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艺术人类学
作 者:(英国)罗伯特·莱顿 王红注释 解说词:王建民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
ISBN: 9787563379101
开本: 16开
定价: 21.00 元
《艺术人类学》是 莱顿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在伦敦大学人类学系所授课程教案的基础上完成的。莱顿为读者介绍了非西方社会 艺术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强调了跨文化的审美赏析问题,讨论了多样化的使用艺术的种种形式,进而提出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构成了艺术?莱顿将特定的艺术产品和仪式、神话与权力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他还探讨了人类学和社会学当代理论的艺术观。
罗伯特·莱顿,一位在国际人类学界颇为活跃的 人类学家。他是英国 达勒姆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教学研究组主席,主要研究兴趣在 社会变迁与 社会发展、本土人权利和 非西方艺术方面,主要在法国农村及许多 澳大利亚土著社区从事 田野工作。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开本:32开
页数:462
艺术人类学 作品介绍:
本书是从 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并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材料来研究艺术本质的著作,因此它也可以叫做《人类学 艺术原理》。不过,本书的研究对象,并非一切艺术现象,而仅限于 原始艺术(史前的和现代 原始部落的);本书涉及的艺术原理,也仅限于与之有关的部分,与一般艺术原理著作颇不相同,而对于与原始艺术有关的文化人类学原理,则颇为关注。因此,本书似仍以题作 《艺术人类学》为妥。但需说明,尽管如此,本书也主要地是一部 美学和 文艺学著作,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著作。作者的意图,仅仅只是希望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引进美学领域,并不奢望在人类学方面有所建树,尽管书中对 图腾制度、 生殖崇拜、 巫术礼仪和 原始宗教等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艺术人类学》便是 易中天向实证的研究靠拢的一部著作。“人类学”三字便立即使人想到一种 实证性的研究与经验性的考察,使人想起 心理学美学的那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然而,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仍然是以思辨的方法统率实证的材料,保证了他的学术研究的形上品格,只是那种“自上而下”的痕迹已经越来越隐蔽了。在这部著作中,易中天尽可能做到不从固有的理论出发,不从定义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因此,这不再是一种“哲学美学”,而是“ 科学美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 艺术学”。《艺术人类学》是易中天自己最为满意的学术著作,因为在这部著作中,易中天独立地提出了一种艺术理论:人的确证说。“人的确证”这个术语是马克思的,但是,关于艺术的“人的确证说”,却是易中天在考察原始艺术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研究得出的一种艺术理论。
易中天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确证”。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的确证”就是艺术的定义。但是,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在许多情况下,旁人往往比当局者更了解自己所创造的东西。 邓晓芒为新版《艺术人类学》作序, 序文命名为“人的确证需要产生艺术”,这句话显然是对易中天的艺术理论的更为准确的表述。我也曾经说过,“人的确证”,“这个说法只能是对解释艺术的人学立场的强调,而不能看作艺术的定义。”
后来,易中天以《艺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写了《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
艺术人类学 作品目录:
人的确证需要产生艺术——《艺术人类学》导读
导论 人类学与艺术本质的还原
上编 发生机制
第一章 走出自然界
第二章 人的确证
第三章 图腾原则
第四章 原始冲动
第五章 实践思维
第六章 理性精神
第七章 神话模式
下编 原始形态
第八章 工艺
第九章 建筑
第十章 雕塑
第十一章 人体装饰
第十二章 舞蹈
第十三章 戏剧
第十四章 绘画
第十五章 音乐
第十六章 诗歌
结论与补充:再论“艺术本质确证说”
后记
新版后记
艺术人类学 作者介绍: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 长沙人,现任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 文心雕龙〉 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 中国文化系列”四种:《 闲话中国人》、《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读城记》和 《品人录》。
《艺术人类学》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杏坛拈花(总序)
导论我所认识的艺术人类学
第一章 艺术与人类学
第一节 关于艺术人类学’
第二节 关于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人类生存
第二章 艺术门类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美术
第二节 音乐
第三节 戏剧与舞蹈
第四节 神话与艺术
第三章 艺术与社会制度
第一节 艺术与原始信仰
第二节 艺术与典章制度
第三节 艺术与社会形态
第四章 艺术与巫术
第一节 巫觋与中国艺术的巫术形态
第二节 宄、方相氏与傩
第三节 现代社会中的巫术思维
第四节 二元对立与中国早期艺术
第五章 艺术与仪式
第一节 关于仪式
第二节 中国仪式艺术学说简史
第三节 中国早期仪式艺术回顾
第四节 仪式戏剧的样本:目连戏
第六章 艺术、心理与亲族
第一节 拟兽艺术与人类的自卑心理
第二节 图腾崇拜与图腾戏剧
第三节 先秦尸祭表演
第四节 艺术与生命祭典
第七章 头颅崇拜与假面艺术
第一节 猎头习俗与头颅崇拜
第二节 假面艺术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体表装饰到戏曲的脸谱
附录一 表演艺术起源传说的比较研究
——以古代汉文献与云南民间传说为参照系
附录二 田野作业报告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