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建都于镐京(今西安市西)其统治中心在陕西关中,故其以北地区,包括内蒙河套,宁夏全境及陕西、山西北部称为朔方。
春秋,今固原地区为乌氏戎所居,今银南地区以盐池为中心是朐衍戎的势力范围。
战国,秦惠文王攻取乌戎地,置乌氏县(今固原县南泾水北岸)辖今固原地区。之后又在盐池县境设立朐衍县、辖今银南地区。
秦朝,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后,两县划归北郡管辖,这是宁夏地区有行政设置之始。秦朝时宁夏为北地郡,郡治在甘肃宁县。并在此地修建了秦长城和秦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8]
汉朝属朔方史部。
西汉,将北地郡治往今甘肃环县;固原设安定郡;宁夏分属北地郡和安定郡。汉武帝曾两次巡视宁夏,移民70万,朝廷大量“募民徙塞下屯耕”大兴水利。[8]
东汉,将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肃镇原县,将北地区郡治移至今吴忠市利通区西南。
十六国,为匈奴铁佛部首领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领土。[8]
北魏、北周,继续推行移民兴屯,再次得到有效开发,宁夏始称“塞北江南”。[8]
唐朝,宁夏全境属关内道,设6州:原州、灵州、西会州、安乐州、雄州、警州。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登基,为唐肃宗。
北宋,宁夏地区属秦凤路,后宁夏北部被党项族李继迁占领,北宋只控制宁夏南部,宁夏南部改属泾原路。1038年,李继迁之孙李元昊在宁夏兴庆建立大夏国,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8]
元朝,1227年,成吉思汗通过发动六次战争历时23年,攻占兴庆,西夏灭亡。公元1271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时期在西夏国故地设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宁夏府路,宁夏由此得名。
明朝,初在宁夏设府,后改卫。曾增设宁夏左屯卫,中屯卫和前卫、中卫、后卫。后改设宁夏镇和固原镇,长城沿线设九个防区,称九镇,为明代边重镇之二。
清朝,1648年,清朝在宁夏设巡抚,属陕西布政司,下制卫所,宁夏为准省级。后撤,改宁夏府,下设州县,归属甘肃,但又升宁夏总兵为提督,继增置满营将军府于宁夏,仍不失省级格局。
中华民国一年(1912年)01月,改府为道。因右为朔方,改为朔方道。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又改回宁夏道。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17日,民国中央政府第159次会议决议将宁夏道(即朔方道)旧属八县(即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和平远县)和宁夏护军使辖地(即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合并建为宁夏省,全省面积约274910平方千米。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01月,宁夏省政府成立,今宁夏银川市为宁夏省会,称“宁夏省城”。又将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划置磴口县。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01月,马鸿逵受蒋介石委任宁夏省主席,马鸿逵主政宁夏。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9月,划中卫县东部为中宁县,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1日,划宁夏、宁朔两县为永宁县,平罗县北增为惠农县、陶乐县,并将宁夏县改名为贺兰县。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将灵武县属之吴忠镇改为吴忠市。新的宁夏领二旗九县:阿拉善旗、阿济纳旗;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镇戎县(后改为预旺县、再改为同心县)、磴口县。增设香山、居延、紫湖三个设治局。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增设银川市。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宁夏地方政府置银川市。此后,直到解放前夕,全区共增设达13县,1市、3设治局。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
1949年12月23日成立宁夏省,沿用了宁夏原称。额济纳旗划由甘肃酒泉专区代管,并于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宁夏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23日,中共宁夏省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员会。同时,调三边军分区三大队驻防定远营。
1950年01月,成立吴忠市,5月又改为吴忠镇,10月恢复为吴忠市。
1950年05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原定西专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划归平凉专区。
1952年05月,永宁县第四、第六两区及贺兰县第四区各一部划归银川市。8月15日,为增进民族团结,改阿拉善旗首府定远营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复备案通过。
1953年11月2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区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宁夏“金、灵、吴、同”回民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吴忠市成立,与吴忠市人民政府合署办公。4月4日,宁夏省政府批准,惠农县成立两个相当于区级的回族自治区,即宝丰回族自治区和灵沙回族自治区。5月,中宁县耍义山乡(原四区六乡)划归同心县管辖。7月,宁夏“金、灵、吴、同”回民自治区筹委会改名为宁夏省河东回族自治区筹委会。
1954年4月21日,宁夏河东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下辖吴忠市、金积县、灵武县和同心县。1954年7月14日,内务部批准,银川市由6个区合并为4个区。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并入甘肃省。1954年11月3日,宁夏合并于甘肃后,原河东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不变,新设银川专区。1954年11月经内务部批准,惠农县人民政府由宝丰城迁驻黄渠桥。
1955年4月28日,甘肃省河东回族自治区更名为甘肃省吴忠回族自治州,领导金积县、灵武县、同心县,并代管盐池县。12月1日,国务院批准盐池县正式划归吴忠回族自治州管辖。
1955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改名为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议,以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辖2市、1专区、17县: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县、中宁县、同心县、灵武县、盐池县、金积县、固原县、西吉县、海原县、隆德县、泾源县。总面积约6.64万平方千米。
196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辖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辖2市、1专区、1旗、16县,市辖县级区2个。自治区面积由原6.64万平方千米增至17万多平方千米。
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
1979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将阿拉善左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7月1日起正式划回)。
