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集》共选诗21首。在这些诗篇里,泰戈尔突破了中年的神秘主义思想:果断地告别了往昔,面向现实、走向生活,讴歌自然,赞颂大地,向住和追求人间真情,倾慕具有革命思想的人。
《茅庐集》中的诗篇记述了诗人心灵历程,反映了泰戈尔所走过的一条艰苦、曲折而又奋发前进的创作道路。在诗中,诗人的失败与成功,苦恼与欢愉,都得到了生动而又具体的反映。
《茅庐集》是泰戈尔晚年创作的一部抒情诗集。1936年,这位印度人民诗人在七十五岁高龄之际仍然以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学创作,有时一天一首,有时一夭两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部诗集。
尽管诗人已到耄耋之年,可是随着时代前进与社会发展,泰戈尔反倒朝气蓬勃,青春焕发。在国内外的大好革命斗争形势影响下,诗人结束了半退隐的生活,又投身到社会活动中去。特别是1930年访向苏联以后,他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这样说,《茅庐集》是泰戈尔晚年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标志。
《茅庐集》中第一首诗题名为《致玛哈兰娜皮斯夫人》。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了诗人晚年一段回归自然的生活.受到热情好客的女主人邀请后,一向热爱自然的诗人走出了无欢无乐的笼子似的房屋,进入了繁花似锦的庭院。院里树木葱笼,百花竞艳,空气清新,花草芬芳。大自然的美景恰似色彩缤纷的图画,使诗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陶醉在其中。尤其是奥莱昂的男女园丁黎明便开始中耕锄地,灌溉树木;村里的挤奶工人天刚亮便忙碌不停;报童骑着自行车在街上飞跑;村姑来到池边台阶取水,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远离城市的地方景美,人更美,使诗人感到舒心适意,童心萌发,甚至尽情地欣赏池塘岸上云彩和阳光的游戏。体验了这种纯朴、真挚的田园生活后,诗人更觉得世俗社会污浊,进而觉得那些不劳而获、一味追逐金钱的剥削阶级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