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原名白丽珠,江苏人,在北京长大,满族(一说蒙族)。1931年初,上海明月歌舞团(老板 黎锦晖)到北京招生。当时12岁的白丽珠能歌善舞,长得白皙可爱,当场就被主考人 黎锦光录取,之后赴上海开始了演艺生涯。
白虹进入明月社后,向黎锦光学习乐理,向作曲家张昊学习声乐,向俄籍教师马索夫学习舞蹈。与此同时,社长黎锦晖尽量给她演出的机会。她先后参演了《 三蝴蝶》《 月明之夜》《 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 小小画家》《 特别快车》等歌舞节目,逐渐展露出才华。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里,明月社多次解散又重建,社员们对此也渐渐习以为常。社团解散期间,白虹和其他几个没有离开上海的社员曾在黎锦晖的安排下到电台播音,为商品作广告,解决生活开支问题的同时亦使歌艺得到了锻炼。有一回解散的时间很长,白虹还和 黎莉莉一同进了南洋高商,读了将近一年的书。
1935年初黎锦晖重组明月歌剧社,这一次的组织范围很大,许多老社员纷纷回归。白虹作为基本班底,此时已跃升为女演员中的台柱,担纲主演《花生米》《野玫瑰》等明月社传统节目及由黎锦光改编的新歌舞剧《桃花太子》,并演唱了《狂欢曲》《长生果》《送郎》《囚犯歌》等多首剧中歌曲。
1935年4月,白虹参加了在金城大剧院举行的明月社成立十五周年演出。
民国歌星白虹 白虹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慈母摇篮歌/小宝贝》,由胜利出品,使用本名白丽珠。早期白虹唱红的歌还有《回忆》《祝您晚安》《开始的一吻》《夜半的私语》《小小茉莉》等。
1934年,上海“ 大晚报”举办了“广播歌星竞选”,这个活动算得中国流行歌坛的第一次歌星竞选,可谓是当时上海“娱乐圈”的一场盛事。那时电台邀请歌星演唱已成流行趋势,“播音歌星”应运而生,上海《大晚报》副刊编辑 崔万秋,发起举办了“三大播音歌星竞选”活动。为了办好这次比赛,《大晚报》从5月2日起开始开辟了“今日精彩播音节目”专栏,每天都预报各播音团体的某一位歌星在哪一家电台播音的时间、播唱哪一首歌曲,以便听众有选择地收听。正式竞选从5月26日开始,6月14日结束。歌星们每天照常到电台播音,听众每天投票选举他们喜欢的歌星,最后以得票多少决定名次。
竞赛一开始,白虹与 周璇就一马当先。十八天的竞赛里,两人互有先后。6月14日《大晚报》第五版发布了竞选结果。白虹最终以9103票摘得桂冠,获得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个“歌后”头衔。当时还不怎么出名的周璇,则在这一次联赛中以8876票居第二名。第三名汪曼杰,8854票。1935年8月《歌星画报》创刊,其第一、二、三期就以「三大歌星」白虹、周璇、汪曼杰的头像作封面。这一次比赛的结果奠定了白虹在歌坛不可动摇的一线地位。
30年代,白虹在丽歌、高亭、胜利、大中华、百代等厂牌灌录过大量歌曲,在电台播音时演唱的未录成唱片的歌曲更是不计其数。竞选期间,白虹演唱的时代曲除了张簧的一首《回忆》外,其余不少是黎锦晖的歌。可以说她是黎式时代曲打造出来的中国第一位歌唱皇后。
1934年,白虹在黎锦晖的推荐下参演了 艺华的影片《 人间仙子》,这是她第一次走上银幕,并灌唱了电影主题曲《人间仙子》及插曲《银色的凄凉》,风靡一时。同年,白虹出演了上海影戏公司的有声影片《健美运动》。后又参演 但杜宇拍摄的《 国色天香》。
