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读者出版集团于2008年6月启动了股改上市工作,由于该集团系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其多数土地、房产等资产的权证不齐,权属不清,与股改上市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自2009年7月起,读者出版集团加快了股份制改造步伐,将集团内全部经营性资产及人员投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将一些产权不清、低效闲置资产,以及非生产性后勤部门、离退休职工等剥离留在原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确保未来的股份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联合的四家战略投资企业均为国内或省内知名的优秀企业,对于改进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结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经营业务的战略性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前的4个月里,他们还完成了股改方案论证、资产梳理、财务业务规范、资产权属确认、战略投资者的选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职工权益保障等诸多工作。尤其在职工权益保障问题上,制定了职工权益保障方案,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以确保股份公司长远健康的发展。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4月3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第九批30家 IPO预披露企业名单,知名刊物《读者》的出版方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列,该公司拟登陆沪市主板。
公开资料显示,读者传媒在2013年的营业收入达到8.72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11.89亿元,净资产8.71亿元。据公开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读者传媒此次IPO包括发行 新股和老股配售两部分,其中新增股份不超过6000万股,老股发售不超过3800万股,合计发行总股份最高将达9800万股。IPO以后,读者传媒总股本最高将达2.4亿股。
至于读者传媒融资5亿的用途,也在招股书里有了很明显的显示:主要用于期刊业务发展和“手机报”的发展。读者传媒将主要投向刊群建设出版项目、数字出版项目、特色精品图书出版项目等5大项目,这5大项目将耗资5.04亿元。
读者传媒在2015年5月更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发行不超过 6000 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 2.4 亿股,拟募集资金 5 亿元,登陆地点为上交所。[5]
2016年5月,读者传媒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参与发起设立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河财险注册资本为25亿元,注册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读者传媒持有其8%股权。[6]
作为一家传统的出版商,读者传媒似乎并不仅拘泥于传统主业,而是欲要在金融板块分得一杯羹。读者传媒在公告中表示,公司通过抓住国家金融改革的大趋势,介入保险等新的金融业务,有利于拓展上市公司的金融产业链,优化产业格局,形成新的利润来源,实现多元化跨越式发展。
2017年5月11日,在中宣部召开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了第九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7]
2017年7月1日,读者传媒公布的2017一季报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1.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7百万元,比上年增长20.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9百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8]
2022年4月,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审计年报,年报显示,2021年营收12.22亿元,同比增长12.77%。净利润8505.6万元,同比增长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