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化石研究得到最古老的真正猫科动物(始猫)生存在始新世的时期。在始新世时,它演化出了假猫。假猫被认为是现存的两个亚科和已灭绝的剑齿虎亚科的共同祖先。较以马刀齿猫为知的这一群动物于更新世后期开始灭绝,其包括了剑齿虎、短剑剑齿虎、恐猫和似剑齿虎。第一种的猫科动物出现在大约三千万年前的渐新世,人们更熟悉的家猫和人类开始有关连则是在千年之前。猫科动物起源于类似猎猫类的原始类型,猎猫类形态和性类似如今的猫科动物而较原始,以前作为猫科动物的一个亚科,如今则多作为独立的猎猫科Nimravidae 。
猎猫科占据和猫科类似的生态地位,比较多样化,多数犬齿比较发达,其中有些成员如始剑虎Eusmilus 等发展出了类似剑齿虎的发达的上犬齿,是当时厚皮动物的主要捕食者。
猫科动物
真正的猫科诞生后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上犬齿逐渐延长,另一支犬齿趋于变小而身体比较灵活。上犬齿逐渐延长的这一支被归入剑齿虎亚科(Machairodontinae),其中以晚期的剑齿虎(Smilodon)为代表。剑齿虎大概是所有史前哺乳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体型巨大,上犬齿特别发达,可能以厚皮动物为食,并随着厚皮动物的减少而消失。
已知的36种猫科动物,它们都源自一千八百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些物种源自于亚洲,且经由陆桥散布至各洲去。
根据发表在《科学》上,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Warren Johnson和Stephen O'Brien对粒线体基因和细胞核基因所做的研究,确定了猫的祖先在利用白令陆桥和巴拿马地峡做了至少10次洲至洲的迁徙(双向)之间,演化出了八个主要的世系。
其中,豹属是最古老的,而猫属则是最年轻的。它们估计大约百分之六十的现存物种是在最近的一百万年内演化出来的。大多数的猫科动物有18或19个染色体倍性。新世界(中南美)中的猫有18个染色体倍性,这可能是导因于两个较小的染色体结合成了一个较大的染色体之故。在此发现之前,生物学家大多不能由化石的记录中建立出猫的分类树,因为不同物种的化石看起来都很相似,主要是尺度上的不同。
在已经认可的36种猫科动物中,老虎与狮子,豹子和美洲虎最密切相关。这些大猫从一个与现代豹子或美洲虎类似的共同祖先演变而来,生活在500多万年前。在中亚、中国、西伯利亚、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发现的化石被清楚地识别为老虎约有二百万年龄。
狮子和猎豹仅在非洲和亚洲的野外发现。在北非,阿拉伯半岛和亚洲西南部的热带草原和灌木林中发现了野猫。美洲狮和猞猁的领土从加拿大育空地区延伸到南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它们被命名为它们居住的领土,即落基山脉的美洲狮被称为山狮,但在佛罗里达州,它们将被称为佛罗里达豹。
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一一虎、豹、狮,和人们家里养的猫,原是同族兄弟。在动物学分类中统称为猫科动物,不过猫算是最小的。它们在适应生存方面,则各有特点:老虎会泅水,狮子则不会泅水,豹除了会泅水之外,还会爬树,动作敏捷,不逊猿猴。它们都以食肉为主,摄食对象没有大的差别。
猫科(3)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有斑点,条纹或玫瑰花纹,但其中一些,如美洲狮和狮子皮毛的颜色单一而均匀。有些 物种的个体是黑色或几乎接近黑色。
每当优雅的猫科动物行走时,在它那修长而柔软的身体中强有力的肌肉在柔软又美妙的毛皮下流动着。而当它们停下时,身体的每条曲线都弯成优美的弧线。它们因此时而会给人留下慵懒的印象。而当它们放平它的耳朵一跃而起、亮出它的尖牙利爪进行攻击时,这个印象立刻烟消云散了。
如果和身体的其余部分做个比较,猫科动物的头部显得稍大。由于鼻子和下颌比较短小,和其他动物比起来,它的脸看起来较平,由此它们的耳朵显得大而引人注目。耳朵从根部往上逐渐减小,耳尖或圆或尖,并向上直立。
猫科动物的体表缺乏汗腺,在趾垫间、掌垫间、唇部、喉部、乳头区和肛门区等处均有发达的汗腺。脂肪腺很小,仅在上颌处。雄性在阴茎包皮处和尾上部较为明显。雌性有围绕肛门的脂肪腺和汗腺。雄性亦有肛门腺,肛门腺主要用来标记领域和用以吸引异性。
猫科(3)猫科动物的头骨特点为吻部短、颧宽较大,超过颅全长一半以上。头骨轮廓近似圆形。鼻骨短,呈斜坡状,前颌骨狭,上颌骨高而短。下颌骨亦短,冠状突显高。额骨部高耸,颧弓粗大,并向两侧强烈扩张,以附着和容纳粗大的咀嚼肌。短的吻部,亦是加强和适应咬合动作的。多数种类具大型眼眶,额骨、顶骨均较宽。脑颅部近似圆形,人字嵴发达,失状嵴明显。头骨上无翼蝶骨沟。听泡高而膨大,鼓骨仅形成听泡外缘,内有骨质隔,分听泡为内外二部。锁骨小,发育不全,不与肩带、胸骨相连接。雄性阴茎骨退化或仅有痕迹。雌性具2-4对乳头。
听力:猫科动物有敏锐的听力,能听到人类很多听不到的声音。而当声音传来时它们通常会将头转到声音来源的方向,这有助于听觉和视觉。和人一样,猫科动物的内耳由骨性的、充满淋巴液的半圆型通道构成,它通过复杂的机制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通过这种机制而不是尾巴使得它们在下落时安然落地。
眼睛:猫科动物的眼睛大而突出,位于头部的正前方,并和人类的眼睛一样,面向前方。除了猫头鹰和猿以外, 猫科动物比其他动物更接近人类的双目视野。猫科动物的视角很宽阔,也是彩色视觉。在不同的光线下,它们眼睛的瞳孔可以迅速变换大小,但在全黑的环境中它们依然无法看见物体。但是在昏暗的光线中,它们的视力比大多数动物都要好。当光线明亮的时候,猫科动物眼睛的瞳孔可缩小成狭窄垂直的缝或很小的瞳孔,但当光线变暗,这些细缝或小瞳孔会扩大以保证有最大量的光线的射入。
