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族

年光族

目录导航

由来

  春节七天长假后,众多“上班族”都感觉自己的荷包进行了一场“瘦身”运动。据某门户网站发起的“春节开销”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网友春节开销超过5000元,二成的网友感到没有幸福感,近半网民认为压力来源于开销过大。 

 年光族 年光族       调查显示,在过年的花销上,走访亲戚排在首位,占31.44%。其他为请客吃饭16.25%,给小孩压岁钱14.24%、送礼8.2%。另有28.69%的网友称把钱花在了“其他方面”。有网友感慨,辛苦一年的积蓄瞬间“散尽”,转眼变成“年光族”。

  过年恐惧症背后

       “我过年回家,7天估计要花一万元,平时也没有积蓄的习惯,就靠点年终奖了,这下好了,年光了,每年都是一个新开始。”市民黄小姐拨打热线诉说,除了路费,来往维护亲戚的关系的费用,也让她头痛不已,堂弟堂妹每人起码一百元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500元起,父母起码也要1000元,前前后后加起来,这个年起码花了万余元。在黄小姐抱怨的同时,网友“手帕”在东快社区网呼吁:过年回家,千万不要让亲戚知道自己有钱,网友“手帕”说,前年一年挣钱挣的比较多,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给父母的钱大方了些,结果父母跟亲戚们到处炫耀,今年接到了不少亲戚的借钱的电话,好不容易拒绝了,还得罪了不少人,哎!人情关难过啊。

春节开销

  春节回来上班,一些年轻同事纷纷抱怨,春节长假花销巨大,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积蓄所剩无几。网上论坛中,关于职场新人的过年开销,更是五花八门。

“北漂”黄于在网上贴出了过年的账单明细

 年光族 年光族  给父母买衣服,不超过1000元;给自己买衣服,200来块钱;亲友礼物,花费500元左右;北京到福州的往返机票,打完折1074元/单程……加上其他交通费共2700元左右。此外,堂妹表妹和侄女儿,压岁钱600元;过年期间浙江的亲友结婚,礼金500元,外加600元车费。春节期间总消费接近10000元。

在英国BC公司广东办事处供职的朱莉的过年账单

  从深圳飞昆明机票1050元;回来时搭车回攀枝花,从攀枝花乘火车到成都187元,从成都飞回珠海1480元。此外,朱莉给妈妈买礼物花了300元,过年时恰逢家里换饮水机,朱莉自告奋勇出了600元;其他开支,同学聚会,几乎都是AA制,大概200元;还有去亲戚家串门,给了小孩子红包200元……加起来总共4017元,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广告公司工作过年账单张敏的过年账单:

  家在河南洛阳的女孩张敏,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月薪2500元左右。她一年的收支如下:在五棵松附近与女同事合租房,每月每人大概700元;公司地点在西坝河,每天地铁换公交,一个月交通费将近200元,通信费150元,吃饭500元。平常只是逛逛街买买衣服,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开支平均压缩在200元以下。这样,每月能攒750元。年终时,公司发了一笔2000元的年终奖。一年下来,张敏省吃俭用攒了10000元。

  [1]张敏拿出1000元给爸爸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买了一盒营养品,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硬座票,因为火车票实在太不好买,只买到一张站票,“没办法,站票能比卧铺省一点点。”于是,她拎着大包小囊,在火车上站了一夜。回到家里过年,张敏给小姨买了一件衣服加一些营养品,用去600多元。按理小姨不应该是张敏“孝敬”的对象,“但我工作离家远,很少回去一趟,平常都是小姨陪我妈。”此外,张敏给二姨家的小孩送了两套丛书,花去几百块;又给舅舅家的女儿买了套衣服;回去看爷爷给了爷爷200元。除了给亲戚们买礼物,张敏还给了妈妈7000块钱。“一开始我妈妈说不要,让我自己买点好吃好玩的,对自己好一点。我就把钱打到她卡上了。”张敏说,她一直希望妈妈在洛阳买一套房子安度晚年。“我知道我攒多少钱都不够,能承担多少,就承担多少。”现在,张敏的账上不足1000元了,“给家里这么多,其实挺有成就感的。但新的一年,我必须更加努力工作赚钱,不然还要当“年光族”了”。

网友感叹

荷包长假“瘦身” 过年过出“年光族” 

  当“面子消费观”压倒了量入为出的理性,春节的喜庆气氛自然也就被淹没在算账的长吁短叹声中了。 

  多位网友表示,自己回家的成本跟黄于差不多,“几乎勾销了一年的存款”。

  不管是1万元还是4000元,这些钱对于刚刚工作一两年的职场新人来说,几乎花光了他们一年的“结余”。一些人发微博说,过去是“月光族”,我们现在成了不折不扣的“年光族”。

为何不回家过年

 年光族 年光族

  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北京不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中,因“回家过年开支太大,承受不起”而不敢回老家的占43%强。

人民公安报社实习生孙雪梅,家在贵州习水县三岔河乡,家里有5个孩子,仅靠爸爸一个人在乡里做中学教师的薪水养活。今年过年,她告诉家里,要在报社“加班”,就没有回去。

  雪梅计算过,从北京到习水要转几次车,路途遥远,“而且,车票可真难买啊,哪怕是硬座。”先从北京坐火车到重庆,学生票120元,前提是去车站排好几天队并能买到。否则,只能从票贩子手里买加价票,那就没谱儿了。重庆到习水节前的车票大概是80元,县城到三岔河乡是20元。路上几餐饭,还要60~80元。加起来,交通费就要300元左右。

