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镇

巍山镇

所属地区 东阳市
方言 吴语金衢片
中文名称 巍山镇
电话区号 0579
面积 168平方千米
目录导航

简介

巍山镇巍山镇  巍山镇,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东北部,离市区23公里,居金绍台三地之中。始建于唐宋自古就是东阳市东部的商业重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商业繁盛。现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5个管理处,7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近伍万人口。   巍山镇人杰地灵,物富民淳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生产正逐步实现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完成了全镇第一期规划整田数为12000亩,"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树成行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结合园区建设基本建成面积达到4609亩。涉及二十六个村的第一批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己进入全面竣工。还有国家立项的1500亩,节水增效灌溉工程配套实施的橡胶坝工程也已竣工验收。98年度被评为"金华市学蔡卢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农业先进单位。

乡镇企业

  乡镇工业蓬勃发展,共有乡镇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磁性电子,缝配绣花,五金电器建材装潢,织造印染,色装印刷等几十大行业。其中较突出的有缝配城。白坦新型金艮丝厂、化工厂。还有建筑业的四大公司,广场建设有限公司、远大建筑工程公司埭属(远大集团公司)巍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及巍山镇建筑工程公司。工业小区建设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商业现有国营企业234家,私人企业35家。个体1271户,区内各类市场7个,集贸市场5个。参加每年二月半、五月半、八月半、十一月半定期四次的物资交流会参加人数约超10万人次。巍山镇政府办公大楼占地面积4900m2投资为646.05万元,大楼设计宏伟壮观,内部设备齐全办公室宽敞明亮。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几年来关于当年投入速度在市范围的评比中都名列前茅。镇区街道纵横交错,基础设施齐全,已形成具有现代化气魄的商贸中心,而且通讯便捷程控电话达一万门。文教事业发达有省级重点高中、初中各一所,金华重点小学一所,巍山医院为浙江省肿瘤医院,该院各种仪器设备一流而齐全。电影院、新华书店、夜总会,歌舞厅、有线电视等娱乐设备,一应俱全。

早晨

  闻名全国和世界的笛奏曲《早晨》是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赵松挺先生,一手创作与吹响的。巍山镇是赵的故乡,在他的影响下,巍山镇的文学艺术之花越开越绚丽。全镇有中心文化站一处,白坦、夏程里、巍山、古渊头等村(系市命名为历史文化村授予石碑)都设有文化中心、镇中心有业余文工团(婺、越剧两全其美)民乐合奏队、铜管乐队、还有白坦的乱弹、古渊头的婆妈歌舞队(前身是古渊文工团,曾因演出《孔雀东南飞》《梁祝》《炼印》《平原作战》《杜鹃山》《金沙江畔》等现代剧而得名。道情说唱,四面八方,颇受听众欢迎。人才济济,不胜枚举。逢年过节,巍山的板壁龙身,白坦的紫灯,芦塘的狮子,夏程里的秋车台搁,下溪头的走马等等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加工也为群众喜闻乐见,其生命力经久不衰。

建置沿革

  因境内巍山屏而得镇名。   唐代,巍山屏建有庵堂和玉皇庙,庵北并建望阙祝圣坛,名万岁邱,其山因称万岁山,故其地称万岁乡,后改为万年乡。   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永寿乡,沿袭至清末。   清宣统二年(1910),永宁、永寿两乡合为宁寿镇。   民国18年(1929),实行区自治,为第三区。民国24年(1935),以都建乡,分属十三、十五、十九、二十、二十二都。   民国30年(1941),属巍山区。   1950年属巍山、象岗两区,1956年撤象岗区,所辖乡划归巍山区。   1952~1958年巍山镇为县直属镇,1958年建东阳首个公社——巍山公社(区级)。   1961年,分建巍山镇、巍屏、古光、象岗、胡村5个公社。   1981年,巍山镇恢复县属镇建制。   1982~1983年政社分设,设巍山镇和巍屏、古光、象岗、胡村4 乡,属巍山区。   1988年1月撤区,设巍山镇及古光、象岗、胡村3个办事处,6月增设巍屏办事处。   1990年2月,4个办事处恢复乡建制,由巍山镇代管   1992年5月,撤销4乡并入巍山镇。   1994年5月,巍山镇人民政府下设中心、古光、白坦、象岗、胡村5个办事处。   2003年10月初,合并原怀鲁镇,建立新的巍山镇

大事记

  1983年,村村通电话;白坦村自筹资金首创狮山农民公园,   1984年该村首办村文化中心,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均作采访。   1991年,开通有线电视。   1992年,建东阳首家乡村全室内市场。   1994年,平安砖厂被评为全国明星企业。   1995年,新邮电大楼落成。   1996年,整顿交通、客运市场,全镇67个行政村通汽车;投资100万元建成巍山大桥;投资546万元建成镇政府办公大楼。投资3.5万元建镇敬老院,接纳孤寡老人9人,配专职人员2人;被评为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先进镇;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先进镇。   1989~1996年,城镇建设总投资3561万元。   1997年,建成110千伏供变电所;光缆电视联网,可收视电视节目23个;7月1日,殡葬改革推行火化,火化率100%;同年,远大建筑公司上海工区承建沪湾区新业中学办公楼工程获白玉兰优质工程奖;   被评为造地先进乡镇。1998年,镇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万元;通过金华市教育强镇验收;加大社会综治力度,签订综治目标责任书,创平安村居率为80%以上。   2000年被命名为浙江省教育强镇。   2003年成为浙江省中心镇   2003年10月初,合并原怀鲁镇   2005年国地税收入达5200万元,是浙江省卫生镇   2006年首次跻身全国千强镇,位列第971位   2007年9月巍山镇荣膺“中国活力乡镇”称号

