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景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石膏山,是石膏山十个主要景区之一。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同时,景区内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
相传天竺寺景区的寺宇最早建于1500年前的北齐,有据可查的历史追溯至600年前的明初。石膏山的寺宇有它的独特之处,一是寺宇本身几乎全部建筑在岩洞之内,风雨不侵、冬暖夏凉、岩洞天成、美景巧藏。二是其中供奉人物佛教占绝对优势,不像别的寺宇释、儒、道三教明显合一之势。据记载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曾一度占领石膏山并在天竺寺设立据点,其后石膏山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太岳区游击队的根据地,石膏山成为了日军占领区通向太岳根据地的枢纽。
石膏山上的溶洞,较有规模的有六个,其中以下岩溶洞和中岩溶洞最大,也最出名。还有就是上岩的龙王洞、莲花洞、朝阳洞等,空间容积均在500立方米以下,铁佛寺所在的下岩溶洞高约24米,宽约40米,深约30米,空间容积在2.5万立方米以上,天竺寺所在的中岩溶洞高约15米,宽约24米,深约20米,空间容积在0.7万米以上。石膏山的溶洞中,中岩溶洞和龙王洞伴泉水而存,上岩溶洞和莲花洞以钟乳石奇景著称,下岩溶洞和朝阳洞则以人文历史悠久,真可谓一洞一景,各有千秋。
天竺寺
天竺寺位于中岩(杄树岩)所在的位置海拔1800米,始建于清朝雍正八年,距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经几度重修,其原貌已不存在,由通宇公司接管石膏山以来,经过专家的认着设计,对原有简陋的建制进行了科学的重建。寺庙取名“天竺”的并不多见,天竺专指佛国胜地,是佛祖弘扬佛法的所在,一般寺院不能乱用这个名号,只有修行高深的尊长,才有这种资格。可见石膏山天竺寺立地深厚,善德远行,来历非同一般。进出只有一个便门是天竺寺与其他佛寺相异的一个特点,门额镶嵌砖雕“山林埜趣”四字,是由傅山先生题字,门洞形如曲拱,进深约六米,上建钟楼,内悬古钟是明嘉庆年间县令稍腾汉所铸。进入便门,眼前豁然开朗,殿宇就建在这个天然形成的溶洞中,建筑布局依山势分前后上下两层,后殿高出前殿一米有余,中有七层台相通连,后殿中间为正殿,两侧各有一小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米有余,洞内供奉观音 文殊 普贤三尊玉佛。
天竺寺供奉佛像以观音为尊,这是因为按佛家的理解,石膏山的古佛白衣大士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之一,石膏山石观音菩萨的三十二道场之一,正殿中间的观音菩萨像,是一尊手持净瓶柳枝端坐莲台的法象,句《妙法莲花经》讲“观音菩萨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当众生遭遇苦难时,称诵法号,就会观到这个声音,前去救灾就难,观音(浙江普陀山)的两边,东为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称智慧辩才第一,一般形象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在中国的道场为山西五台山。西为普贤菩萨,又译“遍吉”为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代表德与行,手持如意,坐莲花宝座,骑六牙白象,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后殿之下为前殿,比后殿要宽敞许多,东西两侧各有偏殿,面阔三间,内设佛龛,门上东题“养性” 西提“静心”正中设一大铁香炉,长约一米五,宽高均达一米,正面雕“天竺古刹”四字。背面二龙戏珠的图案。在殿西有碑林,记载着石膏山的人文历史。