宁夏回族自治区辖2地级市(银川、石嘴山)、2地区(银南、固原),16县,市辖县级区7个。
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员会”,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以“乡”名称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称。
2001年7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固原地区和固原县,设立地级固原市和原州区。
2002年10月19日,撤销银川市城区、新城区和郊区,将银川城区分别设立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和金凤区;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并入大武口区。
2002年10月25日,灵武市由吴忠市代管变更为由银川市代管;红寺堡开发区划归吴忠市管辖。
2003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设立沙坡头区;将中宁县、海原县划归入中卫市,随后撤销石嘴山市惠农县和石嘴山区,设立惠农区;撤销陶乐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徽标2008年,将海原县的徐套乡划归中宁县管辖(9月11日正式移交),将兴隆乡划归同心县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七营镇、甘城乡划归海原县管辖。
2008年7月,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原州区甘城乡划归海原县管辖的决定》,原固原市原州区甘城乡正式划归中卫市海原县管辖。[9]
2008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海原县政府驻地由海城镇迁至黑城镇。分析黑城镇地名历史和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群众、市县更名意见的基础上,自治区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确定,海原县新址驻地黑城镇更名为三河镇。【注:海原县实行一县两城,县政府仍驻海城镇】[9]
2009年10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
2009年12月15日,宁夏成为中国5个“省直管县”试点省区之一,同心县、盐池县列为吴忠市扩权强县试点县。[10]
2013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设立海兴开发区。
2016年8月19日,中卫市沙坡头区正式挂牌,标志着该区以市辖区行政建制模式独立运行。
宁夏截至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辖5个地级市,分别是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银川市解放西街361号。[11]
行政区 | 车牌代码 | 邮编 | 市辖区、县级市、县 |
---|---|---|---|
银川市 | 宁A | 750000 | 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
石嘴山市 | 宁B | 753000 | 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 |
吴忠市 | 宁C | 751100 | 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同心县、盐池县 |
固原市 | 宁D | 756000 | 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
中卫市 | 宁E | 755000 | 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 |
行政区 | 车牌代码 | 邮编 | 市辖区、县级市、县 |
---|---|---|---|
银川市 | 宁A | 750000 | 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
石嘴山市 | 宁B | 753000 | 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 |
吴忠市 | 宁C | 751100 | 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同心县、盐池县 |
固原市 | 宁D | 756000 | 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
中卫市 | 宁E | 755000 | 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 |
宁夏宁夏位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宁夏疆域轮廓南北长、东西短,呈十字形。南北相距约456千米(北起石嘴山市头道坎北2千米的黄河江心,南迄泾源县六盘山的中嘴梁),东西相距约250千米(西起中卫营盘水车站西南10公里的田涝坝,东到盐池县柳树梁北东2千米处),总面积为6.64万多平方千米。
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12]全年平均气温在5-9℃之间,引黄灌区和固原地区分别为全区高温区和低温区。
宁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干旱山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黄灌区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黄灌区年降水量203.7毫米,干旱山区年降水量317.8毫米。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这里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
宁夏的地形地貌宁夏地处中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褶皱之间。高原与山地交错带,大地构造复杂。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较大,东部起伏较缓。
南部的六盘山自南端往北延,与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断续相连,把黄土高原分隔为二。东侧和南面为陕北黄土高原与丘陵,西侧和南侧为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中部山地、山间与平原交错。卫宁北山、牛首山、罗山、青龙山等扶持山间平原,错落屹立。
北部地貌呈明显的东西分异。黄河出青铜峡后,塑造了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平原西侧,贺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东侧鄂尔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余米,前缘为一陡坎,是宁夏向东突出的灵盐台地。
宁夏按地形大体可分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洪积冲积平原和六盘山、罗山、贺兰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征,还可分为南部暖温带平原地带,中部中温带半荒漠地带和北部中温带荒漠地带。全区从南向北表现出由流水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据2004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
宁夏贺兰山宁夏有名的山地有贺兰山和六盘山。贺兰山绵亘于宁夏的西北部,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宽15~60公里。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主峰达3556米。六盘山古称陇上,位于宁夏的南部,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条近似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海拔1100~1200多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层深厚,地势平坦。