它们的眼睛看起来好像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也给很多人以误解),实际上那只是在反射外来光源的光,因此可以想象,当光线全无的时候,这种“光”便不复存在了。薮猫的眼睛在昏暗中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它的视网膜缺乏色素,那些红色其实是血管。
猫科(3)鼻子:猫科动物鼻尖上的皮一般是黑色、红色、或是粉色的,它们通常冰凉而潮湿。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有灵敏的嗅觉,可以在令人吃惊的距离上嗅出猎物或它们喜爱的食物。
胡须:猫科动物的胡须或触须是精密的触觉器官,在它们的鼻子两侧、眼睛的上方、面颊以及前脚的背面都有胡须或触须。如果剃除了须子,不仅会影响它们的外貌,而且会削弱它们的感觉能力。
牙齿:猫科动物的牙齿不仅用来攻击,也用来撕咬食物。它们的牙齿有30颗,其中四颗又大又锐利的弯曲犬齿最为锋利。因而猫科动物得以依靠这样的牙齿抓握并撕裂它们的食物或敌人。小一些的门牙(靠上的门牙)主要用来辅助撕咬,而它们的侧牙(前臼齿和后槽牙)比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要少。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侧牙是用来磨碎食物的。而猫科动物则只用它们来切断食物。
舌头:猫科动物的舌头很粗糙。家猫的舌头就像粗糙的砂纸。而体型较大的野生猫科动物,比如老虎和狮子,则更粗糙。它们的舌头上布满了满是倒钩的舌突,方便它们从猎物的骨头上剥肉。当然所有的猫科动物也都把它们的舌头当作主要的清洁工具,来梳洗它们漂亮的毛发。
颌部:猫科动物的颌部虽短却非常强大,能够夹紧猎物并有足够的力量将其骨头压碎。但由于上下颌依靠关节相连,使颌部只能上下运动而无法左右移动,因此猫科动物也无法磨牙。当猫科动物合紧它们的颌部,牙齿就相互契合在一起,如同相互咬合的齿轮。因此猫科动物只能撕裂或压碎它们的食物,却无法咀嚼。许多食物因而被囫囵吞下,最后靠胃液来消化。
交配带给所有猫科动物痛苦,不是因为撕咬而是因为雄性猫科动物的阴茎,雄性猫科动物的生殖器官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钩(如雄虎阴茎上长有一百多根小钩,每根约一公厘长)。这些小钩由角蛋白构成,这种坚韧的纤维蛋白质一般存在于指甲和爪子中。小钩具备两项功能,一是小钩可刮下其他雄性先前交配时遗留下的精子,二是还能催促雌性猫科动物排卵。小钩刮擦阴道时造成的痛楚可刺激母狮或母猫等雌性猫科动物的脑部,脑部会因此分泌出一种特殊物质催促卵巢内的卵子成熟,必须交配至少四次,这种荷尔蒙的浓度才会高到使卵子完全成熟,才能更有机会孕育新生命。尽管交配过程十分痛苦,但是大多数猫科动物的性生活依然很活跃。
猫科(3)腿部强健的肌肉可以使猫科动物迅即产生力量扑向猎物,或在它们追捕猎物时产生巨大的爆发力。当它们突然奔跑、攀爬或跳跃的时候,后腿的膝盖和脚跟弯曲,提供了巨大力量。它们的前腿也同样有力,而且极其灵活,能在追捕过程中离猎物一定距离时伸开前肢,抓捕猎物的身体并将其牢牢抓住。
拥有最大的爪子的猫科动物是狮子,猫科动物的前爪有五个脚趾,后爪则有四个。它们的前爪同时还是防御和狩猎时强有力的武器,这在攀爬或站在摇摇晃晃的树干上时,也成了最佳工具。它们的每个脚趾都长有利爪,这些利爪是从脚趾的最后一块骨头长出来的,呈钩型。为了确保这些利爪在行进当中保持锋利且不被折断,并能让它们的步伐悄无声息,它们的利爪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收于脚掌之下。猫科动物也常常通过在粗糙表面抓挠或用牙咬来使这些利爪保持锐利。不过像猎豹却是不能完全收回利爪的猫科动物,它的爪子类似犬科动物那样,由于爪子钝,弯度比较小,所以始终暴露在外面。猫科动物的掌下是梅花状的肉垫,一般为肉色或黑色,防止它们走路时发出声音,但不能行走在尖锐的路面上,否则可能会扎破。
猫科(3)第一种是狮子、譬如猫科动物非洲狮,它们接近猎物之后,第一种办法是咬断猎物的喉咙,将猎物致死。第二种它是跳到猎物的背上,将猎物的脊椎咬断,这样使动物死掉。
第二种就是美洲虎的捕食办法,它比较干脆,不去咬脖子,从来不咬猎物的脖子,是直接咬猎物的头骨,它能把猎物的头骨洞穿,也就是说给咬透了,所以说它的上下颚力量是非常大的。
第三种猎豹的捕食办法,猎豹的捕食办法呢,它仅仅是咬动物的喉咙。因为它的犬齿比较细、比较小,它只能用这种办法靠追逐咬动物的喉咙,然后让动物窒息而死。还有一种就是豹子的办法,它是把动物,也是采取老虎、狮子的办法,它把猎物往往是拖到树上挂起来,避免其他的动物这种掠夺。
猫科动物很聪明,就是它绝对不去捕捉那些潜在危险,非常大的猎物。除了这种做法会给它获得巨大的收益的时候,比如说它不是很饿的时候,它永远不去招惹大象、永远不去招惹那种非洲野牛,也不去招惹长颈鹿。当这个群体确实食物非常短缺了,并且这个群很大,没有足够的食物,满足不了的时候,它会冒很大的风险。因为这一餐可能要满足我一个狮群的食物的时候呢,它可能冒这种风险。但是一般,只要有潜在危险的猎物,它采用的技巧,就是我躲开,我不去捕捉你。但是在群居的时候是这样,而很多独居的猫科动物呢,它就有一种天生避开危险的办法,就是它能很好地捕捉到猎物,并且不被猎物伤害。这里最典型的就是美洲狮跟虎,它们都具有既捕捉到猎物,而又不被伤害的这种能力。
生活在北美落基山脉的山猫,耳朵和脚爪上都有一簇毛,尾巴较短,这些外形特征能帮助它在漫长寒冷的冬日里维持体温,其足部厚厚的软毛有如雪鞋,让它能在雪地中行动。
美洲虎的长尾巴和强健的四肢,能使它在雨林环境中跳跃飞奔时保持平衡;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树杈间,它身上的斑点都能和阳光的光点混而为一,好让它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靠近猎物。
