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历史悠久,在距今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昆明人”在此生息繁衍。
春秋战国时期,呈贡属于古滇国的中心区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在古滇国区域设置益州郡,呈贡属于益州郡谷昌县地,历经汉晋南北朝而未改。
隋唐时期呈贡为昆州益宁县地。南诏大理国时期,呈贡属于三十七部强宗部,彝族先民建有呈贡城。
呈贡新空楼(7)元平大理后,先于宪宗六年(1256年)立呈贡千户,隶属善阐万户,下辖呈贡、诏营、切龙、雌甸、塔罗、罗忽、安江、安棚、大吴龙和乌纳山区。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呈贡、诏营、切龙、雌甸、塔罗、罗忽6城及乌纳山区首置呈贡县,为中庆路晋宁州领县。由于原呈贡千户所辖的南部地区被分设为归化县,所以区域明显缩小。不久呈贡县改为晟贡县。
明洪武16年(1383年)复为呈贡县,下辖4里。
清康熙7年(1668年)归化县制撤销,所辖2里并入呈贡县,并废里改乡。清雍正五年(1727年)呈贡县改属云南府晋宁州领县。民国呈贡县直隶云南省。
1927年,呈贡县所辖6个乡改为4个区,区下共辖69个乡(镇)。
1950年1月12日,呈贡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云南省玉溪专区,下辖平原、三台、果园、七星、梁王、海宝6个区。同年8月,并平原、三台为平原区,并果园、七星为果园区,并梁王、海宝为梁王区,3区共辖27个乡。
1958年全县建为乐园、幸福2个人民公社,下辖19个管理区。同年12月10日,呈贡县建制撤销并入晋宁县为呈贡人民公社。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3)1961年4月从晋宁县划出龙街、吴家营、大渔、洛羊、马金铺5个人民公社成立呈贡区,隶属昆明市。1963年呈贡区增设七甸人民公社,全区辖6个人民公社。
1965年9月1日,恢复呈贡县建制,仍隶属昆明市。
1984年全县撤公社建为1镇6区,下辖59个乡、3个乡级镇和3个乡级办事处。
1988年区(镇)改乡(镇),全县设龙城、洛羊2个镇和龙街、七甸、吴家营、大渔、马金铺5个乡,下辖65个办事处。
1999年龙街乡更名为斗南镇,全县辖4乡3镇。
2003年5月,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湖四环”、“一湖四片”的现代新昆明的战略构想,呈贡县的龙城镇、洛羊镇、斗南镇、吴家营乡、大渔乡的160平方千米区域被确定为现代新昆明的东城区,后又称为呈贡新城,2006年9月后改称为呈贡新区。
2007年12月,呈贡县所辖龙城镇、洛羊镇、斗南镇、吴家营乡建制撤销,分别设立龙城、洛羊、斗南、吴家营4个街道,其辖区范围分别为龙城镇、洛羊镇、斗南镇、吴家营乡的辖区范围。
2008年5月1日,呈贡县马金铺乡的86.88平方千米范围由呈贡县人民政府委托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大渔乡的24.99平方千米范围由呈贡县人民政府委托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洛羊街道的71.44平方千米范围由呈贡县人民政府委托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全县辖区面积461平方千米,实管龙城、斗南、吴家营3个街道和七甸乡,实管面积277.69平方千米。
2008年9月23日,呈贡县按照县改区的体制机制,强化区的功能,弱化县的功能,减少行政层级,县、新城管委会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进行实体化管理改革:成立“中国共产党昆明呈贡新区工作委员会”和“昆明呈贡新区管理委员会”,并与中国共产党呈贡县委员会和呈贡县人民政府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成立呈贡新区洛龙乌龙、雨花吴家营、龙城斗南片区建设指挥部和呈贡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为“三部一委”),实行指挥长(主任)负责制,各部(委)设定人员为50人,主要职能是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征地拆迁、农民安置、招商引资、经营管理、社会事务等,并完成新区党工委(县委)、新区管委会(县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明确了各部(委)建设管辖范围、机制体制、人员编制、管理权限、工作经费、内部机构设置及各部(委)领导组成人员、片区实体化管理办法。同年10月6日,呈贡县将实际管理的4个乡(街道)调整设置为7个街道,为新区党工委(县委)、新区管委会(县政府)派出机构。一、保留龙城、斗南、吴家营3个街道。其中,龙城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为9.47平方千米,辖城内、古城、龙街3个社区;斗南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为11.27平方千米,辖殷联、斗南、梅子、江尾、小古城5个社区;吴家营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为56.39平方千米,辖万溪冲、前卫营、段家营、刘家营、柏枝营、缪家营、郎家营、中庄、王家营9个社区。新增设洛龙、乌龙、雨花3个街道。其中,洛龙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为17.76平方千米,辖洛龙、吴家营、白龙潭3个社区;乌龙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为18.41平方千米,辖乌龙、上可乐、下可乐、松花、三岔口、七步场6个社区;雨花街道行政区划面积为16.54平方千米,辖下庄、雨花、回回营3个社区。
2009年,七甸乡、大渔乡与马金铺乡先后撤乡改街道。
2010年7月1日,七甸街道的126平方千米范围由呈贡县人民政府委托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
昆明市呈贡区(8)2011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同意云南省调整昆明市部门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1〕58号),同意撤销呈贡县,设立昆明市呈贡区。此后、根据国务院批复,省、市、县三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就呈贡县撤县设区的有关问题相继作出决定、决议。
2011年11月1日,昆明市举行呈贡县撤县设区暨加快呈贡发展大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分别为昆明市呈贡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授牌授印并从即日起正式启用。
2011年末,呈贡区辖龙城、斗南、吴家营、洛龙、乌龙、雨花6个街道29个社区及已托管的洛羊、大渔、马金铺、七甸4个街道36个社区,辖区面积461平方千米。呈贡区委、区政府实管龙城、斗南、吴家营、洛龙、乌龙、雨花6个街道29个社区,实管面积151.69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呈贡区下辖10个街道。[9]
10个街道:龙城街道、洛龙街道、斗南街道、乌龙街道、吴家营街道、雨花街道、七甸街道、洛羊街道、大渔街道、马金铺街道。[9]
街道名称 | 社区名称 |
---|---|
龙城街道 | 城内社区、古城社区、龙街社区、洛龙湖社区、龙城社区、众合社区 |