1936年4月起,白虹随明月社开始了春季联合公演,歌声和演技都备受好评。返回上海后,7月,随黎锦光、 严华率领的大中华歌舞团到南洋巡演,为期整整一年,受到当地华侨观众的欢迎。这一年里,白虹和黎锦光由师生关系转变为夫妻,后生下一女,取名叫“小南洋”。可惜因为种种矛盾,歌舞团的成员们最终不欢而散。回国后不久八一三打仗,生活不安定。此时又有团体要赴南洋演出,白虹因病未能参加。
新兴话剧这时已经在上海奠定了营业的基础,白虹加入 于伶等人组织的“青鸟剧团”。在青鸟的第一出剧《 雷雨》中,白虹扮演 四凤。此后由于受到 欧阳予倩的赏识,白虹在《 日出》中临时上阵扮演顾八奶奶,只排演半天隔天即上场。
加入新华公司后,白虹正式开始从事电影事业。因此前的成功表演,白虹在新华的第一部戏便是《日出》。之后又拍了《 少奶奶的扇子》《 武则天》《 金银世界》《 潇湘秋雨》《刁刘氏》等许多影片,是基本演员之一。《刁刘氏》是新华最后的一部戏,也是白虹认为自己演出最为用功的一部戏。由于当时新华电影公司已拥有“四大名旦”( 陈燕燕、 胡蝶、 袁美云、 陈云裳),白虹在这一时期多是饰演配角或女二号。幸而在影片中白虹还有机会发挥她的歌唱特长,为电影增色。
30年代后期,白虹的歌艺逐渐成熟,在当时与周璇、 龚秋霞并称“三大歌声”。
1939年9月19日,白虹和龚秋霞以A、B组形式,在由张昊作曲、蔡冰白编剧的歌剧《上海之歌》中分任女主角。该剧以抗战生活为题材,首演于法租界辣斐德路辣斐花园剧场,演出9天18场,甚获好评。由白虹演唱的《哥哥你爱我》、《忘了我吧》成为剧中名曲。1940年圣诞节起,《上海之歌》又在兰心大戏院上演。
1940年, 钱仁康为蔡冰白编的小歌剧《江村三拍》(由《渔歌》、《樵歌》、《牧歌》三场组成)作曲,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四幕歌剧《大地之歌》(蔡冰白编剧),1941年初公演。歌剧描写江南农村的抗暴故事,隐喻抗战。白虹担任主演,并演唱了《打渔的姑娘》、《樵歌》、《我怨》等歌曲。
1940年,白虹为觅得更多主演的机会,脱离国联进入周剑云的金星电影公司 。此后陆续在《 无花果》、《孤岛春秋》、《玉碎珠圆》、《 地老天荒》等影片中饰演女主角。当时孤岛上海古装片泛滥,白虹主演的四部时装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孤岛的黑暗现实,无疑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白虹每片必歌,由她演唱的电影插曲,如 吴村词曲的《莎莎再会吧》、《相思谣》、《春之舞曲》, 郑小秋词 黎锦光曲的《埋玉》, 舒适词 李厚襄曲的《镜花水月》等等,随着影片的热映红极一时。《无花果》被认作其代表作品之一,剧中白虹演唱多首评弹。《莎莎再会吧》则是白虹最为走红的电影歌曲。据当时担任日本关东军报道部嘱托的著名作曲家 服部良一回忆,从1943年到1945年,上海最受欢迎的歌,除了周璇1938年唱红的《 何日君再来》、白虹1941年唱红的《莎莎再会吧》,就是李香兰1943年唱红的《卖糖歌》和1944年唱红的《夜来香》。
演电影之余, 白虹还曾为1941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卡通(动画电影)《 铁扇公主》作配音。40年代初,白虹演唱的《春天的降临》、《郎是春日风》、《 苏州夜曲》、《河上的月色》、《人海飘航》、《三年》、《夜半三更》等歌曲亦广受欢迎。《郎是春日风》是整个40年代久唱不衰的名曲,白虹浑厚甜美的歌声,整天在大街小巷回荡,直至飘洋过海飞向香港和东南亚。