 新兴宽敞街道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998年,投资295.9万元,建立以施家田为轴心的上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镇推广塑盘抛秧2300亩,推广直播、旱育秧、免耕机械开沟、化学除草面积31300亩。   【城镇建设】基本形成“大巍山”建设框架。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完成镇中门前长安路段,镇府门前至东甬公路中横街延伸路段、三百田广场拓宽地面的水泥铺设,完成渼沙南路红巍桥至渼沙桥间15米宽路基铺设.渼沙菜市场落成搬迁。村村通电话,程控电话装机3811门。31个村开通有线电视,入户总数5500户。   【文化】先后组织两次象棋、乒乓球赛及卡拉OK、歌舞比赛活动。成功举办大型“迎市庆十周年‘巍山之光’文艺晚会”,并作电视现场直播。   【教育】巍山镇中确定为浙江省农村示范性初中。东阳技术学校被确定为省一级成人文化技校。镇民办高中——利民中学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扩建。巍山镇通过金华市教育强镇评估验收。   【村级财务公开】从年初开始至6月底,集中清查公开村级财务,财务清查公开率100%。镇纪委、农经站及时查处有问题的村。健全村帐处管制度.

景点

  巍山屏位于巍山镇中心地区,山顶上有“抗日英雄纪念碑”、玉皇大帝观、慧泰寺、玉屏山庄等景点。其中,慧泰寺位于巍山镇王宅村境内,慧泰寺为千年古寺,始建于北宋年间,日侵华战争时被摧毁,于1995年重建,住持:释悟净。1995年大雄宝殿开光,2009年,天王殿开光,其他各殿正在重建。   地理 巍山镇位于东阳市东北部,距城区25公里。东靠佐村镇,邻嵊州市,南接歌山镇、北江镇,西临怀鲁镇,北界虎鹿镇。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境内有公路7条,其中省道2条,是个交通发达,工业、农业、商贸综合发展的东阳市亚副中心城镇。

乡镇概述

  巍山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居于浙江省中心城镇,自古以来就是大镇。巍山镇始建于唐宋,自古就是东阳市东部的商业重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商业繁盛。现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5个治理处,7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近伍万人口。巍山镇人杰地灵,物富民淳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生产正逐步实现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完成了全镇第一期规划整田数为12000亩,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树成行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结合园区建设基本建成面积达到4609亩。涉及二十六个村的第一批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己进入全面竣工。还有国家立项的1500亩,节水增效灌溉工程配套实施的橡胶坝工程也已竣工验收。

历史沿革

  因其境内巍山屏而得镇名。唐代,巍山屏建有庵堂和玉皇庙,庵北并建望阙祝圣坛,名万岁邱,其山因称万岁山,故其地称万岁乡,后改为万年乡。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永寿乡,沿袭至清末。清宣统二年(1910),永宁、永寿两乡合为宁寿镇。民国18年(1929),实行区自治,为第三区。民国24年(1935),以都建乡,分属十三、十五、十九、二十、二十二都。民国30年(1941),属巍山区。1950年属巍山、象岗两区,1956年撤象岗区,所辖乡划归巍山区。1952~1958年巍山镇为县直属镇,1958年建东阳首个公社——巍山公社(区级)。1961年,分建巍山镇、巍屏、古光、象岗、胡村5个公社。1981年,巍山镇恢复县属镇建制。1982~1983年政社分设,设巍山镇和巍屏、古光、象岗、胡村4乡,属巍山区。1988年1月撤区,设巍山镇及古光、象岗、胡村3个办事处,6月增设巍屏办事处。1990年2月,4个办事处恢复乡建制,由巍山镇代管。1992年5月,撤销4乡并入巍山镇。1994年5月,巍山镇人民政府下设中心、古光、白坦、象岗、胡村5个办事处。   东阳民居,平面规正,造型端庄,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装饰精美,特色鲜明,为我国12种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巍山古镇曾经保留了保留了大量东阳古民居建筑群的区域,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齐名。古镇以庚楼为聚点,以十字街为主要街道,分布着四、五十处保存完好的厅堂民居建筑,从明代成化年间建造的理和堂,到清康熙年间的九如堂,再到民国时期建成的鼎丰堂,跨越达五百多年,好一个明、清、民国的古建“盛宴”。宽敞的天井、生动的檐廊、美丽的月梁、张扬的马头墙……这里的古民居以“十三间头”或“廿四间头”为基本单元,横、纵向适度延伸,或自成院落,或以过街楼、门洞相连。古民居上的“三雕”艺术或豪华,或古朴,或写实,或抽象,特别是把“东阳木雕”这一国粹发挥得淋漓尽致……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考察了巍山古民居,随后以卢宅为代表的东阳古民居被列为“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名单”,然而想不到的是,当地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修造一条笔直宽敞的中心大道,而以牺牲这些古民居群为代价,悲哉,呜呼。

