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是2006年3月由原 谷里镇和原东善桥街道整建制合并新设立的街道,北与南京市 雨花台区 板桥新城、 铁心桥街道接壤,南与 横溪街道接壤,毗邻禄口航空新城。辖区面积1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万人,辖13个 社区居委会和5个社区村委会。
街道位于南京30公里半径 都市圈核心区的西南部,地处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滨江开发区之间的腹地,距离南京主城 新街口仅30分钟车程,是南京南部旅游、休闲产业重点发展组团及绿色廊道建设带。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厚的山水资源以及 郑和墓、 南唐二陵等人文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和高档宜居产业,现街道北有著名的 牛首山风景区和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千盛农庄,南有 银杏湖、白鹭湖等全国AAA级旅游风景区,三产比重占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35%,2009年获得全国生态环境优美街道称号,2010年被命名为南京市首批重点乡村旅游街镇。
街道建有东、西2个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达6平方公里,现已建成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200余家,其中投产企业达150余家,亿元以上规模企业12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近30家,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为主要特色的 先进制造业聚集区,2009年街道被 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汽车配套产业特色街区。
谷里按照统筹城乡、缩小差别的原则,致力于强街富民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区域交通四通八达,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就业安居、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成效卓著。2009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财政收入2.16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预算外收入1.7亿元,全社会固投28亿元,合同外资19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街道自06年——09年连续4年夺得南京市“增收杯”、“和谐杯”、“富民杯”银奖,2009年跨入全市二十强镇街行列。
近几年来,在南京主城及 江宁开发区的辐射与带动下,伴随交通、投资环境及区位等优势的日益完善与彰显,街道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一,二,三产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区内现有企业3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210余家、 规模以上企业61家、外资企业36家、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历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农业以绿色龙头企业为带动,工业以精密制造、汽车配套、IT及电子、光电能源、新型建筑与装饰材料等为支撑,三产以品牌休闲度假为依托的产业链群。与此同时,工业向园区集聚得以迅速推进,交通便捷设施配套的东西2个工业集中区已拉开4平方公里的准建设用地,并建有高标准的工业标房11万平方米,现入区企业已达60余家,其邻近南京主城,与南京水、陆、空大交通动脉融为一体,“无缝对接”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各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福地。
科学定位打造“四区一集镇”
按照南京南部近郊绿色、 旅游、 休闲、高档人居及都市 观光农业建设重点发展组团的规划定位,结合南京二环东南过境段及域内“四横四纵”主干线的新建与扩建,进一步加大软、 硬环境的建设力度,加快“无缝对接”的进度现深度,彰显区位、交通、资源、流通、品牌等“五大优势”,积极打造“四区一集镇”。
突出五个重点
谷里街道图册(13)一是,紧扣 牛首山风景区、银杏湖风景区,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积极打造南京南郊旅游、休闲、度假名胜区;二是,依托江宁开发区、 滨江开发区,充分发挥与南京主城与立体交通网“无缝对接”的特有优势,积极接受辐射与配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打造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与三产等配套产业集中区;三是,立足区内丰富的原生态山水等自然资源,顺应现代居信理念,通过休闲产业带动,积极打造南京近郊绿色、高档居住区;四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国家级 农业旅游示范点?千盛农庄、晶鼎 农业生态园、千亩 茶花等花卉博览园等项目为支点,积极打造知名的南京南郊都市农业观光区;五是,依据新的区域总体规划,加快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城镇向功能区集中的建设与改造步伐,高标准、高起点地打造现代化的新街道。
配套设施建设
江宁开发区谷里科技产业配套区共分为两部分,即江宁开发区谷里科技产业配套东区(原东善桥工业集中区)和江宁开发区谷里科技产业配套西区(原谷里工业集中区)。
东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依托紧邻江宁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入驻项目呈现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出多、附加值高等特点,现有入区企业70余家并已全部投产,主要产业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配件、数控软件,已基本开发完毕。
西区总规划面积约4.5平方公里,于2002年11月份经 江宁区政府批准设立。近几年按照打造南京市重点街道工业园区的定位,产业集聚效应已逐步显现,成为街道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一期开发近3平方公里,已落户170余家企业,超千万元投资项目90余个,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精密制造、现代物流等几大 产业定位。
2009年,谷里街道被南京市政府授予“汽车零配件产业特色名(镇)街”的称号。
![]() |
![]() |
![]() |
![]() |
谷里街道雨谷线公交可直达南京主城,金陆线、东谷线公交可直达江宁方向,另有谷王线、谷荆线、谷水线等镇村公交,方便了谷里街道周围村镇的居民。
