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下辖街道。[2]位于区境中部,嘉定镇东侧。常住人口55223人(六普)。辖10个社区、1个行政村。1995年组建新城路街道,因新成路得名,办事处驻迎园新村12坊20号,面积7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1996年,辖12个居委会和2个行政村。2004年,办事处驻迎园路400号,辖迎园、仓场、新成、源珉、嘉乐、南陈、新望7个社区和新成村。[1]
新成路街道是一个以居住型为主的社区,基本形成了与居民需求相适应的市政、教育、商业、服务、交通、环境等公共服务网络,社区建设不断发展,社区形态日趋成熟。社区管理有序推进,居委会建设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实施居民自治管理;社区服务不断完善,设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社工站、社区学校、老年人和残疾人俱乐部、智障人士“阳光乐园”等服务设施;生态环境逐步优化,辖区绿地面积117万平方米、绿地率45.18%、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建有新成、迎园等大型公园和绿化广场以及新成路市级生态景观街、和政路全市最美景观道路。社区治安保持稳定,各小区基本实现封闭式管理,“三防”功能不断增强,万人发案率多年列为全区最低。街道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十二五”期间,新成路街道将形成与“嘉定新城”相匹配的城区管理体系,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对澄桥地区、沪嘉高速公路出口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拆除违法建筑75间。完成钱封浜、斜泾河和蜡烛河3条黑臭河道的治理任务;完成嘉罗路沿线立面粉刷30余万平方米,改造和新建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铺设彩道砖3万平方米、污水管道6千米。翻建迎园菜场蔬菜和家禽交易大棚,规范店门店牌,新增停车位856个,增设非机动车停车棚40个,新增公厕2座,改建1座,新增果壳箱82只;
对11个老居民区更新完善了“六小工程”设施,新增了44个街面监控探头。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同比下降5.19%,入室盗窃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2%,万人发案率为19.343,处于全区最低。
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启动“上海市和谐居委会”创建工作,创建率达到100%,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共建共享先进街道”、“全国社区睦邻文化示范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创新成果百花奖”、“上海市学习型社区”等荣誉称号。劳动就业不断推进。全年完成新增岗位1792人,完成计划指标的115.6%;完成自主型创业组织新增50户,完成计划指标的200%;完成青年见习40人,完成计划指标的100%;完成本市户籍人口技能培训373人,完成计划指标的133%;完成来沪农民工技能培训152人,完成计划指标的116.9%;完成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7115人,完成计划指标136.8%。城镇失业人口控制在月计划指标范围640人以内。社会救助不断推进。发放各类救济和补助金421.2万元,做到了困难家庭、贫困学生、老年人、残疾人、退伍军人等优扶对象全覆盖。同时,街道建立了15 万元的“市民综合帮扶基金”和30万元的“应急基金”。
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上海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而成,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秋霞圃始建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年—1566年),是当时工部尚书龚宏的私人花园,园内有松风岭、鸟语堤、寒香室、数雨斋、桃花潭、洒雪廊诸胜景。清初龚氏子孙衰微,园归汪姓,始名秋霞圃。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归城隍庙。乾隆中,与东邻沈氏东院合并,改建为城隍庙后花园。后多次遭破坏,现存建筑多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后重建。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城隍庙则可以上溯至宋代,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园林。
秋霞圃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3]
古猗园
古猗园坐落在南翔镇东,初建于明万历年间,系河南通判闵士籍所构。园中景点由朱三松(嘉定竹刻名家)布局,取《诗经》“绿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园”。后归贡生李宜之,之后又归陆、李两姓。清乾隆十一年(1746),又易主苏州洞庭山人叶锦。叶锦重葺并拓地增筑逸野堂、鸢飞鱼跃轩等30余处建筑,同时改名“古猗园”。
后来古猗园几经扩建,面积达146亩。古猗园按不同景观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园中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问胜。[4]
国家级
全国社区文明电视大赛湖南赛区三等奖
市级
新成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文明站
上海市市容环境管理示范街道
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
上海市交通文明街道
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
上海市老年体育活动先进单位
市级
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
上海市交通文明街道
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上海市五四特色团组织
上海市市容环境管理示范街道
上海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市健康社区示范点
上海市红十字示范社区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
新成路街道居民小区大门上海市第十二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上海市第三届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上海市“安全社区”
上海市重大立功竞赛先进集体
国家级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楼组党建)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市级
上海市交通文明街道
上海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文明站
2006年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健康社区先进单位
2005~2006年度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成年组扁鼓比赛第七名
上海市劳动保障系统规范服务达标窗口单位
市级
上海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建设和谐侨联,创建侨界参与构建和谐社区示范群体”先进集体
上海市国家安全规范化建设典型小组
“上海市第八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工作片类二等奖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社区接待计划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第六届农民运动会“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杯“自选拳操舞比赛一等奖
国际级
“楼组党建”被评为全国基层党建经典案例[5]
市级
“楼组党建”被评为2008年上海市基层党建创新成果二等奖
“楼组党建的活力所在”被评选为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
“创新社区党建载体,夯实和谐社区基石”入选《上海社区》发展研究报告论文
上海市侨联“调研创新会”先进集体
上海市健康社区
上海市扬尘污染控制街道
街道南陈居民区团支部“我和绿色有个约会”——环保行动被评为2007-2008年上海市居民区团组织“特色项目奖”
2008年度上海市健康社区先进
国家级
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街道
全国社区共建共享先进街道
全国社区工作自主创新成果百花奖
市级
上海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上海市07-08年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2009年度上海市学习型社区创建单位
仓场路评为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街
上海市人口计生综合服务示范站
上海市社区侨务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市特色侨之家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四阿婆学法迎世博”获得上海市2009年社区法制文艺节目评选入围奖
上海市平安社区
街道南陈居民区团支部被评为2009年上海市优秀居民区团组织
新成路城市生态景观区域被命名为2007-2008年度上海市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上海市2009年度优胜报刊发行站
第七届上海“金玉兰奖”音乐、舞蹈艺术大赛大金奖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