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七中学

广州市第七中学

中文名 广州市第七中学
现任校长 曾优鲜
外文名 GuangzhouNo.7middleschool
所属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
主要荣誉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一级学校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类别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1888年,广州市第七中学创办。

1888年,初设妇孺班,入学者仅五、六人。

1889年,增设妇女班及盲女班,纪好弼女士任校长。课程以《四书》,《五经》及《圣经》为主,课余教以麻布抽纱,刺绣及编织等工艺。

1909年,东山牧鹅塘建校舍两座。
1912年,将牧鹅塘填作操场,开办蒙学班,殷爱新任校长。

1913年,开办蒙学师范班。

1913年,开办蒙学师范班,首次举行学生毕业典礼。

1919年,蒙学班归并培正中学附小,母校专办女子教育,设中学、师范、小学及幼儿园。正式命名为“广州培道女子中学”,开办培道夜校。

1922年,加建耶德逊堂第三层,另增建木屋一座于第一宿舍之东南角,作为饭堂。创建女童军。

1924年,中学改为三.三制,即初、高中各三年。所设课程既有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物力、化学、数学、图画、音乐、体育等。

1929年, 四十周年纪念堂中座落成,一、二层为课室及办公室,三楼为礼堂。学生人数已达五百多人,将耶德逊堂改为学生宿舍,楼下则作为学生饭堂。

1931年,宗教院成立。

1938年,学校由肇庆再迁往香港,在九龙广华街租赁楼房二十六个房间为校舍,并借青年会礼堂为集会之所,增设高、初中春季班。

建国之后

1953年,培道女中改为公校,称“广州市第二女子中学”。陈慕洁仍任校长,并派钟素华来校任副校长,广州培正中学改为公校,称“广州市第七中学”,校长廖晃恩。

1956年,女二中改称“广州市第三十中学”。校长陈慕洁,副校长钟素华。

1958年,原广州七中校址开办广州师范学院,广州七中迁入三十中,合并后改名“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钟素华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

1960年,合并了寺贝通津小学,改称“广州师范学院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钟素华。

1962年,广州师范学院停办,中学部分复名为“广州第七中学”。邓培申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85年,七中成为广州市中学首批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

1988年,七中综合档案室被评为“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并且七中被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

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2)2008年,被授予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牌匾。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止2015年2月,广州市第七中学分北校区(寺贝通津11号)和南校区(烟墩路28号),共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89人,北校区和南校区总占地面积35863平方米。

硬件设施

截止2015年2月,广州市第七中学拥有三栋教学楼,六层科学馆楼,配置各学科实验室等32间,四层的图书馆,藏书 10 万册,报刊总数 279 种,体育馆总面积 5070 平方米 ,有恒温游泳池一个,有 2 个 200 米 环形跑道并附 100 米 直跑道的田径场。学校已建成千兆光纤校园网,多媒体教学平台,共有计算机 562 台。还建有体操馆和游泳馆,多间总控室、学科教室。[4]

师资力量

截止2015年2月,广州市第七中学有有专任教师216人,特级教师2人(冯旭初、陈利),国家级骨干教师 6人(黄俊勇、冯旭初、谭增森、蔡婉、李嘉茵、谢小萍),省市级名教师 22人,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冯旭初、谢小萍、魏穗菊),4人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具有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45人,已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近50人。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5年,广州市第七中学高考,全校共有543人参加考试,其中276人上重本线,重本上线率为51%,位列全区第一! 本A上线率为88%,位列全区第一!全级共518人上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5.4%。

2014年,广州市第七中学高考重本上线率42.25%,理科重本上线率57.71%,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共81人。本A上线率90.38%;本科上线率97.88%。理科重点班重本率100%,文科重点班重本率81.48%。

2013年,广州市第七中学高考181名同学上重本线,重本上线率35.08%,本A上线率81.59%,本科上线率96.51%。[5]

·学科竞赛

级别 获奖者 竞赛项目 名次 获奖时间 指导老师
国家级 沙彦鹏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少年男子组标图竟赛 一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谢致晟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男子组装机制作 一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廖誉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装机制作 一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吴诗乐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少年女子组无线电测向 机工程制作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黄奇睿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144MHz青年男子组个人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沙彦鹏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3.5MHz少年男子组团体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文慧依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3.5MHz少年女子组团体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杨嘉辉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少年男子组标图竟赛 二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饶栩 2007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二等奖 2007 刘伟光
国家级 邓婉莹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标图个人竞赛青年女子组 二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袁凌琛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标图个人竞赛青年女子组 二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梁倩君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男子组无线电测向机 工程制作 二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陈慧敏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无线电测向机 工程制作 二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文慧依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无线电测向机 工程制作 二等奖 2007 余清
省级 郑剑文 2007年广东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二等奖 2007 张绵勇
市级 骆霖苇 2007年广州市高中化学竞赛 一等奖 2007 张正文
市级 何嘉沛 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生测向机制作比赛中学女子组 第一名 2007 余清
市级 吴俊贤 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生测向机制作比赛中学女子组 第一名 2007 余清
参考资料:[4]