银杏湖生态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区位于南京市 江宁区谷里街道。 茶花、樱花和 牡丹,成片的梅花、桃花,和着绿油油的茶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现已建成青龙湖人居森林。 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高大的雪松随着山势凸显出浓淡相间的层次感,金色的合欢点缀其间,银杏、 柳杉等保健植物,棕榈、 冬青等 蜜源植物,爬山虎、紫荆等鸟嗜植物, 百里香、 蒲公英等芳香植物,都在这里"聚会",鸟语花香,别有洞天。
千盛农庄位于南京南郊 绿色走廊 牛首山、将军山、 祖堂山风景区,与弘觉塔、 宏觉寺、南唐二陵及 将军山旅游风景区毗邻,距南京市中心最近路程约20公里。农庄占地2400亩,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园区内有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岗,相互交织的 农田、 小溪、河塘,田园景色宜人。其中480亩大月湖碧波荡漾,两百多亩果园、苗圃郁郁葱葱。是一个集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科普培训、健体娱乐为一体的大型都市综合农业旅游园区。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荣获“南京市生态农庄”称号。
牛首山又名天阙山,位于南京市 江宁区谷里街道,属于 宁镇丘陵西段南支,低山丘陵,主峰海拔242.9米,因山顶南北双峰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览古》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自南朝起,牛首山一带佛教鼎盛,是佛教牛头禅发祥地,有 宏觉寺和始建于唐朝的宏觉寺塔。1130年( 宋高宗建炎四年), 岳飞在牛首山、 韩府山一带大败金 兀术,抗金故垒至今犹存。牛首山南麓还有明三宝太监 郑和墓。
近年来,谷里街道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谋划 社区教育发展。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现代化、示范性的社区教育中心。谷里社区教育坚持活动为本,各类教育活动精彩纷呈,成效显著。2007年,街道党校被评为“南京市红旗党校”,谷里成人学校创建为“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8年,老年学校被评为“ 江宁区先进单位”。2009年,谷里成人学校通过南京市首家现代化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项目,谷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为江苏省社区教育中心,并被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称号。与此同时,谷里社区教育注重突出重点,社区教育特色鲜明。南京市首批重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江苏省重点规划课题成果丰硕,并创新教育载体,创办了蜚声区内外的“谷里讲坛”。
宋大明六年(462)
冬十月,葬宜贵妃于龙山,黄岗返道数十里,建成龙路(北起高家库南达东善桥水阁村)。
外元七年(943)
南唐烈祖李昇死,葬南郊祖堂山下(今祖堂社区)。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1月 南京临时政府改 江宁府为南京府, 直隶 内务部。废江宁、上元两县,东善桥、谷里属南京府管辖。
2年(1913)12月16日北京临时政府废南京府,仍设江宁县。东善桥、谷里属江宁县管辖。
5年(1916)6月江宁小学教育研究会出版的《江宁乡土志》记载,当时全县区划为7市9乡,谷里属 江宁镇市。
16年(1927)
3月22日北伐军经谷里攻克 板桥镇,后进攻南京。
17年(1928)
废止市、乡制,实行乡、村制,谷里集镇为 谷里村,并辖周边自然村。
20年(1931)
夏大水,谷里地区受灾严重,农民生活极端困苦,逃荒要饭者数以千计。
22年(1933)
2月江宁成为全国第一个自治实验县,改谷里村为 谷里镇,属第九自治实验区。
年底江宁自治实验县政府进行工商调查,谷里镇有工商业户78户,拥有资本15 340元,主要为米行、布店、杂货、手工业等行业。
23年(1934)
3月10日,开工东善桥至 小丹阳的公路建设。
夏大旱,江宁自治实验县政府派1船机在 石坝河抽水,始见机器灌溉。
8月县政府进行耕牛登记,谷里地区有水牛1302头,黄牛502头,登记后的牛,凡有宰杀、买卖、产犊等变动,须向原登记机关报告。
10月谷里村设立农产抵押仓库(早在1933年,县在湖熟设有农民抵押贷款所,是旧式典当性的银行)。
27年(1938)
2月14日日军20多人从谷里窜过,将途中所抓群众十七八人捆成一串,驱至陆郎镇神山头北,用刺刀、竹棍逼下水塘,当即冻死13人,对未死者竟再次用刀割耳、断肢,以受害者的痛苦惨状取乐。
3月南京伪“维新政府”成立, 谷里镇强行成立维持会,周祖和由日军指定为维持会长。
29年(1940年)
日军在江宁县境内筑古(雄)凤(凰山)铁路24公里,途径谷里、东善桥。
33年(1944)
1月 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设立谷里区,李善斌、李祥福先后任区长。
夏疟疾暴发流行,王村塘头徐自然村,共死亡27人,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个别户死绝。
冬抗日民主政府谷里区区长李祥福等,为发展农业生产筹款修坝,由侦察班长施业隆出击,责令谷里镇伪自卫团长张太喜捐钱、捐物。
34年(1945)
10月东善桥、谷里区新四军奉命北撤。
35年(1946)
1~9月整顿户籍,制发“国民身份证”,恢复保甲制,强行实施“五家 连坐法”,实行“警管制”。
5月16日乡镇调整,中 宁乡并入 谷里镇,设11保140甲。
37年(1948)
2月随军北撤后,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一师第七十二团警卫排长施业隆回乡养伤,与横山武工队和中共泗陇地下党支部取得联系,在公塘一带组成4人游击小组开展活动。是年冬,该小组发展为拥有20支长短枪实力的队伍,在横山地区继续发动和支持群众抗丁、抗租、抗粮、扩大武装。
38年(1949)
4月上旬施业隆游击队以“横山人民自卫大队”的名义,张贴布告,禁止国民党乡保长造谣破坏,收缴自卫团、地富的武装,布告一直贴到东山镇。
4月24日江宁县解放,国民党江宁县政府瓦解。30日 谷里镇成立镇人民政府,镇长王德源,风雅乡成立乡人民政府,乡长蔡有发,属二区人民政府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1月底废除 保甲制,实行乡(镇)、村制。
1950年
4月大乡划小乡,谷里镇划为谷里、新民2乡,风雅乡划为风雅、风林、石坝3乡,共设36个自然村。
5月22日 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熵、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胡小石等五位专家,应南京市和江宁县人民政府邀请,联合组成调查组,对东善桥 祖堂山发现的南京开国皇帝李昇和中主 李璟陵墓着手调查。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东善桥、谷里开始宣传和贯彻。
10月8日开始发掘南唐开国皇帝李昇和中主李璟陵墓。
10月开展抗美援朝活动。10月20日,东善乡有61人、谷里乡有53人参加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12月上旬土地改革开始,到1951年6月结束,谷里乡没收地主的12 840亩(856公顷)土地以及房屋等财产,分给2369户农户, 5414户领到土地证。
1951年
1月18日江苏省人委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东善桥 祖堂山南侧的南唐二陵列入其中。
1月21日地处东善桥祖堂山下的南唐墓陵中挖掘出比较完整的出土文物640多件。