战乱的年代风雨飘摇,白虹的演艺生涯也经历着无常的变化起落。1942年冬季,白虹和 乔奇在美华戏院联袂主演三幕歌剧《霓裳曲》,在剧中她奏唱修贝尔特的Serenada小夜曲恋歌,用美声唱法引吭高歌。不料《霓裳曲》却未如预想中一般卖座,而白虹更在一次演出时病倒在了舞台上。沉寂一段时间后复出,她加入了新成立的华影。
在华影的《美人关》《何日君再来》《红楼梦》《结婚交响曲》等影片中,白虹均出演主要角色。《美人关》中白虹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个好坏参半的“别致”角色,她颇为喜爱。片中一曲由 陈歌辛创作的《我要你》很是风靡。
1944年7月,白虹为十八团体联合举办的古今金石书画古玩文物义卖展览会剪彩。
1944年10月11、12日,中日音乐会在上海大光明大戏院举办,白虹、姚莉、龚秋霞、渡边滨子、服部富子以及作曲家服部良一等共同演出。
1945年1月12、13日,白虹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了两场“白虹歌唱大会”,演唱了《圣母颂》《风流寡妇》《夜来香》《寻梦曲》《郎是春日风》《海燕》《自由射手》《卡门》《玫瑰情梦》《明灯》等十几首海内外名曲。白虹此次于兰心剧院举行的演出是中国流行歌坛上的第一次明星个人演唱会。在白虹之后,周璇、龚秋霞、 白光、李香兰等当时的大歌星们,纷纷举办“独唱音乐会”,成为一时热潮。
在接连举行“白虹歌唱大会”和“白虹之歌”演唱会后,1945年6月13日,白虹又同周璇、白光、杨柳等联袂举办仲夏音乐会以飨歌迷,会上白虹演唱了《夜来香》、《海燕》、《郎是春日风》等歌曲;6月30日在兰心戏院出席昌寿音乐会,演唱《寻梦曲》、《我要你》、《春天的降临》等。
以往歌星在夜总会等场所登台献唱时,客人可随意选择坐着听或是跳舞,歌者只是摆设。歌唱大会则意味着观众专程为了欣赏歌唱而来,歌者成为主体,歌者的地位与受尊重的程度均得到了提升。歌唱大会的举办是白虹歌唱生涯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40年代中期以后,白虹出演影片数量减少。1947年的电影《天罗地网》曾属意白虹出演女一号,虽最终未能实现,仍由白虹演唱了片中歌曲《归来吧》。之后白虹又为《卿何薄命》、《乘风破浪》等电影献唱。1948年她在大同、华光电影公司出演了《红楼残梦》、《雾夜血案》,分别饰演女二号与女主角。战后白虹继续表演戏剧,如曾在 杨小仲导演的话剧《天字第一号》中担任女一号。
白虹的主要精力这时仍在歌唱上,她继续积极开拓时代曲新曲风,是战后灌录歌曲最多的歌星之一。陈歌辛的《夜半行》、《咪咪》;黎锦光的《可怜的爸爸妈妈》、《花之恋》、《雨不洒花花不红》; 严折西的《且听我说》、《恼人的夜雨》、《别走得那么快》; 姚敏的《蔷薇花》、《我要回家》、《纺棉花》、《爱情与黄金》; 李厚襄的《乘风破浪》、《太湖船》、《失去的周末》; 刘如曾的《 醉人的口红》、《船家女》; 严个凡的《疯狂乐队》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白虹脍炙人口的名曲。从30年代初期至新中国成立,白虹灌录歌曲总计百余首,数量仅次于周璇。
40年代白虹曾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登台献歌。1947年,她随明星剧团赴菲律宾演出。她曾通过广播录音向南洋的歌迷们问好,并表示希望能旧地重游。
