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湫街道

石湫街道

别名 石湫
下辖地区 8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方言 宣吴
中文名称 石湫街道
邮政区码 211222
拼音 shiqiū
面积 126.08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石湫概况

系成建制与原明觉镇合并的溧水区西部大镇。

全镇镇域面积128.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5万。

2007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7亿元,同比增长29.3%,完成财政收入2887万元,同比增长63.2%。

工业集中区有2个,一个是“溧水石湫机场科技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省道“塘铜线”东侧;一个是“溧水县明觉刀具工业园”,位于省道“老明线”西南侧。

区内山明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拥有石臼湖、西横山、小茅山、老虎山和环山河等五大风景观光区。

是溧水县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和活跃区,市场上有上万名石湫“农民经纪人”(类似于温州模式)。

2018年5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原石湫镇,设立石湫街道,以原石湫镇的石湫、塘窦村、明觉、光明、蟹塘、社东6个居委会和东泉、向阳、三星、同心、桑元蒲、横山、九塘、上方8个村委会区域为石湫街道行政区域。石湫街道办事处驻石湫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新河北路158号。

石湫经济

一抓经济促运行。1-6月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22%,占年计划51%;财政收入10276万元,同比增长29.4%,占年计划45.7%;一般预算收入6608万元,同比增长50.5%,占年计划50.8%;税源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工业、文化、建筑业三大主体税源为支撑的新格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13%,占年计划5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82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年计划40.1%;实际利用内资6.1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年计划50.8%;注册合同外资3000万美元,占年计划375%;实际利用外资827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65.4%。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完成32.09亿元、8.3亿元、3.22亿元、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7%、33%、34.2%、32.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完成20.4亿元、5.7亿元、2.8亿元、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30.2%、31.4%、32.3%;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完成8.07亿元,同比增长-20.7%,主要原因:受国内经济下行及市场需求不振影响,鑫源钢材至今未生产,开票同比净少2亿元;浦石公司开票下降67.6%,欣涛公司开票下降77.3%;从重点监测的六大支柱行业运行情况来看,冶金备件、锻造铸造、铜材、机械制造、电力配件总体均呈下滑态势,刀具工具与去年基本持平。三产、建筑业健康发展。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24%;三产增加值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29%。建筑业施工产值、施工面积、入库税收分别完成3.6亿元、37.3万平方米、21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5%、23.1%、42.2%。现代农业稳步提升。预计上半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900亩,设施农业面积820亩,上半年,县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温氏公司预计实现销售1.1亿元,增长20%,带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环山河片区休闲观光农业、昊兴生态农业、温氏优质肉鸡一体化养殖、特种水产养殖、新农村设施农业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正加快推进。二抓项目促后劲。工业有效投入持续加大。今年全镇共有17亿元的工业投入支撑项目29个,现已开工建设23个。列入县重点推进的工业项目21个,现已开工17个,瑞泰水泥装备等11个项目主体在建;天博自动化设备等6个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华泽医药需调整置换,锐利磨具等3个项目近期开工。招商引智态势良好。1-6月份,实际利用外资、注册合同外资两项外资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取得了多年来外资任务的新突破。上半年,新签各类项目56个,其中一产2个,二产14个,三产40个。目前,在谈项目33个,总投资45亿元;泰国正大学院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其中,亿元项目有5个;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目前,已申报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5名。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稳步推进。园内欧洲风情小镇、人工湖等项目正加紧筹划开工;由康洪雷执导濮存昕主演的电视剧《推拿》已开机,影片《强攻贺甲村》近期将入驻开拍,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脱颖而出》栏目已落户摄影棚录制节目;尤勇主演的影片《吴仁宝》已签订入驻拍摄协议。上半年新引进文化产业项目43家,入库税收达2070万元,同比增120 %。三抓投入促形象。重点围绕石湫民国特色集镇开发及美丽乡村建设两大板块来推进。