6月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开展拥军优属,送慰问信、慰问品等活动。
12月 开展增产节约,反对浪费,反对贪污,反对 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至1952年6月运动结束。
1952年
3月工商界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物、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春开展反对美帝国主义 细菌战的 爱国卫生运动,谷里发动45个行政村
3 000余个劳力进行大扫除,2 000余人接种牛痘和注射 鼠疫、 白喉、 霍乱预防疫苗。
年底谷里、新民、风雅、石坝、风林、公塘等小乡,分别建立了1个常年互助组,进行互助合作示范,每组15户~20户。
1953年
7月,进行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善桥元山、东善、长山三个乡。谷里6个小乡( 谷里镇、风雅乡、风林乡、石坝乡、新民乡、 公塘乡)共有5 661户,24 041人,其中男12 211人,女11 830人。
8月 贯彻选举法,进行第一次普选。东善桥成立了三个选举委员会,有选民
8 000余人。谷里成立6个选举委员会,有选民13 000余人,以举手投票形式选举县乡两级人民代表,普选于1954年2月结束。
11月始行粮食统购统销,取消私商经营粮食,农户纷纷向国家出售余粮。
1954年
春东善、元山、长山、风林、风雅、石坝、新民、谷里、公塘等小乡(镇)各建立1个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夏大水,从5月中旬始连续降雨58天,共降雨量869毫米,其中7月份降442.1毫米,石坝、王村、向阳等行政村沿板桥河两岸的200余公顷农田受淹严重,水稻损失大半。
秋 铁、木、竹个体手工业者组织生产合作小组,走集体化道路。
9月30日人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55年
2月 东善乡在集镇上成立了第一家私人医院,后在马桥处也设立了一家私人诊所。
3月1日银行发行新人民币,旧币1万元兑新币1元。
春谷里镇私人诊所、药店组织起来,成立“中西医联合诊所”。
8月11日按上级规定,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到户工作全面推开,月底结束。
12月20日,贯彻执行《 兵役法》,改以前的 志愿兵役制为 义务兵役制,公民依法服役,当年东善桥乡有19人、谷里有35人参加了 义务兵。
1956年
春 农业合作化掀起第二个高潮,东善乡152个初级社,谷里乡128个初级社,进入了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占总数的98.1%。
Δ对私营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也进入高潮,私营商业并入 合作商店,归工商联合会领导。
3月小乡并大乡,元山、长山并入东善乡,新民乡并入谷里乡,风林乡并入风雅乡,石坝乡未动。
6月6日下午6时许,来自 马鞍山方向的飓风暴雨袭击谷里地区,大树刮倒10%,并倒房、伤人甚众,此后3天连降雨336.2毫米。
秋谷里成立谷里、公塘、大塘、孝义4个小学辅导区,辅导6所完全小学,23所初级小学。
1957年
6月28日撤区设乡,建立中共东善乡委员会和东善乡人民委员会。
7月撤区设乡,谷里、风雅、石坝3乡并为谷里乡,建立中共江宁县谷里乡委员会和江宁县谷里乡人民委员会。党委书记姜凤云,乡长谢道宗。
Δ原 陶吴区公塘乡的公塘、上集、新西、山北4个行政村高级社划为谷里管辖。
8月 开始进行以重点改进 领导作风的整风学习,开展以 农业合作化, 粮食统购统销和农民生活等内容为中心的大鸣、大放、大辩论活动。
12月 由整风运动转入 反右派斗争,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东善乡有20名、谷里乡有84名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错定为右派分子,直到1978年才复查纠正。
1958年
2月 东善乡银行营业所成立。
3月 东善乡三合砖瓦厂成立,成为第一个村办企业。
5月1 日东善乡将该日定为本地区的物资交流大会。
5月中旬开展声势浩大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运动。
7月3日县召开号称万人参加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江宁报》载:“谷里乡三义农业社小盛生产队社员、干部合种试验田,小麦亩产1 200斤(600公斤)。”以此为典型,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鼓足干劲,掀起所谓“ 大跃进”热潮。此后接踵而来的是深翻土地,大搞农具改革,大兵团作战,使社员疲于奔命。
7月 江宁县人民政府将地处东善乡祖堂山南侧的陶瓷厂下放给东善乡,成为东善乡的第一家乡办企业。
Δ贯彻市县关于以钢为钢的指示,开展 大炼钢铁运动,谷里乡建小高炉50多座,2 000余人上阵,乱砍大树,砸铁锅,撬铁窗等,“一平二调” 浮夸风盛行,结果以“劳民伤财”而告终。
Δ谷里乡组织800余人的钢铁大军“支援”凤凰山铁矿。
9月9日谷里人民公社成立,下辖14个大队,225个生产队,社长谢道宗。
10月拆除农民锅灶,至1959年1月,谷里办起农村公共食堂201处,盲目实行吃饭不要钱,后因无粮可吃,不到1年时间即告解散。
11月 东善乡调集了600人“支援” 凤凰山铁矿大炼钢铁。
1959年
3月 贯彻“郑州会议”精神,宣传人民公社实行分级管理,队为基础,三级核算,各计盈亏等政策。
4月 东善公社设立 陶吴市管会东善桥市场管理小组。
夏百日无雨,塘坝干涸,稻禾枯萎,粮食大减产。
秋谷里人民公社机电排灌站成立,有人员5人,负责机电排灌及农机具维修。
8月谷里公社在“203”工地召开万人大会,传达毛泽东主席写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各级干部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一封信,纠正瞎指挥风。
1960年
2月破土动工兴建谷里中学,9月开始招收初一新生2个班,128人。
5月谷里公社群众因疲劳过度和营养不良,查出浮肿病人300余名,妇女子宫脱垂病的120余人,采取紧急治疗措施的240余例。
10月贯彻执行省人委关于纠正农村“平调”问题的布告(即20条),谷里公社共退赔折款49926元。
12月根据县委有关材料,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谷里公社1958年~1960年粮食产量平均逐年递减11%,人口死亡年递增率达39.9%。
12月14日为充实基层领导力量,县委派副县长刘彬任谷里公社党委书记。
1961年
1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谷里的卧儿岗、金牛山的铁铜小矿场先后下马。
1月5日谷里公社整顿两风:干部的特殊化作风和强迫命令作风。
4月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60条”),推行三包(包产、包工、包本)一奖和 四固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办法,加强生产队经营管理。
5月9日遭台风袭击,谷里公社刮倒房屋858间,受灾农户375户,伤29人,死1人。
年底赵林大队由东善桥公社划归谷里公社所辖。
1962年
8月8日东善公社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其中有35公顷农田颗粒无收,倒塌房屋137间,大水吞没了1个生产队,38人无家可归。
8月11日谷里公社受龙卷风袭击,倒屋400余间,水稻倒伏1 666.67公顷,死伤11人。
9月6日下午4时许,由于受14号强台风影响,谷里公社遭龙卷风袭击。
年底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第一年,农业生产迅速回升,谷里公社粮食总产达1 155.06万公斤,比1961年增63.5%。
