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260亩。辖区内地势呈北高南低,北半部以丘陵为主、南半部为丘陵、山区。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3.76亿元,人均纯收入3124元。
放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镇,始建于春秋时期,系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林放的故里,境内文物众多,阁老山元代摩崖刻像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处元代刻像,洙水下游东石井村名胜“小三峡”(当地人称“鲁境崖”),水深流急,两岸石壁如刀削斧劈,景色秀丽,相传为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处,“小三峡”以西“春秋古道”为齐鲁两国的交通要道,明代修建的东街清真寺,为泰安地区最古老、保留原貌最完整的清真寺。
放城地处交通要道,省道新枣公路贯穿全镇南北,北距京沪高速公路新汶出口仅15公里,南距327国道、兖石铁路仅10公里,“十一五”期间将建成的新平铁路穿镇而过,镇内所有村、所有产业区的道路全部硬化,四通八达。放城镇属淮河流域,境内洙水从北向南贯穿全镇,是泗河的主要支流,境内拥有大小水库塘坝68个,水资源充足。
境内物产资源丰富。盛产“绿色食品”,马家寨子香椿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享有“皇室贡品”的美誉,被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封为天下香椿之冠,是农业部命名的绿色食品;放城秋红蜜桃是山东名优特产,桃中精品;放城梅鹿山小米,曾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为贡米,新泰市石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梅鹿山牌小米被中国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放城是新泰优质半蔓大花生生产基地,个大粒饱,味美可口,为传统出口产品。新植茶园20余亩,生产茶品质优良。
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石榴子石、石灰石、粘土等矿产资源。放城镇下辖村:东石井村、中原村、东街村、阚家庄村、菅家峪村、西石井村、马家寨村、河北村、郗家峪村、太平村、上庄村、邱子峪村、放城三村、上峪村、放城一村、丁家庄村、三小庄村、下峪村、南涝坡村、东店子村、东埠村、西店子村、放城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