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田乡

肖田乡

人口 0.8万(2013年)
中文名 肖田乡(吴村)
地理位置 赣南
方言 赣语
行政区类别 乡镇
著名景点 贞节牌坊、赖氏祠堂、大龙山古寺
知名人物 李海斌
电话区号 0797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解放前隶属洛口区,解放后成立肖田乡政府属洛口区政府,1951年为属第十区(吴村),1952年春成立互助组,1953年冬成立高级社,均属第十区管辖。1955年8月,肖田与带源、朗际、柏树合并为乡,属洛口区。1958年起,改为大队,属吴村公社,1968年公社自吴村迁驻肖田,成立肖田公社。1984年间,公社进行建乡换届选举工作,在6月18、19日召开了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将肖田公社改称为肖田乡人民政府至今。

自然环境

1、地形:肖田河自北向南流往洛口,沿河两岸崇山峻岭,全乡南部属丘陵地,东西北部山地,海拔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面的大龙山,其海拔1252米,朗际王陂章主峰高达1266.8米。

2、气候:气候偏冷,常年气温15℃,最低气温为摄氏零度以下,最高气温为39℃,全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3-6月份雨量为全年的50-55%,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

经济

肖田是宁都的林业大乡,工业年总产值12.6万元,乡内林木经济较为发达。境内主要林种为松、杉、竹,还有少量银杏、红豆杉、海南罗汉松等国家珍稀树种。境内林业特产主要有松脂、竹笋、香菇、红菇、箬叶,这些特色产业成为肖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竹笋、红菇、香菇等肖田所特有的绿色天然产品越来越受到客商喜睐,其产品已打入海内外市场,肖田因此而声名远播。

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一般是一季稻,年产水稻704万公斤,平均亩产450公斤,是县内人均产粮最多的乡镇,其他农作物有红薯,其年产值约44万斤。2005年,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农民发展种植各种优质产业,全乡推广种植优质稻达3000亩,加工红薯2000亩。经济作物以食用菌开发和中药材种植为主。

基础设施

墟镇建设

乡政府投资46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4600平方米,拥有70个固定摊位的农贸市场,活跃了边际贸易。乡政府投资80万元,于2002年完成了乡墟镇自来水工程并交付使用。

交通建

设自1998年至2003年,相继完成了以墟镇为中心南北走向3公里水泥路、肖田至吴村、吴村至洛口员布的水泥路建设工程,通向县城的公路皆为水泥路,要3个多小时的行程,现在只要1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肖田,打通了制约肖田发展的交通瓶颈。全乡8个村委会皆通了公路。

通讯建设

乡内开通了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在2005年春,县电信局在朗源横石村设立了无线波载电话信号基站一座,全乡各个自然村可开通电话,结束了全乡不通电话的历史;肖田墟设立了移动通讯基站一个,吴村也设立了移动信号接受塔一座,现移动公司计划年内在带源增设移动基站一座,皆时移动信号可覆盖全乡版图面积3/5以上。

电力建设

肖田河系梅江源头,肖田境内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全乡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小(一)型库一座,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乡内新建设了小水电站4座,正在建设的有2座,计划建设的有凤凰石水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