1950年,已离开上海的 百代公司为白虹发行了最后一张新曲唱片《朗朗月/被刺的手》。《朗朗月》是影片《夜莺曲》的插曲,这也是白虹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在流行时代曲的乐坛中,可以兼顾时代流行曲、艺术歌曲、曲艺等不同曲风的红星,相信一定非白虹莫属。白虹的音域宽广,歌路也广,有较深的艺术功底,具有现在所说“美声唱法”的基础。她吐字清晰,演唱稳当中蕴含飘逸,富于感情。在融合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她自行发展出一种具有异国气息的唱法,包括发声方式、吐字与行腔。有歌评家评她:“歌喉嘹亮就像阳光普照,能激发人们高远的情怀。”不论是传统小调、通俗、艺术歌曲,还是西洋歌种、古典、 爵士、怨曲风格,白虹唱来无不得心应手。一代代歌星,包括 姚莉、 李香兰、龚秋霞、 陈娟娟、 张露、 紫薇、 邓白英、 潘秀琼、 潘迪华、 崔萍、 顾媚、 蓓蕾、 杨燕、 凤飞飞、 徐小凤、 费玉清等等,都曾翻唱过白虹的作品。
而在电影中,白虹也充分向观众展示了她的演技。40年代,白虹与白光、 白杨并称“北平三白”。她的戏路非常广,《 日出》中,她是那个讨人厌的顾八奶奶;《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中,她是有些狡猾有些窝囊的 贾蓉;《无花果》中,她是楚楚动人的弱女子;《 红楼梦》中,她是霸道强横的 王熙凤。她爱演各种个性的戏,不希望把自己圈在一个小圈子里。
1931年12月14日, 聂耳在日记中写道:“这几晚做梦都梦见小白,……她可以使我快乐、懊恼、疯狂……” 日记中提到的“小白”即是当时明月歌剧社四大台柱之一的白丽珠(后易艺名白虹)。后来,老影人 刘琼曾在《聂耳——匆匆却又永恒》一书中称白虹是聂耳一度心仪的对象,也许就缘于此。
1936年,白虹与作曲家 黎锦光(黎锦晖之弟)结合。两人育有四个子女。黎锦光比白虹年长十多岁,在乡下曾有一位糟糠妻。黎锦光欣赏白虹的才华,一度对其展开热烈追求,白虹亦感激黎对她的教导。南洋巡演途中,两人终于结合,白虹生下一女取名“南洋”。白虹早期就有不少歌曲出自黎锦光之手,巡演归来后,黎锦光又专为新婚妻子写了《南洋佳偶》《郎和姐儿》《要嫁妆》等一批歌曲,之后亦陆续为她写了很多歌。诸如《闹五更》、《卖花翁》等白虹颇受欢迎的名曲均出自丈夫之手。由于南洋巡演遭遇许多困难波折欠下了不少债款,归来后夫妻俩一个作曲写歌,一个演唱拍戏,共同努力白手起家。尤其在周璇、严华离婚之后,黎锦光夫妇更被视作是歌坛最为美满的一对伉俪。
40年代中期,白虹与黎锦光一度不睦,甚至发展到请律师闹离婚的地步。尽管之后风波平息,却已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建国以后,音乐生涯无法继续,生活一下失去了重要经济来源。此时两人的婚姻也终是走到了尽头。1950年1月24日,白虹与黎锦光联合发表了“脱离同居关系的声明”。
离婚后,白虹北上回到故乡北京,一心做了话剧演员。后来与话剧小生毛燕华结婚,夫妻双双应邀加入首都试验话剧团,演出了《林则徐》、《母亲》等剧。此后白虹离开北京到西北军区文工团工作,演出了《在战斗里长大》、《曙光照耀莫斯科》等剧,并巡回演出四年而荣获三等功。1955年文工团解散,白虹回到北京,进入铁道文工团,赴全国铁路沿线巡回表演,担任导演并演出过一些为观众所熟悉的歌剧、话剧,如《 小二黑结婚》、《母亲》、《 南京路上好八连》、《杜十娘》、《乡村女教师》等。1979年退休。
1986年, 姚莉回内地探望故友。她从黎锦光处得到地址,专程乘火车去北京看了白虹。
