节。所以将这个镜头的影像依照比例缩小,使他能与其他三个镜头的影相匹配。
NASA在2007年宣布,创生之柱将会被6,000年前爆炸的超新星冲击波摧毁。因为光速是有限的,所以地球上的观测者看不到冲击波接近创生之柱。
研究表明,沿“创生之柱”长度方向的磁场与“创生之柱”周围的区域呈不同角度,这或许是“创生之柱”拥有非同寻常结构的原因。而且,由于磁场的强度,“创生之柱”已经进化,且由于磁场的支持而保持直立。这表明,恒星可以通过被磁场减缓的气体团的崩塌而形成。[1]
美轮美奂的“创生之柱”天文学家们早就预言超新星的冲击波将意味着支柱的毁灭。该地区散落着20个左右的恒星将要爆炸,而爆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据斯皮策望远镜对老鹰星云(Eagle nebula)的最新观测显示,三大“创生之柱”变得更小了,显得幽灵般透明。其中最大的一根支柱内可见一颗恒星正在形成。天文学家认为,超新星的冲击波帮助所到之处的尘云形成新的恒星。支柱上面是巨大的热尘埃云,即图片中的红色,天文学家认为这是被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烤焦了。斯皮策科学中心弗拉杰的顾问阿尔贝托·诺列加-克雷斯波博士(Dr. Alberto Noriega-Crespo)说:“除了星光之外的别的物质正在加热尘埃。有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波长较长的红外数据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1995年,创生之柱曾被哈勃望远镜捕获。
2018年6月,英国天文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首次在太空中发现并绘制出了“创生之柱”内极其微弱的磁场。新研究有助于解释恒星如何形成,并揭示“创生之柱”背后的奥秘。[1]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圆柱形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天体景象“创生之柱”的详细图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