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属性 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马维敏、院长:田振林
创办时间 1952年
简称 宁夏民族学院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前身为宁夏省民族公学,1952年9月建校;

1956年9月迁入吴忠并更名为吴忠师范学校;

2001年2月,原吴忠师范学校、吴忠职工中专和吴忠市职业教育中心合并成立吴忠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更名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1月,在宁夏率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等次。

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景学院现设“五系两部”,即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艺术系、外语系、教育系、远程和成人教育部与中等职业教育部。

现已开设了商贸旅游英语、应用阿拉伯语、电子信息技术、艺术设计、学前教育、英语教育等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专业13个;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计算机教育等初中起点5年制专科专业13个;酒店管理、机电一体化、汽车驾驶与维修、应用美术及平面设计、商务应用阿语等3年制中职专业12个,并对开设的22个专业进行改造、调整和优化。另设成人业余函授专科专业16个,和部分高校联合办学专升本专业8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07月,学校有教职工755人,其中高级职称312人,博士研究生9人,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228人,海外留学人员26人。依托国家和自治区级教学名师、“313"人才等培养项目,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1名、全国“五ー”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3名,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名,自治区“313人才2名、自治区“塞上名师”1名、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1名、自治区师德标兵1名,宁夏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6名,入选自治区青年骨干拔尖人才项目4人,哲学社科托举人才3人,科技托举人才5人。[2]

教学成果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景学院先后被教育部、自治区、吴忠市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职业院校学生暨教师技能竞赛技能人才培养奖”、“自治区教育系统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吴忠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吴忠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乘着自治区建设“黄河金岸”和打造“黄河善谷”的东风,强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民族和慈善品牌的较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合作交流

学院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校内与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范氏自动化设备控制有限公司,校外与宁夏大河机床厂、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50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建校60年以来,已为吴忠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了3172O名技能型人才,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3.7%以上;培养了5738名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同时,运用14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资质,培训各类社会人员32375人,完成技能鉴定13886人。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学院先后被授予“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教育系统民主管理示范学校”等11项自治区级荣誉称号,得到“吴忠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吴忠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10余项市级表彰。2003年经评估确认为宁夏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2005年,在全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全区第一名的佳绩;在全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得第六名,名列高职院校第二。2006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科研平台

附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第一个阿语商贸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考点、宁夏阿语翻译人才培训培养基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宁夏)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城乡特困家庭援助就业培训基地、吴忠市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吴忠市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等各类培训基地16个。

学术资源

学院拥有计算机共616台,建成有589台微机的网络中心一个、多功能室和语音室19个、实验实训室4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336万元。图书馆藏书达1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万册)。同时建有电教演播室、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马维敏
党委副书记、院长 田振林
党委副书记 雍学华
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力、高建国、李奇志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锋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