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铅釉陶器(Handai qianyou taoqi,Plumbic-glazed Pottery of the Han Dynasty)
表面施铅釉的陶器。约在西汉中期出现。东汉很盛行。除中原关中地区以外,西至甘肃,北达长城地带,东到山东沿海,南到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均有出土。器物种类有鼎、壶、盒、盘、耳杯、尊、博山炉、仓、灶、井水碓磨、灯、陶树、猪圈、狗舍、鸡笼、楼阁、池塘、碉楼、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用普通陶土作胎,多作红陶颜色。以轮制手制模制、粘接等手法成型。以雕刻堆塑模印和粘贴等工艺作装饰。
纹饰有弦纹、水波纹、连环纹和植物树木、人物舞蹈以及龙、虎、朱雀、猴、熊、小鸟、云气等。内容活泼,线条流利,有的细腻婉转,有的气势宏伟。表面施釉,釉色有深绿、浅绿、赭色、黄釉色、酱褐色等。有单色釉,也有复色釉。釉层清澈明亮,光泽平滑照人。
烧成温度在800 ℃左右,胎釉一次烧成。釉陶能在低温中烧成,主要原因是釉中配有大量的铅。以东汉釉陶为例,经测定,釉的化学组成为:,33.88%;,6.20%;,2.31%;PbO,46.89%;CuO,1.26%。绿釉陶埋藏地下经氧化作用,在釉面产生沉积物,到一定厚度时对光线有干涉作用,发出银光。银色层主要是Pb、Si、Al,少量Mg、Cu、Ca,微量Fe、Ag、Ti、Bi、Sn等。就是这些物质对光线的干涉作用产生出银色光泽,有人称为银釉。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器具,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早期陶器的制法
早期陶器一般认为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并在篝火烧制。烧制时间短但火达到的最高温度可以很高,约在900℃左右,而且达到的速度很快。黏土与沙、砂砾、打碎的贝壳或打碎的陶器调合后会被用来制造篝火烧制陶瓷器,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坯体质地令水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可以轻易离开。黏土中较粗糙的粒子亦会发挥在冷却时限制陶器坯体内部收缩的作用,此过程以缓慢速度进行,并减低热应力及破裂的可能。早期以篝火烧制的陶器主要是圆底的,用意是避免尖锐的角令破裂容易发生。最早有目的而建设的窑是穴窑或沟窑,即在地面掘一个洞再在上面铺满燃料。在地面的洞提供了最佳隔热层,令烧制过程可以有更佳的控制。[1]
最初的陶器
最早已知的陶瓷器──下维斯特尼采爱神最早已知的陶瓷器是格拉维特文化小雕像,例如在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境内发现的陶器:(下图)维斯特尼采爱神。这是一个爱神维纳斯的小雕像,可以追溯到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格拉维特文化),表现为一个裸露女性的形态雕像。而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于2012年发现的。大约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在之前2004年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中3B1层就出土的条纹陶,其烧制年代至少在13000年以上。而日本早期绳文人约在前10,500年也制造陶器罐 。绳文指的是在黏土容器及塑像上利用绳缠绕棒子所加上的记号。在前10,000年制造的陶器亦在中国出土。有迹象显示北非的陶器在距今10,000年前独立发展出来的,而南美的陶器则是在距今7,000年前。
陶器前6,000年至前3,500年的发展
在前6,000年加泰土丘发现的陶器陶轮在美索不达米亚约在前6,000年至前4,000年(欧贝德时期(Ubaid period))发明,为陶器生产带来革命。因为它的出现,专门化的陶艺家可以满足世界一级城市的发展需要。而在中国的跨湖桥文化(前6000年至前5200年)中也发现了使用陶轮的痕迹。 。陶器在古印度梅赫尔格尔(Mehrgarh)时期二期(前5500年-前4800年)及三期(前4800年-前3500年)被使用,当时为陶瓷新石器时代或红铜时代。陶器,包括那些称为ed-Dur容器的,源自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不同的地点发现。
陶器前1,500年至前300年的发展
在地中海地区希腊黑暗时代时期(前1100年-前800年),艺术家利用几何图案如正方形、圆形及直线去装饰双耳细颈瓶(amphora)及其他陶器。
陶器前500年至100年的发展
秦始皇兵马俑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的陶器以伊特鲁里亚的陶器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当时的陶器主要为单一的黑色。到了罗马帝国初期,大型陶器工场的出现令陶器的质素及产量上升,陶器的颜色亦由黑色转变为红色。而此技术亦约在70年期间在整个欧洲,包括北至英国、丹麦,东至希腊完全传播开来。而北非亦得到此技术,形成其独特的非洲赤色陶器。因为北非较佳的陶器质素而被欧洲商人带回欧洲贩卖。
在中国,陶俑在春秋战国时开始出现,于秦汉时达到高峰。著名的有秦始皇陵中的秦始皇兵马俑。秦汉时期的陶器主要为硬陶,出现了陶砖、陶瓦和瓦当,制作工艺精美,故后人有“秦砖汉瓦”之说。汉代,出现了在釉中加铅的技术。铅能使陶器的釉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增加,还能使铁、铜等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颜色。
