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戛纳电影节各奖项的获奖者名单:
金棕榈奖:拉斯-凡-蒂尔《黑暗中的舞者》(丹/瑞/法/德/荷/美)
评委会大奖:姜文<鬼子来了>
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花样年华》(香港)
最佳导演奖:杨德昌《一一》(台/日)
最佳编剧奖:尼尔-拉伯特《护士贝蒂》(美)
评委会特别奖:萨米拉-马克哈尔巴夫《黑板》(伊/日/意) 罗依-安德森《二楼的歌声》(挪/丹/瑞/法)
最佳女演员奖:比约克(Bjork)《黑暗中的舞者》(丹/瑞/法/德/荷/美)
最佳短片奖:雷蒙德-瑞德《阿尼诺》
最佳技术大奖:《花样年华》(香港)
冯特里叶:戛纳电影节上一黑马
丹麦导演拉斯-冯-特里页可谓是本届嘎纳电影节上的一批“黑马”,他的作品捧走了本届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其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倒是真有一些好来坞的风格--刚刚以一部《白痴》获得影评界人士认可的冯-特雷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心猿意马”起来,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料到的。不过,即便是放弃原始简朴的概念片而转向歌舞片,冯-特雷尔也绝对拍得与别人不一样。
《黑暗中的舞者》讲叙的是1964年,一名捷克母亲带着年幼孩子移民到了美国,每天辛苦工作,只为挣到一分微薄的酬劳,来支付自己和小孩的医疗费用。这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子只有在幻想着自己是个歌舞明星、荡漾在华丽梦幻的光影与旋律中时,才能使疲惫的身心飞出牢笼,飘上云端......影片中的母亲由冰岛著名女歌手比约克倾情出演,法国女星凯瑟林-德纳芙在片中与比-约克演对手戏,两人的表演均赢得了赞誉。
戛纳电影节在世界电影中的地位无疑是最特殊的。时至今日,它几乎已经成了除奥斯卡外世界影坛最关注的一项电影盛事。在具有悠久渊源和极富精英意识的法国文化的衬托下,戛纳电影节在创立50年后被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成了欧洲甚至是全世界电影人生存的堡垒和向好莱坞主流电影发起冲击的阵地。当然戛纳电影节本身也难逃商业化的阴影。瞧瞧每年通过红地毯走入开幕式大厅的明星们和在一旁阳光海滩上身穿比基尼向记者和星探们展露自己身体的美女们,你的心中便有数了。
时过境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戛纳离那个充满学者气息和前卫思想的年代已经越来越远,它逐渐适应了这个讲究细腻个人情感和中产阶级雅皮文化盛行的新世纪,学会了如何去投合那些坐在电影院中穿着西服衬衫系着高档领带却又厌烦好莱坞电影的低俗和无聊的白领们的口味。
当然并不能因此就否定戛纳电影节的质量,因为这里的影片确实是世界上一群最优秀的电影人所制作出来的精品。今年组委会请来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尽管这位当年的戛纳英雄如今的拍片风格越来越好莱坞化,可他务实的风格和不可低估的号召力可以帮助戛纳在新世纪的头一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本届电影节的另一个特点是影片拍摄的国际化。许多来自欧美和亚洲的影片都是由国际间的合作完成,很难分清究竟是由哪个国家出品。这也是为什么在官方公布的入围名单中,都没有列出影片的所属国籍。而因为影片拍摄角度的多元化,本届戛纳电影节也甩掉了以往地域性极为强烈的政治氛围,更加偏重于纯粹的艺术创作和对个人情感世界的关注。这也许正代表了当今电影艺术一个的发展趋势:理论问题上的争论已经变得空泛而累人,真正直接而敏感的个人风格将会开创二十一世纪电影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