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蓼

香蓼

植物界
别称 辣蓼、辣柳
中文学名 香蓼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株具香味。茎直立或上升;多分枝;密被开展的长糙硬毛 和腺毛,高50-90cm。叶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2-4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沿叶柄下延,两面糙伏硬毛,叶脉上毛较密,边缘全缘,密生短缘毛;托叶鞘膜质,筒状,长1-1.2厘米,密生短腺毛及长糙硬毛,顶端截形,具长缘毛。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长2-4厘米,花紧密,通常数个再组成圆锥状;花序梗密被展开的长糙硬毛和腺毛;苞片漏斗状,具长糙硬毛及腺毛,边缘疏生长缘毛,每苞内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长;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瘦果宽卵形,有3棱,长约2.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香蓼花果香蓼花果 香蓼(花)香蓼(花)

生长环境

香蓼花果香蓼花果 香蓼(花)香蓼(花)

分布范围

生于湿地、湿草地及水沟、水泡边。海拔30-1900米。

中国分布

世界分布

产东北、 陕西、 华东、 华中、 华南、 四川、 云南、 贵州。

药用价值

欧洲、 非洲及 北美也有。

基本情况

生药材鉴定

别名:辣蓼、辣柳

汉语拼音:Xiang liao

英文名:Knotweed

拉丁名: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exD.Don.

科属: 蓼科。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理气除湿;健胃消食

主治:胃气痛;消化不良; 小儿疳积;风湿疼痛

主要成分:

叶片含有辛辣的 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水蓼二醛、密叶辛木素、水蓼酮和水蓼素等。

烹调用途及其他作用:

为烹制鱼类及海产的调味品。煮螺蛳时,本品为必用的调味料之一。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采收加工和储藏:

花序盛开时采收地上部分,扎成束,晾干

药用部位:

蓼科植物辣蓼的干燥叶片。主要成分叶片含有辛辣的挥发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词条图册

性状鉴别茎枝长圆柱形,上部或有分枝,表面褐绿色至黑绿色 ,密被长茸毛,并具 腺毛,故粗糙而粘,断面中空。叶卷曲,易破碎,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4-13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褐绿色至黑绿色,两面及叶缘均被短伏毛,沿主脉并有长茸毛;托叶鞘筒状,先端截形,基部有狭翅,密被长茸毛。气芳香,味微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