1963年
3月 东善公社集镇开始供电,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架设第一条6.6千伏高压线路至集镇,装配变压器容量为100千伏。
Δ 中小学全面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据统计,当日东善中、小学生共做好人好事78件,捡拾钱币上交12元。
4月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即“新五反”)的指示。
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964年
7月 进行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善14个大队,共4 017户,总人口为
16 465人,其中男8 481人,女7 984人。谷里共6 671户,26 209人,其中男13 265人,女12 944人。
9月谷里公社安置南京市首批插队知识青年68人(其中女知识青年30人)。
1965年
9月1日,兴办元山中学(时称农业中学),至此,东善公社共有两所中学。
9月4日县委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开赴东善桥和谷里,全面开展“ 四清”(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运动,直至1966年5月5日工作组撤离。
年底谷里公社粮食总产达1 761.65万公斤,比1962年又增52.5%,超历史新水平。
1966年
3月1~7日 江宁县委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组织代表到东善公社童桥大队进行现场参观。
7月中共中央《 五一六通知》及《五七指示》下达后,从中小学开始掀起“文化大革命”运动。8月底,“ 红小兵”破“ 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抄家游街现象到处发生。
11月学校停课闹革命,学生成立“红卫兵”组织,部分师生外出串联。
1967年
1月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分别成立“1018”、“红心爆破队”等各种“造反”组织,贫下中农也成立“造反指挥部”。在“ 一月风暴”中,纷纷批斗各级领导干部,夺所谓“走资派”的权。
3月7日,在县委的支持下,成立 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管。王德化任谷里 军管会负责人
春谷里公社的山北大队划为六郎公社所辖。
5月学校复课,中小学学生基本回校,但上课无教材,语文学毛主席语录。
Δ贯彻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草案)》,农村秩序日趋平稳,劳动生产步入常规。
1968年
1月17日谷里市镇造反指挥部,被谷里公社贫下中农造反指挥部所砸,两造反派组织之间发生武斗。
2月24日江宁县 军事管制委员会确定在东善公社筹建开采冯村小铁矿。
3月5日实现“大联合”,谷里公社成立以军宣队,“ 造反派”,革命干部“三结合”形式的 革命委员会,万槐衡任主任,下属大队及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革委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7月普遍开展“三忠于”、“四无限”等活动,人人都得会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并进行早请示,晚汇报,崇拜迷信之风气达到顶峰。
7月30日江宁县革命委员会提出《关于安排1968年中、小学教育事业计划和招生工作的意见》,东善公社举办中学初中班。
8月成立“群众专政指挥部”,开始清理阶级队伍。
10月谷里集镇通电,居民及部分企事业单位首次用电照明。
1969年
7月 东善公社银行营业所与信用社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7月14~21日连续暴雨,雨量超过580毫米,山洪暴发,谷里公社333.33余公顷山田被冲、圩田受淹。
9月在“初中不出队,高中不出社”口号下,完全小学先后办起初中班(简称“帽中”),学制缩短,实行中小学 九年一贯制。
9月开展“ 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和铺张浪费)运动。
1970年
2月谷里公社武装民兵1个营开赴“九四二四”工地,边施工,边军训。
7月利用绿萍做肥料,是施肥史上的一项变革,东善公社要求每亩做到绿萍放养见不到水。谷里公社水稻首次倒萍333.33余公顷。
Δ撤销1969年上半年建立的中共谷里公社 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重新建立中共谷里公社委员会,书记万槐衡。
9月水稻稻飞虱严重发生,东善桥受灾面积中稻占50%,晚稻占60%。谷里受害面积中稻占30%左右,晚稻占60%左右,稻谷产量对比上年减产262.42万公斤,减产16.3%。
冬谷里公社组织民工1 000余人参加凤( 凤凰山)云( 云台山)铁路工程建设,为期半年,共完成土石方7.2万立方米。
Δ谷里公社组织8人~10人的路线教育宣传队,分期进驻大队开展所谓“路线教育”,每期半年,至1976年冬,连续6年,先后有梅村、梁塘、兴塘、国庆、荆刘等11个大队曾进驻“路线教育”宣传队。
1971年
6月8日谷里大队陶家生产队队长余大牛在改造后进队工作中,九年如一日,带头苦干,当这个队粮食总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一跃变为先进队时,他因操劳过度, 癌细胞扩散去世,实践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誓言。县委为表彰他的动人事迹,作出《关于学习余大牛同志的决定》通报全县。
10月19日各大队召开群众大会,传达中共中央有关林彪叛国的文件精神,开始批林整风。
1972年
2月公社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发动群众 平整土地,东善公社格田成方200多公顷,谷里公社格田成方133.33余公顷。
9月 东善大队利用吉山铁矿选矿场剩余水源,开挖长2公里的环山河,解决了东善大队、童桥大队部分农田灌溉问题。
冬谷里公社组织700名民工开赴江浦县,参加滁河水利治理工程,苦战3个月完成土方2.1万立方米。
1973年
4月25日下午6时~9时,东善、谷里等9个公社,遭遇狂风暴雨挟冰雹袭击,冰雹大若乒乓球。张溪大队受灾严重, 155.3公顷三麦, 53.3余公顷小秧被砸,三麦损失13.85万公斤,后组织各大队支援秧苗和劳力抢种,水稻丰产,实现以秋补夏。
冬各个大队,生产队通电,家家用上电灯照明。
1974年
4月4日8时溧阳发生5.5级地震,有震感,霎时房屋晃动,树木摇摆,人立不稳。
6月17日东善公社遭暴风雨袭击。
9月13日东善公社在吉山大队菜塘生产队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大搞格田成方,开荒造田。共格田成方133.33公顷,开荒造田和建梯田12公顷。
10月20日南京市委在谷里公社召开全市“三水一绿”(水浮涟、 水花生、水葫芦、绿萍)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养萍、倒萍等生态绿肥应用经验。
1975年
5月30日18时10分-19时50分遭冰雹袭击,早稻不同程度受害。
7月谷里公社水稻用萍达3 200公顷,并在苏州召开的全国南方各省绿萍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7月11日《新华日报》记者为此写了《向稻田和水面要肥料要饲料》的述评。
冬谷里公社组织6000余民工参加秦淮新河水利工程,至1978年分期完成切岭、枢纽、新河会战任务,共完成70余万土石方工程。
1976年
2月3日谷里公社召开一年建成大寨公社誓师大会,号称万人大会,至12月23日通过县委验收,被命名为大寨式先进公社。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公社各单位先后集会沉痛追悼。
