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延胡素多年生草本,株高10~20厘米,全株无毛。地下块茎扁球形或不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内部白色。地下茎肉质纤细,具分枝。茎基部生一鳞叶,其上生3-4叶;叶有长柄;叶片二回三出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卵形,通常全缘或少数有锯齿;萼片2,极小,早落;花瓣4,2轮,紫红色,顶端微凹,尾部延长成长矩,短圆筒状,内轮花瓣较小,基部具浅囊状突起;雄蕊6,2束,每束3;子房扁柱形,花柱细短,柱头2裂。蒴果荚状,种子肾形,紫红色或紫黑色。花期3-4月上旬,果期4月。
喜凉爽湿润气候,耐严寒,怕旱、怕涝,忌强光和高温。但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块茎形成有两种,一是由地下茎节膨大而成,称“子元胡”;二是由种块茎内重新形成的块茎,称“母元胡”。前者在3月中旬开始形成,而后者在2月底前已全部形成。延胡索根系较浅,大多集中在5-20厘米的表土层内,故表土层疏松肥沃,利于根系和块茎的生长。
块茎出苗适温为日平均气温7-9℃,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为出苗期。
主产浙江省,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亦大面积栽培。
[来源]
罂粟科(Popaveraceae)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的干燥块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产地分布]
主产浙江省,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亦大面积栽培。
[药材特征]
本品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功效主治]
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腕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3~9克。研末吞服1.5~3克 。
取出晾凉,用时打碎.每斤延胡索加醋2两。
本品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本品内含多种生物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丑素等,以及小蘖碱、去氢廷胡索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以左旋延胡索乙素(即颅痛定)的镇痛作用较明显,是中枢抑制剂能抑制中脑网状结和下丘脑的诱发电位,较大剂量也能抑制防御性条件反射.而有镇痛、镇静作用,故延胡索乙素及颅痛定
可用于因疼痛而失眠的患者。延胡索的镇痛效果若以吗啡的镇痛作用为100,延胡紊的全碱则为4虬延胡索的粉剂、酷制流浸膏的镇痛效果最强,醇剂浸膏次之,水制浸膏最弱。’口服廷胡索粉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大白鼠,有轻度降血脂样作用,延胡索乙素给大白鼠皮下注射11~13天,能产生耐药性。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胃痛,心腹痛,疝痛,痛经,月经不调,产
后瘀血腹痛,跃打损伤。
慢性胃炎,溃疡病,.胃胀痛牵连两肋,口苦}延胡索i’川楝子各1两,“研末,每服2钱温开水送服,每天2~3次;或用上二药各3钱水煎服。
月经痛、腰痛、胃痛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失映头痛:延胡索止痛片,每服2~3片,每日3次,剧痛时每服4片。 三叉神经痛:延胡索、川芎、白芷各3钱苍耳子4钱水煎服。
主要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总量在0.59~0.74%(北京栽培药材)。其中有d-紫堇碱(d-Corydaline,即延胡素甲素)、d1-四氢巴马亭(d1-Tetrahydropalmatine,即延胡索乙素)、原鸦片碱(Protopine,即延胡索丙素)、I-四氢黄连碱(I-Tetrahydrocoptisine,即延胡索丁素)、d1-四黄连碱(即延胡索戊素)、I-四氢非洲防己碱(I-Tetrahydrocolumbamine,即延胡索已素)、d-紫堇鳞茎碱(d-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d-海罂粟碱(d-Glaucine,即延胡索壬素及延胡索癸素)、a-别隐品碱(a-Allo-Oryptopine,即去氢延胡索甲素)等。延胡索乙素为主要镇痛、镇静成分。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1.选地、整地 宜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表土层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和冲积土种植。粘性重或砂质重的地不宜栽种。忌连作,一般隔3-4年再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或豆类作物为好。前作收后,及时深翻20厘米,每亩施农家肥 4 000千克,配施复合肥 50千克作基肥,充分耙细整平后,作成1米宽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用块茎繁殖。
选用直径1.2-1.6厘米的种茎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条播。按行距20厘米左右开5-6厘米深的沟,然后在沟内按粒距8-10厘米,将种茎交互排放成2行,芽向上,边排种边覆土,覆土深度为5-6厘米,最后轻轻刮平畦面,每亩用种茎60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一般3-4次,由于延胡索根系线,故一般不宜中耕,如土壤板结,可用刮子在畦表轻轻松土;出苗后应不宜进行,杂草可用手拔除。
(2)追肥除基肥外,应重施腊肥,时间在12月上、中旬进行,每亩施浓人畜粪水3000千克和复合肥50千克。2月上旬还可轻施1次苗肥,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此外,3月下旬叶面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块茎的膨大。
(3)排灌栽种后遇旱及时浇水可促进早发根,浇水或灌水时以湿润畦面为度。苗期要注意防止田间积水,经常保持排水沟畅通。
4.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 为常见病害,3月上旬始发,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参见板蓝根。
(2)菌核病3月中旬始发,4月发病最重,首先为害土表的茎基部,使茎腐烂,植株倒伏。防治方法参见板蓝根。
栽种第二年4月底至5月初地上部枯萎后即可采收。一般选晴天,用小耙依次收挖。收获的块茎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装人箩内撞去表皮,洗净泥土,漂去老皮和杂草,沥干后置80-90℃的热水中,上下翻动,至切断面由白变黄色时捞出,摊于阳光下晒干,3-4天后在室内堆2-3天,再晒2-3天,如此反复,直至晒干。
植株枯死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作留种地。采收后挑选当年新生的块茎作种茎,以无破伤、直径在1.2-1.6厘米的中号块茎为好,其余的作商品加工。选好的种茎,先在室内摊放2-3天,然后置干燥阴凉的室内进行沙藏。每半月检查1次,发现块茎外露,要及时加盖湿润砂或泥,如发现块茎霉烂,要及时翻堆剔除。忌在同屋存放化肥和农药。沙藏的地方以泥地为好,切忌堆放在水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