姚莉过去与白虹感情很好。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姚莉曾称赞白虹为人好,并表示,她一生要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提拔她的 严华,另一个是教会她国语的白虹。“白虹姐姐给我很多,她帮我很多,她提拔我,我很多歌词不容易念,因为那个国语不容易的......她很宝贝我,以前的歌星有一个好处,没有说我妒嫉你,你红了我妒嫉,为什么还教你,没有。好像一个家庭。”
几十年过去,曾经的上海歌后已成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北方老人。白虹与丈夫毛燕华,这一对从辉煌归于暗淡的“伉俪演员”,住在北京站附近的一幢简朴而略显狭窄的楼房中。
白虹打开家门,姚莉叫她白姐。“她看着我好久都不认得,她没怎么变,就是老了”。“我说了一个‘姚’字,她就‘哇’想起来了,叫我‘小莉’,然后就抱着哭啊,开心得不得了”。分别时,两人望着街头月色,同哼起一首过去的歌,不禁哽咽。
几年后,白虹不幸身患癌症,因医生误诊,耽搁了治疗时机。丈夫毛燕华一直给予她关怀呵护,陪伴着她直到最后时刻。在病床上,白虹反复聆听自己早年唱过的歌,在歌声中,她重温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程。
1992年5月28日17时55分,白虹因癌症于北京去世,享年73岁。
由于白虹在南洋拥有众多的老歌迷,当她去世之后,南洋一带掀起了“白虹热”,马来西亚的电台播放了白虹生前的谈话录音,并播放“怀念专辑”,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报刊也发表评论,对白虹的歌唱作高度评价;香港百代公司也出版了录音带《白虹之歌》。
尽管今时今日白虹的知名度许已不若当时,但她的歌艺确是毋庸置疑。对上海流行歌曲知之甚详的学者水晶,有贴切形容:「白虹是中国流行歌的皇后,一点不假,白虹因为中气足,嗓音宽亮甜润,再加上『戏』路广,文武昆乱不档,称为全才,不算为过。」评论家从不吝给予白虹「皇后」称号。
白虹当选歌后绝非偶然。在《大晚报》1934年6月14日发布竞选结果的同一版,发表了一篇署名为丁悚的文章,标题是《介绍白虹女士》的文中说: ……白虹小妹妹,原名白丽珠,芳年刚十五……民国二十年,(1931年),黎锦晖特委其弟景光赴平,考选新人十余名来沪,白女士亦其中之优材生也。练曲习琴,勤勉不懈,转瞬逾三年,佳绩如历九年。盖学钢琴者限九年入门,始能奏繁复之曲,白女士三年有成,不论新曲新歌,对谱即能自弹自唱,且第一度即能使板准腔圆。虽环境有以致之,然非勤修苦练安能臻此?我为最嗜新歌者,几无日不偷闲从无线电收音机中听曲,偶汇记白女士所唱者,都三百余首,无不精娴。其它属于儿童剧曲、歌舞表演曲等等,当在一千首以上,黎著歌曲已有二千七百余阕,白女士既对谱能歌,则其能唱之曲竟可谓无穷数。人美下野,当以白虹为歌坛之主,此至公无偏之论,众无异议。 这份史料告诉我们:白虹1931年进入“明月”,在只有三年的时间里,她依靠自己的勤学苦练,钢琴已能对谱自弹自唱,就是第一次唱的新歌,也能唱得“板准腔圆”。在电台播音唱过的歌已有300余首,加上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达到了一千首以上。 王人美下野(王人美转向影坛,唱歌已不是主业),当以白虹为歌坛之主,这是大家公认的。
原《音像世界》杂志记者吴晓颖为“百年工程"之"三四十年代歌坛名人"第1集所写文章"怀旧的老歌和关于老歌的怀旧"中说到,”不过这些女星中,我倒是偏爱吐字最为清晰的白虹。白虹的演唱稳当中蕴含飘逸,那种韵味是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韵味。温厚绵长,不刺激,却留得久,传得远。“