11月25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捷报传来,人民热烈欢呼胜利。
冬板桥河第一期工程开工,谷里公社组织6 000余民工苦战2个月,将神子山至下坝长2.5公里的河段开挖成新河。
1977年
9月20日经过14个月的艰苦建设,谷里公社玻璃厂正式投产。
年底谷里公社已拥有排灌机械367台套,3 132千瓦,排灌站的排灌设施还普及到各个生产队,人畜力车水排灌全部为机械化替代。
1978年
4月 东善公社兴建第一座长线翻水站——张家翻水站,直接从秦淮河提水,渠道全长34公里,全线建二级翻水站10座,装机29台套,1 173千瓦,受益面积933.33公顷,基本解决了南片4个大队的农田灌溉问题。
5月 东善手工业社按县政府的指示,划归社办企业。
Δ贯彻中共中央、省及县委指示,开始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谷里乡被错划右派分子的84人,被全部摘帽改正,恢复工作。
6月 南京市博物馆到谷里公社花岗大队鸡一队发掘南朝墓,出土两种 画象砖。
9月 东善公社兴办幼儿事业,建立半托幼儿园,共3个班,入园儿童近百人。
Δ东善公社兴建第二座翻水站——司家翻水站,从秦淮河提水,渠道全长14公里,全线建二级翻水站3座,电机13台套,受益面积580公顷,基本解决了北片和中片6个大队的农田灌溉问题。
11月20日谷里公社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332人,选举革委会成员19人,主任严正龙。
1979年
2月召开生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9月根据中共中央〔1979〕5号文件精神,谷里公社对430名四类分子进行评审,摘除帽子,给予人民公社社员待遇。
秋新建1 200平方米的谷里公社机关大楼落成。
10月27日当年投资兴建的35千伏东善桥变电所投入运行。
1980年
3月谷里劳动服务站成立,属县大集体性质,主要任务负责待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就业安排。
4月26日谷里公社被南京市革委会评为农业先进单位。
4月 东善公社在南京吉山铁矿的支持下,投资12万元兴建东善公社自来水厂,从地下7.5米以下提水,日产地下水250吨。
10月14日东善公社试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秋谷里公社投资26万元建成容量为3150千伏安变电站1座,后于1985年增容1 800千伏安,总容量计4 950千伏安。
冬谷里试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生产责任制。
是年谷里公社18个大队经过土壤普查共有土地3 994公顷,肥力属高等的占39.8%,中等的占39.6%,较差的占20.5%,差的占0.1%。
1981年
2月2日谷里公社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公社管理委员会。
2月谷里中学高中部并入江宁中学。
3月28日召开中共谷里公社第五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16名,严正龙被选为书记。
11月 在县政府的要求下,各行各业都开始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1982年
1月谷里公社办冬训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共中央〔1982〕第1号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加强落实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5月 东善公社撤社设乡。
5月26日谷里公社遭龙卷风和冰雹袭击,三麦、油菜受损,部分房屋、电话杆、广播线杆被刮倒,油菜、小麦、早稻受灾。
7月 进行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善桥有14个大队,共5 464户,总人口为23 165人,其中男11 841人,女11 324人。谷里有8 802户,35 973人,其中男18 148人,女17 825人。
7月谷里公社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的行政建制,成立谷里乡人民政府,乡长祝太敏。
11月谷里供销社开始进行体制改革,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工作。
12月初 东善乡198个生产队,全部都实行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底谷里乡284个 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月谷里变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3年
1月5日,东善桥派出所成立。
1月 南京博物院到谷里乡梁塘村发掘西晋墓葬。
春谷里农技站“杂交稻分蘖成穗规律与高产栽培”的科技成果获南京市政府3等奖。
4月21日东善乡第一届科技协会成立。
4月26日23时~24时之间遭冰雹袭击。
8月22日谷里乡办玻璃厂与县联营,上升为县属大集体性质,更名为南京江宁玻璃厂,划归县工业局领导。
9月4日,凌晨时,全县统一行动,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东善乡共逮捕42名刑事犯罪分子,谷里乡共逮捕35名刑事犯罪分子。
1984年
1月17日大雪3天, 降雪量达40.2毫米,积雪深度37厘米。谷里乡政府组织人员清扫主干道积雪。
1月28日东善乡工业公司成立。
1月31日谷里乡政府召开自然村以上干部和党员会议,共1 136人参加,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以及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
2月29日谷里工业公司成立。
4月15日谷里乡遭冰雹袭击。
5月14日谷里乡召开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0名,选举何明燮为乡长,吴国臣、丁贤英为副乡长。
7月20日,东善乡统计站成立。
7月25日召开中共谷里乡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90名,选举 张德华为书记, 刘昌龙、何明燮为副书记。
11月19日谷里乡党校成立,党委书记张德华任校长,随后举办第一期建党对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55人,其中30岁以下的38人。
12月下旬谷里乡历时10个月的第二届运动会比赛的8个项目揭晓,获男子篮球、乒乓球和拔河赛的团体冠军有3个,获长 短跑、投掷、射击等项目赛的个人冠军7人。参赛的运动员达2020人。
年底据统计谷里乡粮食总产达3 119.01万公斤,出售商品粮1 625.5万公斤,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1985年
7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叶飞主持的 郑和下西洋58周年纪念大会在南京召开之际,出席纪念会的部分中顾委委员,省、市党政领导人和大会代表,分别于11、12两日来周村 牛首山南麓的明代航海家 郑和墓观瞻,江宁县县长陈大法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纪念会。
7月13日谷里乡工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首任工会主席许德焕。
7月16日晚10时半和7月20日下午3时前后两次强度不同的龙卷风和暴雨袭击谷里。
8月 东善乡召开第一次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