洛龙街道 | 洛龙社区、吴家营社区、王家营社区、白龙潭社区、碧潭社区 |
斗南街道 | 殷联社区、江尾社区、梅子社区、斗南社区、小古城社区 |
乌龙街道 | 乌龙社区、上可乐社区、下可乐社区、松花社区、三岔口社区、七步场社区、星浦社区、春融社区、彩云社区 |
吴家营街道 | 中庄社区、柏枝营社区、前卫营社区、郎家营社区、万溪冲社区、缪家营社区、段家营社区、刘家营社区、毓和社区、致远社区、万青社区 |
雨花街道 | 雨花社区、下庄社区、回回营社区、营盘社区、明潭社区 |
七甸街道 | 七甸社区、头甸社区、广南社区、松茂社区、马郎社区、野竹社区、胡家庄社区、大哨社区、水塘社区 |
洛羊街道 | 倪家营社区、大冲社区、大洛羊社区、小洛羊社区 、大新册社区、小新册社区、黄土坡社区、果林社区、春漫社区、石龙湖社区、水井山社区 |
大渔街道 | 月角社区、大渔社区、大河社区、新村社区、海宴社区、石城社区、常乐社区 |
马金铺街道 | 化城社区、化古城社区、马金铺社区、高登社区、中卫社区、白云社区、林塘社区、大营社区、庄子社区、小营社区、横冲社区、风口社区、秋木箐社区 |
街道名称 | 社区名称 |
---|---|
龙城街道 | 城内社区、古城社区、龙街社区、洛龙湖社区、龙城社区、众合社区 |
洛龙街道 | 洛龙社区、吴家营社区、王家营社区、白龙潭社区、碧潭社区 |
斗南街道 | 殷联社区、江尾社区、梅子社区、斗南社区、小古城社区 |
乌龙街道 | 乌龙社区、上可乐社区、下可乐社区、松花社区、三岔口社区、七步场社区、星浦社区、春融社区、彩云社区 |
吴家营街道 | 中庄社区、柏枝营社区、前卫营社区、郎家营社区、万溪冲社区、缪家营社区、段家营社区、刘家营社区、毓和社区、致远社区、万青社区 |
雨花街道 | 雨花社区、下庄社区、回回营社区、营盘社区、明潭社区 |
七甸街道 | 七甸社区、头甸社区、广南社区、松茂社区、马郎社区、野竹社区、胡家庄社区、大哨社区、水塘社区 |
洛羊街道 | 倪家营社区、大冲社区、大洛羊社区、小洛羊社区 、大新册社区、小新册社区、黄土坡社区、果林社区、春漫社区、石龙湖社区、水井山社区 |
大渔街道 | 月角社区、大渔社区、大河社区、新村社区、海宴社区、石城社区、常乐社区 |
马金铺街道 | 化城社区、化古城社区、马金铺社区、高登社区、中卫社区、白云社区、林塘社区、大营社区、庄子社区、小营社区、横冲社区、风口社区、秋木箐社区 |
呈贡区位于云南省滇东高原腹地,滇池东岸,距南市区12公里,长水国际机场15公里。东经102°45′~103 °00′,北纬24°42′~25 °00',面积461平方公里。
呈贡区东南方和东北方都是高山,东部和西部为阳宗海和滇池,地势东部高,西部低。呈贡区海拔1775~820米之间,境内最高为梁王山主峰,海拔2820米。
呈贡气候宜人,属低纬度高原季风型,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小时,年均温度14.7℃,最冷月均温度7.7℃,最高气温月均温20.6℃,全年无霜期285天,全年平均降雨789.6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
呈贡境内东界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主要有梁王河等5条季节河,均属长江水系河流。总长99.1公里,径流面积429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02万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湖泊有阳宗海6平方公里、滇池75平方公里水域。阳宗海为珠江水系。
呈贡土壤分为5个土类、10个亚类、18个土属、26个土种。其中棕壤土,占全县总面积的0.75%;水稻土,占全区总面积的10.87%;红壤土,占全县总面积的52.53%,为区粮果主要用地;冲积土,占全区总面积的0.7%;紫色土,占全区总面积的4.5%。
截止到2014年,呈贡主要有磷矿、硫铁矿、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烟煤、石灰石、钴等,已探明磷矿储量上亿吨,品位在27~33%,石灰石分布较广,累计探明D级储量为296万吨。
呈贡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其中有林地面积19万亩,有多种用材林、果林、野生药材及花卉品种。
2012年,呈贡区总人口3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含已托管的4个街道)194419人。户籍人口中,总户数64789户,总人口194419人。其中,男性96341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49.55%;少数民族人口14293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7.35%。年内共出生人口1965人,出生率为10.1‰;死亡人口849人,死亡率为4.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全区户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2人。
2019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7.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6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74.62%。人口自然增长率7.63‰。
2019年,年末实际管辖区户籍总人口133427人。其中,城镇人口133427人,占户籍人口比重为100 %。[6]
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67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991万元,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26184万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83677万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2:40.40:58.38。
2019年,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672元,增长8.5%。
2019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61596万元,比上年增长8.7%,占GDP比重为32.8%。[6]
2019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5629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85005万元,增长7.0%;林业产值6165万元,增长12.3%;畜牧业产值890万元,减少40.8%;渔业产值1815万元,增长2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54万元,增长0.8%。
2019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3.4公顷,粮食产量1213.4吨;蔬菜种植面积7039.6公顷,蔬菜产量188329.5吨;鲜切花种植面积109.0公顷,产量13361.3万枝。
2019年,全年猪出栏785头,比上年下降61.7%。牛出栏6头,下降95.4%。羊出栏172只,下降83.8%。全年肉类总产量98.1吨,下降73.1%;禽蛋产量463.3吨,下降42.3%。
2019年,全区农村用电量9607.6万千瓦时,增长3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7604.5千瓦。[6]