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其上黄土覆盖,厚的地方可达100多米,大致由南向北厚度渐减。六盘山主峰以南,流水切割作用显著,地势起伏较大,山高沟深。
在宁夏版图上,包含了类型多样的地貌: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谷一应俱全,使宁夏呈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观。
宁夏全区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250毫米,变幅在800~1600毫米之间,是中国水面蒸发量较大的省区之一。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493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18.3毫米,是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中国均值的1/15。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年径流深由南部六盘山区东南侧的300毫米,向北递减至引黄灌区边缘不足3毫米,相差近百倍,且70%~80%的径流集中在汛期。
宁夏水资源以硫酸盐类和氯化物为主。全区平均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面积占57%;黄河宁夏段水质矿化度500毫克/升左右,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标准。而中部干旱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利用价值较低。泾河水利资源较丰富,但其实际利用率较小。另外,有黄河流域内流区(盐池)、内陆河区(属内蒙古石羊河的中卫市甘塘)。
以煤和非金属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已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34种。宁夏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为中国平均值的163.5%。
煤炭探明储量300多亿吨,预测储量2020多亿吨,储量位居中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面积的1/3,形成贺兰山、宁东、香山和固原四个含煤区。
石油、天然气分布于灵武、盐池地区,属中小型油(气)田。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炭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粘土、磷、铸型用砂、硫铁矿、铸石原料和膨润土等,其中石膏、石灰岩、石英岩及粘土为宁夏区优势矿产。
宁夏的石膏矿藏量居中国第一,探明储量45亿吨以上,一级品占储量的一半以上。同心县贺家口子大型石膏矿床,石膏层多达20余层,总厚度为100米左右,储量达20亿吨,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石膏矿床。宁夏石油、天然气有相当储量,具备发展大型石油天然气化工的良好条件。宁夏的石英砂岩(硅石)潜在储量了很可观,已探明储量在1700万吨以上。宁夏的金属矿产较贫乏,除镁(炼镁白云岩)储量规模达中型外,铁、铜、铅、锌、金和银等矿产均属小型矿床和矿点。
宁夏是中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贫乏。且空间上、下分布不均,时间上变化大是宁夏水资源的突出特点。
宁夏水资源有黄河干流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可供宁夏利用40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量195.5万千瓦。水利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在北部引黄灌区,水能也绝大多数蕴藏于黄河干流。而中部干旱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灌溉利用价值较低。南部半干旱半湿润山区,河系较为发育,主要河流有:清水河、苦水河、葫芦河、泾河、祖厉河等。
全区地下水资源量30.5亿立方米。其中,银川平原、卫宁平原地下水资源量为24.9亿立方米,约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82%。全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23亿立方米。其中,银川平原、卫宁平原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20.2亿立方米,约占全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的88%。
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包括7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与南部山区各河流及湖泊之中,并有少量沼泽分布。人工湿地包括库塘、渠沟、水稻田、鱼池,具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集中连片等特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和泛洪平原湿地3个类型,总面积1041平方千米。黄河斜贯中北部,穿过银川平原,流程397千米,主要支流有清水河、苦水河、葫芦河等,全区年均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在黄河两岸和清水河流域形成了丰富的湿地资源。
截至2016年底,宁夏耕地面积1292087.16公顷,园地50146.31公顷,林地767849.83公顷,草地2090119.3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1483.8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0404.4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6292.03公顷。
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共有湿地维管植物52科119属202种,浮游植物8门29科67属。湿地植被包括9种类型,30个亚型,132个群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麻黄、甘草、沙冬青、沙棘、沙芦草等9种。湿地植物以温带植物为主,草本植物占优势,其中禾本科植物种数居第一位,菊科植物种数次之,豆科植物占第三位,同时还出现猪毛菜属、沙蓬属、蒺藜属的旱生植物的种群。在条件较好的地方有人工栽植的侧柏、云杉、油松、刺槐、国槐、杨树、柳树等乔灌木。
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野生动物种类既有沙晰、沙鼠等典型的荒漠动物又有各种各样的水禽并伴有野兔等草原动物。共计有脊椎动物413种及亚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7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0种。①鸟类共有283种及亚种,占自治区脊椎动物总数的68.8%。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金雕、小鸨、大鸨6种;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斑嘴鹈鹕、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大鵟、猎隼、红脚隼、红隼、灰鹤、蓑羽鹤、纵纹腹小鸮等17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有64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有16种。②鱼类共有31种,占宁夏脊椎动物总数的7.6%。③哺乳动物共有74种,占自治区脊椎动物总数的17.6%。④两栖动物共有6种,占自治区脊椎动物总数的4.6%。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8.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04%,比上年末提高1.08个百分点。全年全区出生人口8.4万人,出生率为11.62‰;死亡人口4.4万人,死亡率为6.09‰;自然增长率为5.53‰。[3]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宁夏常住人口7202654(人)[13]。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