9月10日举行第一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10月10日由县政府牵头的谷里、 陆郎、江宁3个乡电视差转台在陆郎乡筹建,1990年8月竣工,转播半径为8公里。
1986年
2月4日机关、集镇单位的支部首先开展整党,至10月28日普及全乡,1987年元月4日验收,全乡整党结束。
6月30日另址新建的谷里卫生院破土动工,至1987年6月20日竣工,乡政府共投资50余万元,建房32间、1 070平方米,其中楼房770平方米。
8月4日,东善桥影剧院落成,并举行落成典礼仪式,建筑面积2 4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60人。
10月 东善乡矿产制品厂粘质装饰面砖获市级科技奖。
冬谷里容器厂获南京市政府颁发的“文明单位”荣誉证书和国家包装协会的产品质量荣誉奖。
是年根据 土地资源调查,谷里乡有耕地5 047.4公顷,其中 灌溉水田4 022.2公顷,旱地993.73公顷,菜地31.47公顷。
1987年
2月 香港奋发公司与江宁县东善乡工业公司(各投资20.7万美元)兴办南京奋发软管有限公司,从而结束了江宁县无三资企业的历史。
4月6日召开谷里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周祖彬为乡长,陈永新、丁贤英、周家荣为副乡长。
5月7日,中央民政部,社会保障报主编沈家祥,在省、市、县民政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视察了东善乡福利化工厂。
7月3日南京大学十名师生到东善乡进行为期十天的社会调查活动。
7月7日市档案局陈正林局长、浦治平副局长等在县档案局梁明跃局长的陪同下,到东善乡检查档案工作。
7月15日安徽省南溪县委、县政府领导到东善乡参观乡饮料厂、高频钢管厂等乡办企业。
8月谷里中学初三应届毕业生 汤俊统考成绩最佳,被清华大学少年预备班破格录取。
8月20日召开中共谷里乡第七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0名,选举 张德华为书记,周祖彬、 刘昌龙、吴国臣为副书记。
8月26日河南省巩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一行10人,在江宁县县长陈大法的陪同下到东善乡参观乡办企业。
8月29日谷里乡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初步测算全乡60岁以上老人3 900人,约占总人口的11%,其中女性2 100人。
9月高淳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级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近80人,在县委书记陈宗林的陪同下,到东善乡参观电池厂、高频钢管厂、装饰砖厂等工业企业。
10月14~15日,南京市山林水资源开发会议在东善乡召开,东善乡作了重点发言。
10月,南京十竹斋书画家徐纯厚、 张尔宾、 桑作楷、 孙少斌到东善乡作书作画,美化环境,他们共同创作了《牛首山春景》等佳作。
秋谷里中学500平方米教学实验中心楼落成,市无偿调拨价值为1.5万元的全套实验器材。
年底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结束,谷里乡有26959人领取了居民身份证。
1988年
1月4日江苏省电视台到东善乡拍摄有关计划生育的电视新闻。
2月6日谷里乡18个行政村成立 经济合作社,社内设管理委员5人,其中正副社长各1人,职责范围负责全村生产管理,服务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工作。
2月农村生产实行“双轨管理”办法,其工农之间的协调工作由分管农业的和分管工业的副乡长共同负责。
2月8日谷里乡长与乡办企业以及18个行政村的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签订任期经营目标承包责任书。
3月10 日东善乡马铁厂职工铸工中等技术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有南京市退休协会、县科协、县成人教育办公室等单位领导。
春谷里乡投资70余万元兴建金牛商场,于1989年9月底竣工,10月1日正式开业,总建筑面积为1 300平方米。
6月2日谷里乡遭龙卷风袭击,三麦、油菜受灾。
6月10日,霞辉庙村主办会计杨光礼被国家农调队评为“一九八七全国家庭计划经济调查先进个人”。
7月5日谷里乡集镇水泥预制厂生产的园孔楼板经考核,质量符合国家所定标准,省标准局发给产品质量考核合格证书。
8月谷里乡党委乡政府制订《关于党员干部保持廉洁作风》的8项规定。
9月谷里乡政府建立修志领导小组,落实编纂人员,印发《关于谷里乡志编目分工意见》的通知。
9月13日东善乡党委举办“双考评”党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年底谷里乡认购国库券达132 000元,比1987年增加50%。
1989年
2月 东善乡老龄委被评为“南京市老龄工作先进集体”。
春谷里乡开展“一大(计划生育)、一小(土地小调整)”工作,经过各方努力,全乡有320人做了 节育手术。共调整承包土地125.67公顷,解决29.4公顷抛荒田承包问题。
4月 全面开展评议党员活动。谷里乡党委开展评议党员活动,全乡42个支部的1 146名正式党员中,被评为优秀的有87名,合格(包括基本合格)的有1 052名,较差的有7名,党员素质普遍有了提高。
5月22日,中宣部部长龚育元、原副部长 王惠继二人,到东善乡视察文化中心,并给予充分地肯定。
9月谷里乡党委因连续几年在党建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中共江苏省委员会的嘉奖。
12月 东善桥兴建顶棚农贸市场,建筑面积为1 000平方米。
1990年
元月谷里南京江宁玻璃厂投资55万元,并建设2 200平方米拉管生产厂房一座,至7月竣工,从建厂到投产只花6个月时间。
2月省人民政府颁布嘉奖令,授予谷里容器附件厂为1989年乡镇企业“明星企业”称号,同年9月该厂又被市政府批准为“先进企业”。
3月25日召开谷里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73名,其中女性11名。选举刘昌龙为乡长,陈永新、丁贤英、周家荣为副乡长,并选举出席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名。
4月23日南京 金陵石化 栖霞化肥厂在南京市经委的安排下,与东善乡建立厂社挂钩协助单位,并签订了协助协议。
5月7日栖霞化肥厂组织人、财、物力,对东善桥的司家和西善排灌站进行技术改造。
6月30日谷里利用原复合肥房产建立 金属拉丝厂,投资4万余元购置拉丝、绞丝、退火炉等机械设备10多套,为南京新宁线材等8个厂加工线材。这个厂有职工26人,至年底实现产值28万元,利税1.5万元,职工工资月均达96.6元。
7月谷里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乡有10 240户,38 368人,其中男19 375人,女18 993人。
7月20日谷里集镇农贸市场动工,乡投资20余万元,建筑面积为880平方米。
8月21日召开中共谷里乡第八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0名,其中女性13名。选举 张德华为书记, 刘昌龙、吴国臣、 张克勤为副书记。同时选举中共谷里乡 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人,吴国臣兼任书记,王家海任副书记。
8月谷里18个行政村1.5万多亩(1 000公顷)杂交稻,因亲本因素,造成大青棵,青棵率分别为10%~50%,损失稻谷约200万公斤。在县委、县政府关心下,动员组织各方募捐,支援财物近60万元,使青棵损失补助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12月3日 谷里中学实验中心在全省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的建设、管理、使用工作中成绩显著,经评比获省“二等奖”。