民国风情特色镇“三纵五横”的路网工程、5万多平方米的影都商汇、市政工程、老集镇改造出新全面启动;目前,新区石峰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南岗河整治正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将完成村庄整治村71个,9个村完成污水设施建设,交通干线两侧村庄全面出新,上半年,已完成村庄环境整治31个,开工建设村级污水处理设施2个;环山河片区将整合挖掘焦赞石、王家庄、油榨三个自然村,创建省级水利旅游风景区、市级湿地公园、市级森林公园等田园村庄特色和自然资源,打造美丽乡村亮点工程,焦赞石创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环山河片区将规划建设欢乐乡村旅游区、松林竹海自然生态区、科技农业演展区、湖光山色景观区,以及沿河生态高效农业带的“四区一带”主体功能区。目前,该片区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焦赞石村正进行改造提升,其它各功能区正稳步推进。溧马高速石湫段征地拆迁全面完成,工程稳步推进;兴龙家园二期商住宅楼全面完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四抓民生促幸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精力抓好农民增收、区域供水、集镇污水管网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上半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50人,新发展私营企业81家、个体工商户75个,新增民营注册资本2.02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8119元,增长18.6%。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县域供水工程,即从县城西增压站接县主管网向石湫供水。目前,县政府已同意该方案,正进行工程设计,全年计划改造主管网50公里,改、扩建横山和明觉两个水厂,总投资4500万元;现已完成主管网建设3公里。全部工程将于明年底完工。6座小农桥改造正在编制施工方案;7公里的农村公路已开工建设;新增造林面积960亩,村庄绿化19个。完成农村改厕650户。农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农(居)民参保率达100%,新农合人均筹资提高到400元,低保、五保家庭及优抚对象无障碍进入;新农保覆盖率达100%。改造农村危房13户。10座小水库正配备现代化管理设施,湖堤进入县信息管理中心。环山河景区、市级湿地公园正在申报之中;全面做好防汛抗旱预案,做到未雨绸缪。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上半年,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9家;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总收入达1300万元,增长15.6%。五抓服务促和谐。积极推进社会建设管理创新工作。开展了以“关注民生,转变作风”为主题的“政风行风热线”走进桑园蒲村活动,现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教育投入,建成明觉幼儿园2300平方米;完成石湫中学校舍安全工程5743平方米;建设明觉小学、桑元蒲小学塑胶运动场,改扩建桑元蒲小学、亭山小学学生食堂。认真开展计生“月服务”工作,做到查后“四清”,加强社会抚养费征缴。积极开展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及群众性文体活动,上半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 200多户。加强社会稳定工作,积极开展光明、明觉、向阳、东泉、石湫、九塘、上方、社东、桑元蒲等“五有五无”活动;高度重视群众的信访、投诉,着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12345行政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处理群众的投拆。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关爱留守少年,关注弱势群体,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六抓党建促发展。深入开展“三争一创”、基层组织建设年等创先争优活动。建立了镇领导“三争一创”活动联系点制度,研究制定了镇《关于开展“三争一创”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提出了在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打造宜居石湫等七个方面创先进争一流的主要任务,并将各项任务细化到26个重点项目;结合自身,对标找差,确立了“影视文化学横店、特色街镇赶横溪、综合实力超博望”的奋斗标杆,定期检查督促各项工作完成进度;完成了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下一步将进行集中整改,实现晋位升级;积极开展“千企帮千户”、“三级联创”、非公企业党建、远程教育、“万名党员进万家”等活动;积极支持人大依法开展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人武、统战、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有序开展;认真贯彻<廉政准则>,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加强资金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腐败。坚持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规范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审计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监督体系;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虽然全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经济指标虽稳步增长,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工业用电量等少部分指标未达“双过半”进度;部分企业生产下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招好商招大商成效不明显,体量大、质量优、支撑力强的旗舰式项目偏少;项目建设水平不高,新开工的大项目少,项目竣工达效慢;集镇建设步伐较慢,功能形象亟待提升;自来水等民生工程需进一步改善;少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面对困难创新的办法不多,能力和作风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努力加以解决。觉工贸区即将建成。