我觉得白虹演得非常好,一个如此用心的新演员,应当多多给她演戏的机会。 ——欧阳予倩
我心目中的电影明星:必须能有 好莱坞明星的努力和高强的交际本领,但却不能像他们的“一落大派”,她必须是处处然有生气,但决不轻浮的显露于外,白虹小姐仿佛合我这个条件。 ——《中国电影画报》
白虹,观乎她银幕上的演技,实在也是值得令人钦佩的一人......宛转而轻快的谈吐,身长玉立,刚健嫣娜的姿态,是会留给你一个极可爱的印象。 ——《大众影讯》
高亭唱片
半夜的私语
开始的一吻
回忆*
卖花女
喜相逢*
山中美人
逍遥调
摇摇宝贝(催眠曲)*
你要那一个抱(催眠曲)
从军别爱(头段、二段)*
青春之乐
去年的我
胜利唱片
慈母摇篮歌
小宝贝
双料情人(头段、二段)*
穷快活(头段、二段)(白丽珠、严华)*
绿裙队(王人美、白丽珠)
我的妹妹(王人美、白丽珠)
体育皇后(王人美、白丽珠)
民族之光(王人美、严华、白丽珠)*
闹五更*
旋舞之歌
卖花翁*
满庭芳(白虹、严华)
你到底怎么样(严华、白虹)*
爱境情途*
镜花水月(“地老天荒”插曲)*
洪水(“地老天荒”插曲)☆
苏州夜曲☆
白头吟☆
百代(丽歌)唱片
晚香玉(白丽珠)*
祝你晚安(头段、二段)
国难来了*
勇健的青年☆
纸窗夜雨(头段、二段)
知音之爱(头段、二段)(白虹、杨光曦)*
你的一笑
不上钩的鱼(白虹、杨光曦)
十六岁姑娘(白虹、杨光曦)*
花心曲*
跳舞救国(头段、二段)*
长期抵抗*
请君进网*
银色的凄凉(“人间仙子”插曲)(头段、二段)*
人间仙子(“人间仙子”插曲)(头段、二段)*
长生果(“花生米”插曲)*
送郎(“花生米”插曲)*
卖孩子
卖报
我们的家乡
可爱的梦乡
麻雀与小孩(共五段)( 黎明晖、白虹、张静)
吹喇叭拉锯(黎明晖、白虹、张静)
夏日之歌
对歌(白虹、杨光曦)
歼霸歌
我陶醉了*
酒话*
狂欢曲(“桃花太子”插曲)(白虹、明月歌剧社)*
囚犯歌(“桃花太子”插曲)(白虹、明月歌剧社)*
爱我青春*
牢吟曲(“桃花太子”插曲)*
青年的时髦(“桃花太子”插曲)(黎明晖、白虹)*
要嫁妆
小寡妇诉苦
南洋佳偶
郎和姐儿
太平春(“武则天”插曲)☆
盛筵开(“三剑客”插曲)*
春怨(“云裳仙子”插曲)☆
恋歌*
忘了我吧(“上海之歌”选曲)☆
哥哥你爱我(“上海之歌”选曲)☆
爱如金玉(白虹、严华)☆
要想作新郎*
点秋香(“三笑”插曲)(周璇、 白云、白虹)☆
春天的降临☆
风雨*
人海飘航(白虹、严华)☆
相思谣(“孤岛春秋”插曲)*
春之舞曲(“孤岛春秋”插曲)☆
莎莎再会吧(“孤岛春秋”插曲)☆
埋玉(“无花果”插曲)☆
河上的月色☆
郎是春日风☆
樵歌(“大地之歌”选曲)(白虹、 黄飞然)☆
我的怀念(“玉碎珠圆”插曲)*
少年行*
打渔的姑娘(“大地之歌”选曲)☆
花儿你可爱*
天南地北*
我自从遇见你(黄飞然、姚莉、白虹、黄颖仪)☆
不要回头看*
夜半三更(白虹、严华)*
三年☆
柳青青
牧羊☆
总在这儿等*
恋歌*
青春之歌*
春的爱*
我要你(“美人关”插曲)☆
祝福△☆
逢人笑时背人泪△
你是天风☆
寻梦曲☆
落花流水△
黄昏△
海恋☆
且听我说☆
蔷薇花☆
花之恋☆
疯狂乐队☆
夜半行☆
咪咪☆
大拜年(白虹、姚莉、 姚敏)☆
花月佳期(白虹、姚敏)☆
香岛风月☆
我要回家☆
爱情与黄金☆
塞外情歌☆
船家女☆
我的心在跳☆
归来吧(“天罗地网”插曲)☆
月下悲思(“卿何薄命”插曲)☆
别走得那么快(“雾夜血案”插曲)☆
浪花(“雾夜血案”插曲)☆
相思草*
我的家*
乘风破浪☆
恼人的夜雨☆
可怜的爸爸妈妈☆
太湖船☆
雨不洒花花不红☆
失去的周末*
江头残月☆
同心谣(白虹、姚敏)☆
有你在身旁*
纺棉花☆
醉人的口红☆
不了情☆
爱河浴(“乘风破浪”插曲)☆
暴雨打芙蓉△
