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

北燕

建立者 慕容云、冯跋
中文名称 北燕
目录导航

历史

兴起

北燕时期历史地图——引自《中国历史地图集》北燕时期历史地图——引自《中国历史地图集》(2)高云字子雨,燕惠慜帝慕容宝养子,是高句骊的旁支宗族,封夕阳公。冯跋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冀州市)人。冯跋祖父冯和在永嘉之乱时避乱上党(今山西省长子县)。父亲冯安曾仕于西燕慕容永,慕容永败亡后迁居和龙(今辽宁朝阳市),成为鲜卑化汉人,后燕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冯跋与慕容宝养子慕容云(高云)友善。慕容宝的弟弟慕容熙称帝后为政暴虐,冯跋发动政变杀了慕容熙,拥慕容云为天王,改年号正始。慕容云任冯跋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封武邑公。正始三年(409年),高云为宠臣离班、桃仁杀害。冯跋平定事变,被众将推为天王,改元太平。

冯跋在位期间继续沿用后燕制度,同时汲取后燕败亡教训,振顿朝政,肃清吏治,劝课农桑,省徭薄赋,设立太学,重视教育。多次下书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柘二十根”,明言对“堕农者戮之,力田者褒赏”,为节省财力物力,他还积极改革殡葬习俗,提倡丧事从俭。对外与柔然、契丹、东晋均保持友好关系,巩固统治,维持偏安局面达20余年。太平二十二年(430年),冯跋病亡,谥文成帝,庙号太祖。冯跋死后,其弟冯弘逼杀冯跋子冯翼,自立为帝,改元大兴。[1]

灭亡

燕惠懿帝 高云燕惠懿帝 高云大兴二年五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南郊整训兵马,准备进攻北燕。六月,魏太武帝发兵伐燕,同时遣左仆射安原、建宁王拓跋崇等屯兵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以防柔然袭其后。七月,魏太武帝至濡水(今河北东北部滦河),遣安东将军奚斤征发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民众及密云(今属北京)丁零族万余人,运攻具,出南道,会师于燕都和龙(今辽宁朝阳)。魏帝经辽西至和龙,北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郡降于魏。魏太武帝以其民3万人挖围堑以困和龙。

八月,北燕主冯弘派数万人出城挑战,为魏昌黎公拓跋丘、河间公拓跋齐所击破,死万余人。北燕尚书高绍率万余家保羌胡固,魏主攻之,斩绍。魏平东将军贺多罗攻带方(今辽宁义县北),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攻建德(今辽宁建昌西北),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攻冀阳(今辽宁凌源境),皆拔之。

九月,魏太武帝引兵西还,徙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6郡民众3万家于幽州。

大兴四年(434年)正月初四日,冯弘派使臣出使北魏,请求和解。太武帝拒绝了他的请求。

大兴四年(434年)闰三月,冯弘派遣尚书高颙前来北魏请罪,请求把他的小女儿充当后宫的嫔妃。太武帝拓跋焘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征召他的儿子冯王仁入朝侍奉,冯弘拒不接受。散骑常侍刘训对冯弘说:“虽与魏朝缔结婚姻互通和好,但不遣太子入朝侍奉,魏朝如果大举进攻,我们将有危亡之忧。昔日刘禅凭借重山作为屏障,最终落得衔璧投降;孙皓倚仗长江天险来拒敌,最终还是归顺晋朝。况且如今魏朝强大胜过晋氏,我们燕国势力弱于吴、蜀,但愿能够按时派遣太子入朝,以奉行大国的诏令。然后再收集离散的兵民,对他们施以深厚的恩泽,分赈仓廪来接济百姓的困乏,大力劝导百姓从事农桑以求取丰收之年,方可望国家大业能够转危为安,社稷得以永久保存。”

冯弘听了他这番话大怒,把他杀死。太武帝又诏令乐平王拓跋丕等人率兵前往征讨,情况日益紧张急迫,上下无不深感危惧。冯弘属下太常阳岷再次劝说冯弘向北魏请罪求降,赶快让太子冯王仁到北魏充当人质。冯弘说道:“我不忍心这样做,倘若事情果然不幸,我想暂且去东边临时住在高句丽,以谋求今后的行动。”阳岷说:“魏朝用天下之众来攻击我们一隅之地,凭我愚昧的看法,我朝势必土崩瓦解。况且高句丽乃是夷狄,对它不能轻易相信并有所期望,它即使开始时同我们相亲,恐怕最终还是会变的。此事如果不及早决断,到时后悔也就来不及了。”冯弘不听,秘密派人联络高句丽请求归附。

燕昭成帝 冯弘燕昭成帝 冯弘大兴六年(436年),高句丽派将领葛卢等人率领部众迎接冯弘,葛卢等人来到和龙城,就脱掉他们粗陋的布衣服,拿来冯弘的精良兵器装备给他的部下。冯弘于是带着和龙城内的成年男女向高句丽逃亡。冯弘到了辽东之后,高句丽派遣使者前去慰劳他,说:“龙城王冯君来到野外止息,兵马很辛苦吧?”冯弘听了非常羞惭恼怒,用皇帝的身份来应答使者,高句丽就把冯弘安置在平郭,不久又让他迁往北丰。冯弘向来轻侮高句丽,到这里之后,他的政令刑法、赏赐处罚,都还像在自己国内一样。高句丽也不再客气,夺走冯弘的侍从,把冯王仁扣为人质。冯弘对此十分气愤怨恨,计划奔走到南边去。太武帝又向高句丽征索冯弘,高句丽就在北丰把冯弘及其子孙十多人全部杀掉了。

但北燕皇室却没因此灭亡,冯弘还有几个儿子各奔东西,有一支归顺北魏,北魏文明皇后冯氏即北燕末代皇帝冯弘的孙女。另一支有300人,于437年在冯业的统领下从海边登船逃难,浮海万里,投奔南方当时与北魏为敌的刘宋。然而出于多种原因,史书中并没有相关冯业的详细记录,其南渡广东的历史更是证据难寻[2]。据《隋书 谯国夫人传》又载:梁大同初(535年),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冼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聘以为妻。冯宝所娶之妻为岭南赫赫有名之冼夫人。[2]

国君世系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期 年号及使用时间 备注
元皇帝 冯和 冯跋追谥
宣皇帝 冯安
景宗 惠懿皇帝 慕容云 407——409 正始 407——409
太祖 文成皇帝 冯跋 409——430 太平 409——430
昭成皇帝 冯弘 430——436 大兴 431——436

北燕后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期 年号及使用时间 备注
元皇帝 冯和 冯跋追谥
宣皇帝 冯安
景宗 惠懿皇帝 慕容云 407——409 正始 407——409
太祖 文成皇帝 冯跋 409——430 太平 409——430
昭成皇帝 冯弘 430——436 大兴 431——436

词条图册

君主 后妃 职位 备注
惠懿帝慕容云 1 李夫人 皇后
文成帝冯跋 1 孙王后 结发之妻、正室,王后
2 斛律昭仪 昭仪
3 宋夫人 夫人 生冯爱居,被北燕昭成帝冯弘处死
冯弘 1 慕容王后 继室,王后 生冯王仁,被高句丽王处死
2 王夫人 结发之妻 生冯崇、冯朗、冯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