三大士殿 三大士殿所有佛像皆用玉品,又称“玉佛殿”。三大士殿左配殿送子观音,右配殿地藏王,地藏王是菩萨,也是大士,他与三大士同一级别, 由于分工不同,只要不在九华山和专设的地藏王殿,就只好配局偏殿,地藏王左右是闵公和道明两父子。云水洞中供奉极乐世界的“西方三圣”即教主阿弥陀佛,左侧观音菩萨,右侧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三大净土世界中,影响最大的还属阿弥陀佛所创造的极乐世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其寿无量,其乐无穷,所以有人求寿,非他莫属。祖师殿供奉菩提达摩,是东土的禅宗祖师,他浓眉倒竖,两眼圆瞪的样子,与其它佛大不一样,让人有些害怕,其实,菩提达摩除其貌不扬之外,他所倡导的禅学,对中国佛教界影响很大。正面大殿采用林卫宁书法楹联“大智闲闲澹泊在不尘之内,玄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
青云路
出了石膏山索道站台往前走是石膏山一处十分险要的自然景观,也是古时登山的必经之路——青云路。佛家常把这段崎岖小道用来测试人性的善恶,人心的好坏。有记载说在清光绪年间,游方道士张明远化缘回山,因为私吞了银两,便从此处掉了下去,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为他牵驴而过的善士也随着滚下山崖,却连人带驴毫发无伤,以此警戒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见为人不做亏心事安然能过。
青云寺
在青云路往北走500米,西峰龙岩顶上,有一座青云寺。这座寺塔院是明代石膏山僧人的墓地。传说中,青云寺建筑十分宏敞壮观。最初是由明代永乐年间的弧月和尚修建,它的建筑非常的别致,高三、四米,上下共九米,座基为砖砌八角形,每层都不尽相同,或圆或方,模棱两可,在塔身镶嵌着一块石碣,是明朝嘉靖三十二年所立,铭记着禅宗弟子弧月和尚开创石膏山香火的经历。
天河塔
天河塔是一座九层高塔,登塔顶而观日出,是石膏山的又一处景观。在塔内供奉一尊玉佛,是由四川成都昭觉寺圣帝主持捐赠,他最初在石膏山的天竺寺出家,后经苦心修道,精心专研,终成正果,普度众生,造福百姓,身披万佛袈裟,受万人敬戴,圣帝法师虽然年事以高,但他牢记师傅的嘱托,身在天府之国。心系灵石家乡,从缅甸修订一尊观世音玉像,经过长途跋涉送到灵石石膏山,后来又捐赠檀木香佛两尊,及佛画一张,03年2月送到石膏山,圣帝法师之举动将永载史册,百世流芳。
南天门
南天门(天门壮观为石膏山旧十景之一)是石膏山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坐落在通天岩顶,是交通要道。它北负山嘴,三面凌空,自古以就有很多名人雅士在此吟诗作赋。经南天门,北可过青云路与天河塔,观日台,山顶草甸相通,东可过凌云路到上岩的白衣洞,罗汉顶,南到中岩 下岩的天竺寺,铁佛寺。
南天门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由河北的刘德明初创,灵石的赵子瑗捐五十两建成。原来的南天门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曲拱形门洞式,洞门宽三米,门额上方正中嵌着“南天门”三个大字,通宇公司新修的南天门仍采用上下层建筑结构,上层采用回廊式双层楼阁建筑,使游人观望山林绣色。南向悬匾“南天远眺”是灵石当代书法家吴艳萍所题写,温暖题写的洞天福地以及楹联“俯瞰湖平波不起,仰视天阔水徐行”。