党委书记:梁言顺[6]
党委副书记:陈雍、咸辉[14]、张雨浦[15]
秘书长:陈少波[16]
主席:张雨浦[7]
副主席:陈春平、买彦州、吴秀章、王立、刘军、冼国义、马宗保[17]
秘书长:马金元[18]
主任:梁言顺[19]
副主任:白尚成、董玲、杨培君、杨玉经、沈凡、沈左权
秘书长:王文宇[17]
政协主席:陈雍[20]
政协副主席:王和山、洪洋、刘可为、马秀珍、郑震、许宁、马文娟、陆军[20]
秘书长:曹志斌[20]
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522.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4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021.55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136.28亿元,增长7.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549元,比上年增长6.1 %。
2021年,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27万人,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全年全区农民工总量为99.5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增长1.4%。其中,外出农民工76.3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下降0.8%;本地农民工23.2万人,增加2.0万人,增长9.4%。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9.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0.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6.5%。
2021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5]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分别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4.5个和4.7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85.2亿千瓦时,增长37.7%。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全区网上零售额[7]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3.5亿元,增长30.4%。[3]
2021年,全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033.93万亩,比上年增加15.18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0.56万亩,减少38.8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76.26万亩,减少14.9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551.13万亩,增加67.04万亩;薯类种植面积149.98万亩,增加7.3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0.88万亩,减少8.6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7.66万亩,减少5.12万亩。瓜果种植面积84.37万亩,减少11.24万亩。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56.06万亩,减少0.98万亩。
2021年,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368.44万吨,比上年减产12.06万吨,下降3.2%,实现十八连丰。其中,夏粮产量19.73万吨,下降32.1%;秋粮产量348.70万吨,下降0.8%。全年全区小麦产量18.95万吨,下降31.8%;水稻产量41.00万吨,下降17.0%;玉米产量263.39万吨,增长5.8%;马铃薯产量(折粮)36.19万吨,下降12.9%。
2021年,全年全区蔬菜产量532.94万吨,比上年下降5.9%;红枣产量7.70万吨,下降6.2%;枸杞产量8.60万吨,下降12.2%;油料产量4.81万吨,下降27.7%。全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5.0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9.1万吨,增长13.9%;牛肉产量11.8万吨,增长3.4%;羊肉产量11.5万吨,增长3.4%;禽肉产量2.6万吨,下降11.1%。禽蛋产量12.9万吨,下降7.1%。牛奶产量280.5万吨,增长30.3%。水产品产量16.60万吨,增长2.7%。年末全区生猪存栏85.5万头,下降5.0%;肉牛存栏137.6万头,增长14.0%;奶牛存栏70.2万头,增长22.3%;羊存栏677.1万只,增长13.6%;活家禽存栏1231.0万只,增长4.2%。全年生猪出栏112.5万头,增长14.1%;肉牛出栏72.3万头,增长0.4%;羊出栏645.5万只,增长3.3%;活家禽出栏1224.7万只,下降11.7%。[3]
2021年,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1677.83亿元,比上年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8%,重工业增长7.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5%;股份制企业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7%;非公有工业增长9.4%,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0.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1.5%,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8%。
2021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15.1%、电力行业增长13.5%、化工行业增长0.6%、冶金行业增长5.3%、有色行业增长2.0%、轻纺行业增长11.9%、机械行业增长3.2%、建材行业下降4.8%、医药行业增长26.5%、其他行业增长18.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
2021年,年末全区发电装机容量6214.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333.0万千瓦,增长0.2%;水电装机容量42.6万千瓦,与上年持平;风电装机容量1454.8万千瓦,增长5.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384.0万千瓦,增长15.6%。
2021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4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06.0亿元,增长1.2倍;股份制企业344.0亿元,增长1.4倍;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7.6亿元,增长62.3%。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68.5 亿元,同比扭亏增盈70.0亿元;制造业利润389.4亿元,增长1.5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4.7亿元,下降92.1%。
