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陶格涛

宝音陶格涛

中文名 宝音陶格涛
职业 教师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宝音陶格涛研究员主讲《 草地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 环境法学》,并带队指导了生态学 野外 教学实习,以及“ 环境学”“生态学”专题讲座等教学任务,其中“生态学野外实习是生态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生态学”获内蒙古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2000年), 普通生态学获 自治区首批 示范课。   主要从事生态学。 环境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在 草地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退化 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良、人工草地的建植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积累。曾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题(两项)、科技部招标项目专题、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专题(两项)、等多项研究。 “513计划人才计划”第二层次。主持草业科学硕士学位点。 中国草学会理事,内蒙古植物学会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

  在 植物生态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沙漠、 生态学杂志、草业学报、 草业科学、 中国草地学报、 内蒙古大学学报等刊物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第二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两部。结合中科院“九五”农业科技攻关课题,在内蒙古 多伦县完成技术推广两项,推广面积138.4万亩,新增产值1.12亿元。新增纯经济效益7363.1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 生态效益。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自治区青年科技标兵,自治区优秀论文一等奖荣誉。

教学工作

  1.主讲本科生专业课《 草地生态学》 《 环境法学》: 《自然资源生态学》   2.主讲 研究生学位课 《草地资源与草地经营管理》《牧草资源与牧草栽培》   3.主持《生态学综合实习》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项目: 农牧交错区景观动态及 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景观设计 研究(3976002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改良措施下退化 羊草草原恢复演替动态比较及模式研究(30460086)   3. 中国科学院 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浑善达克沙地与京北农牧交错区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专题:“ 锡林郭勒草原割草场合理利用试验示范研究”(2000-2004);   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浑善达克沙地与京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专题:“ 锡林郭勒退化草地改良与合理利用试验示范研究”(2000-2004);   5.科技部招标项目《首都圈(环北京)防沙治沙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锡林郭勒草原(锡林浩特地区)防沙治沙技术示范(FS2000—006)》项目专题;退化草地恢复改良技术试验示范研究”(2000-2004);   6.核心成员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草地与 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农牧交错带的 生态安全与土地利用格局(G20000018604)(2001-2005);   7.核心成员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北方草地可持续性原理和范式” (2007CB106807) (2007—2011)   8.中国科学院“九.五”农业科技开发研究课题-农牧业集约化技术体系与模式研究子课题- 人工草地技术研究(1995-2000);   9.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改良措施下退化羊草草原恢复演替动态比较研究 (200408020509)。(2004-2006);   10.中科院开放站基金:不同改良措施下退化草地恢复途径及多样性变化途径的研究(1998-2000);(C类);   11.内蒙古教育厅重点基金课题-退化 土地恢复研究子课题人工草地模式研究(zl98003-03)(1995-2001);    12.内蒙古教育厅重点基金:优良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研究(320005)(2000-2003)。

参与科研项目

  1.国家“八.五” 科技攻关项目:锡林郭勒 典型草原畜牧业优化生产试验(85-011-03-05-01);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冷蒿种群的再生生长能力与耐啃食践踏机理(39760020)(1998-2000);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典型草原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演替机理研究(30330120);   4. 呼伦贝尔盟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2000;   5. 锡林郭勒盟生态建设规划 200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