凌云路
朝着南天门的东侧走,是通往上岩白衣寺和龙王寺的咽喉要道,形若天梯、全长80余米,就是凌云路。这条石阶小道,是由善士赵庆积等人出资从巨岩硬石中开凿而成。工匠当初修此路时因为石头太硬,后来采用了火烧开凿而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道道的石痕。路在山腰,壁随路陷。回头见壁不见路,俯视见云不见树,俯首面可触刀石,举步须知登天难。此景被列入石膏山的十景称为“云路横空”。
白衣寺
白衣寺位于上岩的(抱佛岩)西洞,又叫抱佛洞,供奉的是石膏山古佛白衣观音菩萨,(也是白衣大士的涅槃处)白衣洞在石膏山的岩洞中,历史古老,规模不算大,排位第三,建筑非常的简陋,仅木栏杆三曲围绕,一尊白衣菩萨石像端坐而已。但它是石膏山名称来历的起源,石膏山,初名叫石山,后改为石高山,高指此山是太岳群峰中的最高位置。后因高字太自我玄耀,在明隆庆元年由兵部尚书霍冀之手笔,改为石膏山,一字之差使石膏山形神并举,寓意深长。据说洞内钟乳石的造型有白衣大士的容貌,随着时间的延续,被阴藏到石乳后面了。白衣大士的善行善德感动了上天山石流下了神液凝成乳石,使白衣大士在此坐化归真。据民间传说,古时候,石膏山下一带,有一位身着白衣的婆婆专为平民妇女施药就病,所用的药物都是液末,病人一治即愈,病好后,从不收人钱财,众人打问其住处,不知其详,后来有一樵夫见她在石膏山上打坐,就上前问到“医婆在此居住?”答道不定,说完不见其影,樵夫告知乡亲,乡亲们都上山祭拜,以谢救命之恩。采用了林卫宁书法的楹联“修脱白衣极乐地,自然石盖小西天”
龙王洞
龙王洞位于上岩东洞,是石膏山天竺寺文明的发祥地,供奉龙王塑像,洞高五米,宽八米,深约十米。规模不算大,仅面阔一间。龙是中华名族的创造,是炎黄子孙的图腾,中华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对于主管雨水的龙王尤其崇敬,这种崇敬并不盲目,而是由民以食为天这一基本的需求所决定,当西天佛爷们排着长队走进国门的时候,才发现龙王爷的威望比他们高,于是龙王就当上了“顾问”。成了佛门的坐上客,石膏山供奉神佛,老龙王最早,排行第一。事实上,在中国人心目中他永远是中国的神,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王洞门前的广场,曾经是大山深处最为热闹的地方,每遇天旱,善良的人们把祈雨仪式搞得非常隆重,由当地长者把村民组织起来,盛装艳服,选送童男童女,编成几个方队,在龙王洞跪拜。他们的虔诚,惊天地、泣鬼神,洞外钟鸣鼓响、乐声悠扬,表演队伍欢呼雀跃,十分壮观。在这山鸣谷应的大山里,就像过节一样。石膏山的龙王爷很灵验,据说十有八九,过几小时或几天,总有天雨降临大地,这样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历史的真实,使人们在龙王洞祈雨的场面,音容并存,如在眼前。楹联“神仙非所愿岩畔白云时来绕,山林亦可取洞中清泉尘不染”。
龙王洞外,崖壁陡峭,就在崖壁石缝间,长着一棵山桃树。她伏地而长,竟分生出百十条枝干,成扇面向外延伸扩散。外围有三米多长,两米多宽。每逢阳春三月,满树桃花盛开,耀眼夺目。粉红的花,深绿的叶,远远望去,宛若凤凰展翅,艳丽无比。龙洞凤树,相得益彰,此为石膏山古景之一,名为“龙凤呈祥”。此景源自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东海龙太子和南溟凤女之间的一段美好爱情故事。据说,洞中泉水和洞前桃树,就是这对恋人的精魂化身。相依相存,永不分离。有很多对爱情坚贞不二的男女,或正在热恋中的青年,来到此处,总有虔诚寄语,相拥誓词。白头到老的忠诚,从一而终的相爱,将是一段美好的历史记载,也是人生精彩乐章的动人旋律。
罗顶松涛
罗顶,即罗汉山顶,这是一处自然风景。传说石膏山有僧修成四果罗汉在此涅磐,此处山峰突耸,山侧缓坡有数千株油松长年苍翠林立,一丛一丛的笔直躯干上,延伸着一排一排的松枝松叶,山谷劲风,空巢而过,松林发出一阵一阵的狂涛巨浪声音。山顶听涛,别是一番情趣。
