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力架巧克力(3)从1930年开始,玛氏家族开始生产它们的第二个产品,Snickers,名字取自自家钟爱的马匹。
在英国和爱尔兰,Snickers最初的名字是Marathon,直到1990年才更换到了Snickers这一国际通用商品名。在更换名字开始之前的18个月中,产品包装上印有“Internationally known as Snickers”(全球通用名Snickers)的字样。在更名之后,Snickers(原Marathon)在英国巧克力棒销量排行榜从第九位升至第三位。不过,改名后的Snickers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产品名和英国英语描述“内裤”的词汇knickers很接近,容易导致人们的联想。玛氏在英国又将原商标申请为英国注册商标。更名后,有一些人因为钟情旧名字或其他原因,还发起了还回Marathon活动。
在2004年,由英国食品饮料联合会(Food and Drink Federation)发起了一项“食品与健康宣言(Manifesto for Food and Health)”活动,在此期间,特大装Snickers巧克力棒被更换为其他规格。英国食品饮料联合会的食品与健康宣言活动中,包含了一组向食品业界发起的七项倡议,这些倡议包括:减少单位产品尺寸、更明确得标签、减少脂肪、糖分、盐分。从这些倡议发出后,玛氏公司就在2005年撤下了其特大装Snickers,更换成了共享装。一位玛氏的发言人说道:“我们的超大装巧克力棒将会被替换为两个更小的共享装销售,消费者可以分享给朋友们或者分次享用。特大号(king-size)将不再供应。”
于是,由两个小包组成的Snickers Duo替换了原来的特大装。尽管新品的重量从3.5盎司(99克)减少到了3.29盎司(93克),但是售价没有改变。将一个大号巧克力棒分为两个包装销售可以让消费者与他人分享,或者更方便分次食用。在Snickers Duo的外包装上甚至由手把手教你怎样分成两份的四格插图。不过Snickers Duo的包装方式,受到了英国肥胖论坛和英国消费者委员会的一些不满。
在2005年7月,由于一系列恐吓信声称将会对巧克力棒投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数万条Snickers和Mars Bars被撤下了柜台。玛氏公司官方收到了来自不明身份的人发来的信件,他声称会在零售商店货架上的巧克力棒中投毒,并且在最后一次发信的时候夹带了一个最后被检测出混合了市售老鼠药的巧克力棒。恐吓信中还提到了作案者准备向其他七种巧克力棒中投毒。玛氏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大量召回Snickers。玛氏公司还表示,恐吓分子并没有勒索金钱,仅对不明身份的第三方表示了强烈不满和抱怨。
2008年,成为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独家巧克力赞助商。
商标
士力架商标士力架logo设计由英文字母“SNICKERS”独自组成,红白蓝三色搭配,深蓝色大写字母作为主打,红色的外框加白色镂空为辅。
士力架2016年1月,一名德国消费者在购买回来的士力架(snickers)巧克力中吃到塑料碎片,并向玛氏公司投诉。玛氏公司调查后发现,出现问题的巧克力追溯至位于荷兰费赫尔(Veghel)的工厂,塑料来自该工厂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保护罩。塑料碎片如果不小心卡住喉咙,可能会导致窒息,尤其是对小孩。[1]
2016年2月23日,玛氏公司宣布,在全球55个国家回收玛氏(Mars)、士力架(snickers)品牌巧克力棒以及银河(Milky Way)、节日庆祝(Celebrations)巧克力礼盒等产品。此次召回仅限荷兰厂制造的巧克力产品,保质期在2016年6月19日到2017年1月8日之间。[1][3]
2022年8月,有网友发现士力架推出的新活动在韩国、马拉西亚、台湾举行,网友称士力架把台湾定位成一个国家。8月5日,士力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留意到关于士力架在亚洲个别地区相关活动的报道,对此高度重视并深表歉意。公司已第一时间要求士力架当地团队核查与调整其官方网站、官方社交账号,确保公司宣传内容准确无误,目前活动所涉及市场均已完成相关内容的整改。玛氏箭牌尊重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严格遵循中国当地的法律法规开展业务运营活动。[2]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