撒哈拉沙漠中的沙丘猫,脚上也有一簇毛,使得它不会被炽热的沙地灼伤,还可在沙地上迅速移动,不致下陷。它的大耳朵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不但能帮助散热,还可敏锐地判断出猎物的位置。
豹是非洲的另一种优秀狩猎者,这种猫科动物已进化出一种本领,能够在捕获猎物以后将其拖到树上。一只豹可以把相当于自身质量的羚羊拖到树枝间,以免被其他的掠食者或食腐动物发现。
长腿的印度豹是惟一一种不能伸缩爪子的猫科动物,它的爪子和狗的趾甲比较相似,因此它在扑向猎物的时候有惊人的爆发力。印度豹将猎物扑倒在地以后,便以其强有力的下颌和锋利的牙齿紧咬住猎物的喉咙。
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动物种群和神秘的猎食者,非洲狮便是其中之一。它们拥有强壮的肌肉、极具弹性的脊椎、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以便捕捉猎物。非洲狮还可以与它生活的黄褐色的环境融为一体,因此即使离猎物很近,也不容易被察觉。
雪豹身上厚厚的白色皮毛和灰色斑点,不但可以保护它隐身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而且具有保暖的作用。这种猫科动物的肺已发展得比较大,这使它能在空气稀薄的喜马拉雅山上获取更多的氧气,而其宽大的足部使其在跳跃时更加强壮有力,也帮它更容易穿越厚厚的雪地。
西伯利亚虎生活在中国北方茂密的森林地区,它身上的条纹能够在猎食时帮助它进行伪装。当这个掠食者在丛林中穿梭时,它身上的条纹会打断树林阴影映在它身上的轮廓,同时它的毛色也可以协助它在夜间进行伪装。
由俄罗斯南部延伸至中国的这片广阔、多石的草原,十分适合稀有的帕拉斯猫生存,它们娇小的体型和长而浓密的皮毛,冬天能使它们保持温暖,夏季让它们免受曝晒;帕拉斯猫的头部平坦,眼睛高高地长在头骨上,这种外形能使其躲在岩石后寻找猎物时不至于被发现。
所有的猫都是食肉动物,就连小巧可爱的虎斑猫也不例外。所有猫科动物都有向前的眼睛、锐利的牙齿和精瘦健壮的身躯,都来自于同一祖先“小古猫”。小古猫看起来有点像现在的松貂。现代人们可以看到,整个猫的家族,随着生活环境的多种多样,猫的种类也品种繁多。
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挑战,在某地特别繁盛的猫种,必定拥有适合此地生存的特别优势,其大小、毛色、图案和体型一定有不同之处。总之,一只生活在沙漠里的猫和生活在丛林里的猫,或者是一只生活在林带边界的猫和生活在寒冷山上的猫必定有不同的需求。
猎豹亚科
爪不能伸缩,似犬科,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仅1属1种。
猎豹(4) | 猎豹属(学名:Acinonyx):仅1种,即猎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斑纹较深,背部具黑色条纹,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变种,不是亚种。猎豹体长100-150厘米,尾长70-90厘米,体重35-72千克。雄性略大于雌性。栖息于有丛林或疏林的干燥地区,平时独居,仅在交配季节成对,也有由母豹带领4-5只幼豹的群体。是奔跑最快的哺乳动物,时速可达120公里。以羚羊等中、小型动物为食。除以高速追击的方式进行捕食外,也采取伏击方法,隐匿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待猎物接近时突然窜出猎取。每胎2-5仔。寿命约15年。列入IUNC易危,CITES附录I。分布于非洲大部地区和亚洲的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及邻近地区。 |
猫亚科
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有13属。过去除猞猁属(Lynx)外,其余种均置于猫属(Felis),已分成不同属。
猫属(6) | 猫属(学名:Felis):包括5种:荒漠猫、丛林猫、沙丘猫、黑足猫、野猫。荒漠猫分布于青海西部和四川北部,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丛林猫分布于亚洲中西部。沙丘猫分布于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以及亚洲中部。黑足猫分布于非洲南部少数地区。野猫有多个亚种,主要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三个群系。一般认为古埃及人最早驯化家猫,并将其奉为神灵。现代家猫(多亚种起源)作为一个种(Felis catus),有近250个品种,如美国短毛猫、英国短毛猫、东方短毛猫、异国短毛猫、苏格兰折耳猫、波斯猫、暹罗猫、喜马拉雅猫、加拿大无毛猫、布偶猫、德文卷毛猫、金吉拉猫、土耳其安哥拉猫、美国卷耳猫、阿比尼亚猫等。 |
兔狲(3) | 兔狲属(学名:Otocolobus):仅1种,即兔狲(Otocolobus manul)。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分布于中亚及中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
豹猫属(4) | 豹猫属(学名:Prionailurus):有4种:豹猫、扁头豹猫、锈斑豹猫、渔猫。体长约100厘米,尾长约40厘米,体重约4千克,树栖,攀爬能力强,夜行性;其与家猫杂交繁育的后代称“孟加拉豹猫”,是很受欢迎的宠物猫品种。扁头豹猫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婆罗洲,较为罕见,喜食果实、植物块茎和鱼。锈斑豹猫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体长约45厘米,尾长约22厘米,体重约1.3千克,是体型最小的猫科动物。豹猫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各地。 |
