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海拔1348米,最低海拔525米,平均海拔936.5米。土地宽阔,国土总面积124多平方公里,其中丘陵750亩,平地2210余亩,荒山草地2540亩,荒山荒坡8635亩,林地8.38万亩占总面积的45%。 耕地面积1.65万亩,其中水田2150亩,旱地14426亩,大部分土壤属黄沙土,适宜种植各种作物。气候属于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冬季少部分严寒,夏季少数村寨有酷暑,大部分终年温暖湿润。
全乡辖 岜饶村、 堡上村、边坝村、 福怀村、 下云村、 岜便村、 云盘村、顶朋村、 绒春村、坡架村10个行政村,56个村民组,51个自然寨,截止2003年底,农村总户数1910余户,农业人口9580余人。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少数民族8150余人,占总人口数的85%。
在望谟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依次在乡政府所在地橙子坪建成了边坝村多功能活动室、乡政府办公大楼、乡卫生院与计划生育服务综合办公楼以及乡财政所办公楼,为推动该乡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处在高山坡地区,水源缺乏,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基础设施滞后,自然条件恶劣,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至2005年尚有坝牙组、九峁坡组、大沟组、交朝组四个组共110户未通电,户通电率达94%;边坝村、岜便村有卫生室;边坝村1个村有党员活动室;福怀村、云盘村、边坝村、堡上村4个村无学校,岜便村、绒春村、坡架村、堡上村、云盘村、福怀村6个村未通公路;有移动机电一台,该移动电话受益的有福怀村、云盘村、边坝村、坡架村、绒春村等5个村。
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288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935万元,其中家业总产值1685万元,工业总产值25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万元。粮食种植面积1385元,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30公顷,秋粮955公顷。粮食总产量为3636吨,人均粮食产量394公斤。
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3419.7亩,封山育林4600亩,2004年退耕还林规划面积3000亩,封山育林规划面积3000亩。岜饶乡主要经济以 油桐为主,2003年油桐籽总产量120万斤。
三月三布依族习俗
每年农历 三月三也称为 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 鞭炮,来吓走鬼、驱鬼。
布依族“三月三”布依语俗称“向善”,是布依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以祭祀社神和给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节日,前后持续30天。贵州 望谟县布依族“三月三”是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布依族里民族特色表现最鲜明的。
历史悠久的布依族“三月三”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了宗教文化、感恩文化、枫香文化的内容。望谟县的“三月三”是当地布依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当地布依族群众祭祀社神、祭祀春耕、祭祀农田、祭祀祖宗,家家户户四周插有枫香枝,大人头上插枫叶,孩子穿上枫香衣,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而年轻人则趁此踏青,对唱山歌,互抛香包,文化活动前后持续达一月之久。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中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份贵州省望谟县,举办以展示布依族祭祖文化为特色的2011中国?望谟“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此次布依族文化节除展示传统节日文化外,还将举办中国布依族文化望谟论坛、布依族非物质文化展示展演、布依族传统文艺节目展演等。
“桃李花开三月三,箫声吹暖碧云涵。女寻男去男寻女,一曲蛮歌意态憨。”这是清朝道光年间描述望谟“三月三”民俗状况的诗句。
依据传统,“三月三”时家家户户将在房屋四周插上枫香枝,大人头上插枫叶,小孩身穿枫香衣,每家都做五彩花米饭祭祀社神与先祖,人们通过上坟来宴会朋友,在山上娱乐。作为布依族古歌之都的望谟县,布依人更不会忘记通过山歌对唱、糠包对甩来表达爱意。
“三月三”的花米饭,最初只有三种颜色,黑颜色用来感恩父亲,黄颜色用来感恩母亲,紫红的颜色用来感恩媒人;随着人们情感的加深,花米饭由三色变成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