夕阳无限好☆
朗朗月(“夜莺曲”插曲)☆
被刺的手*
其他
不如归去(大中华唱片)
走近前来(大中华唱片)
电的吸力
别离诉离别
花花世界(“潇湘秋雨”插曲)
难得是知音(“播音台大血案”插曲)
别离相思(“玉碎珠圆”插曲)
小妹劝情郎(“玉碎珠圆”插曲)
失恋(“云裳仙子”插曲)
闺怨(“播音台大血案”插曲)
我怨(“大地之歌”插曲)
上海春秋(“孤岛春秋”插曲)
俎上牢(“武则天”插曲)
满园春(“刁刘氏”插曲)
小小茉莉
(注:△为已灌录但在白虹生前未出版曲目,☆表示已CD化出版曲目,*为其他目前网络上能听到曲目)
主要CD唱片:
《百代中国时代曲名典18 白虹 郎是春日风》(百代发行最早的白虹歌曲CD,音质较好)
《百代百年系列4 醉人的口红》(白虹、周璇合辑,音质较好)
《群星会40 白虹》(金企鹅发行)
《上海老歌 白虹》(中唱公司母盘制作。后期处理使部分歌曲声音失真。音质一般)
【 人间仙子】
艺华影业1934年出品(饰 小白)
主题曲《人间仙子》;《银色的凄凉》
【 健美运动】
艺华影业1934年出品
【美人恩】
天一影业1935年出品(饰 歌舞团长)
【国色天香】
上海有声影片1936年出品(饰 赛珍)
【 日出】
华新影业1938年出品(饰 顾八奶奶)
【 情天血泪】
华新影业1938年出品(饰 平儿)
【 珍珠衫】
华新影业1938年出品(饰 白姑娘)
【 少奶奶的扇子】
华新影业1939年出品(饰 李太太)
【 离恨天】
新华影业1939年出品(饰 小虹、小玫)
【 武则天】
新华影业1939年出品(饰 上官婉儿)
歌曲《太平春》《俎上牢》
【 云裳仙子】
华成影业1939年出品(饰 碧丽)
歌曲《春怨》 陈云裳合唱(唱片版为白虹独唱)《失恋》
【 金银世界】
华新影业1939年出品(饰 穆爱兰)
【三剑客】
新华影片1939年出品
歌曲《盛筵开》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新华影业1939年出品(饰 贾蓉)
【播音台大血案】
华新影业1939年出品(饰 杜小姐)
歌曲《难得是知音》《闺怨》
【兰闺飞尸】
新华影业1939年出品
【 潇湘秋雨】
华成影片1940年出品(饰 赵女)
歌曲《花花世界》
【刁刘氏】
华新影片1940年出品(饰 玉兰)
歌曲《满园春》
【 红线盗盒】
华城影业1940年出品
【亡命之徒】
华新影业1940年出品(饰 白姑)
【 双珠凤】
华新影业1940年出品(饰 倪凤姑)
【孤岛春秋】
金星影业1941年出品(饰 丁二姐)
主题曲《上海春秋》插曲《莎莎再会吧》《相思谣》《春之舞曲》
【 无花果】
金星影片1941年出品(饰 陆玉英)
歌曲《埋玉》等数首评弹
【地老天荒】
金星影片1941年出品(饰 秀娟)
歌曲《镜花水月》《洪水》
【玉碎珠圆】
金星影片1942年出品(饰 荷珠)
歌曲《我的怀念》《别离相思》《小妹劝情郎》
【美人关】
华影影片1943年出品(饰 胡媚梨)
歌曲《我要你》
【何日君再来】
华影影片1943年出品
【 结婚交响曲】
华影影片1944年出品(饰 欧阳明珠)
【 红楼梦】
华影影片1944年出品(饰 王熙凤)
【 银海千秋】
华影影片1944年出品
歌曲《花花世界》《我要你》
【万户更新】
1945年
【佳偶天成】
1947年
【 卿何薄命】
国泰影业1947年出品
歌曲《月下悲思》
【 红楼残梦】
大同影业1948年出品(饰 王琴珍)
【雾夜血案】
华光影业1948年出品(饰 王淑慧)
歌曲《浪花》《别走得那么快》
【夜莺曲】
雷电影业1950年出品(饰 白木兰)
歌曲《朗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