2021年,全区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68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89.74万平方米,下降5.6%;房屋竣工面积839.93万平方米,增长11.0%;竣工产值387.11亿元,增长20.9%。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38.83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8.3%。[3]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4.02亿元,增长12.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4.50亿元,增长10.8%;金融业增加值331.41亿元,增长1.3%;房地产业增加值191.96亿元,增长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58.61亿元,增长1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67.53亿元,增长2.2%。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在全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7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2%。
202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5.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工业投资下降1.5%,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43.8%。基础设施投资[10]下降2.8%,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6.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增长3.2%,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57.4%。
2021年,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66.9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住宅投资344.24亿元,增长11.6%;办公楼投资1.96亿元,下降52.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5.12亿元,下降10.9%。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81.49亿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3.63亿元,增长0.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168.41亿元,增长2.8%;餐饮收入额166.71亿元,增长1.4%。
2021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0.3%,饮料类增长12.3%,烟酒类增长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4.7%,化妆品类下降1.9%,金银珠宝类增长1.6%,日用品类下降1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5%,中西药品类增长0.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7.8%,通讯器材类下降1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1%,汽车类下降0.8%。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214.04亿元,比上年增长73.4%。其中,出口174.81亿元,增长101.7%;进口39.23亿元,增长6.8%。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35.58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7.00亿元,增长71.5 %。其中,出口62.96亿元,增长79.8%;进口4.04亿元,下降0.1%。
2021年,全年全区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9个,实际使用外资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0.9亿美元,增长12.5%。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9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0.01亿元,增长9.7%。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00.74亿元,增长14.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5.4%。
2021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48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6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46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84亿元。
2021年,年末全区上市公司16家,总股本213.87亿股,总市值2126.0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6%。其中,流通市值1130.71亿元,增长56.3%。全年证券交易额14053.09亿元,增长10.3%。年末全区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14]挂牌公司41家,比上年末下降14.6%。
2021年,年末全区省级营业性保险分公司24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财产险收入65.35亿元,下降3.7%;寿险收入100.80亿元,增长4.3%;健康险收入38.04亿元,下降4.8%;意外伤害险收入6.95亿元,增长10.8%。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73.04亿元,增长10.5%。其中,财产险赔款45.82亿元,增长19.4%;寿险业务给付13.79亿元,下降20.9%;健康险给付11.20亿元,增长29.2%;意外伤害险赔款2.24亿元,增长34.7%。[3]
宁夏的银川南关清真寺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全区现有清真寺3300多处,阿訇4000多人,满拉6000多人,伊斯兰教协会13个。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寺观教堂200处,各类宗教职业人员5000余人。
据史书记载,明代就有规模宏大的清真寺,现存较著名的清真大寺有银川南关清真寺(原寺始建于1915年)、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始建于1524年)、同心清真大寺(始建于1573年,后曾三次重修)。宁夏自魏晋始就有佛寺。唐朝时宁夏灵武一带已有不少寺院和僧道。西夏时,曾把佛教定为国教,西夏皇帝多次向宋朝献良马,乞赐佛经。公元1055年,西夏毅宗发数万人建承天寺塔(今银川西塔),藏《大藏经》,并到处修建寺庙。清康熙年间,宁夏境内出现过十八位著名的和尚。
宁夏的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也较早。解放时,有天主教堂12座,神父12人(外籍6人,中国籍6人),修女17人,教徒约2000人左右。基督教于1879年传入宁夏,平罗、银川、石嘴山、中卫、中宁等地仍有少数基督教徒。
宁夏风俗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可分为大净和小净。“沐”即小净,“浴”即大净。小净的洗法有若干程序:洗两手至腕部;洗两遍;漱口;呛鼻;洗脸;洗两手至两肘;抹头、抹耳、抹额;洗脚至两踝骨。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禁吃污秽食物,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要求,表现在饮食卫生上。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养成了禁食的习惯。回族还有禁酒的要求,认为酒是事端的祸首。回族注重用水和饮水的清洁。讲清洁要身心并重,身体与环境的清洁是基本层次,内在心灵的清洁是高层次的。
