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俊

蒋昌俊

中文名 蒋昌俊
出生地 安徽省安庆市
出生日期 1962年5月
毕业院校 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6年,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计算数学专业本科毕业。

1991年,获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

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控制理论与工程博士。[2]

工作经历

蒋昌俊蒋昌俊(4)1986年至1998年,在山东科技大学工作(1992年、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

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完成博士后工作;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年至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研究员。

1998年,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助理。

1999年,任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任同济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大学校长助理。

2008年12月至2015年3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2010年起,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信息服务的模型与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

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任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

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任同济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同济大学(正局级)副校长。[6]

研究方向

蒋昌俊长期从事并发理论、形式化方法与大规模信息服务的工程应用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

蒋昌俊蒋昌俊蒋昌俊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面上)、973计划、863计划和国际重点合作项目等5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获授权2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在《中国科学》、《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 Autom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和《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C》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篇,SCI和EI收录80余次,他人引用100余次,出版学术专著4部(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等支持)。[6][7]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名称
2021年11月18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5]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4]
2017年10月 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7]
2013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9年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
2008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位)
1997年 DEDS领域何潘清漪奖

学术任职

时间 荣誉名称
2021年11月18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5]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4]
2017年10月 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7]
2013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9年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
2008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位)
1997年 DEDS领域何潘清漪奖

词条图册

蒋昌俊蒋昌俊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Petri网专委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上海分会副主席等。担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Computer &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