薮猫(3) | 薮猫属(学名:Leptailurus):仅1种,即薮猫(Leptailurus serval),有约19个亚种。体长约有67-100厘米,四肢近100厘米,是猫科动物中四肢比例最长者。耳大,听觉发达。栖息于水源充足的高草草原地带,善攀爬跳跃,捕捉各种小型脊椎动物,乃至小羚羊。圈养状态下的最长能活20年。因毛皮华丽而被大量捕杀。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
金猫属(3) | 金猫属(学名:Catopuma):眼的内上角有两道镶黑边的白纹。有2种:婆罗洲金猫和金猫。婆罗洲金猫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体长约53-67厘米,体重约2.3-4.5千克。野外数量极其稀少(CITES附录II)。金猫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和东南亚; 华南亚种分布于中国东南部;西南亚种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体长约90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约12-16千克。体色变异较大,黄色、黑色等均有。除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一般独居。夜行性,以晨昏活动较多,白天栖于树上洞穴内,冬季常有白天活动的现象。 |
非洲金猫(1) | 非洲金猫属(学名:Profelis):仅1种,即非洲金猫(Profelis aurata)。分布西非和中非的热带雨林地区。体长61-100厘米,尾长16-46厘米,肩高约39-55厘米,雄性体重在11-14千克,雌性约6千克。在非洲,非洲金猫被认为是“花豹之子”或“花豹的兄弟”,因为当地人相信非洲金猫总是伴随着花豹。人们把非洲金猫当作一种凶猛的动物并对其充满畏惧,在很多地区非洲金猫是当地部落的图腾。 |
美洲狮(2) | 美洲金猫属(学名:Puma):仅1种,即美洲狮(Puma concolor),有6个亚种。体长105-196厘米,尾长约67-78厘米,肩高55-80厘米,体重34-72千克,为猫亚科中最大者。雄性比雌性大近1倍。全身为单一的灰色、红棕色或红色。栖息于除热带雨林外的各种环境,生活于森林、丛林、丘陵、草原、半沙漠和高山等多种生境,可以适应多种气候和自然环境。美洲狮是一种喜欢在隐蔽、安宁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善于攀爬和跳跃,独居,全天均可活动,以各种脊椎动物为食。广泛分布于美洲。[5] |
细腰猫(3) | 细腰猫属(学名:Herpailurus):仅1种,即细腰猫(Herpailurus yaguarondi)。体较细长,似黄鼬,头体长约50-77厘米,尾长33-61厘米,体重4.5-9千克。毛色有黑、灰褐和棕红三个色型。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洼地带,栖地于靠近流水源头的低地灌木地带,独居,捕食各种小型脊椎动物。其猎物有鱼、小型哺乳动物、爬虫动物和鸟类。数量较少,CITES附录II,部分亚种CITES附录I。分布于南美洲,已引入北美南部。 |
虎猫属(2) | 虎猫属(学名:Leopardus):有8种:虎猫、小斑虎猫、长尾虎猫。虎猫体长30-90厘米,尾长30-40厘米长,肩高约45厘米,体重11-16千克,雄性略大。分布于美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到阿根廷北部。小斑虎猫为该属体型最小者,最大者不过2.8千克,数量稀少。分布于南美洲。长尾虎猫尾长,极善攀爬,踝关节能旋转180度,后足可钩住树枝,甚至倒垂于树上。分布于美洲,从墨西哥到乌拉圭。 |
草原猫属(学名:Oncifelis):有3种:南美草原猫、乔氏猫、南美林猫。南美草原猫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和西部高原地区。乔氏猫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巴西南部和巴拉圭等国家的森林和丛林地带。南美林猫分布于南美洲西南的狭长区域,包括智利中部和南部,以及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安第斯湖附近的部分地带。体型均似家猫。因毛皮而被捕杀,数量下降。 | |
山原猫(3) | 山原猫属(学名:Oreailurus):仅1种,即山原猫(Oreailurus jacobita)。是所有野生猫科动物中最美丽的动物之一。总长74-85厘米,体长57-64厘米,尾长35-48厘米,肩高36厘米,体重4千克。山原猫的外观像雪豹,约有家猫的大小,但尾巴较长,有一身银灰色带光泽的皮毛,有斑纹及斑点。栖息于海拔5000米以上寒冷多风、植被稀少的高山地区。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包括玻利维亚西南部,秘鲁南部,阿根廷西北部和智利北部。[6] |
狞猫(3) | 狞猫属(学名:Caracal):仅1种,即狞猫(Caracal caracal)。包括7个亚种,体长60-95厘米。栖息于干燥的旷野,也有在山区、树丛和沙漠活动的踪迹。白天躺在洞穴中,半夜外出觅食,主食鸟类、小兽。跳跃能力极强,能捕捉降落或起飞时的鸟类。以小家族形式在一起,有一定的领地,并用尿液标记领地的范围。2岁性成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70天左右,每胎产1-4仔。寿命约17年。因毛皮而被猎杀,数量减少,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以及亚洲西南和印度西北部地区。 |