在罗汉顶上,有一块掩映在苍松林中的小平地,从清代以后,石膏山僧人火化后的的遗骸就全都葬在此处。石膏山僧人圆寂后,按佛门惯例通行火葬。在罗汉顶墓地的地穴中,有存放僧人骨殖的若干瓦罐。按佛门规格,一般僧人圆寂后,只留一瓦罐骨殖,而有道高僧圆寂后,往往树碑建塔,刻字铭文。罗汉顶和尚陵园内有青砖墓七座,都是为纪念高僧而建立。据下碑文记载,最早一座建于清康熙二十年七月的普同塔,高十余米,为塔林中的最高大者。
朝阳洞
朝阳洞是一个底阔40多平方米,洞高两丈余的天然溶洞,洞口面东,直径约2米左右。朝阳洞位于西峰罗汉顶的东北,从罗汉顶下行20米即至,这里虽幽深莫测,寂静难耐,但却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境界。传说,白衣大士曾在此静心修练。明清两代,直至现代,石膏山天竺寺僧人,常常在此独处苦心修性,面壁禅悟佛经,以期早成正果。
朝阳洞最初称“八宝金莲洞”,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任重远《四重游石膏山记》中云:“朝阳洞,前曰八宝金莲洞者,盖此也。”当时有一湖北籍僧人笃信释教,日夜在洞中跌坐。后来,传说白衣大士曾在此洞静修养性,故称“养性茅庵”北宋末年,因为纯阳真人吕洞宾同众仙人在此饮过茶,因此又改称“朝阳洞”。故事原来是这样的: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金兵分两路进攻宋朝,由宗翰担任左副元帅自西京(今大同市)进攻太原,不久,攻占朔、武、代、忻等州,过石岭关,围太原城,进攻汾州······一路烧杀抢掠,生民涂炭,不仅如此,沿途的佛寺道观,也未能幸免。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兵围困汴京。从此,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国土被金兵侵略的支离破碎。却说正在三晋第一山----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仙隐的吕洞宾和张果老,为了躲避金兵的侵扰,寻找一方清静之地,便于四月底结伴南行,拟前往位居道家十大洞天第二的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这一天,吕洞宾和张果老进入灵石境内,取道灵沁古道,攀上了石膏山西峰的罗汉顶,在罗汉顶上,两位仙人席地而坐,稍事休息。这时环顾四周,只见山势雄奇险秀、景色旎旖悦目,白云悠悠,泉水潺潺。好一处人间仙境,毫不逊色于真武山。突然,张果老看见东北方向,紫气氤氲,祥光萦绕····为究其原因,二位仙人便亲自下去探看。当他们来到一个洞口时,简直惊呆了,紫气、祥光从一个天然溶洞里袅袅而出,走进洞内,只见石上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吕洞宾和张果老掬起泉水便大口大口的喝起来,泉水清凉甘醇,沁人心脾···但张果老并没有喝出个名堂来,而吕洞宾却顿时意识到此泉水绝非寻常之水,他对张果老说:“此水乃陆羽《茶经》中所列的上等烹茶水----山中乳泉,可惜没有茶叶,不能品尝用此水沏的好茶,太扫兴了!”话音刚落,只见洞前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樵夫,他对二位仙人说:“好茶叶远在山巅,近在眼前!”说着就从自己的篮子里取出一把刚刚采来的茶叶,他告诉仙人说:“这是石膏山墁上长的一种茶草,因为它浑身长的都是细细的茸毛,所以当地人叫它毛金,端午前后,正是采撷的好季节,别看这毛金不打眼,喝起来可是清淡香雅,喝下去神清气爽,长期喝此茶,可以生津止渴、延年益寿。”二位神仙听了樵夫的话后,只想马上就品味这种山茶,于是,三个人捡柴的捡柴,生火的生火,熬水的熬水,不一会清香诱人的毛金茶水便烹饪出来,只见吕洞宾和张果老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个不够,只喝得二人就像醉了酒一样,懒洋洋地躺在朝阳洞前的坪地上。