  “我比较孝顺,回家得给老人小孩买东西。我没有那么多钱,所以买的东西不能太贵,就算交流感情吧。”雪梅盘算着:如果给快80岁的奶奶买一顶帽子或一件外套,要三五十元;给爸爸妈妈各买一套保暖内衣,需要200元;给哥哥姐姐的三个小孩子每人买一套衣服,每套80到120元……“这些孩子啊,我去串门,不给他们东西,他们都知道不高兴呢。而且以前我上学,哥哥姐姐也给点生活费,总要报答一下。”“这样加起来,花销太大了,真承受不起。”雪梅无奈的说。“再说工作没定下来,心里不踏实。”雪梅只好留在这边再等等机会,“爸爸妈妈希望我能留在北京,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

  雪梅说,村里只有她一个大学生,大家对她的期望很高——在北京有不错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甚至能够买上房子。“村里人完全不了解北京的情况,所以我只有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心里才能踏实一些。”“从大二开始,我就不再花家里的钱——靠奖学金、兼职打工、助学贷款生存,甚至把奖学金寄给爸爸替家里还债。经济方面真的很窘迫,以往,只有哪一年的奖学金多才敢回家。”

  与孙雪梅的境况相同,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的何江飞今年也没有回家。“离家太远,交通加上人情往来,也得几千元,来去花费太大。”更重要的是,要是回家的话,下学期的生活费就困难了。在北京的话,他至少还可以兼职赚两个月的生活费。“另外,不回家,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自己还没有找到回家的成就感。”何江飞从初中开始就负担自己的学杂费、生活费,高中时还欠着小学的学杂费。“如果我回家,希望他们看到我有所成就,能给父母买几件新衣裳,买一些他们舍不得吃的水果。”

  何的父母都是农民,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前景一无所知,以为大学生像他们那个时代一样是“天之娇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要抓紧时间提升自己,尽管如今就业竞争如此激烈,我也想让他们觉得我像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一样争气。”按照何江飞的想法,一定要自己有点成就才回家见父母,“哪怕等五六年。”

专家建议

  首先心态要摆正,过年回家看父母花钱,都是中国传统的礼仪,礼仪是一种礼节,不是一种负担,亲情也是以互相体贴为前提,而不是金钱的互相交换。我们过年回家送礼,不要有所谓的虚荣心,只是量力而行。建议年轻人对自己的财务有计划,譬如,发了一万元的工资,预留一部分作为年后的生活,剩下的精打细算看亲戚,孝顺父母,真正关系你的亲人,只要你过来看他,他就很高兴,礼物只是一种辅助。

“年光族”怎么缓解焦虑

  福建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王永红老师:“年光族”关键是在于平时没有积蓄的习惯,除了送礼量力而行以外,生活也要有所计划,譬如日常存一部分钱,抵御生活中的风险,如果“月光”,“年光”,很容易将自己陷入被动,而造成压力,所以积蓄还是有必要的。

晒春节账单

  昨日(2013年2月15日),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起的微调查显示,送长辈小辈红包、买新衣、聚餐娱乐、买土特产走亲访友、旅游交通费是春节期间个体消费的五大开销,51.9%的人春节花销在5000元以下,在5000 元—10000 元之间的占29.6%,花销 1—2 万元的占7.4%,花销2万元以上的占1.1%。

  节俭派:少放烟花少点菜

  @成都市民张小姐:家里团年在酒楼包了两桌,原计划包1688元一桌的,但今年提倡节俭就包的988元的。另外,以前我们家每年放礼花要花1000多元,今年我家周围没找到销售点,就干脆不放了。

  @ 华 西 都 市 网 网 友“Amy0838”:通讯费100元,回家路费70元,打发压岁钱100元,妈妈生日礼物耳钉900元,爸爸生日礼物剃须刀500元,总共2000元左右。

  红包派:人情支出难减

  @微博网友“建宇”:个人花费大概8000元左右吧,家庭还没核算过……双方爸爸妈妈的姊妹,侄子、侄女的红包、礼物。

  @微博网友“猫的小岛”:年终奖的一半直接孝敬父母。然后发给小朋友一些红包,吃饭、看电影等,真心没浪费很多钱,绝非“年光族”,剩下的钱就理财喽。

  旅游派:花的就是开心

  @微博网友“夏燕成”:9人2车10天自驾三亚,人均费用3200元。

  @微博网友“要去魔都的我”:两天自驾游玩西安,花费快到一万元吧,今年春节出行出血太多……

  @微博网友“Alex-uncle”:年一过,卡上变负,情何以堪,明年果断出游。

  晒晒你的春节账单

  比一比谁是春节“节约王”

  微博网友“东山谢氏”说,“幸福的春节,不是靠花了大钱才能过上的。我觉得,春节开销太多的,大多是‘爱面子’或‘功利性’的花费。春节的花销,应理性控制,不追求奢侈、豪华和功利性,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再便宜也别花。”亲,你觉得呢?

  互动方式:登录华西都市网时尚购物频道“服装服饰”栏目,在“比一比谁是春节‘节约王’,一起来晒过年的花费”帖子中,晒出你的春节账单,一起来把俭进行到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