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寨乡

横寨乡

中文名 横寨乡
车牌代码 赣B
外文名 HengZhaiTown
下辖地区 黄田,长塘,三塘
行政区类别
著名景点 横寨水库,横寨赤土农业示范区
电话区号 0797
目录导航

沿革

以境内横寨水库改名。解放初属朱坊区乐平乡,合作化时属朱坊片乐平乡含虎桥、小河、长塘、寨坑等高级社。1958年属莲塘、先锋二公社。1961年属虎桥、乐平公社,

1965年合并为虎桥公社。1968年并入赤土公社,1972年从赤土公社分出设立长塘公社。1984年改横寨乡。1997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长塘、垇塘、寨坑、井背、小河、田东、西陂、黄田、草丘、三塘、寨里等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黄田圩。

本乡概况

横寨乡横寨乡横寨乡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总面积8410亩,人均耕地0.5亩。境内的横寨水库,是南康区最大的小(一)型水库,最大库容540万方,干渠总长23.5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为加快当地的发展,乡党委、政府大力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得以完善,全乡8个村已有7个村通上水泥公路。

近年来,横寨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崛起”目标,立志于“小乡有大发展、小乡有大特色、小乡有大变化”,全面落实“亲民、为民、富民”的工作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2003年以来,先后获得2003年度乡镇工作综合一等奖和2004年度乡镇工作综合二等奖 ,2003年度和2004年度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度和2004年度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一等奖,2003年度和2004年度南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2004年度党管武装先进单位、生猪生产一等奖、交通建设工作三等奖、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7月,赣州市委授予横寨乡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南康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行政代码 行政村 行政代码 行政村
360782202200 黄田村 360782202201 三塘村
360782202202 寨里村 360782202203 草丘村
360782202204 小河村 360782202205 长塘村
360782202206 埜塘村 360782202207 寨坑村

现任领导

行政代码 行政村 行政代码 行政村
360782202200 黄田村 360782202201 三塘村
360782202202 寨里村 360782202203 草丘村
360782202204 小河村 360782202205 长塘村
360782202206 埜塘村 360782202207 寨坑村

历史沿革

康 兴: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赖 肖: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尹英清: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健斌:政法委员、人武部部长

袁国锋: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

李泽华:党委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

吉学方:党委宣传统战委员

温开忠:政府副乡长

徐海琳:政府副乡长

钟 东:政府副乡长

发展方向

以境内横寨水库改名。解放初属朱坊区乐平乡,合作化时属朱坊片乐平乡含虎桥、小河、长塘、寨坑等高级社。1958年属莲塘、先锋二公社。1961年属虎桥、乐平公社,1965年合并为虎桥公社。1968年并入赤土公社,1972年从赤土公社分出设立长塘公社。1984年改横寨乡。

横寨乡横寨乡(4)1997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长塘、埜塘、寨坑、井背、小河、田东、西陂、黄田、草丘、三塘、寨里等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黄田圩。

经济发展

横寨乡横寨乡当前,横寨乡正以推进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致力于文明圩镇创建和新农村规划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培植,围绕横寨生猪生态园区建设这个重点,抓好美化、绿化、亮化和配套建设,做大做强生猪、果业等富民支柱产业,按照“一片果、一栏猪、一口沼气池、一户小康家”的总体要求,规划建设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新农村。

特色产业

横寨乡横寨乡2000年来,横寨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崛起”目标,以产业为依托,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生态建乡、农业立乡、工业兴乡、特色富乡”,较好地实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2006年,横寨乡实现财政收入3700万元,位列全市各乡镇第一;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

为加快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横寨乡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得以完善,全乡8个村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寨坑村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设施得以完善;建起了村办公楼、农技科普培训站、医疗保健服务等场所,完善了农村服务功能;

全面推进了“三清六改”,整治村庄环境,美化农民新村,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高涨,正朝着“生态产业兴旺,人居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的目标迈进。

基础建设

横寨乡以工业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大力培育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猪—沼—果”生态农业,规划建成了6平方公里的市级农业示范园——横寨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创造了农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园区内建有猪舍8万多平方米,有万头规模养猪场3个、千头以上规模猪场16个、百头以上猪场120多个,良种母猪二级扩繁场26个,饲养良种母猪4000多头,年出栏生猪6万多头,

成为全省最大的生猪规模养殖之乡和省级无公害商品猪生产基地,并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畜牧产业百强乡镇”。在“猪—沼—果”生态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横寨乡久负盛名的特色产业如横寨酱菜、三塘腐竹得到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如矿产品、家具、建材、针织、制衣等产业方兴未。

引入工业思维来谋划生猪产业的发展,创新农业发展的思路,规划建设了6平方千米的市级农业示范园——横寨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园区内拥有较大规模的“猪—沼—果”生态农庄120多个,猪舍总面积7.5万平方米,果业面积达200多公顷,年出栏生猪6万多头,成为全省最大的生猪养殖之乡和省级无公害商品猪生产基地。横寨乡生猪园区建设的新模式,引起了各级的关注和重视,前来参观的领导络绎不绝,

2005年3月,全省和赣州市“猪—沼—果”工程暨畜牧小区建设现场会与会人员在横寨乡参观。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2005年引资创办的南康市众鑫矿业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年产值达3亿元,年纳税1500多万元。全乡的家具生产、针织制衣,以及腐竹、酱菜加工等产业也有长足发展。

词条图册

横寨乡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致力于文明圩镇创建和新农村规划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环境;加大了产业的培植和发展力度,围绕横寨生猪生态园区建设这个重点,抓好美化、绿化、亮化和配套建设,做大做强生猪、果业等支柱产业,创造出了在全省推广的“一片果、一栏猪、一口沼气池、一户小康家”的新农村模式。同时,横寨乡根据不同的建设基础和地理条件,规划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点。加强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培训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民。深入开展了“五好家庭”、“文明信用农户”等创评活动,塑造了农村新风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