第二天一觉醒来,太阳已经上了东峰之巅。这时,吕洞宾想起了久别的其他六位仙人,于是派张果老速速将他们招来,品乳泉水沏的毛金茶,赏纯天然的膏山景····不到半天功夫,众仙便陆续到来,别看铁拐李拄着铁拐,一跛一跛的,可他来的最早,紧随其后的是身体轻盈、行走如飞的何仙姑和一脚赤足、一脚穿靴的蓝采和,第四位到的是身穿朝服、头戴乌纱的曹国舅,第五位到的是放荡不拘、常饮常醉得韩湘子,最后到的是挺着大肚子、摇着芭蕉扇的汉钟离。众仙到后,吕洞宾自然是用乳泉水沏的毛金茶招待大家。
此后,众仙在石膏山住了好几天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这处人间仙境。临走时,吕洞宾在洞壁上写下了一首诗:“洞中乳泉乃上品,墁上毛金弥足珍,取来二者烹茗液,爽煞众位品茶人。”
卧佛远望
景区内的一处山脉,像一尊仰面朝天的睡美人。这是因众山前后左右错位拼接而形成的巨大剪影,棱角清晰的佛首,高耸直挺的乳峰,从容起伏的姿体,令人惊叹。这是大自然天工巧成的造化,也是石膏山内涵深藏的预示。
说起大佛仰天,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怪诞的故事,明朝嘉庆年间,石膏山下的峪口村迁来一位刘阁老。刘阁老因儿子被严嵩陷害致死,祸及自身,只得远离京城,避居在这深山老林中。
刘阁老自儿子出事后,感到十分悲伤,悲伤之余,更感到孤独,如今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无女,甚是心焦。心想再生一儿半女,老了也有个照应,这年春节过后,老俩口备了些香火,专门前往石膏山上的白衣洞祈子。没想到第二年的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生日)果然生下一女,这女子生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幅菩萨相,故取名“莲花”。老俩口自是喜欢不尽,好生抚养。到了周岁生日这天,刘阁老按照当地风俗,准备了诗书、算盘、官印、佛珠等几样物件让莲花来抓,结果莲花一伸手便抓住了佛珠。这是,二老惊呆了,这孩子莫非将来要遁入空门成为释迦弟子?老俩口半信半疑,心中自是有些不悦。转眼莲花已经六岁,刘阁老将她送进附近的龙吟书院读书·····
再说莲花十三岁生日这天,从河北镇州滹沱河畔的临济院来了一位禅宗南宗派僧人去石膏山云游,路过刘阁老家化缘,莲花待这位僧人为上宾,饭后僧人对莲花说:“我看你一身佛缘,因此,送你一部《金刚经》权作你的生日礼物,好好诵读去吧!”从此《金刚经》便成为莲花的案头卷,没过一年,莲花已能将《金刚经》全部诵读下来。
莲花长到十六岁时,已经出落成为一个体态丰满、俊俏无伦的大姑娘。俗话说“女大当嫁”,可刘阁老膝下无子,心想入赘一个女婿上门,以续刘氏香火。谁知道这事和莲花一说,莲花便死活不依,莲花说:“我要做优婆夷,我要成佛,终身不嫁!”阁老听了女儿的话后,可笑的说:“一个凡家女子,岂能成佛?”莲花回答说:“禅宗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佛性,这个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人人都有可能成佛!”阁老拗不过女儿,只得作罢。
打此以后,莲花更加专住佛事,每天太阳未出山便面对南山跌坐诵经,按“五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斋”(不食荤腥,不装饰打扮、不视听歌舞)的戒律去修身养性。凡有寺院募化,必慷慨布施钱财凡有僧人化缘,必舍上等斋饭,久而久之,莲花竟成为闻名僧俗的佛教信徒。
