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佐乡(Qijiazuo Xiang)面积46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北齐家佐村。望(都)川(里)公路过境。
该乡是革命老根据地。白求恩卫生学校曾设在此,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在此工作和殉职。
该乡地处山区,1990年有耕地20300亩,人均1.3亩,其中水浇地5900亩,境内居民靠革命大渠和卧佛寺水库灌田。经济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甘薯和杂豆,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38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145公斤。改革开放以后,工商企业有所发展,全乡有建材、建筑、服装、运输、矿产、修配、加工、服务等工商企业38家,年产值337万元。文教卫生事业不断发展,1990年全乡有乡办中学2所,小学18所,乡办卫生院1所,村办卫生室18所,共有医疗技术人员30人。
抗日战争时期,该乡是根据地。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3年建葛公乡,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1958年建管理区属白合公社,1961年建齐家佐公社,1984年改建齐家佐乡,1990年辖31个自然村,划分18个村委会,1997年,辖北齐家佐、全胜庄、杨庄庵、栗园庄、更生、史家佐、闫庄子、北庄、豆铺、岭尔北、三道岗、马家峪、管家佐、南齐家佐、北长峪、葛庄、侯各庄、王各庄、葛公、西胜沟、北洪城、范河、张合庄、南洪城24个行政村。
代码130627208:~200北齐家佐村 ~201葛公村 ~202张各庄村 ~203北洪城村 ~204南洪城村 ~205西胜沟村~206范河村 ~207杨家奄村 ~208全胜庄村 ~209栗元庄村 ~210南齐家佐村 ~211史家佐村 ~212管家佐村 ~213北长峪村 ~214王各庄村 ~215侯各庄村 ~216葛庄村 ~217马家峪村 ~218岭尔北村 ~219三道岗村 ~220豆铺村 ~221北庄子村 ~222闫庄子村 ~223老姑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4405 |
男 | 12765 |
女 | 11640 |
家庭户户数 | 664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4295 |
家庭户男 | 12690 |
家庭户女 | 11605 |
0-14岁(总) | 5130 |
0-14岁男 | 2597 |
0-14岁女 | 2533 |
15-64岁(总) | 17379 |
15-64岁男 | 9173 |
15-64岁女 | 8206 |
65岁及以上(总) | 1896 |
65岁及以上男 | 995 |
65岁及以上女 | 901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4378 |
总人口 | 24405 |
男 | 12765 |
女 | 11640 |
家庭户户数 | 664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4295 |
家庭户男 | 12690 |
家庭户女 | 11605 |
0-14岁(总) | 5130 |
0-14岁男 | 2597 |
0-14岁女 | 2533 |
15-64岁(总) | 17379 |
15-64岁男 | 9173 |
15-64岁女 | 8206 |
65岁及以上(总) | 1896 |
65岁及以上男 | 995 |
65岁及以上女 | 901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4378 |
该乡海拔差异不大,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水稻土等三大类。其中山地土壤多为褐土性土,耕地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 齐家佐乡物产较单一,资源不足。主要矿产有石灰石、高岭土、石英石等。唐河通过乡境,自该乡西胜沟村入境,经过葛公村、北洪城、南洪城、张合庄村等5个村,水质为饮用水Ⅱ级。该乡是传统农业大乡农业生产等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杂粮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林果产品主要有柿子、苹果,桃等。[1]
西胜沟位于唐县城北38公里处齐家佐乡西胜沟村,是一条14华里的峡谷,峡谷内飞泉瀑布,一年四季溪水长流,九处秀丽的龙潭巧点其中。陡峭的悬崖上到处是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满沟的杜鹃、海棠和葛藤、灌木,构成一派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