2019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67.22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同比增长4.4%,重工业同比增长6.2%。
2019年,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5%,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
从主要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
2019年,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9.46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5.65亿元,同比下降41.6%;实现利税总额29.61亿元,同比下降31.5%。
2019年,全区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65.02%。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763.14亿元,增长64.91%;安装工程完成产值4.29亿元,增长34.87%;其他建筑业产值4.27亿元,增长151.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290.63万平方米,增长45.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80.81万平方米,下降7.56%。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4亿元,同比增长32.9%。
2019年,实际管辖区内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全年完成产值238.55亿元,同比增长77.58%。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236.05亿元,增长79.52%;安装工程实现产值2.36亿元,下降4.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924.91万平方米,增长212.97%。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99.21万平方米,增长83.9%。[6]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201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3.8%。
2019年,呈贡实际管辖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8%。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5.5%。从三大产业上来看,第二产业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7%。
国内贸易
2019年,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72167.2万元,同比增长17.1%。分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37321.6万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845.6万元。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实现68752.3万元,商品零售实现903414.9万元。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实现10651.1万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532.4万元;日用品类实现312.4万元;中西药品类实现840545.3万元;石油及制品类实现39181.2万元;汽车类实现4843.7万元。实际管辖区内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41393万元,同比增长34.3%。
2019年,全区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实现4508041.6万元,同比增长14.3%;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652565.9万元,同比增长15.3%;住宿业营业额实现41901.9万元,同比增长11.5%;餐饮业营业额实现374446.4万元,同比增长16.5%。
规模以上服务业
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2家,实现营业收入117.92亿元,同比增长8.82%;营业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34.5%。实际管辖区规模以上服务企业41家,实现营业收入48.56亿元,同比增长92.89%;营业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6.68%。
财政金融
2019年,实际管辖区内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410万元,比上年增长5.85%。其中,税收收入230235万元,同比增长9.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4578万元,同比增长11.6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等八项支出328496万元,同比增长16.05%。
2019年,全区年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299775万元,比年初增长11.7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50756万元,比年初增长13.3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16748万元,比年初增长3.92%。
2019年,年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40979万元,比年初增长14.91%。其中,住户贷款1526300万元,比年初增长37.9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814660万元,比年初增长0.75%。[6]
2019年,呈贡区党政机构改革总体完成,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机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数量大幅缩减,编制使用效能和公益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行政审批、投资融资、财税金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营商环境提质年”各项部署和“3550”改革措施,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和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3个、5个和3个工作日。
