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文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成立时间 2002年
目录导航

学院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图学院积极推进“从游”式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581人,硕士生275人,博士生65人。

学院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的“从游 ”式学习创造条件。其中已成功连续举办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现在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唯一的大学生电影节,是华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大学生中具有强大号召力。北京大学生音乐节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艺术与传媒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综合性和研究型学科平台,形成了多学科艺术与传媒教育体系,是中国大学中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是国家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招生培养试点单位,也是覆盖全部8个艺术门类、拥有最多博士点(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学)和硕士点(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的艺术学科。在2004年教育部进行的迄今唯一一次全国艺术学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4名。电影学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学院设有国家首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也是教育部新近批准设立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个性化、体验性和实践性教学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发展历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完整的艺术与传媒教育高等学府,前身是1915年2月设立的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科及1920年设立的高级音乐讲习班。于1933年升级为北平师范大学实用艺术系,1952年,音乐戏剧系的戏剧专业并入人民艺术剧院,恢复音乐系;美术工艺系改称图画制图系,分设图画、制图两个专业。1956年,图画专业和音乐系从师大分出,成立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改为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1958年重新设立艺术学科,1980年恢复为艺术教育系,1983年开始本科招生,1992年改建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2002年扩建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是著名电影学家、艺术教育家黄会林教授。

在九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名师云集,英才辈出。一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卫天霖、吴冠中、张肖虎、蒋风之、启功等曾在此任教或学习。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该校艺术学科培养了大量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领域杰出人才,享誉海内外。

学院多年来得到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教支持,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修建艺术大楼,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七个系:影视传媒系、音乐系、美术与设计系、舞蹈系、书法系、艺术学系、数字媒体系。下设7个本科专业:影视学专业、音乐学专业、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舞蹈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书法学专业。艺术学系主要培养研究生。学院设有数字媒体研究所、科学与艺术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影视创作与制作中心、启功书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相关新闻

颁奖音乐会现场颁奖音乐会现场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喜获国际大奖

2013年7月底,该院音乐系钢琴专业09级学生刘路希(指导老师:郭兰兰)赴美国参加Lancaster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荣获三等奖及奖金,并在市中心ware center-Steinman Hall颁奖音乐会上演奏。在美国学习期间有幸得到钢琴教育家,伊斯曼音乐学院前任钢琴系主任Nelita True的悉心指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