陶器700年至1,200年的发展
明成化彩釉盘-陶器约在700年阿拉伯人对北非的入侵终止了北非陶器的商贸业,而制陶业的中心被带回欧洲,但其质素并不佳。制陶技术的发展转为由东方中国的隋朝(581年-618年)带领。那里的陶艺家开始制作陶瓷杯及水壶,而这些陶器的受欢迎情况由东方直达西亚。但因为陶器本身不适合作长途的旅程的关系,令那些陶器在西亚变得太贵。以上情况令当地人想出了利用铅作釉料,利用低成本的方法模仿出中国陶瓷的白色。此技术慢慢的倒过来转回中国及欧洲。约在1200年的元朝,中国的彩釉技术令西亚再度想出了辨法去模仿中国,而欧洲则想出了办法去模仿西亚的彩釉。
陶器1,500年至1,800年的发展
清代海洋桶紫砂茶壶在安土桃山时代,日本的陶瓷技术开始萌芽,当时日本主要由韩国引入陶艺家的战俘来满足其在茶道的需求。而"茶圣"千利休的大力推动及翻新以质朴为本质的日本古窑,令日本陶器的发展及质素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明朝在17世纪中期崩溃后,欧洲渐难取得中国高质素的陶器,所以转而引入日本的陶器,令日本陶器技术得到另一次作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而后期日本进行了锁国的措施,令日本传而向本土的传统技术作探究,但慢慢地陶艺发展包含成过多的装饰及过多的技巧。
16世纪晚期,紫砂陶制作开始成熟,各式各样的紫砂陶具开始出现,其中以紫砂茶壶为最。清代开始紫砂壶造型变为繁复,壶面上出现题字,书画乃至篆刻,成为文人雅士把玩之物。
现代陶器的发展
现代陶器餐具在19世纪后期,因为机械的引入令大量生产的时代来临,但同时亦摧毁了陶艺的发展。陶器质素的下降趋势持续至20世纪,直到1930年代才在欧美间出现了复苏。陶艺发展转变为个别的陶艺家来带来创新的潮流,而部分陶艺家则从日本的原始陶艺,或是古代美国印地安人的陶艺来取得灵感。现代的商业产品则从他们带来的灵感引入大众化的物品中,例如餐具。
温度及时间
烧制为坯体造成不能逆转的改变。只有在烧制后工艺品才能称为陶器。低温烧制陶器的改变包括烧结,即坯体中的粗粒子在互相的接合点熔合在一起。在瓷器的情况,用了不同的物质及较高的烧制温度后,坯体的物理、化学及矿物学上的性质有大幅的转变。在所有情况下陶器在烧制后都会被永久硬化,而烧制方法一定要与其使用物质配合。一个粗略的建议是土器在正常情况下烧制温度约在1000至1200℃之间;石器约在1100至1300℃之间;瓷器则约在1200至1400℃之间。但陶瓷器在窑的烧成方式除了受达至的最高温度影响外,亦受到烧制时间的长度影响。所以窑中的最高温度通常会维持固定至一定时间去"浸泡"陶器,以达至陶器坯体所需的烧成。
窑中大气情况
在烧制期间,窑中的大气情况可以影响陶器成品的外观。透过容许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氧化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氧化;而透过限制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还原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表面的氧被夺走。以上因素可以影响烧制陶器的外观,例如部分包含铁的釉料,在氧化环境中会变为棕色,而在还原环境中则会变为绿色。窑中的大气可以调整至做成釉料的复合反应。
燃料的选择
利用燃烧柴、煤及汽油或利用电力可以为窑加温。当使用燃料加温时,煤及柴可以为窑带来烟、煤灰及灰烬,可以影响未受保护的陶器外观。因为以上原因利用煤及柴烧制时,在窑中的陶器会用火泥箱,即一个有盖的陶瓷箱保护。现代用汽油或电力运作的窑比起古老的烧柴或烧煤的窑较干净及较易控制,同时烧制所需的时间亦会较短。当西方应用了传统日本乐陶器的烧制方法时,陶器会在还热及被灰烬、纸或木屑闷住时由窑中移走,令陶器外观有一种独特的碳化效果。此技巧亦会在马来西亚使用来制造传统的拉布沙用。
陶器的耐用特性
对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来说,陶器研究有助提供资料去窥见古文化的情况。陶器既耐用又脆弱,从即使其他耐用性较弱的工艺品已经完全腐败至无法辨识,它们仍然存在可以看出其高耐用性。与其他证据组合起来,陶器工艺品的研究对于制造陶器及掌握陶器技术的社会的组织、经济情况及文化发展的理论发展有帮助。陶器研究亦有助推论出有关文化的日常生活、宗教、社区关系、邻舍态度、世界观及对宇宙的理解。
陶器年代的考证
陶器对于年代学是确定无文字文化的年代的必须品,而同时亦对考究历史文化的年代有帮助。主要由中子活化进行的微量元素分析令黏土的来源可以准确确认,而热释光测试则可以估计出陶器最后的烧制日期。透过考证史前烧制后陶器的碎片,科学家得出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黏土中的铁物质与在烧制当时的地球磁场有相同的状态。[1]
釉陶是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凝聚着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它们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述说着历史,也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1988年,肥东县店埠镇原西山驿磷矿汉墓出土的一个汉代青黄釉狮头双耳瓿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品。
釉陶因防水而更受欢迎
釉陶就是在表面施釉的陶器。“挂釉可保护器胎,也能起到装饰作用。根据国内的考古资料,最早的釉陶出现在商代,流传到国外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铅釉陶器。”肥东县考古所所长彭余江告诉记者。
