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3)碧玉是一种半透明到近不透明的玉髓,可以呈各种颜色,如红、黄、棕、绿、灰蓝等色,可用来做观赏石或雕刻工艺品。另一种指半透明呈菠菜绿色的软玉,颜色和结构不甚均一,有时含有绿帘石、磁铁矿形成的色带和色团。软玉的矿物成分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化学成分为钙、镁、铁的硅酸盐类,硬度6~6.5。质地细腻,油脂或蜡状光泽,具滑感。多用以制作器皿或工艺品。中国玉器工艺界习惯将国外产的软玉(绝大多数为绿色)称为碧玉。
碧玉化学组成:Si46.7%,微晶质SiO2,硬度近于7。含不同数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机械混入物
鉴定特征:其致密度为鉴定特征
成因产状:由蛋白石经变质作用而成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西南非洲等地。
名称来源:源于未知含义的德文“quarz"
有β-石英六方偏方面体晶类,主要单形为六方双锥r(10-11)和六方柱m(10-10);有α-石英三方偏方面体晶类,常见单形有六方柱m(10-10)、菱面体r(10-11)和z(01-11)、三方双锥s(11-21)和三方偏方面体x(51-61);
晶系和空间群:α-石英属三方晶系,P312;β-石英属六方晶系,P622;
晶胞参数:α-石英:a0=4.91埃,c0=5.40埃;β石英:a0=5.01埃,c0=5.47埃;
粉晶数据:3.342(1)4.257(0.22)1.8179(0.14)
物理性质
硬度:7
比重:2.53g/cm3
解理:无解理
断口:贝壳状断口
颜色:红色和褐色较多,也有淡蓝色和绿色;因含有赤铁矿和粘土等杂质
条痕:无色或白色
透明度: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
发光性:摩擦磷光
其他:α-石英具有压电性
光学性质
一轴晶(+),No=1.543-1.545,Ne=1.552-1.554,双反射率=0.0090.
碧玉1、新疆产碧玉:新疆产碧玉主要为玛纳斯碧玉矿所产,玛纳斯碧玉矿自1973年建矿以来,据《中国和田玉》记载,该矿年产量最低为1吨,最高为35吨,其中以1973~1978年产量较大,年平均开采量约15吨,1979年最低为1吨,1981~1988年基本稳定为年产5吨左右。[3]矿物成分与和田玉相似。呈暗绿、深绿、墨绿色,有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6.5,密度2.95~3.44。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泽良好,晶莹润泽。质地较佳的新疆碧玉中透闪石含量在80%以上,为显微晶质交织结构,粒径为0.01>~0.05毫米;色泽艳丽,质地致密坚韧,无杂质及裂纹,块度大。
玛纳斯碧玉产出既有籽料,也有山料,也包括部分山流水。鉴于碧玉本身的特点,以碧玉为原料的作品以器皿居多,年代多集中在清代与民国。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新疆发现了一批个体体量超过3到4吨的碧玉,这些碧玉大多为山流水。在我手中就有一块这次发现中的超大碧玉,重达8.650吨,极为罕见。这批碧玉比玛纳斯传统碧玉颜色要浅,质地细腻均一,油润为其特点。这样的碧玉仅仅是一批而已,产出后就没有了。
1975年,在玛纳斯河红坑开采出一块大碧玉,经扬州玉器厂雕琢成国宝级的玉雕“石刻聚珍图”山子,收藏于位于北京复兴门的中国工艺美术馆。这块碧玉原料产于新疆玛纳斯地区,重达一千余公斤,高120公分,宽90公分,厚60公分。雕件色泽碧绿深沉,玉质细润,浑然天成。
2.加拿大碧玉:加拿大碧玉的产地主要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以北的高山上,硬度约为摩氏6.5度,是软玉的一种,不但是加拿大的国宝,在清朝时更是慈禧太后的最爱。与新疆玛纳斯玉相比,具有产量大、质地更均一、块度大、颜色鲜艳等特点。由于原材料的供应,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了数百吨加拿大碧玉,这批碧玉具有体量大、绺裂少、色泽艳丽等特点,此批碧玉弥补了中国大陆碧玉原料供应不足的状况,由于都是山料,加拿大碧玉的产出体量很大,每块有4到5吨。北京、扬州、河南加工制作了一批以此为原料的玉雕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器型较大且质地完整。
碧玉(3)3.青海碧玉:2000年左右,在中国青海与西藏接壤处的芒崖地区的河道阶地发现了一批籽料碧玉。这批碧玉籽料磨圆度好、体量大,重量从10几公斤到几吨。芒崖碧玉特点是具有几厘米厚到10几厘米厚的皮壳,皮壳的颜色与肉质具有明显的界限,芒崖碧玉颜色呈灰绿色,有黑点,少绺裂,玉质较差。
