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西林

吕西林

中文名 吕西林
主要成就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
目录导航

人物履历

198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首届青年教师奖。

1992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教授。

1994年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

1996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首批入选者。

1998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入选者。

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2021年5月,当选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

人物著作

1、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编著),吕西林、周德源、李思明,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与应用(编著),吕西林、金国芳、吴晓涵,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998年被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

3、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编著),吕西林,金国芳,李思明,周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

4、高层建筑结构(主编),吕西林,桂国庆,张建荣,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2版)(编著),吕西林,周德源,李思明,陆浩亮,陈以一,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2011年第3版,2015年第4版;

6、高层建筑结构(第2版),吕西林(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2011年第3版;

7、结构地震作用和抗震概念设计(编著),吕西林,蒋欢军,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8、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吕西林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2009年第2版,2019年第3版;

9、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理论与应用,吕西林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5年第2版;

10、Retrofitting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Xilin Lu, Taylor & Francis, 2010.

荣誉记录

日期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1999年12月 结构抗震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建设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2等奖(排名1)
2000年12月 上海临近地区地震对重要建筑影响及综合防御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002年5月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试验研究与结构设计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003年12月 快堆堆本体抗震性能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4)
2003年12月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编制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规范排名8)
2004年12月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新方法及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2005年12月 结构抗震防灾新理论新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2005年12月 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与顶升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005年12月 提高旧住宅抗震安全性的应用技术研究 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2006年1月 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2)
2006年1月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试验和研究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
2006年12月 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
2009年12月 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2)
2013年12月 新型高效抗风抗震阻尼器研发及其工程应用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1)
2014年12月 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2)
2015年11月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工程建设技术奖
2015年12月 复杂高层建筑高效抗震结构体系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排名2)
2017年4月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纽马克奖”
2018年12月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7)
2020年 当选为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终身荣誉会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