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山风》虽是业余创作由民间艺员表演,收获却颇为丰盈:1999年获浙江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经对剧本、舞蹈、服装、道具、背景的再修改和完善,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演出金奖和创作金奖。之后,作为畲族风情的舞台艺术精典,在景宁历次重大活动和招待重要宾朋活动中,均作为赏识畲族风情的表演保留节目。
《畲山风》是在浙江省群众文艺工作者多年努力的基础上,于1998年创作、排演的,用歌舞诗的形式,再现畲族的图腾崇拜、祭祖场景、婚丧习俗及服饰、民歌、劳动舞蹈等。如“冬祭”中的祭祖成人仪式,杵粮酿酒之舞;“春歌”中的听樵、伐竹和放排之舞;“夏恋”中的扇舞和转凳投环之舞;“秋嫁”中的三戏赤郎和改妆行嫁之舞。《畲山风》第一次完整地用畲族人民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肢体语言,将山野的清风与江南的诗韵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畲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奋发向上的民族个性和精神。
《畲山风》原创于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县——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该剧用畲族人民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肢体语言,将山野的清风与江南的诗韵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畲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奋发向上的民族个性和精神。在今年9月15日至25日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畲山风》在所有参演的专业剧组和群众业余剧组的42台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创作和表演金奖。本文就畲族村落文化的图腾崇拜、生活习俗、聚居环境等方面,探讨畲族村落文化与《畲山风》艺术现象的有关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