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伤寒恒论
作 者:郑钦安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7月1日
ISBN: 9787507733150
开本: 16开
中医界独树一帜的火神派,因注重人身真阳,且善用姜、附而得名,咸奉蜀南临邛郑钦安为鼻祖,所著有疑义而不确信者,姑存疑以俟高明。要之,郑氏自有一贯之旨,绝无骑墙之论,远非随文释义之注家所堪比肩者。
作者:(清朝)郑钦安 合著者:周鸿飞作者:(清朝)郑钦安 合著者:周鸿飞
序
卷一
太阳上篇
卷二
太阳中篇
卷三
太阳下篇
卷四
阳明上篇
卷五
阳明中篇
卷六
阳明下篇
卷七
少阳篇
伤寒合病
伤寒并病
伤寒坏病
伤寒痰病
卷八
太阴篇
卷九
少阴上篇
少阴下篇
卷十
厥阴上篇
厥阴中篇
厥阴下篇
过经不解
差后劳复
差后食复
阴阳易病
外附
太阳少阴总论
麻脚瘟说
辨认内外发热证至要约言
问答
卷一
太阳上篇
凡风伤卫之证,列于此篇,计五十三法。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按:太阳本气主寒水,太阳统周身皮肤、毛窍、营卫、百脉、经络,为一身纲领。毛窍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一切外邪之来,必由毛窍而始人内。“出入”两字,乃邪正机关,万病绳墨。脉浮者,指邪初人也;头项强痛者,指邪犯太阳地面经络也;恶寒者,指太阳本气受病也。“恶寒”二字,乃太阳提纲,认证眼目。知得“恶“寒”二字,无论一年四季为病,只要见得病人现有头项、腰背强痛,恶寒发热,即按太阳法治之,毋得拘于时令而有失经旨也。
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按:太阳风伤卫证,发热、恶风、自汗;寒伤营证,发热、恶寒、无汗。此言病发于阳,指太阳也;太阳底面,即是少阴,病发于阴,指少阴也。若专指太阳营卫之阴阳,则与太阳风寒两伤病情不符。余每临症,常见独恶寒、身痛而不发热者,每以桂枝汤重加附子,屡屡获效。以此推之,则病发于阴确有实据。至所言六日、七日者,是论阴阳之度数说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