开斋节,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整个白天,不吃不唱,称为封斋。经过一个月的斋戒,在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庆祝一个月斋戒期的结束,故名开斋节。开斋节是回教的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
圣纪节,阿拉伯语称“冒路德节”,在每年六月八日进行。相传这天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亦称“圣忌”。为缅怀其功德,举行纪念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其生平事迹。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訇讲经,然后游玩一天,有的还宰杀牛羊,设宴聚餐。
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忠孝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这天上午10点左右,回民个个头戴小白帽,衣冠整齐,兴致勃勃拥进清真寺进行会礼叩拜。会礼结束后,在条件好的地方,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所宰之肉要分三份,一份自己食,一份送亲友邻居和招待来客之用,一份济贫施舍。典礼完毕后,众人开始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花稞稞等互相庆贺。[21]
北疆天歌《北疆天歌》是大型实景马战史诗剧在宁夏著名旅游景点水洞沟激情上演,该剧以12-13世纪为历史背景;以中国唯一的军事遗址:长城、大峡谷、藏兵洞、红山堡这个堪称天险的军事屏障为实景;以来自蒙古国的专业骑队演员以及精挑细选100多匹骏马、骆驼、牦牛和数辆仿真战车为演出阵容;以战争与和平、民族兴衰为主线,演绎了发生在长城内古丝路驿站也是古边塞战场——水洞沟地区的一次货物运输和中途遭受抢劫,最后被骑兵营救的故事;同时再现了长城外成吉思汗成长过程以及和好友札木合之间感人肺腑的家国情仇并最终统一蒙古成为草原大汗的曲折故事。它是由中国著名导演历时2年打造的一场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邮票1978年10月25日中国发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邮票[22]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邮票2008年9月23日中国发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三枚[23]
宁夏最有名的地方特产,首推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二毛皮等种,因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白,所以又称“四宝”。
枸杞:宁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驰名中外。其不仅含铁、磷、钙,且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常服能润肺清肝、滋肾、祛风、明目、强筋骨。
甘草:又名甜草,在中药界有“十(个中药)方(中)九(个要用甘)草”之说。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补脾、益气等功能。
贺兰石:产于贺兰山,质地细密、刚柔相宜、紫绿相间。用其雕刻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不干不臭、护毫等特点,雅趣天成。
滩羊裘皮:宁夏特产毛皮,以产自银川平原黄河两岸水草丰美的滩地而得名。俗称“二毛皮”,毛长2寸,毛穗洁白,质地细润,轻柔暖和,古有“千金裘”之称。
宁夏美食以西北面食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为农业发达,蔬菜水果较甘肃地区丰富,而黄河等河流分布于区内各地,所以鲜活的河鱼值得品尝。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类,各个县城都有大型的市场内现杀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肴不能不尝。回族传统不近烟酒,所以较为传统的清真餐馆不供应酒类饮品。但西北人饮酒者居多,当地盛产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纯正,不过千万节制。
烩羊杂碎: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内脏、头蹄肉,经仔细冲洗后,入开水锅煮熟后捞出,切成丝。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烩羊杂碎。那红色的便是辣椒油,绿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鲜汤,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
清蒸羊羔肉清蒸羊羔肉:宁夏羊羔肉细嫩鲜美,没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选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长方形条,用清凉水洗净,摆在碗内,放上生姜、大葱、大蒜;再放上几粒生花椒,上笼蒸30分钟左右;然后扣至汤盘内上桌,配以醋、蒜汁、盐等调料佐食。
香酥鸡:银川地方风味小吃,特点是香酥脆嫩。制法:先把煮熟的母鸡去骨不去皮,将鸡肉撕成长条形,拌以盐、香油、味精,另用3个蛋清,加淀粉、白面各半,搅匀;将泡沫糊的一半倒入抹有清油的平盘中,然后投入鸡肉条,用剩余的一半泡沫糊将鸡肉条包起。包好的鸡肉条放进7成热的油锅中炸至白黄色捞出,切2刀3条,再横切、码盘,蘸椒盐食用。
盖碗茶:当地人叫做团子,西北人多饮盖碗茶,即便甘南藏区的茶馆里也供应的是盖碗茶,讲究使用三炮台的碗。最主要的当然是茶叶和冰糖两样,其他的配料有枸杞子、沙枣、红枣、核桃仁、葡萄干、桂圆、话梅等滋补佳品,称之为八宝茶。沏茶的水要沸腾的水,称之为“牡丹花水”。甘肃的临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产的团子茶最为正宗,如果没有尝尝这道特色是个遗憾。商店八宝茶售价10袋装10元,茶馆和餐馆2元/碗,水免费,而真正的好茶两三道以后味道更好。
2021年,全年全区货物运输总量4.69亿吨,比上年增长9.5%;货物运输周转量812.54亿吨公里,增长16.3%。全年全区旅客运输总量0.38亿人,下降0.8%;旅客运输周转量105.40亿人公里,增长5.7%。
2021年,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94.4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68.09万辆,增长8.0%。民用轿车保有量86.49万辆,增长6.7%。其中,私人轿车82.83万辆,增长6.8%。[3]
航空:已建成的有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位于银川市东南(黄河东岸),从这里有民航班机可直达北京、香港、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沈阳、天津、昆明、重庆、武汉、烟台、成都、西安、太原、乌鲁木齐、武汉、济南、杭州、郑州、青岛、长沙、敦煌等城市。中卫香山机场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固原六盘山机场也已于2010年6月通航。
铁路:包兰铁路穿越本区,纵贯银川市区南北,东接华北重镇包头,与京包铁路相连;西接西北古城兰州,和兰新、兰青、陇海三条铁路衔接。宝中铁路北起中卫,南至陕西宝鸡,横跨陕甘宁三省区。干武线自中卫干塘至甘肃武威。太中银铁路已建成通车。
公路:宁夏境内有6条国道,以银川汽车南站和银川旅游汽车站(北站)为中心有几十条长途汽车线路,可通达全区各市县所在地和京、陕、甘、蒙、浙、闽等地。固原、吴忠、石嘴山汽车站还有三十余条中途线路通向区内外各地,各县汽车站均有开往乡村的短途车。[24]
