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隆洞水库(Dàlóngdòng Shuǐkù)位于 台山县西南 大隆洞河上游,它与下游烽火角水闸配合,解决15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并发挥防洪、防潮、治涝、冲 咸和发电等综合效益。水库集水面积148平方公里,总库容2.987亿立方米,正常库容1.68亿立方米。
建设过程
大隆洞水库主副坝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59年10月竣工。灌区渠道及附属建筑物于1959年冬开工,1960年春耕前完成。 溢洪道于1964年动工,1967年竣工。 主坝为 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9.2米,坝顶长444米。副坝一座,位于右岸山坳,最大坝高25.7米,长175.6米。 开敞式溢洪道设于主坝左侧,净宽24米,分3孔设8×4.5米钢 弧形闸门3扇。设计最大泄洪流量903立方米每秒。 输水管设于副坝,直径1.9米,钢筋凝土结构,内镶钢管,设计最大流量34.4立方米每秒。 主坝采用水中填土法施工,是广东省大型水库中最早采用这一施工方法的工程。施工期间省水电厅水利科学研究所土工室派工程师驻工地 抽样检查试验,掌握工程质量,并于1959年,在水库工地召开全省水中填土筑坝现场会议,推广这一施工新技术。 水库主坝于1959年建成。坝高原为37.20米,1975年河南省大水后,进行复核加固,将主坝加高2米,培厚5米,副坝亦相应加高培厚,全线建防浪墙高1米。加固工程于1977年4月完成。 加固后的大隆洞水库淹没耕地5700亩,迁移人口1900人, 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坝后电站发电装机3600千瓦。总工程费74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96.32万元。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