12月5日谷里砖墙行政村联圩复堤工程开工,乡政府动员全乡18个行政村10 013名民工,苦战5天,圆满完成任务,共做土方8.2万立方米。
年底经统计90年代开头年,谷里跃入亿元乡。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0 383.0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 226万元,副业收入2 254万元,工业收入5 903.02万元;农民各项所得每人平均818元,比1989年增4.3%。
12月28日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善乡有14个村,总人口为25 311人,其中男12 914人,女12 397人。
是年,谷里派出两批均由10人组成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先后进驻周村和亲见行政村,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第一批于2月28日~6月5日由党委副书记张克勤带队;第二批于9月15日~1991年元月15日由纪委副书记王加海带队。这两个行政村共有1 450户,4 764人,2 635个劳力,按党员、干部、群众3个层次,联系农村实际,采取集中讲演、广播授课、逐户宣讲等方式,分专题逐一开展,使教育面达到95%以上。同时在围绕农业生产中心,抓好企业管理,健全各项制度,调整领导班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1991年
1月1日地处金牛商场建筑面积880平方米的谷里农贸市场,正式启用。
2月谷里集镇管理委员会成立。
4月12日由江宁县人民政府牵头,在东善乡工业公司召开“江宁县厂社挂钩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县各部、委、办、局9家单位,县属工业15家单位的主要领导。当场和东善乡签订帮扶协议,落实了20个帮扶项目。
9月大谷公路(铁心桥大定坊至谷里)谷里段(谷里集镇至乌石岗)拓宽工程动工。
Δ东善乡全乡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经江宁县人民政府验收合格。
1992年
2月18日国家林业部原副部长徐有芳到东善乡视察林业生产情况,并为东善乡林业站题词,撰写了“建设双文明的林业工作站”牌匾。
8月13日谷里乡建立南京市第一家股份制 农业银行—谷里乡 农村合作基金会正式对外营业。
9月 元山中学撤并到东善中学,全乡只有一所中学。
1993年
2月25日谷里乡召开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75名,其中女代表16名。选举尤才保为乡长,丁贤英、王道保、周家荣为副乡长。
8月25日江宁县委、县政府在谷里乡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双月查,当月清”现场会。
9月,东善中心小学王筱琴老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9月17日谷里乡召开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0名。选举 张德华为书记,尤才保、 陈永新为副书记。同时选举中共谷里乡 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人,陈永新任书记,孙家武任副书记。
12月13日谷里乡政府组织全乡劳力在 张溪村砻蔀塘小水库人工会战,下午因小雨停工, 向阳村大甘里自然村一手扶拖拉机载民工返回途中翻入砻母坝,淹死2女、1男。
是年,东善乡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1.5亿元。
1994年
1月17日中午至18日早晨,大雪,积雪12厘米。
4月30日国地税分设,成立东善桥国税所、东善桥地税所。
7月 东善公社水阁行政村耗资100多万元从秦淮河支流开挖牛首河,全长6公里。
8月谷里至 江宁镇公路(谷江路)拓宽工程动工。
9月7日东善乡人民政府异地征地0.33公顷,新建500平米新幼儿园。
10月18日南京市秋播工作现场会,与会人员察看了谷里乡秋播工作。
1995年
1月25日江宁县委、县政府在谷里、江宁、铜井三个乡镇召开水利会战现场会。
4月17日南京市区划调整,谷里乡梅村行政村整体划入 雨花台区 板桥镇。划出土地面积316.13公顷,人口1 641人(484户),其中党员43人,企业单位4个,完善小学1所。
4月 设立江宁县东善桥工商行政管理所。
10月,东善乡老龄委被南京市老龄委评为“南京市老龄工作先进集体”。
12月23日张公路(张溪村乌龟山至公塘西山口)正式动工。
1996年
1月5日按照谷里乡集镇规划,商住区建设正式破土动工。
1月8日谷里乡第十四届人代会召开,到会代表65名,其中女代表16名。选举 王忠义为乡长,丁贤英、王道保、卢德全、周家荣为副乡长。选举刘昌龙为人大主席,张有龙为副主席。
1月18日银行东善营业所挂牌改名为“ 中国农业银行东善桥办事处”。
4月谷里中学校舍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
4月20日谷里乡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
4月23日南京华电与江宁玻璃厂联营在江宁宾馆签署联营协议。
5月谷里乡自来水厂正式破土动工。
5月29日 祖堂山 宏觉寺举行 佛像开光暨方丈升座仪式,省宗教局、市委统战部、市民政局、省、市佛协、江宁县四套班子领导及信徒和当地群众约4万人参加仪式。
6月18日谷里乡公塘西山口采石场正式投入生产。
7月8日振容集团与印度企业家萨拉夫签订合作协议。
7月谷里中心小学新校舍破土动工。
7月20日谷里乡遭暴风雨袭击,柏树、张溪等6家窑厂砖坯损失严重。
9月8日 宁马高速公路开工典礼。
9月10日东善乡召开庆祝第十一个教师节座谈会,同日被江宁县命名为尊师重教先进乡镇。
9月18日东善乡党委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
9月21日江宁党校东善大专班举办开学典礼,东善乡各条口21名同志参加学历继续学习。
9月26日东善乡投资120万元人民币的光缆电视经过3个月的工作,向全乡居民开通。
9月 东善乡人民政府为东善中学建筑24套1 920平米的教工住宅楼。
9月26日谷里乡第十四届团代会召开。
10月谷里乡办预制厂完成改制,成为全乡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
10月10日谷里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到会代表100名。选举 王忠义为书记, 刘民生、 陈永新、虞万方为副书记。同时选举中共谷里乡 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人,陈永新任书记,彭天文任副书记。
10月18日中共谷里乡党委党校移至谷里成人教育中心校并举行揭牌仪式,王忠义、刘民生为新党校揭牌,各支部书记等5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并听取王忠义主讲的党课。
11月20日省、市文化部门对东善乡创建省文化先进乡镇工作进行了验收,并给予较高的评价。
12月20日南京真空泵一分厂和江宁县东善水泥预制厂在东善乡率先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由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
12月22日由江宁县民政局殡葬管理所、东善乡祖堂村、南京常茂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营组建的祖堂山陵园经营性公墓启用。
1997年
3月22日谷里乡召开第十四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刘民生为乡长。
4月江宁县老区促进会谷里分会成立。
5月1日东善乡物资交流大会。