高铁:吴卫城际铁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条城际铁路项目——吴忠至中卫铁路于宁夏吴忠市日前正式开工[25]
2021年,全年全区登记自治区级科技成果399项,比上年增长71.2%。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4项,应用技术成果324项,软科学成果21项。全年申请专利量12924件,增长39.4%。其中,发明专利3049件,增长20.8%。专利授权量7709件,增长38.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03件,增长17.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12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16亿元。
2021年,年末全区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0个(含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404个;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含分中心)12个,自治区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8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6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50个。[3]
2021年,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学校3442所(含小学教学点484所),教职工120607人。全年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0.2%,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8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8.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 100 % 。
行政区 | 名单 |
---|---|
银川 | 宁夏大学(211)、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银川能源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
石嘴山 | 宁夏理工学院 |
吴忠 |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固原 | 宁夏师范学院 |
中卫 | 宁夏大学中卫校区 |
类别 | 校数(所) | 招生数(人) | 在校学生数(人) | 毕业学生数(人) |
普通高等学校 | 19 | 39422 | 126392 | 33133 |
#研究生 | 3 | 2278 | 5341 | 1570 |
成人高等学校 | 1 | 11233 | 26398 | 10158 |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 28 | 25067 | 74742 | 24660 |
普通中学 | 310 | 145751 | 428017 | 142484 |
#高 中(含完全中学) | 63 | 49189 | 148837 | 53632 |
初 中(含完全中学) | 247 | 97652 | 279180 | 88852 |
普通小学 | 1353 | 96628 | 581350 | 99430 |
幼儿园 | 1130 | 114298 | 230515 | 97294 |
特殊教育学校 | 13 | 1009 | 5319 | 555 |
行政区 | 名单 |
---|---|
银川 | 宁夏大学(211)、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银川能源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
石嘴山 | 宁夏理工学院 |
吴忠 |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固原 | 宁夏师范学院 |
中卫 | 宁夏大学中卫校区 |
类别 | 校数(所) | 招生数(人) | 在校学生数(人) | 毕业学生数(人) |
普通高等学校 | 19 | 39422 | 126392 | 33133 |
#研究生 | 3 | 2278 | 5341 | 1570 |
成人高等学校 | 1 | 11233 | 26398 | 10158 |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 28 | 25067 | 74742 | 24660 |
普通中学 | 310 | 145751 | 428017 | 142484 |
#高 中(含完全中学) | 63 | 49189 | 148837 | 53632 |
初 中(含完全中学) | 247 | 97652 | 279180 | 88852 |
普通小学 | 1353 | 96628 | 581350 | 99430 |
幼儿园 | 1130 | 114298 | 230515 | 97294 |
特殊教育学校 | 13 | 1009 | 5319 | 555 |
2021年,年末全区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4个,博物馆75个。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27个,文化馆27个。预计[15]有线电视在册用户数137.86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在册用户131.31万户。年末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8%。全区出版各类报纸14种,出版期刊37种,出版图书2383种。2020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03.26亿元,比2019年增长1.6%(未扣除价格因素);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1%,比2019年降低0.1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全区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共取得金牌5枚、银牌8枚、铜牌16枚。全年有83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268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55人获得国家一级裁判员等级称号。[3]
2021年,全年全区水资源总量9.34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274毫米,比上年下降11.7%。总用水量68.09亿立方米,下降3.0%。其中,生活用水3.67亿立方米,下降0.9%;工业用水4.24亿立方米,增长1.2%;农业用水56.86亿立方米,下降3.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7]161.4立方米,下降9.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0.1立方米,下降6.2%。
2021年,全年全区完成营造林面积104958公顷,其中人工营造林面积49584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0285公顷。年末全区自然保护区1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个。
2021年,全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至出境断面水质均为Ⅱ类优水质,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为80.0%。5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306天,比例为83.8%,细微颗粒(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下降4.6%。全区五地市城市区域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52.0分贝,比上年下降1.5分贝,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总体水平评价为较好。
