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耳显微外科、重度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耳炎的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的人工镫骨重建手术,面瘫的显微外科治疗等,耳聋、耳鸣及眩晕等疑难疾病治疗[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兼任耳科中心主任,耳鼻喉科研究院院长
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耳科组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候任主任委员[1][2]。
小分子化合物协同调控多信号通路激活成年鼠前庭毛细胞再生及机制研究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对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治疗研究
调控组蛋白H3K4甲基化对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细胞重编程诱导耳蜗毛细胞再生的研究
调控RB信号通路激活耳蜗毛细胞再生
激活成年鼠耳蜗毛细胞再生治疗听力障碍的实验研究
音猬因子刺激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再生
耳鼻喉科学
耳蜗Corti器新发现细胞的来源及其特性的研究[3]。
全国最好25个专科领路人之一,长期从事听觉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听觉损伤和修复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擅长:耳显微外科及侧颅底外科,对于极重度耳聋的人工耳蜗植入、面瘫、耳肿瘤及侧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耳鸣、眩晕症的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开创了经乳突入路开放迷路上间隙全程面神经减压术;在国内率先开展经耳道入路微创前庭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眩晕;面神经定量研究被国外学者评价为“对耳外科医师训练及提高临床技能有重要价值”。发明了一种计算机一体化耳鸣检测方法及其治疗仪,有效缩短耳鸣检测的时间,实现诊疗一体化,提高了就诊效率,降低了就诊成本。
近五年先后获科技部973计划、卫生部重大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基金支持;在听觉损伤、内耳干细胞重编程、毛细胞再生机制、遗传性耳聋防治机制和毛细胞保护研究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内耳干细胞的存在,国际发明专利一项。
参与完成的“耳外科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重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内耳毛细胞再生”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耳显微外科及其相关基础研究”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