4.俄罗斯碧玉:对于碧玉来说,2000年左右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俄罗斯碧玉作为非常优质的品种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俄罗斯玉石产地主要分布在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克雅尔斯克边区、乌拉尔山脉等地。
俄罗斯碧玉原料是原生矿形态,这些山料体量大,玉质好,少绺裂,少黑点,颜色娇艳,很大一部分达到了“首饰级”碧玉,这些碧玉被大量的制作成手镯、珠串、手把件,弥补了中国优质碧玉不足的现状。从1973年以后,新疆所产碧玉用于做首饰的并不多。目前,俄罗斯碧玉是中国境内碧玉使用的主要原料。
5.新西兰碧玉:产于新西兰南岛西部库马拉(kumara)附近河谷的软玉,呈砾卵状。色调经常为绿、深绿、暗绿和黑色,有的具美丽的菠菜绿色(比祖母绿颜色深,有灰色调),透明度一般也很好。美国国立博物馆有一块新西兰玉的砾石,重达7000磅,具有美丽的绿色。新西兰碧玉的特点是黑点少,但产量一般。新西兰碧玉主要被当地加工者制作成为各类首饰。
除此之外,随着地质探索发现,可能还会有不同特点的其他产地碧玉出现。
碧玉颜色上区分是最明显的特征差异,很直观而且大家都能够看出门道。青海产的碧玉,我们一般称它为青碧玉,它的颜色是一种以青色为主的绿色,色泽比较暗淡,有点发灰。一般大部分的青海产碧玉的颜色都很均匀,杂质比较少,料质干净。
俄罗斯产的碧玉料,大部分料质的颜色均匀度都很差,深浅参差不齐,料子显得很不干净,黑点很多,也有的俄料碧玉的绿色很淡,看起来不漂亮。但是如果是高质量的俄罗斯碧玉就不一样了,高品质的俄罗斯碧玉可以说是所有产地中的碧玉中颜色最漂亮的,颜色鲜艳、亮丽、莹润而色泽均匀,黑点很少,但是这样质量的俄碧很难出现,几百公斤的料子也不见得能开出来一块好料的俄碧玉。其实平常我们在市场中发现的碧玉中,无论是手镯还是挂件,只要是那种黑点很少,料质干净的成品,就已经很难得了,要买极上品的俄碧玉也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青海产碧玉的质地十分细腻,油性十足,看起来很舒服,从外观上感觉它的结构十分紧密。雕工好的青海碧玉摆件或雕件看上去会是一件很高值的收藏品,好的工艺摆件或雕件会使它的价值倍增。
俄罗斯碧玉,纤维排列结构方向不定,形成了它本身颜色的深浅差别,挑选俄碧料子应该选择黑点相对少的,没有黑点最佳。如果某些位置玉石纤维排列走向一致,会形成俄碧的猫眼效果(手拿碧玉左右晃动,一条光亮的线在玉质底子上会左右晃动,就像猫的眼镜一样活跃)。猫眼效果的碧玉也是很难得一见的,是收藏的一个侧重点。
碧玉是和田玉里的一个品种,在中国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钠斯县出产量最大,所以碧玉又称“玛钠斯玉”。碧玉多用于制作器皿,也有一些用来生产首饰和玉器,也是历来是玉雕工艺品的上乘之选。碧玉的质地细腻如墨绿色凝脂,很少有瑕疵。到了清朝乾隆中期以后,碧玉才成为宫中普遍使用的玉种,他们还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等多种传统做工,又吸引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碧玉如何保养碧玉
1、碧玉要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2、和田碧玉要尽可能避免灰尘。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
3、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或碰损。如是高档的翠玉首饰,更勿放置在柜面上,免积尘垢,影响透亮度。
4、尽量避免与香水、化学剂液、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碧玉接触太多的汗液,佩戴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很多人以为翡翠愈多接触人体,用汗液等温润会愈好,其实这是一大误解。翡翠不同于古玉,古玉需要脱胎的过程,需人的体温帮助,而“玻璃地”翠玉本身已晶莹通透,不须再借助任何方法,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会使它更透亮。羊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5、避免阳光长期直射。和田碧玉要避免阳光的曝晒,因为玉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尤其是芙蓉玉、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发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镶有钻石、红蓝宝、祖母绿等宝石的玉首饰,也只宜用干净的白布揩擦,将油脂、尘埃、杂质、湿气或汗液抹掉,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