猞猁属(4) | 猞猁属(学名:Lynx):有4种。体型中等,体粗壮,尾短,耳尖具毛簇。加拿大猞猁、猞猁、西班牙猞猁、短尾猫。加拿大猞猁分布于北美北部,体形较小,毛深且色淡,以灰色和红棕色为主,偶有灰蓝色变种,斑点较浅。猞猁分布于欧亚大陆,有8个亚种,体长90-130厘米,体重18-32千克,为该属体型最大者。西班牙猞猁分布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体形较小(体重仅有猞猁一半),体色较浅,斑点较深。短尾猫分布于北美大部分地区,有11个亚种,体长72-98厘米。猞猁属多栖息于较寒冷的森林灌丛地带,独居,无固定巢穴,善攀爬和游泳,夜行性,耐饥性强,捕食各种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珍贵毛皮兽。 |
豹亚科
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3属。
云豹属(学名:Neofelis):仅2种,即云豹(Neofelis nebulosa)和马来云豹(Neofelis diardi)。云豹有3个亚种,头体长61-106厘米,尾长55-9厘米,体重16-23千克。为豹亚科最小者。身体两侧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故名。瞳孔长方形。犬齿锋利,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较大,其长度比例在猫科动物为最。马来云豹曾经是云豹的亚种之一,2006年升级为独立物种。夜间活动,善爬树,从树上跃下捕食猴、鸟、鼠、野兔、小鹿等小哺乳动物,偶偷吃鸡、鸭等家禽。 | |
豹属(5) | 豹属(学名:Panthera):均为大型猫科,有5种:狮子、美洲豹、花豹、虎、雪豹。狮分布于非洲热带草原,雄性体长达260厘米,体重200-300千克,颈部有鬃毛,是唯一雌雄两态和群居的猫科动物。美洲豹分布于北美西南部和南美洲,体长150-230厘米,尾长60-90厘米,肩高75-90厘米,体重39-160千克,为西半球最大的猫科动物,独居,夜行性,区别于豹的特点是是毛皮的环纹圈中有黑斑点。豹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有20余亚种,体长100-150厘米,体重50-100千克。虎分布于东北、亚南亚和东南亚,有8个亚种,其中3亚种已灭绝,体长140-350厘米,为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
云猫(3) | 纹猫属(学名:Pardofelis):仅1种,即石纹猫(Pardofelis marmorata)。头体长45–62厘米,尾长36-55厘米;体重2.4-3.7千克。栖于海拔1500-2900米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多在树上及河边陡壁上活动,可在树枝间迅速跑动、捕食,独居,多以啮齿类、鸟类、鸟卵、蜥蜴、蛙类和昆虫(特别是马蜂类)等为食。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 |
猎豹(4) | 猎豹属(学名:Acinonyx):仅1种,即猎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斑纹较深,背部具黑色条纹,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变种,不是亚种。猎豹体长100-150厘米,尾长70-90厘米,体重35-72千克。雄性略大于雌性。栖息于有丛林或疏林的干燥地区,平时独居,仅在交配季节成对,也有由母豹带领4-5只幼豹的群体。是奔跑最快的哺乳动物,时速可达120公里。以羚羊等中、小型动物为食。除以高速追击的方式进行捕食外,也采取伏击方法,隐匿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待猎物接近时突然窜出猎取。每胎2-5仔。寿命约15年。列入IUNC易危,CITES附录I。分布于非洲大部地区和亚洲的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及邻近地区。 |
猫属(6) | 猫属(学名:Felis):包括5种:荒漠猫、丛林猫、沙丘猫、黑足猫、野猫。荒漠猫分布于青海西部和四川北部,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丛林猫分布于亚洲中西部。沙丘猫分布于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以及亚洲中部。黑足猫分布于非洲南部少数地区。野猫有多个亚种,主要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三个群系。一般认为古埃及人最早驯化家猫,并将其奉为神灵。现代家猫(多亚种起源)作为一个种(Felis catus),有近250个品种,如美国短毛猫、英国短毛猫、东方短毛猫、异国短毛猫、苏格兰折耳猫、波斯猫、暹罗猫、喜马拉雅猫、加拿大无毛猫、布偶猫、德文卷毛猫、金吉拉猫、土耳其安哥拉猫、美国卷耳猫、阿比尼亚猫等。 |
兔狲(3) | 兔狲属(学名:Otocolobus):仅1种,即兔狲(Otocolobus manul)。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分布于中亚及中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
