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制度论

殷周制度论

目录导航

简介

王国维先生经典论著,论述了殷周相关制度变革。

文章叙述了五帝至殷周一段历史,王国维先生从地域上加以区别夏商文化略同之原因,而周代则与之不同之原因。故而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

论述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以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本意,实在于此。”

评价

不是政界人物也可以研究政治。9月13日,《殷周制度论》写好了。王国维的门人吴其昌称之为《观堂集林》中最伟大的著作,郭沫若则誉之为“一篇轰动了全世界的大论文”。

意义

王国维则自称:“此文于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那么经世之意又在哪里呢?

在于以周朝制度为理想。

王国维认为——

周制与殷制大为不同,殷周之际,是中国制度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文武周公靠什么治天下呢?就是德治。这是周代制度的精义。周公制作,其本意在此。在殷代时,君臣之分未定;兄弟无贵贱之分、无嫡庶之别,所以一帝之子是不分长幼嫡庶的;又没有女姓之制,男女无别;在祀典上,不分亲疏、不分尊卑,先公先王先妣,在位者与不在位者都有专祭,其合祭也无定制等等,这就容易起纷争。天下的大利,没有比“定”更好的了,天下的大害,没有比“争”更糟的了。然而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就没有什么可争的了。于是周朝依天行道建制,把商朝以前的无序状态一一改过来,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以此纳上下于道德,纲纪天下。

这个道德政统,反映在丧服上,就是四个法门: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

王国维叹曰——这个万世治安的大计,其心术与规摹,是后世帝王无法梦见的。这是一种新文化、新制度,为时势所趋,但却是周公亲手制定出来的。

此说发前人所未发,揭千古之秘;后来研究古史的,不能不参考王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