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村镇位于新泰市西南部,全镇总面积89.19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51090人(2017),其中回族人口1.2万人。承纳泰山之灵气,历受儒家之熏陶,禹村镇民风纯朴,社会稳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大禹路经此地而得名,是仁人志士投资创业、兴旺发达的一块沃土。
山东省泰安市禹村镇 邮政编码(邮编)271213。其中最著名的水库有田村水库,韩山水库,目前韩山度假旅游区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中。田村水库作为本镇第一大水库,禹村镇将积极利用天然优美环境,构建完美世外桃源,未来进行山地风车发电实验,水利发电实验,以及积极做好招商引资,构建田村经济区,欢迎参观考察。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禹村镇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东岳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沿海开放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距京沪、京福,均不足20公里,省道蒙馆路从辖区穿过,磁莱铁路贯穿全境,并拥有年吞吐能力1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一处,1小时可到达泰安,2小时可到达济南国际机场,7小时可到达北京、上海。镇内交通较为方便,现有垤路、山东 南峪、南泉头等到新泰的公交车,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禹村镇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东、西、南属山区丘陵地带,中部为河凹平原,水浇条件好,土地肥沃。全镇主要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及各种优质干鲜果品,优质桑园面积4000亩。禹村镇花生、香椿等农产品都以其独特的品质久负盛名。畜牧业发达,有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和利木赞牛等一批特优畜禽良种,有各类规模养殖场70个,畜牧小区40个,年畜牧生产总值1.5亿元以上。其中禹村银燕奶牛场是新泰市最大的奶牛场之一,现存栏奶牛300多头。在他的带动下,建成规模奶牛场2处,挤奶站1处,发展奶牛1000多头,奶牛业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镇内煤炭、石灰石、铁砂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了以煤为主,具有铸造、纺织、轻工、建材等企业体系。镇办两处煤矿稳步发展,年产优质煤30多万吨。地下资源十分充足,地表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全镇现有各类学校11所,每年可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000余人,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同时,镇内闲置土地、厂房较多。新矿集团禹村煤矿破产后,留下闲置土地1000多亩,高标准厂房10000多平方米,另外禹村镇部分老企业大面积厂房厂地也在闲置中。在当前政策下, 这些闲置土地、厂房均已成为禹村镇“大招商、大发展”的一大优势。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57441 |
男 | 29341 |
女 | 28100 |
家庭户户数 | 1537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52852 |
家庭户男 | 26282 |
家庭户女 | 26570 |
0-14岁(总) | 12402 |
0-14岁男 | 6331 |
0-14岁女 | 6071 |
15-64岁(总) | 40980 |
15-64岁男 | 21174 |
15-64岁女 | 19806 |
65岁及以上(总) | 4059 |
65岁及以上男 | 1836 |
65岁及以上女 | 2223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56422 |
总人口 | 57441 |
男 | 29341 |
女 | 28100 |
家庭户户数 | 1537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52852 |
家庭户男 | 26282 |
家庭户女 | 26570 |
0-14岁(总) | 12402 |
0-14岁男 | 6331 |
0-14岁女 | 6071 |
15-64岁(总) | 40980 |
15-64岁男 | 21174 |
15-64岁女 | 19806 |
65岁及以上(总) | 4059 |
65岁及以上男 | 1836 |
65岁及以上女 | 2223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56422 |
后寨村 | 大寨村 | 西寨村 | 西沈村 |
东沈村 | 汤禹村 | 赵禹村 | 东杜村 |
中杜村 | 西杜村 | 朱家沟村 | 卢家沟村 |
安家庄村 | 伍埠村 | 韩山村 | 西白家沟村 |
东白家沟村 | 琵琶庵村 | 李家庄村 | 宋家庄村 |
车阳庄村 | 大路山村 | 朱家庄村 | 南峪村 |
北峪村 | 南泉头村 | 北泉头村 | 田村村 |
南清泥沟村 | 北清泥沟村 | 徐家岭村 | 王峪村 |
程家峪村 | 大山东村 | 西山东村 | 垤路村 |
后寨村 | 大寨村 | 西寨村 | 西沈村 |
东沈村 | 汤禹村 | 赵禹村 | 东杜村 |
中杜村 | 西杜村 | 朱家沟村 | 卢家沟村 |
安家庄村 | 伍埠村 | 韩山村 | 西白家沟村 |
东白家沟村 | 琵琶庵村 | 李家庄村 | 宋家庄村 |
车阳庄村 | 大路山村 | 朱家庄村 | 南峪村 |
北峪村 | 南泉头村 | 北泉头村 | 田村村 |
南清泥沟村 | 北清泥沟村 | 徐家岭村 | 王峪村 |
程家峪村 | 大山东村 | 西山东村 | 垤路村 |
汪宝泉(1923~1952)山东省新泰市楼德朱家庄人,抗美援朝一等功臣 。1946年6月入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一等功,时任志愿军排长,1952年3月壮烈牺牲。
李仲文(1923~1948)大山东村人,1946年参加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任8纵队司令部机要参谋,随王建安司令转战南北,1948年在孟良崮战役中英勇牺牲。
禹村镇属山区丘陵乡镇,地形南陡北缓,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为河凹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灰石资源,通讯便捷,电力充沛,基础设施完善。承纳泰山之灵气,历受儒家之熏陶,全镇风正气顺心齐,天时地利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禹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中心建有大禹广场一处,有大禹塑像,高大宏伟,气势非凡。镇内有著名的老寨山、九龙山、岐山等大小山头40余座,其中海拔250米以上的8个,老寨山最高,海拔473.7米,风光秀丽,奇峰迭出,山上建有“老寨山战役”纪念碑,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待开发溶洞两个,中小型水库30余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建设度假村,城市周边农家游的理想场所。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禹村镇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东岳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沿海开放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距京沪、京福,均不足20公里,省道蒙馆路从辖区穿过,磁莱铁路贯穿全境,并拥有年吞吐能力1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一处,1小时可到达泰安,2小时可到达济南国际机场,7小时可到达北京、上海。