2019年,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为145189册;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
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5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文化批零业1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家;文化服务业10家。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15712.00万元,其中:文化制造业17004.86万元、文化批发和零售业7033.47万元、文化服务业91673.66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4%。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尚未发布。[6]
2019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12个。其中,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2个,村卫生室77个;卫生技术人员172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57人,注册护士716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807张 (不含省市级医院在全区的分支机构) 。
2020年6月2日,呈贡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
2012年,呈贡区科研经费达2227万元,是2007年的9倍。共完成专利申请和授权630件。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县,两个社区成功申报省级科普示范社区。
2019年,呈贡区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4.76%,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作试点县(区)。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和人才培育,协助云南大学举办“魁阁”80周年暨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完成“一带一路”海外人才2019昆明创新峰会分会场活动。[10]
2019年,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生22744人,专任教师1728人;普通小学24所,在校生23281人,专任教师1338人;幼儿园55所,在园幼儿11222人,专任教师863人。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1.75%,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2%。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07.29%,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99.09%。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9.87%。
2019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99元,比上年增长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24元,比上年增长9.6%。
2019年,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0124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率128.3%。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0800人。参加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17585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31358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889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4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5%。[6]
2019年,全区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1421.1万吨,同比增长8.3%,公路旅客运输量4655.1万人次,同比增长54.6%,公路货物周转量93170.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59%,公路旅客周转量48330.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5.86%。
2019年,全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401.82万元,同比下降3.9%。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78.58万件,同比增长10%,报刊期发数2010.92万份,同比增长10%。
2019年,全区全年电信业务总量37314.67万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9万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77.7万户。[6]
2019年,全年全区年平均降雨量816.1毫米;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日照时数2589.6小时。
2019年,全年森林面积1.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07%,全年完成营造林0亩,营造林任务完成率为100%,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自然湿地保护率为96.83%。
2019年,经初步核算,全区能源消费总量202.9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3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27.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46.3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5.7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为29.3%。[6]
2007年至2012年累计投入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资金22.07亿元。共完成40家企业的关停转任务。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超额完成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减排任务。五年累计植树2.4万亩、359万株,完成面山生态修复9245亩,新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从2007年的8.49%、8.91%提升到2012年的42.6% 、47.7%。
