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德

中文名 司马德
目录导航

简历

司马德(R.D.Smart),毕业于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03年来中国,任苏州东吴大学数学教授,兼任体育教员,亦协助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司马德刚到苏州时,东吴大学的学生也正在接受和美国西点军校一样严格的军事化体操训练。这种抑制个性的锻炼方式刺激了司马德,他决心给 东吴大学的体育运动增加一些新内容。

贡献

在美国读大学时,司马德曾是一位全能运动员,他将自己最拿手的球类运动也带到了东吴。1903年东吴大学的第一本年刊《雁来红》上刊登了由学生自主成立的业余运动队介绍和照片。诸如“健身会”、“踢球班(足球队)”、“篮球班(队)”、“网球会”等。其中队员们还都是身穿灯笼式长裤,留着长长的发辫。所以有当时苏州城的马车夫感慨道:“载人赴天赐庄,得观所谓洋学者,无物不新奇也”。

司马德在东吴大学曾竭力提倡推行强迫体育。1904年,由他成立了东吴大学的第一支田径代表队,同时发起成立了“四大学体育联合会”。司马德还是后来“华东八大学体育联合会”的发起人和书记,并担任过1913年第1届远东运动会的执行委员。司马德在东吴大学共服务了18年,于1921年死于霍乱。司马德不仅为东吴大学的体育工作,而且为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体育工作的开展,都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所以美国的范德比尔特大学也许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数学系的毕业生竟然后来会成为中国华东地区体育联赛运动的创始人。

为了纪念司马德对东吴大学体育的贡献,东吴大学曾在1935年,通过发动募捐的形式,专门兴建了一座体育馆。体育馆于1937年建成,命名为“司马德体育馆”,以示纪念。在司马德体育馆的建设过程中,还曾得到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孔祥熙先生的支持。

司马德体育馆,是一座外观两层,主体部分屋架采用钢屋架和木斜梁支撑的建筑物。窗洞高大,采用半圆券式样,保证了室内采光。入口突出并饰以文艺复兴式线脚,上方有国际奥委会委员孔祥熙先生所题写的“体育馆”三字。司马德体育馆如今已成为可以触摸和观赏东吴体育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在向人们叙述着老东吴体育显赫的同时,亦向人们召示着新苏大将来体育发展的辉煌。

罗时铭,奥运来到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8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追寻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发展的足迹,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