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前身" 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大学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历来重视 继续教育事业,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三大功能之一, 纳入总体规划,使全校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各自的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远程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浙江大学 继续教育、远程教育、 成人学历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办学机构。学院依托浙大厚重的文化积淀,坚持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方针,积极实施继续教育品牌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中高级管理和科技人才,是浙江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现任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阮连法教授,党委书记 童晓明。浙江大学 博学教育简称 浙大博学教育。浙大博学教育是教育服务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一个集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村干部、 大学生村官、 政法干警、公安 招警、党政公选等各类 公职人员录用考试教育教学研究、考前培训,公职类考试辅导图书、音像、网络、教材等产品编辑、出版、发行于一体的 知识产业实体。浙大博学教育集团由浙大博学发展壮大而来,包括 浙江博学, 江苏博学, 安徽博学, 山东博学,实行平行管理体制,统一师资统一教学模式。浙大博学作为华东地区实力最强、招生规模最大的 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素以师资力量雄厚、考试通过率高、服务质量优而闻名。浙大博学创建于2003年,依托 浙江大学的优势师资资源与研发实力已成为培养公务员的“ 黄埔军校”,是华东地区至全国公务员考前培训第一品牌,是公务员考前辅导的首选!
近年来,学院积极实施以品牌化建设为核心的高端培训发展计划,紧紧围绕“创新能力”培训主题,加大管理与办学模式改革创新,重点发展以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主体的高端培训,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优势,整合社会多方办学资源,逐步形成学科交叉、校企融汇、中外会通、东西互动、产学结合、定制培养的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融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继续教育特色与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
一、学习中心由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直接管理,地处学院总部——华家池校区内。学生选得放心,读得安心。
二、享有校内教学资源的独特优势,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自主学习,还可以参加面授,与主讲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让学习更加灵活、便捷并且更加顺利。
三、举办名师、名师讲座、论坛,拓展学生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帮助学员建立人脉资源,以利学员职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修班、现代服务业发展研修班 、 社会工作管理研修班 、安监系统公共管理研修班 、新闻管理与 舆情应对研修班 、优势产业专题研修班 、发展循环经济研修班 、自主创新战略研修班 、领导干部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研修班 、新型能源与 低碳经济研修班 、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研修班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强省研修班 、社区工作与社区建设研修班 、构建和谐社区研修班
一、 培训需求分析
二、培训项目方案书
三、培训项目方案讨论与修改
四、确认培训项目方案书
五、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
六、干部培训课程评估及后续服务
浙江大学是我国首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四所高校之一,也是卫生部确定的全国远程 医学教育首批示范试点单位。自1998年开始招生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培养出我国最早的远程教育本科毕业生。依托浙江大学学科优势和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100多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形成了以 高起本、专升本为主的理、工、医、文、管、法、农等多学科的网上人才培养基地。试点期间,教育部领导曾多次对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进行考察或座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成人教育的高校之一,自1956年开始办学至今,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育人模式,累计培养毕业生10余万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教先进单位”、“全国 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等。2008年,学校停止成人教育招生,目前尚有在校生1万余人。
在新的发展时期,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秉承“求是创新”校训,遵循“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的指导方针,加强理论研究,探索与我校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为构建我国 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