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刺参

大连海刺参

中文名 大连海刺参
称号 参中之冠
目录导航

简介

海刺参属于属温带品种,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沿岸浅海海域。在地理分布上的北限是俄罗斯的库页岛,美国的阿拉斯加沿岸;南限是日本的鹿儿岛,朝鲜半岛海,我国辽宁(大连)、山东、河北、江苏(连云港)等省浅海沿岸也均有分布。刺参通常生活在潮间带至水深20-30米的浅海海域。刺参科主要可食种类有绿刺参、花刺参、梅花参和刺参。而目前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刺参的是出产于渤海、黄海的刺参和南海出产的梅花参。因此,有“南梅北刺”之说。特别是海刺参,以极高的营养、滋补价值 被称为“参中之冠”。

生长习性

海刺参多栖息于岩礁、乱石或沙泥底,伴有大型藻类丛生和大叶藻繁茂的平静海区,它以小的动植物,如有孔虫、腹足类及挠足类、底栖硅藻类等为食。海刺参对生活海域环境要求很高,如果有半点污染就很难生存。一般约需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长大成年。

形态特征

海刺参外部形态体呈圆筒状,酷似黄瓜,长20cm~40cm,横断面略呈四角形,背部隆起,具有4行~6行大小不规则的圆锥形肉刺,体腹面平坦,密布管足,排列成不规则的纵带,口位于腹面前端,无咀嚼器,周围环生20个分枝状触手,有捕食机能。肉刺的多寡、长短和体色常依产地、生活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体色一般为褐色,带有深浅不同的斑纹,此外,还有绿色、赤色、灰白或白色的个体。体壁分表皮层和富有胶朊纤维的结缔组织层,在这两层组织之间有无数钙质骨片。结缔组织层之下为肌肉层,由纵横肌组成。消化道是一条在体腔内弯曲两次纵行管,分为口、食道、胃肠、总泄殖腔、肛门等。呼吸器官司可外形呈树状,故称为呼吸树。生殖腺是由许多树枝状细管构成,位于肠系膜的一侧或两侧,有一条总管连接到生殖孔。生殖季节性腺变粗,雌性为桔红色,雄性为乳白色。刺参商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依据皮层的厚薄及丰满度。

最后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上等海刺参基本都是产自大连海域。[

食用方法

红烧海参 海参的营养价值极高,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和碘,是滋补食品,具有补血调经的功用,更有安胎及利于生产的功能,最适宜怀孕后期食用。 主料 发好海参500克,瘦肉200克,白菜300克,姜2片,葱2棵,红萝卜数片。 辅料 盐、糖各半茶匙,生抽、酒各1茶匙,上汤1杯,蚝油、生粉各1茶匙,油半汤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许,清水3汤匙。 制法 1.海参放入姜、葱、开水内煮5分钟,除去内脏洗净,滴干。 2.瘦肉切丝,加入调味料拌匀,泡嫩油待用。 3.白菜洗净,以油、盐、水灼熟围于碟边。 4.烧热锅,下油两汤匙爆香姜、葱,加入煨料及海参煮至海参软烂,放入瘦肉,芡汁料兜匀上碟即成。 海参羊肉汤 【原料】海参50g,羊肉250g 生姜2片,葱5g,胡椒末0.5g,食盐3g 【制作】 1. 海参以40°C温水泡软后,剪开参体,除去内脏,洗净,再用开水煮10分钟左右,取出后连同水倒入碗内,泡2-3小时。 2. 羊肉洗净,去血水,切成小块,加水适量(约50g),小火炖煮,煮至将熟,将海参切成小块放入同煮,再煮沸15分钟左右,加入生姜末、葱段、胡椒末及精盐,即可。温食参肉,饮汤,或供餐用。 【功能】海参生于海中,其性温补,类似人参,故名海参,其肉细嫩,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含量较猪肉、瘦猪肉、瘦牛肉还高,并含其他矿物质(如钙、磷、铁、碘等),历来被视为餐中珍肴,对虚损劳弱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滋阴健阳等作用。而羊肉甘温,能温肾助阳、补益精血、益气补中、温暖脾胃。因此,海参、羊肉相配,补肾、益肾养血功效尤为增强,实为滋补强壮佳品,产妇食之,复体这功妙不胜述。 木耳海参猪肚汤 基本材料:猪大肠500克,木耳30克,水发海参250克。 做法 : (1)木耳用清水浸开,洗净,海参洗净,切丝,猪大肠洗净,切小段。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2小时,调味供用。 说明: 本汤来源于《药性考》,原名为海参木耳羹。汤中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养血益阴、滋润肠燥的作用,《药性切要》说它有“润燥利肠”之功。海参性味甘咸温,功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本草求源》说它有“润五脏,滋精利水”的作用。猪大肠性味甘平,以脏补脏,有润肠燥、补下焦的作用。合而为汤,补养阴血、滋润肠燥,则大便可通。《药性考》认为“海参、木耳,切烂,入猪大肠煮食”,可“治虚火燥结”。 基本特点:滋阴养血,润燥滑肠。老年人肾水不足,或妇女产后血虚津亏,症见大便燥结。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等属阴亏血少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