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卡通(4)2012年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先后批复江苏、广东、吉林三省开展试点工作。
2013年5月13日
按照交通部统一部署,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立“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运营中心”,负责归口管理涉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的各项工作。
2013年6月
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交运发〔2013〕368号)要求加快相关工作,完善移动支付体系建设,2020年实现全国互联互通。
2013年10月
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承担全国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平台建设工作。
2014年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先后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的国际卡组织应用服务机构注册识别码(RID码) 和发卡机构注册识别码(IIN码)号段资源。 RID码用于表明卡组织应用服务机构身份,其组成的应用标识符具有全球唯一性;IIN码的获得者将具有成为卡组织的资格。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等机构均用RID码和IIN码规范和管理卡组织内部的发卡机构。
2015年2月26日
“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被列为交通运输部2015年贴近民生十件事之一,向社会公布。
2015年5月4日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促进交通一卡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互联互通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5〕65号)。
2015年6月29日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正式发行新版轨道交通“一卡通”票卡,成为国内首家按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JT/T978-2015)标准发行的轨道交通一卡通。
2015年7月15日
交通运输部印发实施《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JT/T978-2015)。
2015年9月28日
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实施《全国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业务规则(试行)》、《全国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差错处理办法(试行)》、《全国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争议处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
2015年10月30日
“江苏交通一卡通”公交IC卡在镇江首发。
2015年11月5日
长春(轨道)、吉林、通化、保定、枣庄、临沂、镇江、南通、淮安、泰州等10个城市率先完成重点公交线路交通一卡通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实地测试,初步实现了部分公交线路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2015年12月
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证书》。
2015年12月18日
福建交通一卡通“福路通”卡在南平首发,全国公共交通互联互通城市增加到29个。
2015年12月25日
河北交通一卡通在保定举行了首发仪式;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互通卡发行,同时北京139条互联互通试点公交线路投入使用。
2015年12月30日
京津冀发行了京津冀互联互通一卡通,并启用了交通联合系统,该系统遵循交运部5月所颁布的《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的规则,是多城市之间交通互联卡的首次创新。
2016年2月25日
“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被列为交通运输部2016更贴近民生13件实事之一,向社会发布。
2016年4月8日
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JT/T1059-2016)系列标准。
2016年10月28日
“交通联合” “China T-union” 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书。
2016年12月
初步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区域,110个地级以上城市和88个县级市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覆盖约9000条公交线路、16条地铁线路、47100个公共自行车桩锁、26980辆出租车以及6条轮渡线路。全国已有52个城市发行互联互通卡,累计发行约220万张,累计异地交易约153万笔。
2017年1月
“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被列为交通运输部年度重点工作。
2017年9月
实现互联互通城市达到165个。
2017年9月11日
小米手机率先支持开通3个地区的手机交通联合卡(吉林通、江苏交通一卡通、广西一卡通)。
2017年10月16日
Huawei Pay首张交通联合卡(广西交通一卡通)上线运营。
2018年1月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一卡通运营服务质量管理办法(试行)》(自2018年4月起实施),规范一卡通运营服务。
2018年10月
全国31个省(区、市)225个城市接入交通一卡通,已经全面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全国累计发行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卡2100万张,异地交易量已超1.1亿笔,支持互联互通终端设备达95万台,涵盖公交车、地铁、出租汽车、轮渡、轻轨、公共自行车等多种出行方式。[2]
2020年1月1日
上海公共交通卡交通联合版正式发行,并覆盖全市。
交通联合(4)交通联合系统使全国各地的交通系统串联起来,使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卡刷遍中国使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标志着中国各地区发展的协同化、一体化、同城化正有序地开展和推进。
交通联合卡与现行各发行城市一卡通的办理、优惠政策保持不变,该卡可在全国支持该系统的城市的市民卡营业厅进行业务办理。部分城市也可在市民卡官方网站等网络渠道进行业务办理。
在技术规范中,分为卡片、终端、信息接口、非接触接口通讯、安全及检测六部分。规范采用电子钱包、电子现金双应用单余额技术路线。此路线节约了终端改造费用,保护了行业已有利益,优化了持卡人感受,同时兼顾先进技术发展方向,为公共交通卡的跨行业拓展打下技术基础。
互联互通卡片可以同时在本地或异地的地铁、公交、出租等符合技术规范的终端上消费使用,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跨地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现有的城市设备经过升级以后,可以同时支持现有卡和互联互通卡的消费应用。
全国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平台,依据交通运输部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全国清分结算系统为信息传递渠道,对在异地受理终端刷卡消费交易数据进行清分结算,保障全国范围内交易数据的安全、准确、快捷运转,实现公共交通卡跨地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
搭建的交通部TSM验证平台。致力于建立一个城市交通领域各地级城市一卡通、行业间的应用资源共享,可为各行业提供基于不同安全载体的交通部标准应用、行业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交通联合(3)为了更好的推动交通一卡通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卡片发行,实现互联互通,拓展行业业务发展,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于2014年成功获得国际标准化委员会批准的国际卡组织应用服务机构注册识别码(RID码)和发卡机构注册识别码(IIN码)号段资源。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13日授权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国际RID码和IIN码的登记、分配和管理单位,负责与国际RID码和IIN码使用相关的政策的制定和费用的收取,负责与国际RID码和IIN码相关的业务规则的制定。
RID码和IIN码是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用于统一支付卡发行和管理的号码。RID码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管理和分配,用于持卡人刷卡时卡片与终端的互相识别的编码,表明卡组织应用服务机构身份,RID码组成的应用标识符具有全国性,IIN码是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管理分配的发卡机构识别码, IIN号段的获得者将具有成为卡组织的资格,如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等均用这两个编码规范和管理卡组织内部的发卡机构,用于发行符合标准的用户卡。
RID码和IIN码的成功申请,将有效规范各地交通一卡通企业发卡过程中不规范的卡号命名规则和应用服务划分,解决未来清分结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用户快捷的品牌和服务辨识方法,方便持卡人出行。为《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试行)》验证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切实保障,为探索未来交通卡跨行业以及国际业务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适逢交通运输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两类编码资源的获得,将加快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为打造中国交通卡品牌,助力四个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主条目:江苏交通一卡通
福路通
轩辕通
主条目:岭南通
桂民卡
交运通(仅以下县区部分公交线路)
丝路任我行
截止时间:2018年10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