截止2012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0.5%。五年累计完成征地4.72万余亩、搬迁居民10132人、拆迁各类建筑65.81万平方米,共完成土地供应21656亩。路网建设累计投资达139.14亿元,建成城市道路75条、118公里。9所高校建成招生,入驻师生达15万人。
2019年,呈贡区全力推进斗南花卉小镇建设,启动花卉产业服务区、国际花卉创新中心、世界名花园等项目建设,花卉大数据展示中心建成交付使用,小镇鲜切花交易量达76.32亿枝、交易额达61.56亿元。
门户枢纽效应加快释放,高铁客运吞吐量达2103.19万人次,昆明南站综合枢纽汽车客运服务中心加快建设。
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城市天际线等专项规划基本完成。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花都路、67号路等11条道路建成通车,古滇路等20条道路加快建设,彩云中路交通节点改造完成,轨道交通4号线呈贡段建设保障有力,滇池航运码头即将完工。
“智慧呈贡”建设稳步推进,呈贡大数据中心专享云、首批5G试点站建设完成。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治脏”“治乱”“治差”综合整治行动,市容环境有效提升。扎实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10]
2019年,呈贡区乡村振兴步伐加快,与云南文投集团等企业携手启动4A级万溪生态花园建设。深入开展征地供地工作,完成土地征收2706.9亩,土地供应1604亩,处置闲置土地4宗457亩,土地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植物王国”等42宗628.88亩“大棚房”清理整治和南都步行街等143宗违规违法用地整治,拆除临违建筑556宗140万㎡。
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组织开展送岗下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586个,接收安置建档立卡农村劳动力808人。
涉农居民安置房建设稳步推进,雨花五号地块一期、龙斗三号地块一期等5个项目共120万㎡安置房具备交房条件,龙斗一号地块一期、龙四地块一期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10]
梁王山
梁王山原名罗藏山。因元朝成吉思汗之孙世袭封号而得名,山势雄伟壮丽,峭壁千仞,群峰簇拥,古木参天,海拔2820米。登上顶峰,方圆数百里尽收眼底,有一山观三海(滇池、阳宗海、抚仙湖)之壮景。夏秋之季时见顶峰白云笼罩,或许白云环绕山腰,多为有雨之兆;秋日山花烂漫,繁花似锦,故有“梁峰兆雨”、“白云兆雨”、“罗藏秋色”之景。
滇池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昆明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面积297平方公里。滇池两岸有金马、碧鸡两山夹峙,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台山
三台山位于滇池东岸,海拔高度1956米,因山势三叠成台而得名。中台形如凤翥,又称凤岭。满山松柏荫翳,古木参天,为呈贡十六景之一。三台山是观赏滇池全貌的最佳点之一,园内有望海廊、东骧阁。
张天虚故居
张天虚故居位于呈贡区龙街中段,建于1890年,2008年修缮。坐东向西,占地193平方米。为四合院二层楼民居建筑,前三间临街为铺面。张天虚于1911年12月8日诞生于此。
张天虚(1911—1941),原名张鹤,呈贡龙街人,中共党员,著名“左联”作家,著有《铁轮》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曾在日本亲理挚友聂耳善后,主编《聂耳纪念集》,携其骨灰回国。抗战时期,赴延安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从事战地演出。1938年随六十军参加台儿庄等战役,1939年赴缅甸仰光,担任《中国新报》编辑,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8月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赞:“西南二士,聂耳天虚”。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为市级挂牌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冰心默庐
“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呈贡斗南村华氏民国时期守坟祭祀先辈使用的祠堂。抗战时期,为避敌机轰炸,著名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一家随西南联大辗转南迁至昆明呈贡。1938年至1940年居住于此,冰心应邀义务任教呈贡中学,题写了 “谨信弘毅”的校训,为《呈贡县立中学校歌》作词。冰心陶醉于默庐的自然美景之中,她取“墓”的谐音字“默”,创作《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景物,以对自然和对学子的爱来抚慰自己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1940年2月28日《默庐试笔》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默庐”雅号流传至今。
呈贡宝珠梨
呈贡宝珠梨是云南省闻名的特产水果。2005年9月,“呈贡宝珠梨”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是呈贡县重点打造的五大品牌之一。果圆形,一般重200~330克,大者达500克,皮薄,淡黄绿色,果肉雪白,脆嫩,汁多,味浓甜,微香,食后无渣。宝珠梨是云南众多梨果中的佼佼者,中国优良品种梨树。蔷薇科梨落叶乔木。温带果树。原产云南省呈贡县,是东方梨系统沙梨类经济栽培种。据记载,栽培历史最早见于明代。适于温暖湿润气候,树姿开张。果近球形,果皮呈黄绿色,萼片脱落,果实不经成熟即可鲜食,味甜质酥,石细胞稍多。
呈贡臭豆腐
臭豆腐是云南民间颇为盛行的一种名特豆制品,以昆明市呈贡区所产品质最佳,且历史悠久。呈贡臭豆腐质地软滑,散发异香。一般都是边烧边吃。呈贡臭豆腐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最早是由该县七步场村的王忠发明的。康熙帝品尝后,对其美味甚是赞赏,列为"御膳坊"小菜之一,并赐名为"青方臭豆腐"。[11]
呈贡花灯之乡、七甸板凳龙之乡、斗南滇剧之乡、呈贡豌豆粉、呈贡臭豆腐等18项被命名为县级保护项目;草编菱角编制、山歌剧、呈贡剪纸等13项被命名为市保护项目;2008年呈贡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和中国农民画之乡;李永福、郑其宽、袁狱兰等先后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美术艺人、美术师、高级美术师和音乐师;庞刚、高汝情、万树青等10人被立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9年7月,呈贡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