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就诞生在这个小山村里。它位于沂水县王庄乡政府驻地东北四公里,为沂水县境内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也是山东省和沂水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制定了《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经党中央批准,在鲁中,创立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1月,边区省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进驻沂水县西北部山区的王庄村(今王庄乡政府驻地)。其后,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分局机关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设在王庄村中的一座天主教堂内。这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王庄,成为山东军民抗日的指挥中心和力量源泉,成为了山东抗战的一盏闪闪明灯。
1938年8月,为了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创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宣传工作。边区省委就决定创办一张能够宣传贯彻党的抗战主张和政策,动员和鼓舞全省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报纸。由省委宣传部长兼抗日干部学校校长的孙陶林同志负责组织筹备工作。初始,在蒙阴县蒙山顶天马场一座破庙内,创办了有十余人的印刷所。随后印刷所搬迁到岸堤附近的小峪村,用一部破旧的四开手摇平版印刷机,翻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和创刊了《大众半月刊》杂志。不久,印刷所随着省委机关迁到了王庄东北四公里的云头峪村,这时印刷所已发展到30余人。省委决定印刷所改为印刷厂,由于一川任厂长,郭克刚任政治指导员,负责组织筹建印刷厂的工作。其后,《大众日报》编辑部成立,省委派刘导生任报社社长,匡亚明任报社总编辑。省委书记郭洪涛还亲自到沂水黄山岳庄村动员编印过《民声三日刊》后改为《青年报》的李戴、马民、刘惠吾、安然、张惠、刘力子等当地爱国进步青年集体参加了《大众日报》的办报工作。
创刊伊始,正处在山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初创阶段,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困难。在恶劣的环境中,报纸的编辑、印刷、发行等都十分艰苦。编辑部设在王庄村农户家中,印刷厂就在云头峪村几户农家草屋里,厂房和工作间不足50平方米,有两间还是刚结婚的刘茂菊主动让出的结婚新房。简陋的机器设备都是通过关系,分别从泰安和济南买来的。但报社全体干部职工怀着对日本侵略者刻骨的仇恨,对国家民族的无限赤诚,在中共山东分局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因陋就简,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无法想象的困难。经过紧张的筹备,报社出版了两期名为《突击》的油印试刊,锻炼了一下编辑和印刷队伍,为《大众日报》顺利出刊做好了准备工作。
1938年12月31日,寒风凛冽,天空飘着雪花。编辑部编好了创刊号的稿子,画好版样,交通员张之佩冒雪送到印刷厂。印刷厂的干部、工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按各自分工,紧张有序地开始工作。工人们在四处透风的工作间里,冒着严寒采用歇人不歇马的方法,分班轮流作业,赶排印刷。下午六点钟,排好了一、四版,接着又排好了二、三版。自夜里十二点上机开印,到1939年元月1日早上五点,两千份《大众日报》创刊号全部印完。装订车间遂即剪裁、分发,交通员张之佩快速将报纸送到王庄营业部,营业部马上分发到分局和纵队领导及各部门。《大众日报》如一名战火中的婴儿在偏僻的小山村——云头峪诞生了。
《大众日报》的诞生,开创了山东新闻事业的新纪元,是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破天荒地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全省性报纸。自创刊之日起,就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机关报,在当时是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很少有的大报之一。在《大众日报》的《创刊词》中,它宣布自己的宗旨和任务是“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因此,该报自创刊就深得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开始发行时为2000份,第二期不得不增加到3000份。两个月后,订户竟发展到6000多个。发行范围不仅在山东各地区、江苏、河南、安徽和华北根据地,直至发行到延安和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长沙、常德、金华等地。
《大众日报》做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喉舌,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大量地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动和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1939年夏季,日寇扫荡沂蒙山区,王庄失陷。大众日报社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首脑机关转移离开了王庄云头峪村,因种种原因也没有再回来。《大众日报》在王庄云头峪村虽然仅驻了半年多时间,但是,云头峪村对《大众日报》来说,却是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和亲密的关系。当年革命前辈们,在艰难的抗战时期,以顽强不屈的精神,不怕困难和牺牲.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在《大众日报》的历史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永远激励着后来者的爱国热情和进取精神。
云头峪村《大众日报》创刊旧址,做为沂水县境内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各级政府都对其十分重视。沂水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门成立了由村支部为主的保护小组,制定了保护措施。将原印刷厂办公室、印刷和装订车间的四间民房,恢复原样做重点保护。云头峪村无偿让出两间村办公室做为《大众日报》创刊旧址陈列馆用。1985年和1989年,大众日报社和沂水县政府,在云头峪村举办了《大众日报》创刊46周年和50周年纪念活动。1992年 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大众日报》创刊旧址为第二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沂水县政府制做树立了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大众报业集团帮助拓宽和整修了通往云头峪村的道路,并为云头峪村打了深井。今《大众日报》创刊旧址,被定为沂水县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村内主要产业:
如今,村内以农业为主,重点发展大樱桃,花椒,辣椒种植等。其中大樱桃已发展达到上千亩,有十几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