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3)1905年崇实中学堂(高郡师范学堂)创建
1911年崇实中学堂(高郡师范学堂)改办为高州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高州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高州甲种农业学校
1921年高州甲种农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1932年广东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一农业学校
1935年广东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高州农业职业学校
1950年广东省立高州农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高州高级农业技术学校
1951年广东省立高州高级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广东高州高级农业技术学校
1953年广东高州高级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广东省茂名农业技术学校
1953年广东省茂名农业技术学校(林业专业)并入林业部番禺林业学校,现发展为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1958年化州蚕桑学校并入广东省茂名农业技术学校
1959年广东省茂名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广东省高州农业技术学校
1969年广东省高州农业技术学校停办
1975年广东省高州农业技术学校复办并改建为湛江地区五七农业大学(高州分校)
1979年湛江地区五七农业大学(高州分校)更名为广东省湛江地区高州农业学校
1980年湛江地区农业干部学校创建(合署)
1983年湛江地区农业干部学校更名为茂名市农业干部学校
1984年广东省湛江地区高州农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
2016年广东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筹)、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正式创建(合署)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6]
2016年7月,茂名市开始筹建广东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拟在茂南西城片区,采用融资方式,筹建征收土地资金,采取BT方式分期回购进行建设。通过银行贷款、出让土地、财政贴息来加快推进筹建工作。
2016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收到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来茂名市政府申报设立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的申报材料。根据工作程序,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申报事宜进行实地考察。
2016年12月27日,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经评议表决,同意茂名市政府筹设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2017年3月29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筹设,2017年8月10日正式动工建设。
2018年5月获教育部备案。
2018年9月21日,时任茂名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学仪式,并为学院揭牌。
学院办学以农业、林业、渔业三大产业为为重点,立足茂名,面向广东,服务“三农”。学院设置了食品工程、园林工程、生物技术、经济贸易、动物科学、机电工程系,共6个系,设立初期已开设园艺技术、风景园林设计、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专业。计划三年在校生达到6000人,教职工500人的规模。学院建成后每年可为全省培养2000多名高职农林渔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院系 | 专业 | 办学层次 |
---|---|---|
动物科学系 | 畜牧兽医 | 专科 |
水产养殖技术 | 专科 | |
经济贸易系 | 电子商务 | 专科 |
会计 | 专科 | |
广告策划与营销 | 专科 | |
食品工程系 | 食品加工技术 | 专科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专科 | |
机电工程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专科 |
动漫制作技术 | 专科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专科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专科 | |
园林工程系 | 风景园林设计 | 专科 |
园林工程计算 | 专科 | |
生物技术系 | 现代农业技术 | 专科 |
园艺技术 | 专科 |
院系 | 专业 | 办学层次 |
---|---|---|
动物科学系 | 畜牧兽医 | 专科 |
水产养殖技术 | 专科 | |
经济贸易系 | 电子商务 | 专科 |
会计 | 专科 | |
广告策划与营销 | 专科 | |
食品工程系 | 食品加工技术 | 专科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专科 | |
机电工程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专科 |
动漫制作技术 | 专科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专科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专科 | |
园林工程系 | 风景园林设计 | 专科 |
园林工程计算 | 专科 | |
生物技术系 | 现代农业技术 | 专科 |
园艺技术 | 专科 |
茂名市于2017年2月分别与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厅签订了共建广东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协议,拟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学院校徽采用以绿叶、书籍、笔尖、鸿雁为主创元素,构图严谨,形象大气,新颖别致,寓意深邃。
校徽校徽整体为象征农作物和林木的绿叶,叶脉舒展的叶片如同层层叠叠翻开的书本,底部的叶柄幻化为一枚饱蘸墨的笔尖,极具艺术性地呈现出“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的标识属性,象征知识的书籍既似向上攀登的台阶,又似展翅翱翔迎面飞来的鸿雁,以此彰显学院教书育人、职业培训的神圣使命和行业特征;标识中由书籍堆砌而成的绿叶,近看一片叶,远观一棵树,以此祈愿莘莘学子:大树的繁茂由枝叶组成,人才的成长靠知识积累。以翠绿为标准色,寓意学院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学校校园面积450亩,建筑面积1689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3543万元。
图书16.58万册,专任教师179人。
学院建设用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7.5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85097.94万元,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
建筑面积109101平方米,投资概算64774.57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5栋、教工住宅楼1栋、学生宿舍2栋、学生食堂1栋、行政办公及培训招待中心1栋、体育馆及科技馆1栋、图书馆1栋、配电房及垃圾中转站、学院大门及校园场地平整、绿化、道路、路灯、运动场、围墙、挡土墙、牧渔实训基地、畜牧实训基地、校园文化长廊、污水处理、室外给排水及燃气、室外强电及弱电工程和一期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9月初交付使用。
建筑面积66193平方米,投资概算20323.37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实训楼及连廊6栋、教工住宅楼2栋、学生宿舍2栋、学术报告厅1栋、露天游泳池和二期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董荣权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林里泉 |
副书记 | 陈旭东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陈列、吴松 |
纪委书记 | 刘育兰 |
资料来源:2021年08月学校官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