5月5日市、县农工部、物资局、财政局领导到东善乡检查农民负担情况,对东善乡执行政策表示满意。
5月8日市供电局朱副局长一行到东善乡商谈华能电站征地问题。
5月23日原二炮政委刘心民(离休干部)在江苏省军区王政委和县人武部政委陪同下来东善乡观光。
5月谷里乡畜牧场桂鱼繁殖成功。
6月18日谷里乡教师公寓奠基。
6月29日东善乡党委各支部书记、新转正和新接受的预备党员去南京 雨花台进行宣誓和参观 革命烈士纪念馆活动。
7月18日投资230万元,征地1.73公顷,扩建东善卫生院住院楼。
7月24日“两区”促进会东善乡分会成立。
8月15日 谷里中心小学新校舍建成,完成整体搬迁并举行新校启用仪式,市、县主管领导出席。
8月23日东善乡政府召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
8月 东善乡人民政府为东善中心小学开工建设16套1 280平方米的教工住宅楼。
9月谷里代表队参加县妇联举办的五好家庭学法竞赛,取得第四名。
Δ江宁县文化局送戏下乡到谷里演出。
Δ谷里乡开始实行村务公开制度。
Δ谷里至 陆郎公路的谷里段拓宽工程开始启动。
10月1日江宁玻璃厂与南京华电联营更名华盛玻璃厂并正式点火生产。
12月12日东善卫生院被南京市卫生系统评为“花园式卫生院”。
12月金谷机械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1998年
2月23日谷里乡自来水厂向谷里、向阳、花岗、箭塘等10个村延伸供水。
2月24日晚10时 东善乡党委召开紧急会议,传达贯彻机场“二四”事件会议精神。
3月8日谷里乡召开第十四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补选余清为副乡长。
3月17日 南京市公安局授于谷里派出所“人民满意派出所”称号。
3月23日石坝万亩小流域治理工程开工。
3月 东善乡投资兴建千亩早园竹和千亩 香椿基地。
4月5日东周线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4月24日东善乡农贸市场建设正式开工。
4月30日谷里乡敬老院工程开工并举行开工仪式。
5月1日东善乡物资交流大会。
5月18日“春牛首动植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谷里乡落户。
5月谷里乡光缆电视工程开工。
6月3日县委书记韩庆华及县有关部门领导到东善乡对华能输变电站进行现场办公。
6月10日500千伏华东电网东善桥高压开关站落成并投入运行。
6月12日省交通厅、县交通局到东善乡审计机场道路拆迁资金使用情况。
8月8日举行谷里乡教师公寓(安居工程)落成典礼,72户教师入住新房。
9月16日谷里乡第三届工会代表大会召开,到会代表60名。
9月20日谷里乡第十四届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到会代表50名。
9月 东善桥2 180平方米的邮电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制了总容量为1万门的f-150模块程控交换设备,区域内程控电话开通。
10月4日 宁马高速公路(谷里段)两侧示范方工程会战,完成低产田改造199.33公顷。
10月22日东善乡所管辖的水阁村因建设需要划归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百家湖办事处管辖。
11月22 日东善乡人民政府投资165万元,总面积为2 400平米新农贸市场建成。原农贸市场废除。
12月8日投资80万元的谷里敬老院工程竣工,并举行落成典礼,第一批32名五保老人入住。
12月 江苏省文化厅授于 谷里镇文化先进乡镇。
12月31日谷里乡光缆电视开通。
1999年
1月14日谷里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到会代表65人,其中女代表13名。选举刘民生为乡长,王道保、周家荣、余清、卢德全为副乡长。选举刘昌龙为人大主席,张有龙为副主席。
3月18日谷里乡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
4月15日江宁县总工会在东善乡 长山村召开全县首家村级企业 工会联合会现场会,市总工会及县委主要领导参加,全乡村级企业工会联合会走在全市第一。
5月9日江宁县旱育秧现场会在谷里乡召开。
5月12 日东善乡政府召开农村初保工作会议,从此农民就医有了保障体系。
5月13日谷里乡第十一届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到会代表100名。选举 刘民生为书记,章鸿宾、陈永新、王道保为副书记,同时选举中共谷里乡 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5人,陈永新任书记, 彭天文任副书记。
5月14日东善乡党委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
5月 东善乡在宁丹路以西,兴建千亩苗木基地。
6月 东善乡党委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上发展 香椿头种植,副业上发展獭兔养殖。
6月23日谷里乡40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
8月南京市多经局陶局长到谷里乡畜牧场鱼繁基地视察,确定谷里乡畜牧场为市级水产良种繁育基地。
8月30日谷里、张溪、花岗、箭塘、柏树等10个村 工会联合会成立。
9月3日谷里乡召开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选举章鸿宾为乡长,补选毛为桂、王家海、张良永、张钧为副乡长。
9月江宁县工商联 谷里镇商会成立。
8月22 日东善乡组织120人去 铜井镇 新济洲参加抛石会战。
9月25日东善乡党委组织全乡企业、集镇各单位、各村组队参加的“庆国庆东善乡歌咏大会”,以此推进群众文化的进程。
9月27日东善桥召开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并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
11月19日百家湖街道和东善乡联合在吉山社区阴台寺处建公益性福利公墓一处。
12月20日谷里乡举办迎澳门回归知识竞赛。
12月30日谷里乡村办企业改制工作全部结束。
2000年
1月3日谷里集镇小商品市场建设竣工,组织摊位入市开业。
1月6日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东善乡撤乡设镇,定名为“东善桥镇”实行镇管村制。
2月 东善桥镇投资400万元,异地征地2.67公顷,兴建约3 322平方米的东善桥中心小学教学楼正式启用。
4月10日江宁国家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东善所成立。
4月12日江宁 地方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东善所成立。
4月20日举行撤乡设镇挂牌仪式。改谷里乡为 谷里镇。
4月谷里集镇 金牛广场改造工程启动。
4月谷里女子拔河代表队参加江宁区第四届农民运动会,获女子拔河比赛冠军。
5月24日市长 王宏民到公塘进行考察调研。
10月23日谷里镇召开第十五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58名,其中女代表19名。
11月谷里镇举办卡拉OK比赛演唱会。
11月台湾考察团到中卫茶场(公塘村) 考察。
11月14日县委、县政府举行2000年金秋经贸洽谈会暨招商月总结大会,对表现突出的县开发区、 东善桥镇、 江宁镇进行了表彰。
11月 谷里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
12月31日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东善桥镇有13个村,1个社区,共7 606户,总人口为23 539人,其中男11 905人,女11 634人。谷里镇有9 847户,总人口33 938人,其中男17 020人,女16 9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