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麂乡

北麂乡

人口 4032人
中文名称 北麂乡
行政区类别 乡镇
目录导航

区域概况

全乡有17个大小岛屿,有人居住岛屿3个(分别为北麂本岛、下岙、关帝山),行政区域总面积74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34平方公里,主岛北麂山面积1.9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008年末总户数1317户,总人口4032人,长期居住在岛的2600多人。[1]

自然条件

北麂乡所在的北麂岛位于我国二大石油消费市场华东和华南海岸线中部,海域宽广,北麂列岛北侧与洞头岛相距约24km,天然水深条件好,周边自然水深均在20m以上;30万吨级油轮可直达码头。在北麂列岛的西南侧岸线,NW~E外海浪均受到较好掩护,具备建设大型深水泊位的条件。北麂岛面积较大,工程所处海域,土地资源丰富,围垦后可形成陆域8平方公里。岛上居民较少,且离大陆有一定距离(距瑞安市区37公里),可设置超大型油品罐区,该岛可作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首选基地之一。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027
1624
1403
家庭户户数 899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52
家庭户男 1576
家庭户女 1376
0-14岁(总) 689
0-14岁男 364
0-14岁女 325
15-64岁(总) 2173
15-64岁男 1192
15-64岁女 981
65岁及以上(总) 165
65岁及以上男 68
65岁及以上女 9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50

经济发展

总人口 3027
1624
1403
家庭户户数 899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52
家庭户男 1576
家庭户女 1376
0-14岁(总) 689
0-14岁男 364
0-14岁女 325
15-64岁(总) 2173
15-64岁男 1192
15-64岁女 981
65岁及以上(总) 165
65岁及以上男 68
65岁及以上女 9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50

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平稳增长。2002至2006年,渔业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渔业加工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生产规模有所发展,在保持小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一些产品通过各种渠道打入国际市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产品流通、货物贸易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渔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渔、工、贸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渔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网箱养殖、鲍鱼养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007年全乡农村总收入6560万元,人均纯收入3918元。2008年全乡农村总收入6677万元,人均纯收入5102元。北麂渔港为国家二级群众性渔港,北麂渔场为浙南三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全乡以渔业捕捞业为主,总船舶数218艘。2007年捕捞产量达1.25万吨,全乡渔业总产值5120万元,工业总产值730万元。2008年全乡渔业产量11842吨,渔业总产值5357万元(其中养殖产值476万元),工业总产值810万元。[1]

社会事业

海岛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2002至2006年,总共投入889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02-2006年5年间,共投入56万元新建、改建通村道路8条,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方便了群众出入;共投入72万元相继完成了壳菜岙村无名岙水库、立公水库、山卡脉水库、海利村上、下溪坑口水库等水库的清淤、修理、扩容工程,增加了水库蓄水量;共投入62万元完成了全乡5个行政村的自来水管更换工程,群众用水质量明显改善;共投入114万元兴建了东联、海利张网岙2个渔用码头和壳菜岙、东联的2个堆网场,改善了渔业基础设施,方便了渔民生产;投资450多万元建设南岙西岸300吨级交通码头;投入106万元,新建和修理中小学教学楼,学校硬件设施得到加强;投入29万元,修缮乡办公楼,改善了乡机关办公条件。[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