·素质竞赛

年份 参赛作品 赛事名称 学科 获奖情况/荣誉
2007 女子95年组100米仰泳 全国少儿游泳分区赛(广州赛区) 体育学科 一等奖
2005 声乐表演 东山区2005年教师艺术大赛 音乐学科 一等奖
2005 《铃兰》《卖花生》 广州市第四届学校艺术节东山区初赛 音乐学科 一等奖
2006 广播操和自编体操 东山区中学广播操、自编操评比 体育学科 一等奖
参考资料:

教师成绩

级别 获奖者 竞赛项目 名次 获奖时间 指导老师
国家级 沙彦鹏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少年男子组标图竟赛 一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谢致晟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男子组装机制作 一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廖誉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装机制作 一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吴诗乐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少年女子组无线电测向 机工程制作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黄奇睿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144MHz青年男子组个人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沙彦鹏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3.5MHz少年男子组团体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文慧依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3.5MHz少年女子组团体 一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杨嘉辉 200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少年男子组标图竟赛 二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饶栩 2007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二等奖 2007 刘伟光
国家级 邓婉莹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标图个人竞赛青年女子组 二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袁凌琛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标图个人竞赛青年女子组 二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梁倩君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男子组无线电测向机 工程制作 二等奖 2008 余清
国家级 陈慧敏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无线电测向机 工程制作 二等奖 2007 余清
国家级 文慧依 200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无线电测向机 工程制作 二等奖 2007 余清
省级 郑剑文 2007年广东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二等奖 2007 张绵勇
市级 骆霖苇 2007年广州市高中化学竞赛 一等奖 2007 张正文
市级 何嘉沛 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生测向机制作比赛中学女子组 第一名 2007 余清
市级 吴俊贤 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生测向机制作比赛中学女子组 第一名 2007 余清
参考资料:[4]

学校荣誉

年份 参赛作品 赛事名称 学科 获奖情况/荣誉
2007 女子95年组100米仰泳 全国少儿游泳分区赛(广州赛区) 体育学科 一等奖
2005 声乐表演 东山区2005年教师艺术大赛 音乐学科 一等奖
2005 《铃兰》《卖花生》 广州市第四届学校艺术节东山区初赛 音乐学科 一等奖
2006 广播操和自编体操 东山区中学广播操、自编操评比 体育学科 一等奖
参考资料:

学校传统

截止2015年2月,广州市第七中学有22名教师在省、市、区学科教研会或中心组分别担任理事长、理事、中心组成员。


参赛成果
教师 研究项目 研究课题 获奖情况
冯旭初 广州市中学数学教研会 《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等奖
冯旭初 广州市第十届特约教研员年会 《提高智力参与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三等奖
谭增森 广州市中小学电化教育研究 《化学实验与电教相结合、揭示物质变化》 收编成书
谢小平 广州市中学阅读教学研究 《略读·精读·仿写》 收编成书
参考资料:

校徽


参赛成果
教师 研究项目 研究课题 获奖情况
冯旭初 广州市中学数学教研会 《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等奖
冯旭初 广州市第十届特约教研员年会 《提高智力参与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三等奖
谭增森 广州市中小学电化教育研究 《化学实验与电教相结合、揭示物质变化》 收编成书
谢小平 广州市中学阅读教学研究 《略读·精读·仿写》 收编成书
参考资料:

校训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广东省省一级学校
广东省文明单位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广东省绿色学校 东山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爱国卫生模范单位 全国学校体育场所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
参考资料:

校歌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广东省省一级学校
广东省文明单位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广东省绿色学校 东山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爱国卫生模范单位 全国学校体育场所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
参考资料:

学校领导

知名校友

上方是校名:广州市第七中学;下方是校训:爱诚真毅;1888是建校年份。中间的图案:四叶酢浆草。酢浆草是南方田间常见的蔓生小草,普通而美丽。酢浆草通常只有三叶,四叶酢浆草很少见,民间俗称幸运草。以四叶酢浆草做校徽图案,象四颗心连在一起,既代表爱、诚、真、毅四字校训,也象征本校学生的友爱团结,还寓意本校学生是时代的幸运儿。同时寓意本校学生坚韧而团结,美丽而随和,遍布祖国四面八方,被大地所哺育,在阳光下蓬勃生长。

词条图册

爱、诚、真、毅

爱以存善;诚以立身;真以求知;毅以遂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