7、玉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尤其是水胆玛瑙、水晶类的玉器。水胆玛瑙在形成时期,里面就存有天然水,若周围环境不保持一定的湿度,很干燥的话,里面的天然水就容易蒸发,从而失去其收藏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8.和田碧玉
玉是一种珍贵的矿石,特别是新疆和田玉尤为珍贵。如何保养碧玉,成为了爱玉之人首先要学的知识,在对和田碧玉保养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注意。
1、碧玉要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2、和田碧玉要尽可能避免灰尘。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
3、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或碰损。如是高档的翠玉首饰,更勿放置在柜面上,免积尘垢,影响透亮度。
4、尽量避免与香水、化学剂液、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碧玉接触太多的汗液,佩戴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很多人以为翡翠愈多接触人体,用汗液等温润会愈好,其实这是一大误解。翡翠不同于古玉,古玉需要脱胎的过程,需人的体温帮助,而“玻璃地”翠玉本身已晶莹通透,不须再借助任何方法,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会使它更透亮。羊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5、避免阳光长期直射。和田碧玉要避免阳光的曝晒,因为玉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尤其是芙蓉玉、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发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镶有钻石、红蓝宝、祖母绿等宝石的玉首饰,也只宜用干净的白布揩擦,将油脂、尘埃、杂质、湿气或汗液抹掉,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
7、玉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尤其是水胆玛瑙、水晶类的玉器。水胆玛瑙在形成时期,里面就存有天然水,若周围环境不保持一定的湿度,很干燥的话,里面的天然水就容易蒸发,从而失去其收藏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碧玉饰品1、成份:碧玉的透闪石含量要低于青玉。碧玉含阳起石较多,此外还含一定量的铬尖晶石,石墨点,绿泥石及辉石。
2、颜色:青玉颜色均一,碧玉由于有不同的矿物,颜色差别较多,表现为玉的颜色不均匀。另外色调上除了铁的黄绿色外还含铬的翠绿色。青玉明显比碧玉要青灰一些。碧玉多为青绿、暗绿、墨绿色、绿黑色,一种产于酸性侵入岩体的接触带,较纯净细腻,另一种产于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常含有点状黑色矿物晶体,有点状黑色矿物质晶体是它独有的特征,碧玉即使接近黑色,其薄片在强光下仍然是深绿色。目前市场很少见到用玻璃或塑料冒充碧玉的情况。一般常见的冒充碧玉的材料是黑绿色的蛇纹石玉或深色的青玉。
3、油性及细腻度:青玉的的组成较单一,玉的颗粒也较均一,相对较细腻。碧玉的颗粒大小相差较多,通常色浓处颗粒较大。
4、市场价格:碧玉的产量要小于青玉,所以碧玉价格相对较高。另外碧玉的不均质决定了杂质少的碧玉价值会较高。
1.矿物名。含水的硅酸盐。可作装饰品。
2.人名。南朝宋汝南王妾。
3.人名。唐乔知之妾。一名窈娘。
4.借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
5.比喻澄净﹑青绿色的自然景物。
6.乐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