豹猫属(4) | 豹猫属(学名:Prionailurus):有4种:豹猫、扁头豹猫、锈斑豹猫、渔猫。体长约100厘米,尾长约40厘米,体重约4千克,树栖,攀爬能力强,夜行性;其与家猫杂交繁育的后代称“孟加拉豹猫”,是很受欢迎的宠物猫品种。扁头豹猫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婆罗洲,较为罕见,喜食果实、植物块茎和鱼。锈斑豹猫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体长约45厘米,尾长约22厘米,体重约1.3千克,是体型最小的猫科动物。豹猫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各地。 |
薮猫(3) | 薮猫属(学名:Leptailurus):仅1种,即薮猫(Leptailurus serval),有约19个亚种。体长约有67-100厘米,四肢近100厘米,是猫科动物中四肢比例最长者。耳大,听觉发达。栖息于水源充足的高草草原地带,善攀爬跳跃,捕捉各种小型脊椎动物,乃至小羚羊。圈养状态下的最长能活20年。因毛皮华丽而被大量捕杀。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
金猫属(3) | 金猫属(学名:Catopuma):眼的内上角有两道镶黑边的白纹。有2种:婆罗洲金猫和金猫。婆罗洲金猫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体长约53-67厘米,体重约2.3-4.5千克。野外数量极其稀少(CITES附录II)。金猫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和东南亚; 华南亚种分布于中国东南部;西南亚种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体长约90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约12-16千克。体色变异较大,黄色、黑色等均有。除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一般独居。夜行性,以晨昏活动较多,白天栖于树上洞穴内,冬季常有白天活动的现象。 |
非洲金猫(1) | 非洲金猫属(学名:Profelis):仅1种,即非洲金猫(Profelis aurata)。分布西非和中非的热带雨林地区。体长61-100厘米,尾长16-46厘米,肩高约39-55厘米,雄性体重在11-14千克,雌性约6千克。在非洲,非洲金猫被认为是“花豹之子”或“花豹的兄弟”,因为当地人相信非洲金猫总是伴随着花豹。人们把非洲金猫当作一种凶猛的动物并对其充满畏惧,在很多地区非洲金猫是当地部落的图腾。 |
美洲狮(2) | 美洲金猫属(学名:Puma):仅1种,即美洲狮(Puma concolor),有6个亚种。体长105-196厘米,尾长约67-78厘米,肩高55-80厘米,体重34-72千克,为猫亚科中最大者。雄性比雌性大近1倍。全身为单一的灰色、红棕色或红色。栖息于除热带雨林外的各种环境,生活于森林、丛林、丘陵、草原、半沙漠和高山等多种生境,可以适应多种气候和自然环境。美洲狮是一种喜欢在隐蔽、安宁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善于攀爬和跳跃,独居,全天均可活动,以各种脊椎动物为食。广泛分布于美洲。[5] |
细腰猫(3) | 细腰猫属(学名:Herpailurus):仅1种,即细腰猫(Herpailurus yaguarondi)。体较细长,似黄鼬,头体长约50-77厘米,尾长33-61厘米,体重4.5-9千克。毛色有黑、灰褐和棕红三个色型。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洼地带,栖地于靠近流水源头的低地灌木地带,独居,捕食各种小型脊椎动物。其猎物有鱼、小型哺乳动物、爬虫动物和鸟类。数量较少,CITES附录II,部分亚种CITES附录I。分布于南美洲,已引入北美南部。 |
虎猫属(2) | 虎猫属(学名:Leopardus):有8种:虎猫、小斑虎猫、长尾虎猫。虎猫体长30-90厘米,尾长30-40厘米长,肩高约45厘米,体重11-16千克,雄性略大。分布于美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到阿根廷北部。小斑虎猫为该属体型最小者,最大者不过2.8千克,数量稀少。分布于南美洲。长尾虎猫尾长,极善攀爬,踝关节能旋转180度,后足可钩住树枝,甚至倒垂于树上。分布于美洲,从墨西哥到乌拉圭。 |
草原猫属(学名:Oncifelis):有3种:南美草原猫、乔氏猫、南美林猫。南美草原猫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和西部高原地区。乔氏猫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巴西南部和巴拉圭等国家的森林和丛林地带。南美林猫分布于南美洲西南的狭长区域,包括智利中部和南部,以及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安第斯湖附近的部分地带。体型均似家猫。因毛皮而被捕杀,数量下降。 | |
山原猫(3) | 山原猫属(学名:Oreailurus):仅1种,即山原猫(Oreailurus jacobita)。是所有野生猫科动物中最美丽的动物之一。总长74-85厘米,体长57-64厘米,尾长35-48厘米,肩高36厘米,体重4千克。山原猫的外观像雪豹,约有家猫的大小,但尾巴较长,有一身银灰色带光泽的皮毛,有斑纹及斑点。栖息于海拔5000米以上寒冷多风、植被稀少的高山地区。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包括玻利维亚西南部,秘鲁南部,阿根廷西北部和智利北部。[6] |