莲花二十五岁生日这天,功德圆满,端坐在每日诵经的地方,面对南山而涅槃。年近八旬的刘阁老恍惚中梦见女儿在西方极乐世界,快乐无比,并且告诉刘阁老,不要悲伤不要挂念,若要想女儿,登上石膏山上的南天门下,远眺南天,即可看到女儿的真身。第二天,刘阁老夫妇用了多半天功夫好不容易才爬上南天门下,放眼远眺,果然看到女儿安详的仰卧在孝文山、尖阳山间的山巅之上,眉目清晰,满身佛像,乳峰高耸,身材丰满····
保安禅院
保安禅院 保安禅院位于中岩和下岩之间,是僧人们用来生活、休闲的地方,也是佛界重要客人交流、座谈、题词、修养的地方。登山游人可以在这里缓口气,歇歇脚,饮饮水,随便领略一下佛教僧徒生活的另一面。楹联:云远深岩极乐处,山静虚涵自在仙。
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下岩(万佛岩)始建于清朝雍正八年,因铸有明嘉庆四十三年的铁佛三尊而得名,由石膏山旅游公司重新修建的铁佛寺规模宏大,建筑壮观,从里向外,首先是坐北向南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的尊称,意思是说佛祖勇而无畏,无所不能,其神力能降服穷魔,护持众生,所以只要有佛寺,都有大雄宝殿,店内供奉释迦摩尼横三世佛,即居中释迦摩尼、左右两边是药师佛阿弥陀佛,石膏山的佛教宗派自古以禅宗的临济宗为主,尊释迦摩尼为始祖。佛教传说中,释迦摩尼是古印度人,并且还是一位王子,他自认为来到人间的使命就是拯救众僧脱离苦难,故而放弃王族生活创立了佛教,释迦摩尼生活的时代(约公元前565—486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几乎是同一年代,这两位都以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闻名于世,流传两千余年而不衰。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有偏殿,供奉十八罗汉,据记载,佛入东土后,由于画像出了差错,从唐朝历宋、金、元、明一直闹到清朝,最后由乾隆皇帝“钦定”加了降龙、伏虎两位罗汉,共十八位。罗汉的排位前十六位不分先后,但最后的这两位都是固定的,别的寺院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后来队伍不断扩大,竟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都不足为怪。十八罗汉是最为流行的罗汉群像,姿态不同。神情各异,比如举钵罗汉原来就是乞丐,骑象罗汉原来就是驯象师,笑狮罗汉是猎人,挖耳罗汉是理论家,长眉罗汉是先天胎带,坐鹿罗汉好卖弄本事,举手罗汉为自己是私生子而叹息,释迦摩尼唯一的亲生儿子罗睺罗就是沉思罗汉。十八罗汉栩栩如生的人间百态,为清规戒律的冷清佛门增添了许多生气。寺内正中设有一铁铸香炉,长约两米半,高宽约一米有余,正面有铁佛大殿四字,背面是虎头云图,雄壮有力。
步入山门,中轴线上的108级台阶,佛家认为走过这些台阶,就能把人生的全部烦恼踩在脚下,抛到身后。山门也叫三门,天王殿居中,东为地藏王殿,西为光蒂殿。天王殿分列左右的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僧归依佛门,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手中缠一龙,他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握银鼠,右手持宝伞,用以制服群魔,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不要看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其实都是忠诚的平安卫士,兼施风调雨顺,是名气最大的护法神将。中间供奉的弥勒佛,传说弥勒佛来中国之前是释迦摩尼的弟子,并打算让他接班,现在各式各样的大肚弥勒佛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喜庆。和弥勒佛相背而立的是负责守卫大雄宝殿的韦驮菩萨,双手合掌捧杵,意思此寺庙接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两位在此一个说欢迎欢迎,一个说请进请进来,接引八面施主。
