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

燕台

作者 汪遵
外文名 YanTaiwan
创作年代 晚唐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燕台

礼士招贤万古名①,高台依旧对燕城②。

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作品注释

①礼士招贤:指燕昭王为雪国耻招贤纳士的典故。

②燕城: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曾于此地建造黄金台,招贤纳士。

诗词格律

这首七言绝句的用韵方式为首句入韵仄起式;其韵脚是:下平八庚(平水韵)。

礼士招贤万古名,

仄仄平平仄仄平

高台依旧对燕城。

平平中仄仄平平

如今寂寞无人上,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春去秋来草自生。

中仄平平仄仄平

作品简析

燕台(黄金台)遗址燕台(黄金台)遗址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晚唐朝廷昏庸,朋党纷争不断,统治者所推行的科举制度和吏部任免制度,存在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弊端,令广大儒生和士人失望,因而,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燕台)以揽天下之士的史迹,便成为晚唐诗人百咏不厌的题材。汪遵这首《燕台》诗就是以借古刺今的手法,表达了对晚唐统治者不能礼贤重士、惜人爱才的失望和幽怨之情。作者通过燕昭王招贤纳士,乐毅大破齐国的典故,鞭笞了当时统治阶级亲佞远贤的丑恶,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

作者简介

汪遵

唐代诗人。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公元866年(咸通七年)擢进士第。事见《唐才子传》。诗有集。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