狞猫(3) | 狞猫属(学名:Caracal):仅1种,即狞猫(Caracal caracal)。包括7个亚种,体长60-95厘米。栖息于干燥的旷野,也有在山区、树丛和沙漠活动的踪迹。白天躺在洞穴中,半夜外出觅食,主食鸟类、小兽。跳跃能力极强,能捕捉降落或起飞时的鸟类。以小家族形式在一起,有一定的领地,并用尿液标记领地的范围。2岁性成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70天左右,每胎产1-4仔。寿命约17年。因毛皮而被猎杀,数量减少,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以及亚洲西南和印度西北部地区。 |
猞猁属(4) | 猞猁属(学名:Lynx):有4种。体型中等,体粗壮,尾短,耳尖具毛簇。加拿大猞猁、猞猁、西班牙猞猁、短尾猫。加拿大猞猁分布于北美北部,体形较小,毛深且色淡,以灰色和红棕色为主,偶有灰蓝色变种,斑点较浅。猞猁分布于欧亚大陆,有8个亚种,体长90-130厘米,体重18-32千克,为该属体型最大者。西班牙猞猁分布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体形较小(体重仅有猞猁一半),体色较浅,斑点较深。短尾猫分布于北美大部分地区,有11个亚种,体长72-98厘米。猞猁属多栖息于较寒冷的森林灌丛地带,独居,无固定巢穴,善攀爬和游泳,夜行性,耐饥性强,捕食各种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珍贵毛皮兽。 |
云豹属(学名:Neofelis):仅2种,即云豹(Neofelis nebulosa)和马来云豹(Neofelis diardi)。云豹有3个亚种,头体长61-106厘米,尾长55-9厘米,体重16-23千克。为豹亚科最小者。身体两侧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故名。瞳孔长方形。犬齿锋利,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较大,其长度比例在猫科动物为最。马来云豹曾经是云豹的亚种之一,2006年升级为独立物种。夜间活动,善爬树,从树上跃下捕食猴、鸟、鼠、野兔、小鹿等小哺乳动物,偶偷吃鸡、鸭等家禽。 | |
豹属(5) | 豹属(学名:Panthera):均为大型猫科,有5种:狮子、美洲豹、花豹、虎、雪豹。狮分布于非洲热带草原,雄性体长达260厘米,体重200-300千克,颈部有鬃毛,是唯一雌雄两态和群居的猫科动物。美洲豹分布于北美西南部和南美洲,体长150-230厘米,尾长60-90厘米,肩高75-90厘米,体重39-160千克,为西半球最大的猫科动物,独居,夜行性,区别于豹的特点是是毛皮的环纹圈中有黑斑点。豹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有20余亚种,体长100-150厘米,体重50-100千克。虎分布于东北、亚南亚和东南亚,有8个亚种,其中3亚种已灭绝,体长140-350厘米,为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
云猫(3) | 纹猫属(学名:Pardofelis):仅1种,即石纹猫(Pardofelis marmorata)。头体长45–62厘米,尾长36-55厘米;体重2.4-3.7千克。栖于海拔1500-2900米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多在树上及河边陡壁上活动,可在树枝间迅速跑动、捕食,独居,多以啮齿类、鸟类、鸟卵、蜥蜴、蛙类和昆虫(特别是马蜂类)等为食。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亚种 | |
---|---|---|---|
猎豹亚科 | Acinonychinae | ||
一 | 猎豹属 | Acinonyx | |
1 | 猎豹 | Acinonyx jubatus | 3 |
猫亚科 | Felinae | ||
二 | 猫属 | Felis | |
2 | 荒漠猫 | Felis bieti | 3 |
3 | 丛林猫 | Felis chaus | 9 |
4 | 沙丘猫 | Felis margarita | 6 |
5 | 黑足猫 | Felis nigripes | 2 |
6 | 野猫 | Felis silvestris | 27 |
三 | 兔狲属 | Otocolobus | |
7 | 兔狲 | Otocolobus manul | 3 |
四 | 豹猫属 | Prionailurus | |
8 | 豹猫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 11 |
9 | 扁头豹猫 | Prionailurus planiceps | 1 |
10 | 锈斑豹猫 | Prionailurus rubiginosus | 2 |
11 | 渔猫 |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 2 |
五 | 薮猫属 | Leptailurus | |
12 | 薮猫 | Leptailurus serval | 19 |
六 | 金猫属 | Catopuma | |
13 | 婆罗洲金猫 | Catopuma badia | 1 |
14 | 金猫 | Catopuma temminckii | 3 |
七 | 狞猫属 | Caracal | |
15 | 非洲狞猫 | Caracal aurata | 2 |
16 | 狞猫 | Caracal caracal | 9 |
八 | 美洲金猫属 | Puma | |
17 | 美洲狮 | Puma concolor | 6 |
九 | 细腰猫属 | Herpailurus | |
18 | 细腰猫 | Herpailurus yaguarondi | 8 |
十 | 虎猫属 | Leopardus | |
19 | 南美草原虎猫 | Leopardus colocolo | 8 |