山门处采用韩植墨书法楹联“膏山藏灵即境非境亦境蓄势蕴秀,菩萨化相即相非相亦相慧觉觉圆通”。正殿采用董辉杰书法“谈西天法化东土民指点破头头是道,演虚无义证真实理了澈时滴滴归源”。
天王殿的楹联“乐呵呵笑口常开世上能有几多愁,圆滚滚大肚能容自家领悟好行船”。偏殿“禅心朗照摩诃妙语通天地,佛光普洒般若真言度神灵” “岩上生松水境有涟亦含趣。洞中安佛昙花无声总成仙”。
地藏殿
地藏殿供奉地藏王是掌管阴曹地府,十殿阎罗,要特别提到的是他的坐骑,是头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的怪兽,有点像狮子,雅号諦听,有着特意功能,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西游记第五十五回说,连玉帝,观音都无法分辨的两个猴王,就是靠他听的神力才分开的。
关帝殿
关帝河东老乡,名关羽,字云长,三国名将。关羽是中国忠义仁勇美德的代表,儒、释、道三家都备加尊奉,他的存在由人而神,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佛家称他为伽蓝菩萨,道家称他为关圣帝君,现在关公又成了当家财神。
钟泉寺
钟泉寺位于下岩的水月洞,供奉“东方三圣”。中间是药师琉璃光王佛,左胁侍是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是月光遍照菩萨,合称药师三尊。日光和月光菩萨是两兄弟,日光菩萨有“日放千光,遍照天下”的法力,月光菩萨有“夜收冥色,遍照世上”的法力。他们协助药师菩萨救助人们,传说药师成佛之前与这两兄弟是是亲骨肉,现在父子三人同在钟泉寺挂牌营业,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在钟泉的西侧,有石膏山古来十景之一的的“钟泉澄澈”佛家称之为“八功德水”,铁钟口径0.95米,深1.4米,旱不凅底,涝不溢池,此泉就是利用石膏山基岩地下水自然渗透特征,以不切断径流的形式,依山就势埋钟成泉,看似不动之水实者活流不断。素有八德之称,即澄清,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解除饥渴,长养妙根,所以此泉又名八德泉。在这里还有一段传说是说嫦娥与观音菩萨在石膏山下棋,怕耽误时辰,就让两玉兔抬钟并盛满桂花露水,来石膏山一是让她有时间限制,二是为她润喉洗面,不料两玉兔在山中被樵夫一声吆喝,惊慌失措弃钟而逃。
义峰壁
义峰壁位于石膏山西峰东侧,即后寨门所依崖壁之上,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题字留诗而得名,义峰壁所处的位置背风向阳,是野生蜜蜂聚居地,人们不易接近,旧有“进得后寨门,挖蜜三千斤”的说法,现在大部分的蜜蜂被人们收养,数量已经大减。据说傅山在顺治十四年秋,领儿子傅眉从江南游历归来,有灵沁古道进入石膏山,逗留期间,正值初夏,游览石膏山美景,在后寨门看到石壁上的洞穴,上有蜂窝、下有蜜源的地方,加上傅山先生不经意间被上下翻飞的群蜂蛰了一下,触景生情,联想到反清复明的无数先躯,他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顿生灵感,做五言诗“义蜂”一首,并题写了“义峰壁”三个字以缅怀其志。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太原阳曲县人,初字青竹,后改青主,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是一位有巨大影响坚持民族气节而受到人民爱戴的人物。[1]
