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把式

车把式

中文名 车把式
俗称 车把势、车伙子、车老板子
目录导航

词语含义

拓展解释

指的是经验老道的人从事某项职业或工作的时候运用到经验独到的做法

词语分析

车把

: 1.骑车﹑推车﹑拉车时用手把住的柄。

式 : 式 shì 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式。

具体说明

简介

赶大车的驭手,俗称“车老板子”、“车把式”或“车伙子”,在农村是被人们认为有“能耐”(本事“和见多识广的人物。因为一挂车少则一匹马、多则连驾辕带拉套三四头牲口,从套车到装车、赶车、修车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加之他们经常走南闯北,比长年坐守家园的人了解的信息和经历的事情自然要多,所以很受人们信任。这些车老板儿年纪一般在30——50岁之间,从“跟车”(装卸货物)学起,到能够独立掌鞭,起码也要学上一两年,锻炼成能应付各种道路、气候情况的成手,还要一段时间,绝非一日之功。他们有的是赶自家的车,但也有不少是受雇于养车之家,近似于“长工”的身份。挣钱不多还要长年在外、起早贪晚、顶风冒雪,也是一个很辛苦的行当。

大车的历史

“大车”是旧时东北城乡最普遍的交通运输工具。按照通常习惯,畜力车分为三种:一是“大车”,又称马车,用马和骡子牵引;二是“牛车”,用牛有时还加上驴牵引;三是“驴车”,体重比前两种小,用驴牵引,其中大车拉得多、跑得快,长短路途都适合,“档次”是最高的。

过去,能拴起大车的,都是小康以上人家。因为牲口和工料所需的钱,几乎和盖三间房不相上下。大车的主要用途,除了春天往地里送粪和秋天往家里拉粮食、秸秆外,主要是外出“拉脚”跑运输赚钱。过去运货汽车的数量十分有限,主要运输工具就是马车。当然,养大车的人家逢外出赶集和走亲戚串门、接闺女回娘家等场合,家人和亲友也就可以免受步行之苦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