2021年,全年全区累计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71起,比上年下降12.8%,死亡166人,下降1.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7人,下降14.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016,下降11.4%。煤矿生产安全死亡事故7起,死亡7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81。[3]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53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31个,儿童收养救助服务机构10个。社会服务床位27353张(不包括社区床位数),其中养老机构床位25392张(不包括社区日间照料床位5185张、社区全托服务床位1945张),儿童福利和救助机构床位970张。年末全区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308个(不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社区服务中心44个,社区服务站2155个。
2021年,全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74.39万件;包裹业务5.50万件;快递业务量9962.97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5.41亿元。全年全区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104.00亿元,增长30.9%。年末全区电话用户总数914.10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866.12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7.13万户,比上年增加33.4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750.80万户,比上年增加38.09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49178.00万GB,增长28.9%。[3]
2021年,全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4元,比上年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91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7元,增长10.4%。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24元,比上年增长14.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86元,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36元,增长15.5%。全区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2%,其中城镇为26.4%,农村为29.1%。
2021年,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2.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0.74万人,减少7.9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3.41万人,增加4.6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9.59万人,增加6.6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03.82万人,减少1.9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9.07万人,增加6.3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3.79万人,增加11.2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1.5万人,增加6.13万人。
2021年,全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623.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其中,国内游客3622.51万人次,增长5.7%。国内旅游收入286.38亿元,增长44.1%。实现旅游总收入286.65亿元,增长44.0%。[3]
水洞沟
水洞沟水洞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19公里,南距灵武市30公里,距河东机场11公里,地处银川河东旅游带的核心部位,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柽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
六盘山风景区
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南部,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文化古迹较多,自然资源丰富。保护区内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区60余个景点。保护区中部有固原古城、战国秦长城、安西王府遗址等。北部有须弥山石窟为中心的丹霞地貌风景。
火石寨
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宁夏西吉县城以北15公里,属六盘山西部余脉。火石寨,是镶嵌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大西北垄断性旅游资源丹霞地貌著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回族风情相互交织构景如同仙境一般。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是宁夏十佳诚信旅游景区之一、文明景区、西北风情自驾车旅游基地。成为宁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景区。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国家AAAA景区,位于银川市西夏区,是中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
中卫沙坡头
中卫沙坡头中卫沙坡头是国家首批AAAAA景区,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腾格里沙漠腹地,是一处富有浓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游区。
中卫金沙岛
宁夏中卫金沙岛休闲度假区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与腾格里湖交相辉映,距市区17公里,距中国首批5A级景区沙坡头20公里,距中卫香山机场7公里,总占地面积4284亩,是沙坡头旅游有限公司投资近1亿多元,精心打造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西北首家高端休闲度假别墅区.
金沙岛沙中有绿、绿中有水、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相通、路相连、树成林、鸟成群的自然生态景区,中卫市金沙岛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集沙漠、湿地、湖泊、长城等景观于一体,融入边塞文化、大漠文化、军屯文化的旅游度假景区[26].
平罗沙湖
平罗沙湖
平罗沙湖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国家首批AAAAA景区,距银川市区56公里。
中卫高庙
中卫高庙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时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5月-10月,是最佳旅游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