艾地
从后寨门向东北方向数百米即可来到一个半封闭式的山谷凹地,这块凹地是一条数十米宽的河谷,河谷中青松掩映,松针遍地,沟谷开阔,溪流潺潺。传说先前寺僧曾在此种艾,因此这里的地叫“艾地”,这里的沟叫“艾地沟”,这里的村叫“艾地庄”。(艾草是一味中草药,干后结绳,可灸治寒湿之疾,活络血脉,还可以熏治蚊虫,除障消毒。石膏山所产艾草,叶肥茎壮,功效佳。民间有端午节采艾的习俗。驱邪避灾,自有说法。)
石膏山艾地庄,名为村落,实际只有七八户人家,宗祖始自宋初。全村共有十来块不足半亩的条地,村民以种植艾草换取粮食维持生活。仲夏茂盛的艾草,菊香四溢,艾地沟独有的黄、黑两色蝴蝶翩翩起舞,如痴如醉。艾地庄的艾草叶大、肥厚,久负盛名,生长在向阳避风、土沃滋润的河谷中,无论北方的旱艾、野艾,还是南方的水艾、家艾。都无法与之相比,堪称艾中极品,实为石膏山之特产。每年端阳节前,便有成群结伙的药农前往采艾,这是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时光,这里的姑娘出嫁,都要陪送一筐艾苗,带到夫家引种,宅院内外,村边路旁见缝插针,争相栽植。因此,这一带的乡村,“只要看见艾进门好招待”。以至亲朋好友,拿着大把大把的艾赠送与人,人们将这些艾放在窗前门后,以图吉利。如今,前来采艾的人虽然不多了,但端阳节吃粽子、喝艾叶雄黄酒,插艾的风俗未改。
灵沁古道
灵沁古道是灵石县经石膏山通往沁源县的一条山间小道。民国以前,此路一直有行人通行,后来随着行人的渐渐减少,古道被草树土石淹没遮挡倒塌,现已没有人再行此道了。从前来石膏山谒拜的僧人从仁义古镇出门,常一步一叩首,直至石膏山的天竺寺。灵沁古道属于捷径便道。它横穿石膏山腹部,直通沁源县的鱼儿泉,连通汾河谷地与上党盆地,在石膏山境内约有十几里的路程。古道的历史,上可追溯到汉初,至少已有2200多年的记载。虽然难走,但人走多了,就有了名人大贤甚至帝王大将的足迹。因此,灵沁古道为石膏山的人文底韵、文化内涵,增添了一笔重重的色彩。
石膏山的后寨门,即灵沁古道必经之地,现在有一块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所立的“灵沁古道碑”,从碑文可知古道之艰险。长廊楹联:闲来不觉花成语,倦起忽闻鸟为歌,平生能废几双履,一游同销万古愁。
灵沁古道廊
从天竺寺下山途中,在灵沁古道附近,建有一个条型亭廊。在此品茶小息,聚众而谈。蓦然回首,石膏山主景区的上岩中岩下岩及其中的佛寺建筑尽收眼底。举行法事的音律人声,人们祈祷的朝山音波,晨钟暮鼓的空灵之声,隐隐传来,目之视野,耳之梵音,不绝如缕。透彻心灵的善意,贯穿神魂的佛心,油然而生。
黄草亭
这是一块比较开阔的地方,因周围都是黄草地而得名。在这里上可观天竺寺景区的寺庙群,下可望山峰险峻的石膏山自然风景。也是游人休憩悠闲的好地方。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连理亭
这个亭看似两个亭实则是合二为一的一个亭。取名“连理亭”,意在说明一个两情相依、忠贞不二的意思。有道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是年轻人的爱情岛,也是相爱人的情侣岛。楹联:花影移踪引客并肩暂歇脚,鸟语戏人劝君牵手且凭栏。
怡然亭
怡然自得,只有身心怡然,才能自得其乐。世上烦恼,无人不有。生命快乐,人皆可得。放弃该放弃的,拥有该拥有的。变忧愁为欢乐,变苦恼为幸福。也许你在这怡然亭里小坐一会儿,或许就能得到一些启示。楹联:共步佳境即为无烦客,净寂幽涵禅境比四山。 背面对联:登峰尽阅胜景,去山难觅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