禹村镇自然资源丰富,镇内土壤以棕壤性土和中层土壤土为主。总土地面积5292.47公顷,其中山区丘陵占2/3,耕地面积3541公顷。地表水年径流量1560平方米,地下水可采量4500万立方米。全镇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及大小塘坝80多个,总储水量950万立方米。境内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探明地质储量共约750万吨,可采储量550万吨,煤质好,分布集中,现有新泰市办煤矿两处。此外还有丰富的石灰石、长石、陶瓷土等矿产资源。 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禹村镇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东、西、南属山区丘陵地带,中部为河凹平原,水浇条件好,土地肥沃。全镇主要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及各种优质干鲜果品,优质桑园面积4000亩。禹村镇花生、香椿等农产品都以其独特的品质久负盛名。畜牧业发达,有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和利木赞牛等一批特优畜禽良种,有各类规模养殖场70个,畜牧小区40个,年畜牧生产总值1.5亿元以上。其中禹村银燕奶牛场是新泰市最大的奶牛场之一,现存栏奶牛300多头。在他的带动下,建成规模奶牛场2处,挤奶站1处,发展奶牛1000多头,奶牛业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镇内煤炭、石灰石、铁砂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了以煤为主,具有铸造、纺织、轻工、建材等企业体系。镇办两处煤矿稳步发展,年产优质煤30多万吨。地下资源十分充足,地表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全镇现有各类学校11所,每年可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000余人,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同时,镇内闲置土地、厂房较多。新矿集团禹村煤矿破产后,留下闲置土地1000多亩,高标准厂房10000多平方米,另外禹村镇部分老企业大面积厂房厂地也在闲置中。在当前政策下,这些闲置土地、厂房均已成为禹村镇“大招商、大发展”的一大优势。
禹村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功能不断完善。聘请山东省城镇规划设计院,编制通过了镇区总体规划图,先后对兴禹街、小新街、同心街、新禹路、车站路等进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规划建设面积14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楼14万平方米。沿街兴建了各具特色的商业楼,建成占地3600平方米的大禹绿地广场。自2003年开始实施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共投资1400余万元,完成里程68.5公里。“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为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投资560万元、48万元、90万元完成了新禹路、同心街和齐心路的建设,方便了群众出行,使镇区形成了“两纵三横”格局,初步搭起禹村发展框架。2008年初,镇党委政府又积极筹措资金,启动了新禹路和府前街的绿化、美化工程,该工程完成后,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为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镇党委政府密切与新矿集团合作,加快了禹村社区的改造步伐,这项投资数额巨大的工程将惠及禹村几代人,极大推动禹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禹村镇禹村镇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镇主要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及各种优质干鲜果品,韩山大红石榴、泉头香椿等农产品都以其独特的品质久负盛名。林业资源丰富,现有优质用材林2万多亩。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抓好管理和服务,形成了以桑蚕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先后发展优质桑园3000多亩被泰安市政府评为2007年度蚕茧生产先进单位;畜牧业发达,有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和利木赞牛等一批特优畜禽良种,年畜牧生产总值1.5亿元以上。银燕奶牛场是新泰市最大的私营奶牛场,现存栏奶牛400多头,截至2007年底,全镇肉牛饲养达到6000余头,年总存栏量3.5万只,规模饲养场50个,规模饲养小区11个,并拥有泰安市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场—沈东畜牧交易市场。该市场年交易牛5万头、羊20万只、牛皮5万张、羊皮30万张,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成为鲁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畜牧集散交易地,为民族经济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禹村镇禹村镇内煤炭、石灰石、页岩、硅酸盐等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了以煤为主,具有制造、纺织、轻工、新型建材等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镇内有楼德煤矿、九龙山煤矿2处市属煤矿,年产优质煤30多万吨,使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利用。禹村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山多、石灰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南部山区,扶植一批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石料,炼制石灰,生产水泥,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镇新建、续建招商项目14个,其中重点项目9个,新宇机械制造、新宇塑编等一批规模项目建成并投产,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禹村镇禹村镇党委政府按照中央“20”字要求和市委市府“五好、五新”的标准,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禹村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立足本地实际,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确立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9个,卢家沟、沈北等7个村庄完成了总体规划,卢家沟村被新泰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农村“水电路医学”等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完成13个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2万多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基本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确定了卢家沟等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完成定点卫生所20个,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被泰安市评为教育强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群众婚育观念明显转变,晚婚晚育率达到87%,出生人口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农村困难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得到及时救助,新建镇敬老院即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