在古代,工匠们最初只能在陶器的表面施加绿色、褐黄色等单色釉,到王莽时期,逐渐出现了同时施黄、绿、酱红、褐色的复色釉。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釉陶器的种类有壶、樽、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猴、鸭、狗、鸡等。在颜色方面,甚至创新地制作出了黑色釉,神秘而富有质感。
“釉陶之所以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也是由其实用性所决定的,当陶器上了釉,就会减弱它的吸水性,这使得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彭余江补充道。
汉代釉陶艺术价值高
“汉代是陶器发展史上非常关键的朝代。因为在汉代,陶器有了突飞猛进的改进——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们说的釉陶。”彭余江介绍说。汉代生产的表面施釉的陶器,又称铅釉陶。以普通粘土为胎,胎多呈砖红色,釉色为浓厚的棕黄色或深绿色,也有赭色、酱褐色。
彭余江说,汉代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次经济发展高峰,这点可以从出土的很多汉代文物上反映出来,比如形状各异的釉陶。汉代的陶器,容器也开始大量增加,像陶壶、陶罐、陶盆、陶瓿等都开始出现。
汉代釉陶气魄宏伟、造型端庄、线条简洁,不次于青铜器,而莹润明亮的釉层和华美的釉色则是它所独有的,如樽、羽觞、奁、熊形灯、浮雕狩猎纹壶等,都做得敦实端庄,对各阶层人物精神状态的刻画尤为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蕴涵丰富的传统文化
汉代青黄釉狮头双耳瓿,这个看着像现代陶罐的老物件在当年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瓿是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和盛水器,有时也用来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汉代。从形状上看来,瓿有点像樽,但比樽矮小一些。根据其形制,瓿一般为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目前收藏于肥东县博物馆的这个汉代青黄釉狮头双耳瓿,形制非常典型,为浅颈口,鼓腹渐收至底,平底,整体呈宫灯形,腹肩部饰对称狮头兽形耳。从质感来说,属于硬陶质,看上去厚重坚硬。这个瓿的内外都施有青黄釉,因为年代久远,釉已经有些斑驳脱落。[2]
今年初,海南省文物局为配合我省新建海南西环路项目,委托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环铁路沿线范围内部分用地是否有文物保护区和埋藏文物进行了调查和勘查,发现3处新遗址,并对其中新发现的青岭遗址进行了发掘。
目前,省文物局已同意新建西环铁路建设项目在所选建设用地范围内开工建设。但省文物局强调,此次考古调查仅为地表踏查和局部勘探、发掘,不能完全排除工程建设区域有地下文物埋藏的可能。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求对可能出现的文物予以注意,特别是对两处已知文物点(儋州市山春遗址、澄迈儒娥学堂和松江书室)和新发现的3处遗址(三亚市青岭遗址、乐东赤龙老村遗址、昌江县长田老村遗址)所在区域给予更大关注,如发现文物,需及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立即报省文物局处理。
三亚青岭遗址发掘出汉代夹砂陶
昨日,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岭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何先生介绍,初步估计青岭遗址遗存丰富,但因保护需要,没有进行深度发掘,因此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并不太多。但从目前发现的文物看,该遗址年代跨度很大,初步判断,从汉代、唐宋到明清时期的文物都有。
何先生介绍,发现青岭遗址等3处新遗址是为西环铁路建设沿线进行调查和勘查的“意外收获”。经初步勘查发现,青岭遗址范围较广,核心区域为长和宽约为400米的正方形区域。在对青岭遗址核心区域进行地表勘查发掘时,考古人员初步发掘出了多件文物,如汉代的夹砂陶(年代较早的陶器,夹杂了较多的砂石)、唐宋时期的瓷器、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此外还有木器、铜钱等。后因西环铁路建设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将不从青岭遗址核心区域上经过,因此发掘工作没有再继续下去,而是现场保存起来。
何先生介绍,据有关专家猜测,青岭遗址可能是海南古代的一个较大规模村落类的居民聚集地,但具体是哪个年代的遗址,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专家推测,该遗址上的村落后来可能因地理原因或其他因素,而迁徙到他处。
据悉,为保护好三亚青岭遗址,省文物有关部门要求对遗址进行原址保护,并要求属地加强保护和监管。“因目前尚未对遗址深层进行发掘,因此青岭遗址还有很多谜团待解。”何先生说:“当然,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保存遗址的完整性、不要擅自进行深度发掘,这是对它的最好保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