石湫区位

1; 石湫镇位于南京南部,紧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距离8公里。

2; 地处南京半小时都市经济圈内,距南京40公里,有地铁经过。

3; 位于“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区域”——溧水区西部,是溧水区的工业重镇。

4; 东邻溧水城区,南临石臼湖,西依西横山脉,北靠江宁禄口。

5; 全镇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6; 交通十分便捷:宁高(南京-高淳)、宁杭(南京-杭州)、宁马(南京-马鞍山、黄山)等3条高速公路,塘铜路、老明路、镇江-禄口国际机场-石湫等高等级公路穿镇而过,40分钟可达南京新生圩港,距杭州2小时车程,距上海3小时车程。

刀具产业

刀具工具(特种工具、防爆工具)是石湫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全镇现有刀具工具企业140余家,年营业收入9亿元,利税6800万元。全镇现有省著名商标企业1家、市著名商标两家、市级名牌产品3家,其主要产品五金刀(工)具远销全国大江南北,具有“刀具之乡”的美称。

轨道交通

南京地铁S1号线预计2016年10月通车。境内有石湫站、明觉站。

教育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溧水校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

旅游环境

风景观光区:

永寿寺塔

永寿寺塔永寿寺塔

位于溧水县城西北郊,秦淮河畔,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清顺治五年,永寿寺内有僧众近百人,为溧水城内第一大刹。

天生桥天生桥

江南小三峡

——天生桥、胭脂河 胭脂河是明朝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南通石臼湖,北连秦淮河,全长7.5公里。 天生桥横跨两岸,桥宽9米,长34米,厚9米,桥面高36米。沿岸奇峰倒挂,怪石高悬,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美誉。

蒲塘古桥

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春二月,落成于正德七年(1512年)冬十月。 该桥为多孔连续性拱桥。凡九瓮,长91.3米,净宽5.7 米,是一座坦拱桥。

石臼湖

石臼湖石臼湖石臼湖历史悠久,湖面广阔,是苏皖边境的鱼米之乡,自然风光美丽,水产资源丰富。 石臼湖南面通宣、郎、广,西到芜湖进长江,北过天生桥进秦淮河到南京。

地理环境

石湫镇地处长江以南,全镇属于丘陵地区,耕地和山地面积分布合理。全镇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年降水量1037毫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2077.4小时。

年平均气温15.5℃。

年平均无霜期211天。

年平均风速2.3米/秒。

水文:有风景秀丽的石臼湖、环山河等。

地质:地势高、地耐力强,区内地壳稳定,无晚期活动构造。

土质:以粘土为主,呈弱碱性。

地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当于七级设防区)。

环境质量:大气环境优于国家同类标准,供水合格率为100%,为南京及周边地区最好。

物流运输

空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承运

铁运:南京火车站承运,规划中有宁杭铁路溧水站,规划中宁高二期在石湫影视基地有一站

水运:亚洲内河最大港口——新生圩港承运

陆运:高速公路3条,省级公路2条

物流中心:新生圩王家湾物流中心

石湫的新发展

2006年9月,江苏省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把江苏广电石湫影视基地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大文化设施和十大文化产业项目。

规划中的江苏广电石湫影视基地,北起溧塘水库,西倚西横山脉,南至桑园蒲—塘窦公路,东临塘窦—铜山公路,总面积近3万亩。以横山水库、桃花水库、独山水库和溧塘水库为四个中心点,向周围扩散延伸。  项目由江苏广电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石湫机场科技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规划在三到五年以内投入五到十亿元,完成占地约2000亩左右的一期建设任务,达到边建设开发、边拍摄使用、边开放启动的基本要求。再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完成总面积8000-10000亩左右的二、三期工程,总投资规模十五亿元左右。

2011年初该基地已经正式启用,为石湫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