乡镇特色

  【一方名产——白坦金银丝】采用真空镀镆、机械切割,加工各类金银丝产品,产品光亮透丽,质量上乘,广泛适用于服饰系列用品。营销全国各大中城市。1998年,金银丝产值1.8亿元。   【一方名村——施家田村】位于东阳市东北部,李宅至巍山中路旁,全村152户,430人。为缝配生产专业村,能生产世界上各大名牌缝纫机针板650多个品种,年生产各种针板600多万件。1997年,占地200亩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通过验收。1998年村民人均收入5500元,被列为东阳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巍山镇   【一方闻人——吴顺华】吴顺华,生于1952年,环峰村人。中共党员。以“泥腿子”农民的敢闯敢为精神在巍山镇王宅村创办东阳市化工二厂。办厂10多年来,完成工业产值2亿多元,上交税收1500多万元。企业被评为东阳市优秀乡镇企业、百万纳税大户、浙江省信用特级企业和“AAA”资信等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市文明单位,市科技十强企业等。吴顺华曾两次被评为省优秀企业家及金华市优秀企业家和市优秀党员,推选为中共东阳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东阳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一方风情——元宵灯节】有民谣传:没有插过三百田的秧,割过三百田的稻,迎过三百田的大龙身,就算不上巍山的男子汉。巍山大龙身,也名板壁龙灯,为东阳传统文化“四大”之一。其特点为扁平高大,高的七、八丈,矮的也有二丈左右,灯内埋扎上横档供人上下点烛,春节前后即筹备制作,各级龙身制作高度各自保守秘密,以期登场时抢个头“桥”,一鸣惊人。正月十三至十五为元宵灯节。旧时巍山各厅堂即悬挂各式灯彩,白天附近各地的罗汉班“走马”、“段龙”及坐唱班来各厅堂、店户表演,谓之贺元宵;晚上龙头绕村巡游,大龙身紧随龙头后,有百余节,甚至数百节,节间用粗绳连接,每节龙身底装轮子,需20余人拖拉撑扶,数百具龙身如华灯映照的楼房按高低循序连贯拖行,如此者三夜迎去拖回往复36趟。十五夜为高潮,时将“三百田”灌满水,像是一口水汪汪的大池塘,供龙灯迎进三百田的水田里盘旋。男女老少,相携观灯,天、地、人、龙交相辉映,爆竹声、鼓吹声,欢歌笑语,煞是热闹,极为壮观。往往日上三竿,才尽欢而散。现虽仍迎龙灯,但盛况不如从前,且已无人在水田里迎灯舞龙了。   【消逝的习俗——演牛戏】清末太平天国事定后,耕牛急剧减少,清同治七年(1868)群众自发组织民间耕牛保护组织济生会,北乡设会址于巍山,南乡设会址于大化(今马上桥)。李宅设分会,南马另设牲生会,专门负责禁宰耕牛。巍山每隔5年以保护耕牛为宗旨,在三百田演戏三天,时往往有数百个戏班同演,热闹非凡。传播很广,影响很大。至今还流传这样的民谣:三月三,三百田,三个班子来做戏。

工农业发展

  迄至目前止全镇已拥有 乡镇工业企业1290余家( 改制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数达13380人。2000年度完成 工业总产值18.5亿元,销售收入17.58亿元,外贸出口交货总值966.7万元。白坦村是全国最大的金银丝生产基地,年产量可达万吨以上。其产品质量与进口金银丝相媲美。    巍山镇   镇内主要行业为化工、机械 五金(包括缝纫配件、 机床附件、包装钢桶)、轻纺(包括纺织、服装、印染)、建材(包括红砖、水泥制品、 PVC管)和 磁性材料行业。主要 工业产品有 农药中间体3.4二氯 三氟甲苯、缝配针板、机床附件、 永磁吸盘、 三爪卡盘、包装钢桶、红砖、建筑工具泥材泥刀、服装及木雕竹编工艺品等。    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促进城镇工业化,工业小区化,镇政府分别在镇南 丘陵地带,镇东金甬公路沿线,镇西溪江畔规划设计了占地2000余亩的工业小区,占地1200亩的缝配 特色工业园区和占地800亩的化工园区。工业区通过科学认证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对住宅、道路、供电、排水、通讯、邮电、 文化娱乐等作了合理安排,并强调污染处理。目前,工业园区初具雏形,已有30多家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生根,开花结果。    勤劳朴实的巍山人民富有艰苦 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领导下,已昂首阔步走上致富大道。而今,巍山人民又精神抖擞地掀起了第三次创业的热潮。充满活力的巍山镇,镇门大开,热忱欢迎各方人土前来 投资创业,共图宏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