20 | 乔氏虎猫 | Leopardus geoffroyi | 5 |
21 | 南美林虎猫 | Leopardus guigna | 2 |
22 | 南美小斑虎猫 | Leopardus guttulus | 1 |
23 | 安第斯山虎猫 | Leopardus jacobita | 1 |
24 | 虎猫 | Leopardus pardalis | 10 |
25 | 小斑虎猫 | Leopardus tigrinus | 3 |
26 | 长尾虎猫 | Leopardus wiedii | 11 |
十一 | 猞猁属 | Lynx | |
27 | 加拿大猞猁 | Lynx canadensis | 3 |
28 | 猞猁 | Lynx lynx | 7 |
29 | 西班牙猞猁 | Lynx pardinus | 1 |
30 | 短尾猫 | Lynx rufus | 12 |
十二 | 纹猫属 | Pardofelis | |
31 | 石纹猫 | Pardofelis marmorata | 2 |
豹亚科 | Pantherinae | ||
十三 | 云豹属 | Neofelis | |
32 | 云豹 | Neofelis nebulosa | 3 |
33 | 马来云豹 | Neofelis diardi | 2 |
十四 | 豹属 | Panthera | |
34 | 狮子 | Panthera leo | 2 |
35 | 美洲豹 | Panthera onca | 9 |
36 | 花豹 | Panthera pardus | 9 |
37 | 虎 | Panthera tigris | 9 |
38 | 雪豹 | Panthera uncia | 2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亚种 | |
---|---|---|---|
猎豹亚科 | Acinonychinae | ||
一 | 猎豹属 | Acinonyx | |
1 | 猎豹 | Acinonyx jubatus | 3 |
猫亚科 | Felinae | ||
二 | 猫属 | Felis | |
2 | 荒漠猫 | Felis bieti | 3 |
3 | 丛林猫 | Felis chaus | 9 |
4 | 沙丘猫 | Felis margarita | 6 |
5 | 黑足猫 | Felis nigripes | 2 |
6 | 野猫 | Felis silvestris | 27 |
三 | 兔狲属 | Otocolobus | |
7 | 兔狲 | Otocolobus manul | 3 |
四 | 豹猫属 | Prionailurus | |
8 | 豹猫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 11 |
9 | 扁头豹猫 | Prionailurus planiceps | 1 |
10 | 锈斑豹猫 | Prionailurus rubiginosus | 2 |
11 | 渔猫 |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 2 |
五 | 薮猫属 | Leptailurus | |
12 | 薮猫 | Leptailurus serval | 19 |
六 | 金猫属 | Catopuma | |
13 | 婆罗洲金猫 | Catopuma badia | 1 |
14 | 金猫 | Catopuma temminckii | 3 |
七 | 狞猫属 | Caracal | |
15 | 非洲狞猫 | Caracal aurata | 2 |
16 | 狞猫 | Caracal caracal | 9 |
八 | 美洲金猫属 | Puma | |
17 | 美洲狮 | Puma concolor | 6 |
九 | 细腰猫属 | Herpailurus | |
18 | 细腰猫 | Herpailurus yaguarondi | 8 |
十 | 虎猫属 | Leopardus | |
19 | 南美草原虎猫 | Leopardus colocolo | 8 |
20 | 乔氏虎猫 | Leopardus geoffroyi | 5 |
21 | 南美林虎猫 | Leopardus guigna | 2 |
22 | 南美小斑虎猫 | Leopardus guttulus | 1 |
23 | 安第斯山虎猫 | Leopardus jacobita | 1 |
24 | 虎猫 | Leopardus pardalis | 10 |
25 | 小斑虎猫 | Leopardus tigrinus | 3 |
26 | 长尾虎猫 | Leopardus wiedii | 11 |
十一 | 猞猁属 | Lynx | |
27 | 加拿大猞猁 | Lynx canadensis | 3 |
28 | 猞猁 | Lynx lynx | 7 |
29 | 西班牙猞猁 | Lynx pardinus | 1 |
30 | 短尾猫 | Lynx rufus | 12 |
十二 | 纹猫属 | Pardofelis | |
31 | 石纹猫 | Pardofelis marmorata | 2 |
豹亚科 | Pantherinae | ||
十三 | 云豹属 | Neofelis | |
32 | 云豹 | Neofelis nebulosa | 3 |
33 | 马来云豹 | Neofelis diardi | 2 |
十四 | 豹属 | Panthera | |
34 | 狮子 | Panthera leo | 2 |
35 | 美洲豹 | Panthera onca | 9 |
36 | 花豹 | Panthera pardus | 9 |
37 | 虎 | Panthera tigris | 9 |
38 | 雪豹 | Panthera uncia | 2 |
猫科(3)分布于欧亚大陆 、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地区。