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语言学 (structural linguistics)或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30至50年代在欧美形成 和发展的语言学流派,是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年)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所阐述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特 别强调系统性,区分语言和言语。其基本思想是“真正实际存在的不是某种个别的语言事实,而是作为系统的语言;语言的每一成分只是由于它跟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关系而存在;系统不 是成分的机械总和,而是规定成分的。系统的框架或结构是由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基于这种原则,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结构,语言要素的性质决定于系统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的系统性表现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种纵横交错的关系上;语言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结构主义语言学重视语言的共时性研究,认为语言学应该是描写性而非规范性的。
一、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曾在 1906年至1911年期间为习内瓦大学的学生开设“普通语言学”课程。他在这门课程中提出了许多对后来语言学研究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 使他享有“现代语言学之父”这一美称。1913年他去世之后,他的两位学生根据所作的笔记和他所留下来的讲稿整理出了《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不朽的著作,并于1916年出版。这本书确定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充分阐述了结构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 ,明确了语言学成为一门学科所需的特点。《普通语言学教程》的问世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普通语言学的建立。语言学从此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本世纪直到目前为止,索绪尔是影响撮深远的一位语言学家 ,他对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索绪尔理论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
1、区分语言的研究和言语的研究
索绪尔把言语活动(language)分为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个部分。他认为 语言是抽象的语法规则系统和词 汇 系统 ,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是社会产物,是个人以外的东西 ,语言不从属于某一个人,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 ,言语是由个人通过运用语法规则将语言单位组织起来的结果。在论述两者的关系的时候 ,索绪尔认为,“这两个对象是紧密相联而且互为前提的;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即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而从整个理论体系来看,索绪尔的言语实际等于最初当作整体来使用的言语活动,这样言语就是对语言的使用的行为和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而语言则是作为交际工具的社会性的符号系统。他把语言比作乐章,把言语比作演奏,把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比作乐章和演奏的关系。可见,言语是语言的具体体现,而语言则是对言语的抽象。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因此运用同一语言的人很少有同样的言语。虽然言语是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素材,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却应是语言。进而,索绪尔指出语言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因此语言研究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他虽然承认社会史、文明史等因素与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认为这些因素不会触动语言的内部系统。研究语言内部系统的内部语言学完全没有必要知道语言是在什么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他看来,语言学就是一门研究语言内部系统的科学。
2.语言符号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本身具有价值。语言的价值是在索绪尔所说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对等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所指是由系统规定的概念,能指是音响形象,两者结合构成的整体叫符号。通俗解释,所指就是概念,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语义(或内容),能指则是指语言形式。一定的形式总是表示一定的语义,一定的语义总是用一定的形式表达,他们之间是相互对应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构成符号系统,就是语言,能够完成交际的功能体现了语言的价值。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具有任意性。任意性和作为社会成员每人每时都在使用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了语言符号具有很大的连续性或稳定性,也决定了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索绪尔认为任意性是整个语言系统 ,也是整个语言学理论的基础。
3.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在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在构成关系系统时存在于两种关系之中,即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句段关系是指符号横向组合所产生的关系。句段关系在语言研究中体现为句子层次分析、词组结构分析、词的结构分析等。联想关系是由心理联想所产生的,是由某种共同点所构成集合。联想关系在语言研究中体现为名词词形的变化,如复数、格;动词词形的变化,如进行时、完成时、过去时,将来时等等。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构成了纵横两条轴线,每一个语言要素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纵横两个轴线所构成的坐标上。
4.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在索绪尔之前,人们研究语言往往是纵向地追溯语言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甚至有人认为唯有历时性的研究才是科学的。索绪尔创造了“共时 ”和“历时”这两个术语,语言的共时态是指语言的一个相对稳定状态,语言的历时态是指语言要素在时间上的演化,索绪尔主张将共时性的研究同历时性的研究区分开来。他认为对语言进行共时性的研究,即对语言做出静态描写也是一门科学,而且还优于历时性的研究,因为对说话的大众来说,历史变化是很少在考虑之列的。因此,在索绪尔的理论体系中,他所理解的语言实质上就是与言语相对的、语言的共时态。也正是基于这种观点,索绪尔认为语言学家必须排除历史 ,才能把语言系统描写清楚。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第一次对语言提出了深刻而自成系统的观点 。把语言看作一个由关系构成的系统,这个思想被应用于语音研究,形成音位学;后又被应用在语言研究的其他方面,形成结构语言学 。[1]
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 ou Ecole de Prague
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别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员散居于世界各地,影响衰落。1956年,布拉格语言学会与斯拉夫语言学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何拉莱克担任第一任会长。这个新的学会继承了布拉格语言学会的传统,因此其成员被称为"当代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系统的思想,特别致力于音位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学说,认为研究言语的能指的学问叫做语音学(la phonétique),而研究语言的能指的学问叫做音位学(la phonologie)。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研究内部语言学,对广义的语言学问题也很感兴趣,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及外部语言学的其它各领域。
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叶尔姆斯列夫任哥本哈根语言学会会长,他的《语言理论导轮》和《普通语法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这一学派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学说为基础,着重语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别注重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这个学派区别于布拉格学派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把语言理论看成一个"纯演绎系统",采用"假设-推理"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不大涉及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因而其影响面比较小。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它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厄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厄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凯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对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1951年,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这不同于欧洲结构主义学派注重书面语的传统。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制定了一套对语言结构进行形式分析和描写的技术。这一学派对汉语研究影响很大。
结构主义语言学自产生以来,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虽然各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但也有共同之处:都接受了索绪尔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在语言中又区分共时和历时,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中的成分依据成分之间的差别和关系从话语中切分出来,并加以分类归并,而后从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去研究语言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